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

沒過多久,一個個人影進入了營地木柵上插着的火把所映照的範圍,他們身穿着單薄的衣服,大多都沒有盔甲防護,手持標槍或弓箭,向着營地涉水而來……粗略一看就足有上百人,而且還不斷有敵人進入火光之中。

拉凱萊西斯不敢怠慢,立刻派士兵趕去通知中軍大帳。

阿萊克西斯根本就沒有熟睡,得到敵襲的消息後,立刻派出兩個輕步兵大隊前去增援。

等到他們集合起來趕到營地南面的時候,拉凱萊西斯正帶着他麾下的這支分隊士兵用長盾防護着自己,然後有些困難的用標槍還擊,不少士兵的長盾上都插着好幾個標槍。

由於時間太過倉促,軍隊沒來得及挖掘壕溝、建造土牆,一層簡單的木柵只能起到阻攔的作用,無法給予軍團士兵們防禦的高度,所以當薩莫奈人逼近營地20米範圍內、雙方都進行中遠程攻擊之後,軍團士兵們就失去了防禦的優勢,相反薩莫奈人憑藉人多,反而用標槍壓制住了拉凱萊西斯他們,後面的薩莫奈弓手趁機向營地內發射火箭。

按照《戴奧尼亞軍法》的規定,“野戰營地建設依照要求,帳篷區要距離圍牆20米以上。”這樣既可以保證士兵們防禦時順利通行,又可以避免輕易就被敵人遠程攻擊到。

由於考慮到營地未建牆壘,阿萊克西斯還將帳篷區與木柵的距離增加到30米,但是薩莫奈弓手距離木柵太近,發射的火箭還是點燃了好幾頂帳篷,導致營地難免出現了一些混亂,士兵們不得不爬起來救火。

2000名戴奧尼亞輕步兵趕到後,很快改變了局勢,薩莫奈人帶着幾十個死傷的族人向後撤退了,但他們並未遠離,而是繞着戴奧尼亞營地,發出怪異的吼叫聲,時不時用標槍偷襲哨兵,或者向營地內發射火箭,整個晚上攪得營地內不得安寧。

可到了第二天一早,他們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軍團士兵們被折騰了一晚,很多人沒有休息好,鑑於此,阿萊克西斯下達命令:全軍士兵繼續修築營地,務必在黃昏之前,挖掘好壕溝,建起結實的土牆,再多立起幾座哨樓……同時各大隊長要合理安排好士兵們的休息,保障好他們有充沛的精力。

對此,副官攸馬特修斯有疑惑:“指揮官大人,我們爲什麼不立刻去進攻阿奎羅尼亞呢?在這裡多耽擱一天,就會多消耗一天的口糧,而且還會讓阿奎羅尼亞人有時間做好防禦的準備,增加我們進攻的困難……”

“就算讓阿奎羅尼亞多一天準備,對我們的進攻恐怕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阿萊克西斯眺望着奧凡託河對岸蒼茫的山嶺,眼神中閃爍着深邃的光芒:相比較倉促的進攻,我更關心士兵們的狀態,他們都來自阿普利亞地區,雖然在軍營中有過山嶺作戰的訓練,但卻從未有過在山嶺中生活的經驗,他們需要一點時間去迅速適應,保持好他們的體力和精力,以便應付接下來可能遭遇的艱苦戰鬥。”

“艱苦戰鬥……”攸馬特修斯細細琢磨着這句含義不明的話。

到了黃昏,在6000多名士兵的共同努力之下,在營地外圍建起了三米高的土牆以及牆外的壕溝,於是這一晚儘管還有薩莫奈人來襲擾,但是對營地的威脅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士兵們睡得比較安穩。

天亮之後,阿萊克西斯留下500名重步兵駐守營地,帶着5500名士兵以及部分輔助人員,攜帶五天口糧,渡過奧凡託河,向着阿奎羅尼亞城進發。

雖然是在山嶺間的低地行軍,但這個低地並不低,而且越往北走,地勢越高。士兵們在崎嶇的山路間跋涉,擡頭能看見的就是被兩邊山嶺割裂出來的狹長的藍天。

爲了防止被薩莫奈人埋伏或偷襲,阿萊克西斯將山嶺偵查小隊的100名士兵全部撒出去,在兩側的山嶺上與大部隊相向而行,同時偵察周圍的異常。

除了1500名重步兵未穿盔甲,而是揹負着前進之外,其他士兵都全副武裝(當然他們身上本就沒有多重的防護),即使是這樣,路程還未到一半,大多數人就開始呼哧帶喘了。

好在這條山路並不是沒人走過,相反平日裡阿奎羅尼亞人也經常走這條路到河灣地去打魚、洗澡、汲水、放牧牛羊……因此,山路上幾乎沒有令人頭痛的荊棘叢、滿地硌腳的岩石塊。

雖然已經到了6月,氣溫已經開始升高,但在山區裡行軍,不但不覺得很熱,越往前走,反而越涼爽。但對於從小生活在阿普利亞平原地帶的普切蒂和道尼士兵來說,這一段山路的行軍讓他們感到是在受罪:高高低低、彎彎曲曲的山路讓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行走,非常的消耗體力;而蚊蟲的叮咬、樹木野草的不斷刮蹭很快又讓他們感到渾身瘙癢……士兵們開始有了抱怨聲。

