第五十八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一)

天還沒亮,利扎魯只留下兩千士兵留守阿特拉城,帶領6000名士兵到達那不勒斯城港口,乘坐早準備好的貨船,在米多拉德斯統帥的第三艦隊的護衛下,至清晨時分,在阿斯圖拉城附近海岸登陸。

6000多人進攻僅有120名羅馬士兵守護的阿斯圖拉小城,很輕鬆的就將其佔領。

接着,第三軍團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向北行進,僅花了半個多小時就到達了安提烏姆城。

安提烏姆城內,四個羅馬中隊再加上輜重隊,也才700人,卻要防守這座不算小的城鎮,顯得兵力不足。

在城前,利扎姆將由5500名士兵組成的攻城陣列完全展開,等攻城器械運到,就立刻讓士兵們扛着雲梯,推着攻城車、擋箭車……從南、北、東三面向安提烏姆城發動全面進攻。

就在羅馬守軍奮力防禦之際,米爾拉德斯所率的第三艦隊從南面突入港口,500名第三軍團士兵乘坐戰船,強行在碼頭登陸。

利扎魯的這一招聲東擊西完全出乎了羅馬守軍的預料,他們從未見過這樣海陸結合的戰術打法,因此根本沒在港口布置防禦,當然他們也沒有更多的人手去防守。但這卻是戴奧尼亞王國各軍團在軍營中不時會訓練到的科目,運用起來極其熟練。

戴奧尼亞士兵們上岸之後,迅速向南突進,很快就佔領了與港口相連的、幾乎無人防守的南城牆。

羅馬守軍大勢已去……

等到黃昏時分,昆圖斯、弗留斯率軍趕到時,留給他們的只是一座空城。

戴奧尼亞第三軍團和第三艦隊的水手們將存放在城內的糧食和輜重全部搬上了早已準備好的貨船。

而與此同時,卡米盧斯、李錫尼烏斯已經帶領剩餘的部隊拆除了營地,開始向北撤退……

當天晚上,得知羅馬軍隊撤退的消息,波萊弗納姆和塞提亞的民衆歡呼勝利,沃爾西聯盟的高層在波萊弗納姆城內設宴款待阿明塔斯、普林托爾斯等戴奧尼亞第一軍團的高級隊官們,以感謝他們援救沃爾西所作出的貢獻。同時,他們也希望:戴奧尼亞軍隊能夠繼續幫助沃爾西,奪回被羅馬人佔據的領地。

已經被戴弗斯在信中批評過的阿明塔斯這一次學了乖,他謹慎的回答道:“戴奧尼亞非常願意協助沃爾西人奪回失去的領地,但如果羅馬人重兵駐守佔領的城鎮,我們想要奪回來,就需要更多的士兵去攻城。而現在戴奧尼亞王國的情況你們也都知道,因爲旱災,糧食緊張,我們無法派出更多的部隊,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暫時只能盡力而爲!……”

沃爾西人對此表示了理解。

儘管有這麼一個小小的插曲,整個宴會的氣氛仍然非常熱烈,大家盡興而歸。

…………………………………

第二天,卡米盧斯和李錫尼烏斯率領的部隊到達了安提烏姆。

在這裡,四位軍政官又發生了一個小小的爭執。

因爲從昨天到今天,昆圖斯和弗留斯不斷接到港口哨兵傳來的消息:戴奧尼亞艦隊在港口外海面遊弋,封堵前來港口的貨船。

這讓兩位從未有過這方面經歷的軍政官感到既無奈又緊張,他們站在南面城牆上,眺望着港口外,上百艘戴奧尼亞戰艦形成的龐大艦隊覆蓋了整個近海面,給與了他們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他倆認爲:安提烏姆距離羅馬太遠,同時又時刻面臨着戴奧尼亞艦隊的威脅,還要時刻防止戴奧尼亞士兵的登陸作戰,這會牽制羅馬太多的兵力,實在是沒有必要!不如放棄安提烏姆,集中防禦其東部的維利特雷和薩特尼庫姆城,這樣既擺脫了戴奧尼亞的海軍威脅,而且羅馬城也可以隨時提供支援……

李錫尼烏斯對此明確的表示反對,他認爲:元老院已經通過決議,將安提烏姆、維利特雷和薩特尼庫姆作爲羅馬的殖民地,決定要將無地的平民遷居到這三城中,除了一部分土地作爲羅馬公共用地之外,其他土地均分配給這些公民們。如果他們擅自放棄安提烏姆,恐怕會遭受到羅馬公民的指責和攻訐。

卡米盧斯在此刻也表示:這件事必須要徵得元老院同意,作爲軍政官,千萬不能擅作主張。

最終,這件事被擱置,四人達成一致:李錫尼烏斯率領一萬人鎮守安提烏姆,其他三位軍政官率領大部隊退向了薩特尼庫姆城。

由於沃爾西聯軍兵力不足,無力對這幾個有羅馬重兵把守的前沃爾西城鎮發動進攻,羅馬與沃爾西的這一場戰爭暫時恢復了平靜。

但是在羅馬城內,卻開始變得不平靜起來。

上萬名羅馬公民兵和盟邦士兵的死傷震驚了全城民衆,上一次有如此大的傷亡還是發生在十年前與凱爾特人的阿里亞河會戰。十年過去,已經習慣了勝利的羅馬民衆看到死亡的公民火化之後的遺骸被運送回羅馬時,幾乎都陷入悲痛之中。

有些死者的親人痛罵:領軍出戰的軍政官們無能,竟然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讓羅馬遭受了這麼大的失敗!

