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換帥

儘管瑪哥說的過於偏激,因爲讓安諾巴斯擔任海軍統帥以及派艦隊守衛薩丁尼亞實際上可不單是漢諾派的決定,但是有一點他就說得非常對,西西里與迦太基的聯繫不能被切斷,否則這10多萬士兵就沒有了軍糧供給,那就真的是全完了!……波米爾卡身處軍中,主要負責後勤保障,深知軍隊軍糧消耗之巨,之所以從東部撤軍,糧食供給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他越想越心驚,當即說道:“瑪哥大人,我會與你一同寫信,催促元老院必須立刻重整我們的艦隊,全力保障西西里與迦太基的海上航線!”

瑪哥神色稍霽,他恨聲說道:“就算元老院聽從了我們的建議,但是我們的艦隊能不能做到還是另一回事,我們現在的軍糧還能維持10天左右,10天過後我們所有人的性命都握在海軍的手中,這真是讓人不甘心啊!”

波米爾卡聽着,心中也感到苦澀,他大聲的提醒道:“瑪哥大人,我們能扭轉困境的最好辦法就是擊敗戴奧尼亞軍隊主力,贏得西西里戰局的主導權!”

“說得容易,但是你也看到了,這三天我都在營地外擺開陣勢,但對面的戴奧尼亞人卻絲毫沒有要下山同我們進行會戰的意願。”

瑪哥既有些無奈、又有些疑惑:“我詳細瞭解過戴奧尼亞國王以往所參與的戰鬥,他是一個果斷大膽、敢於冒險、而且還非常自信的人。最早期他還是僱傭兵首領的時候,就敢率領數量遠少於對方的僱傭兵向盧卡尼亞軍隊發起進攻;在狄奧尼修斯入侵大希臘的時候,明明狄奧尼修斯佔據優勢,尤其是在騎兵方面,他還是大膽的同錫拉庫扎人進行了會戰……

前不久,戴奧尼亞與羅馬發生戰爭,羅馬相隔戴奧亞那麼遠,他居然率領大軍主動發起了進攻……這樣一個極其喜愛進攻的人爲什麼這一次卻不敢接受我們的挑戰呢?!”

“會不會是因爲戴奧尼亞軍隊還沒有準備好?”波米爾卡想了想,說道:“又或者是因爲凱法羅伊提昂的軍隊距離這裡太近……讓戴奧尼亞國王心有顧慮?”

瑪哥聽了,心中一動,他將佩劍放下,沉吟着說道:“或許……我們應該讓哈斯德魯巴將軍隊都撤到西坎人的領地內,引誘東面的戴奧尼亞軍隊西進,佔領空虛的凱法羅伊提昂。這樣一來,戴奧尼亞國王感到北面安全了,或許會放心的與我們決戰?”

“如果戴奧尼亞人還是堅守不出呢?”波米爾卡擔憂的說道。

瑪哥稍作思索,果斷的說道:“那我們就包圍凱法羅伊提昂的戴奧尼亞軍隊,逼迫他們在山區同我們決戰!”

“這是一個好主意!”波米爾卡眼睛一亮,但他又提醒道:“恐怕阿科尼斯不會願意從凱法羅伊提昂撤退。”

“那個主動投靠我們的西凱爾首領?!”瑪哥拿起放在桌上的佩劍,重重的一劍砍在桌上:“這可由不得他,他不撤也得撤!”

……………………………………

在得到瑪哥的命令之後,哈斯德魯巴無視阿科尼斯的哀求,下達了命令:所有的士兵、所有的西凱爾人全部向西撤退。

一些西凱爾人即使因爲家眷在迦太基人的掌握中,也沒有屈服,他們拒絕進入昔日的仇敵西坎人的領地。

對此,哈斯德魯巴毫不留情的進行了鎮壓,從而迫使大部分西凱爾人乖乖的服從了。

在撤退的時候,迦太基人還將凱法羅伊提昂城徹底的破壞。

但是,得到戴弗斯指令的利扎魯並沒有趁機率軍西進,還是讓軍隊停留在恩那,同時還在不斷的加強該城的防禦。

駐紮在米諾亞城的戴奧尼亞主力部隊更是無視迦太基人天天在山下列陣,一直在加緊修築營地。

工程師們在聽取了戴弗斯的指示之後,所做的營地設計是:整個戴奧尼亞營地從靠近海邊的米諾亞城開始,沿着整個山丘的走向,一直向北延伸,抵近北面的那個狹窄低地(即之前列奧提齊德斯讓阿格里真託潰兵引誘迦太基神聖兵團、並最終將其擊敗的地方)之後,營地折向東北方,繼續沿着連綿的、並不太高的山丘,最終倚着普萊塔尼河上游終止,形成一道半弧形的防線,而東面的簡易港口就在它的懷抱之中,有卡塔奈船隊運輸來的充足物資、有古爾戈湖提供的足夠用水,戴奧尼亞軍隊做好了長期防禦的準備。