拉凱萊西斯卻在很專注的前行,他的心中憋着一股火,在前天晚上薩摩奈人的襲擾中他的連隊死亡五人、受傷12人,還有幾頂帳篷被焚燬……他一直在自責,認爲是自己叫援軍晚了,才導致這樣的糟糕結果。之前在阿斯庫魯姆和維諾薩的兩次戰鬥中,戴奧尼亞軍隊輕易就獲得大勝,使他產生了一種錯覺:薩莫奈人很容易對付。

但在前晚的襲擊中,薩莫奈人投擲的重標槍又狠又準,當長盾被正面擊中時,不時能造成穿透,這是士兵們死傷的主要原因,雖然阿萊克西斯並未批評他,但他自己暗下決心:一定要攻下阿奎羅尼亞,爲死傷的兄弟們報仇!

所以,一路上他不斷的給士兵們打氣,鼓勵他們加油前行,甚至看到有的士兵勞累而掉隊,他還會主動幫對方揹負盔甲。

阿奎羅尼亞距離戴奧尼亞新建營地不過十里,但戴奧尼亞軍隊跋涉了近四個小時,才終於走出了狹長的低地,進入到一個不大的半環形山谷:在東側的山嶺中有一座山較矮,而且朝西的山勢坡度平緩,和其他樹木茂盛、鬱鬱蔥蔥的山嶺不同,山坡上樹木很少,卻有一些房屋散落在山間,還可以見到幾十頭羊在山上悠閒的吃草。

有眼尖的士兵向上眺望,能夠隱約看到山頂的木牆,那就是阿奎隆尼亞城,雖然它所在的山嶺相較其它山嶺要矮一些,不夠陡峭,但那也有幾百米高啊!士兵們光是看着這高度,心裡就有點發憷,更別提還要攻城。

阿萊克西斯先是眺望了阿奎隆尼亞城所在的山嶺好一會兒,接着又仔細的觀察這個山谷。

工程師過來告訴他:山谷的地面夾雜着石礫,但還算鬆軟。

“那就築營吧。”阿萊克西斯淡淡的說了一句。

可命令傳達到全軍,士兵們的哀嘆聲此起彼伏。

不過在修築營地之前,士兵們先要進食完乾糧,稍作休息,以補充行軍消耗的體力,然後纔在隊官們的命令下,無奈的拿起工具,開始挖地。

這時,山嶺偵查小隊隊長氣喘吁吁的奔到阿萊克西斯面前:“指揮官大人,我們的偵查士兵在山嶺上看到有幾千薩莫奈人從西面向這裡快速奔來!”

阿萊克西斯聽到這個消息,不但沒有感到震驚,反而顯得有些釋然,他不慌不忙的問道:“具體有多少人?距離這裡有多遠?”

“因爲山嶺的遮蔽,無法看清敵人隊伍的全貌,估計……不會低於5000人,我過來的時候,他們至少距離這裡有三裡地。”偵查隊長估算着,回答道。

阿萊克西斯轉身看向山谷的西面:那裡的山嶺不但相對低緩,較易翻越,而且同樣在山嶺之間有一條通向西面的山路。

“指揮官大人!”副官攸馬特修斯提醒道:“阿奎隆尼亞人的援軍要是趕到,我們將兩面受敵,應該立即撤回營地,避免在山嶺中與同等數量的薩莫奈人作戰!”

“薩莫奈人還真的在山區裡藏了一支軍隊,來引誘我們上鉤!”阿萊克西斯露出了一絲冷笑,對自己的副官說道:“攸馬特修斯,你知道我這些天一直在跟贊提帕里斯、波勒特、蓋爾尼他們通信是爲了什麼?”

攸馬特修斯腦中靈光一閃,驚呼:“難道——”

“立刻去通知士兵們停止築營,穿上盔甲,拿好武器,準備戰鬥!”

………………………………………

實際上,薩莫奈聯軍放棄對道尼地區的襲擾、轉而進攻坎帕尼亞同盟的做法不只是爲了避強擊弱,給戴奧尼亞持續增加麻煩,同時也是幾位部族大首領深切的意識到:不能再在平原上同戴奧尼亞軍隊戰鬥了,哪怕僅僅只是襲擾,而是應該利用薩莫奈人本身的優勢,在山嶺中與其作戰。

但是,戴奧尼亞軍隊非常謹慎,一直不向山區進軍。所以,他們在商議之後,決定讓聯軍大舉進攻坎帕尼亞,還想達成另一個目的:給在道尼的戴奧尼亞軍隊造成“薩莫奈主力在坎帕尼亞,山區內防禦空虛”的錯覺,誘使戴奧尼亞軍隊進入山區。