也有了解些內情的民衆大聲埋怨:不該去招惹強大的戴奧尼亞王國,否則就不會付出這麼大的犧牲!

當然也有民衆狂妄的叫囂:當初就不應該放走那個戴奧尼亞使者,否則此刻就能用他的頭顱來爲失去的士兵們祭奠!羅馬應該重新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再次向沃爾西地區發動進攻,徹底的消滅那裡的沃爾西人和戴奧尼亞人,爲死去的公民報仇!

相比較陷入憤怒和悲痛的城區公民,那些無地的平民們在得知“安提烏姆失而復得、並且沃爾西人也停止了進攻”的消息後,都鬆了口氣。在元老院公佈了“將征服的沃爾西土地分配給他們”的決議之後,他們就急切的等待着這個提案的實施。

在羅馬元老院裡,正在進行着一場會議,除了李錫尼烏斯還在安提烏姆駐守外,其他的元老一個不落的都出現在了會場中,個個專注的傾聽着卡米盧斯、昆圖斯、弗留斯三位已經返回羅馬的軍政官講述這一場戰爭的整個過程。

首先講述的是卡米盧斯,他先從領受元老院的命令、率軍前往突斯特隆平叛講起,談到了:他發現突斯特隆並無反叛之意,還主動奉上了上百名人質,並重新簽署了奉羅馬爲主的同盟協議,在返回途中他再次接到元老院的命令,南下支援昆圖斯他們,加快對沃爾西地區的征服,於是他和弗留斯率領軍隊急行軍,成功突襲了安提烏姆城,接着一路快速向南進攻,到達了塞提亞城下,因爲沃爾西援軍的到達,纔不得不停下來駐營,等待與昆圖斯他們的部隊會師。但由於不知道戴奧尼亞軍隊的到來,沒有及時的撤回籌糧部隊,更沒有想到戴奧尼亞人竟然奔襲幾十裡,攻擊籌糧部隊,迫使他不得不率隊出營接應,最終在沃爾西人與戴奧尼亞人的夾擊之下,遭受慘敗……

昆圖斯則講述:他和李錫尼烏斯率軍攻克維利特雷,大敗沃爾西的援軍,再克薩特尼庫姆城,然後南下與卡米盧斯的部隊會合,接着幾次強攻塞提亞城,最終因爲沃爾西人穿越沼澤區,繞過偵騎的探查,突然出現在戰場,而遭受了失敗,就在他們準備再次發起對塞提亞的進攻時,戴奧尼亞人卻乘坐艦船,繞到軍隊的後方,攻佔了防禦空虛的安提烏姆,由於運糧通道受到威脅,以及擔心羅馬及周圍盟邦領地會遭到戴奧尼亞人的登陸攻擊,所以才率軍撤退。

弗留斯的講述更多的是對之前兩位軍政官所說事實的確認和補充。比如,他就談到卡米盧斯曾經反對直接進攻塞提亞,而有另外一個作戰計劃。同時他也提到:將軍隊後撤是卡米盧斯首先的提議……

三人將整個戰爭的過程講述完,元老們從剛開始聽到接連不斷的勝利而呈現的亢奮,到最後突然戰局逆轉而情緒愕然、沮喪,大多數人都不能夠保持平靜,相互在交頭接耳,議論個不停。

這時,一位叫阿普列烏斯的元老站起來,大聲指責道:“這一場戰爭,我們羅馬之所以失敗,首先是卡米盧斯的責任!如果不是他貿然率軍出營,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居然沒有及時擊潰戴奧尼亞人,導致最後遭受了慘敗,不但讓我們失去了很多英勇的公民,還打擊了剩餘士兵們的士氣,助長了沃爾西人的氣焰,使他們有了勇氣,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敢於抵抗我們軍隊的進攻,讓我們再次遭受了失敗……所以,鑑於卡米盧斯的指揮失誤,在這場戰爭中給羅馬造成的巨大損失,我認爲元老院應該要給予卡米盧斯嚴厲的處罰,並且還應該要考慮他是否還有擔任軍政官的必要。”