和西部的情況不同,在西西里東部列奧提齊德斯已經率隊向錫拉庫扎進軍,在到達列奧提尼、匯合了盟邦的軍隊之後,整個軍隊分成了兩部分,主力由第七、第八軍團組成,由列奧提齊德斯親自率領,繼續向南,翻過山嶺,到達錫拉庫扎西面的大港附近。

另外由盟邦軍隊、友好城邦所組成的8000多名士兵則讓贊提帕里斯率領,沿着海岸南下,途徑陶尼斯,直抵錫拉庫扎的東城。

錫拉庫扎人一直在密切關注着北面的戴奧尼亞人的動向,當得知又有戴奧尼亞軍隊離開卡塔奈城,還抵達列奧提尼時,他們就警覺的意識到這可能是針對錫拉庫扎而來。

消息傳開,錫拉庫扎城內民衆十分恐慌。

等到消息確實之後,錫拉庫扎議事會這時候才發覺上了當,這些天民主派和中立派都在爲“誰應該爲激怒戴奧尼亞負責”這個問題發生爭執,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竟然沒有去做好防禦的準備。

在生死存亡面前,泰阿根尼斯和法萊庫斯等人不得不放下矛盾分歧,全力應對狡詐的戴奧尼亞人即將到來的進攻。他們對城內的公民進行了緊急的軍事動員,同時又派出騎兵迅速通知城外的各個村鎮,讓民衆立刻攜帶家當,趕到城內避難。

一天之後,在東城牆上的哨兵首先望見了沿着海岸線逶迤而來的敵人。

……………………………………

新艦隊遭受慘敗的戰報傳回了迦太基,元老們大爲震驚。

安諾巴斯在這份報告中將罪責推給了阿德米卡,推託說:正是由於阿德米卡行動遲緩,導致兩面夾擊的計劃未能實行,反而被戴奧尼亞艦隊各個擊破。

隨後,元老們又收到了來自瑪哥和波米爾卡的聯名控訴。

到底是安諾巴斯指揮失誤,還是阿德米卡執行不力?

元老們有過一番爭論,儘管有漢諾爲之辯護,但是作爲海軍統帥,安諾巴斯連戰連敗,難逃罪責。

所以爭論並沒有持續多久,元老院就通過了“撤掉安諾巴斯海軍統帥職務、讓其回城受審”的決議。

迦太基因海而生,靠海而繁榮,儘管現在他們也開始往內陸發展,但海洋依舊是他們的根基,如今迦太基海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已經說明戴奧尼亞艦隊的勝利不是偶然,迦太基海軍力量處於劣勢已經是事實,這不但使西西里島上的10萬大軍處於危險之中,也開始威脅到了迦太基本城的生存。

所有元老們第一次不含私心的、積極認真的探討解決迦太基海上困境的辦法。

首先是要儘快確立海軍統帥新的人選。

儘管安諾巴斯受到彈劾,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一名優秀的海軍將領,所以元老們提出的一個個人選都因爲才能還不及他,而被排除,最後還是艾斯亞魯巴提到的一個人名,讓衆人沒有對他的能力進行質疑,而是擔心他的身體。

莫爾巴爾,迦太基貴族,前元老院元老,年輕時曾經參與過迦太基對抗意大利北海岸的希臘城邦的海戰,後來幾次擔任海軍統帥,主導與以錫拉庫扎爲首的西西里的希臘聯合海軍的戰鬥,勝多負少;他還曾經勇敢的率領船隊,沿着前人開闢的航路,向西越過赫拉克勒斯之柱,沿着海岸南行,到達阿非利加西海岸中部,並帶回了一些珍奇異獸和穿着古怪、皮膚黑得發亮的種族,因此成爲迦太基的英雄;但他後來厭倦了迦太基的政壇,再加上年事已高,因而主動退出元老院,並且在烏蒂卡隱居。