第五十三章 渡河(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二百五十章 波斯來客第三百七十章 正宗的圖裡伊泡澡方式第二十二章 殺戮與安撫(一)第一百二十章 示威與對峙第三十八章 戴弗斯的提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獲援軍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三十六章 阿格西勞斯的意圖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六十八章 接見柏拉圖第兩百六十三章 關於慶典的爭論第三十章 戴弗斯的出訪(三)第九十九章 新的迦太基軍事統帥第一百零七章 風暴之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塔門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十六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二)第九十八章 拉馬託河會戰(七)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三百二十七章 震驚的迦太基第二十五章 新兵與訓練(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克羅託內會戰(九)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八章 軍訓第八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雄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阿迪斯會戰(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九十一章 普布利烏斯的任務第三百一十章 逼迫第三十六章 凱旋式與昔日戰友(一)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第三十四章 盟軍第三十九章 各自的謀劃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殲滅皮科西斯 (求訂閱)第九十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三)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二十一章 馬戈尼德家族的陰謀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話家常第三十一章 戴弗斯的出訪(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在邁加洛波利斯第五十九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二)第五十五章 斯巴達在行動第四十五章 春風一度第五十五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一)第兩百四十四章 熱爾梅海戰(四)第七十五章 初戰錫拉庫扎(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再次談判第三十九章 各自的謀劃第兩百七十三章 亞西斯特斯的建議第三百六十章 決戰塞林努斯(一)第三十章 到達沃爾西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何在戴奧尼亞做元老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兩百零三章 客裡索普斯的建議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三十三章 克洛託與狄多(續)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租房經歷第三十八章 羅德島投石兵第四章 神諭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零一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一)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爭期間的王國大會(三)第兩百三十八章 米爾提亞斯的拒絕和服從第二百三十五章 從埃及進攻波斯的籌備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四十九章 與時間賽跑(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四十六章 錫拉庫扎的抉擇第四十六章 國王還是執政官?第兩百零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朝臣們第一百六十一章 卡米盧斯出奇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完)第八十一章 友好分手第一章 拜占庭第二十四章 會戰之前第一百七十七章 克羅託內會戰(三)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三十八章 凱旋式:聯盟勇士的最高榮譽第三十二章 圖裡伊見聞(二)第七十二章 柏拉圖的考察(一)第三十四章 沮喪的馬西姆斯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四面合圍第四十六章 錫拉庫扎的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遠航(二)第二十一章 回憶梅普往事(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故鄉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戰前的準備(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兩百三十六章 困境
第五十三章 渡河(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二百五十章 波斯來客第三百七十章 正宗的圖裡伊泡澡方式第二十二章 殺戮與安撫(一)第一百二十章 示威與對峙第三十八章 戴弗斯的提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獲援軍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三十六章 阿格西勞斯的意圖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六十八章 接見柏拉圖第兩百六十三章 關於慶典的爭論第三十章 戴弗斯的出訪(三)第九十九章 新的迦太基軍事統帥第一百零七章 風暴之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塔門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十六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二)第九十八章 拉馬託河會戰(七)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三百二十七章 震驚的迦太基第二十五章 新兵與訓練(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克羅託內會戰(九)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八章 軍訓第八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雄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阿迪斯會戰(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九十一章 普布利烏斯的任務第三百一十章 逼迫第三十六章 凱旋式與昔日戰友(一)第十八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四)第三十四章 盟軍第三十九章 各自的謀劃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殲滅皮科西斯 (求訂閱)第九十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三)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二十一章 馬戈尼德家族的陰謀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話家常第三十一章 戴弗斯的出訪(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在邁加洛波利斯第五十九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二)第五十五章 斯巴達在行動第四十五章 春風一度第五十五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一)第兩百四十四章 熱爾梅海戰(四)第七十五章 初戰錫拉庫扎(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再次談判第三十九章 各自的謀劃第兩百七十三章 亞西斯特斯的建議第三百六十章 決戰塞林努斯(一)第三十章 到達沃爾西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何在戴奧尼亞做元老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兩百零三章 客裡索普斯的建議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三十三章 克洛託與狄多(續)第一百零三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三)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租房經歷第三十八章 羅德島投石兵第四章 神諭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零一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一)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爭期間的王國大會(三)第兩百三十八章 米爾提亞斯的拒絕和服從第二百三十五章 從埃及進攻波斯的籌備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四十九章 與時間賽跑(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四十六章 錫拉庫扎的抉擇第四十六章 國王還是執政官?第兩百零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朝臣們第一百六十一章 卡米盧斯出奇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完)第八十一章 友好分手第一章 拜占庭第二十四章 會戰之前第一百七十七章 克羅託內會戰(三)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三十八章 凱旋式:聯盟勇士的最高榮譽第三十二章 圖裡伊見聞(二)第七十二章 柏拉圖的考察(一)第三十四章 沮喪的馬西姆斯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四面合圍第四十六章 錫拉庫扎的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遠航(二)第二十一章 回憶梅普往事(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故鄉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戰前的準備(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兩百三十六章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