第五十章 談判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八章 橋樑的建造和元老院大議事堂的討論第一百零四章 臨陣換將第九章 廢墟第八十五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四)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十九章 梅爾西斯的請求第八十七章 西魯部落的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塞薩利和底比斯的反應第一百零五章 風暴第一百章 統合迦太基海軍第兩百二十八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三)第二十章 強盜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亞羅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逼迫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一百八十六章 更繁榮的圖裡伊港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弩炮 (請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迦太基海軍的真正目的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四十一章 藏在傳說中的秘密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零九章 薩莫奈部族聯盟的決定第五十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四)第七章 惡性案件第四十八章 舅舅的禮物第一百五十四章 戴奧尼亞VS希臘聯軍第四章 戴弗斯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談一談小說中古希臘度量衡、時間、貨幣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四十五章 馬戈尼德家族第二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十六章 軍團與授旗(一)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六章 懷孕第二十四章 拉俄斯的迴歸和緒巴里斯的輝煌第二十三章 建築師赫拉克萊德第一百三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七)第四十六章 戴弗斯的岳父第兩百八十五章 戴弗斯的隱憂第三十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三)第七十三章 柏拉圖的考察(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提亞攻防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五十五章 戴奧尼亞的戰爭潛力第五十七章 北方敵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第一百零一章 叔侄見面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拉俄斯的疑慮第三十八章 輪值主席西普洛斯第兩百一十一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一)第二十七章 阿明塔斯的請戰第二十三章 會戰計劃第十九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一)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七十五章 軍議第六十四章 訓練場第九十四章 不安的色諾芬第五十二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戴弗斯的心願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九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憂傷第兩百八十四章 軍法無情第九章 殺機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兩百四十三章 熱爾梅海戰(三)第八章 重建中的神廟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五十一章 杜客亞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強攻羅馬城(五)第十四章 拒絕派兵的理由第五十五章 伊阿宋第一百零三章 塞薩利和底比斯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拉丁平民的救世主第三百五十二章 潛入第九十一章 列奧提奇德斯第一百一十二章 要塞攻防 (求訂閱)第十七章 與狼共舞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九十六章 登陸美塞尼亞(續)第八十章 梅普聯軍的陰謀第八十八章 會師波騰提亞第一百零二章 置於死地而後生第兩百一十九章 納科尼亞部落戰士第兩百零八章 入場式(二)第兩百八十六章 克洛託卡塔克斯的抉擇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戰前夕第五章 王國的石料商人第四十章 南意同盟的建立
第五十章 談判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八章 橋樑的建造和元老院大議事堂的討論第一百零四章 臨陣換將第九章 廢墟第八十五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四)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十九章 梅爾西斯的請求第八十七章 西魯部落的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塞薩利和底比斯的反應第一百零五章 風暴第一百章 統合迦太基海軍第兩百二十八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三)第二十章 強盜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亞羅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逼迫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一百八十六章 更繁榮的圖裡伊港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弩炮 (請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迦太基海軍的真正目的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四十一章 藏在傳說中的秘密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零九章 薩莫奈部族聯盟的決定第五十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四)第七章 惡性案件第四十八章 舅舅的禮物第一百五十四章 戴奧尼亞VS希臘聯軍第四章 戴弗斯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談一談小說中古希臘度量衡、時間、貨幣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四十五章 馬戈尼德家族第二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十六章 軍團與授旗(一)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六章 懷孕第二十四章 拉俄斯的迴歸和緒巴里斯的輝煌第二十三章 建築師赫拉克萊德第一百三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七)第四十六章 戴弗斯的岳父第兩百八十五章 戴弗斯的隱憂第三十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三)第七十三章 柏拉圖的考察(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提亞攻防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五十五章 戴奧尼亞的戰爭潛力第五十七章 北方敵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第一百零一章 叔侄見面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拉俄斯的疑慮第三十八章 輪值主席西普洛斯第兩百一十一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一)第二十七章 阿明塔斯的請戰第二十三章 會戰計劃第十九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一)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七十五章 軍議第六十四章 訓練場第九十四章 不安的色諾芬第五十二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戴弗斯的心願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九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憂傷第兩百八十四章 軍法無情第九章 殺機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兩百四十三章 熱爾梅海戰(三)第八章 重建中的神廟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五十一章 杜客亞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強攻羅馬城(五)第十四章 拒絕派兵的理由第五十五章 伊阿宋第一百零三章 塞薩利和底比斯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拉丁平民的救世主第三百五十二章 潛入第九十一章 列奧提奇德斯第一百一十二章 要塞攻防 (求訂閱)第十七章 與狼共舞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九十六章 登陸美塞尼亞(續)第八十章 梅普聯軍的陰謀第八十八章 會師波騰提亞第一百零二章 置於死地而後生第兩百一十九章 納科尼亞部落戰士第兩百零八章 入場式(二)第兩百八十六章 克洛託卡塔克斯的抉擇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戰前夕第五章 王國的石料商人第四十章 南意同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