在得到好幾個與他相識的元老確認其身體無恙之後,元老們一致同意,便派使者去烏蒂卡徵詢這位不屬於任何派別的老人的意願,看他是否願意出任迦太基海軍統帥。

其次,元老院就“是否將防禦薩丁尼亞海域的新艦隊調回”一事進行了商討。畢竟,這支新艦隊原本是爲了保護薩丁尼亞航線,如今卻被打殘,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繼續待在薩丁尼亞沒有多大的意義,反而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如今,戴奧尼亞大軍也登陸了西西里島,迦太基軍隊所承受的壓力加大,後勤補給的問題就更凸顯出來,必須要確保西西里與迦太基的海上航線的通暢,才能保證島上的10萬大軍能夠沒有顧慮的全力作戰,這成爲了迦太基元老們的共識。爲此,他們不但決定要調回這支殘存的新艦隊,並要將之投注於西西里方向,而且還要將新下水的戰船編入其中,同時督促各船廠加快後繼新戰船的建造。

第八十二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一)第三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一)第三十七章 阿爾陶祖斯的來襲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四十三章 克拉蒂河見聞(續)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會戰(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利利俾守軍的應對第八十章 梅普聯軍的陰謀第一百零一章 狼與羊第二十六章 新兵與訓練(二)第兩百二十一章 強攻洛拉(二)第三十三章 奴隸風波第四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四)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二十四章 奧凡託之戰第九十三章 拉馬託河會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二百五十章 波斯來客第兩百一十八章 梅亞羅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學校(二)第三十六章 以德報怨第六十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戴弗斯的戰略調整第九十三章 出使布魯提(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戰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一百七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九十八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七十五章 動搖第二百零七章 阿奎隆尼亞大捷第十二章 王后與公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十五章 一個意想不到的西面來客第兩百九十三章 安西塔諾斯老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考倫尼亞的抉擇第一百章 戰爭序幕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在孟菲斯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兩百一十二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一)第一百零九章 新任的指揮官第兩百九十一章 熟人第八十三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二)第七十三章 柏拉圖的考察(二)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兩百五十四章 傑拉會戰(四)第三百三十章 瑪哥的新戰略和陶尼斯人的選擇第三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一)第十九章 增稅?(續)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戰自潰第五十四章 邊境軍團長的任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錫拉庫扎人的震驚第九十二章 出使布魯提(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十八章 南方來客第兩百四十七章 逼近傑拉第六十一章 局勢轉變第兩百二十一章 強攻洛拉(二)第四十章 救援第七十五章 軍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孤注一擲 (求訂閱)第一百章 勝利者的警惕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二百零五章 包圍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懷心思的談判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後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第二十七章 橄欖球遊戲第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二十六章 再會提馬宋第一百四十六章 會師斯巴達第三百一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一百零八章 攻佔塞林努斯和向拉丁姆進軍第兩百二十六章 離開第一百八十章 伊特魯里亞聯盟的選擇第七章 告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二十九章 戴弗斯的出訪(二)第五章 羅馬的擴張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四十八章戴奧尼亞橄欖球四城對抗賽(二)第六十九章 選擇第八十一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四十一章 地獄般的圍殲戰(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隊官們第五章 羅馬的擴張第三十三章 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獲援軍
第八十二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一)第三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一)第三十七章 阿爾陶祖斯的來襲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四十三章 克拉蒂河見聞(續)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會戰(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利利俾守軍的應對第八十章 梅普聯軍的陰謀第一百零一章 狼與羊第二十六章 新兵與訓練(二)第兩百二十一章 強攻洛拉(二)第三十三章 奴隸風波第四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四)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二十四章 奧凡託之戰第九十三章 拉馬託河會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二百五十章 波斯來客第兩百一十八章 梅亞羅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學校(二)第三十六章 以德報怨第六十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戴弗斯的戰略調整第九十三章 出使布魯提(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戰第六十六章 高盧人入侵第一百七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九十八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七十五章 動搖第二百零七章 阿奎隆尼亞大捷第十二章 王后與公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十五章 一個意想不到的西面來客第兩百九十三章 安西塔諾斯老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考倫尼亞的抉擇第一百章 戰爭序幕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在孟菲斯第三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三)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兩百一十二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一)第一百零九章 新任的指揮官第兩百九十一章 熟人第八十三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二)第七十三章 柏拉圖的考察(二)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兩百五十四章 傑拉會戰(四)第三百三十章 瑪哥的新戰略和陶尼斯人的選擇第三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一)第十九章 增稅?(續)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戰自潰第五十四章 邊境軍團長的任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錫拉庫扎人的震驚第九十二章 出使布魯提(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十八章 南方來客第兩百四十七章 逼近傑拉第六十一章 局勢轉變第兩百二十一章 強攻洛拉(二)第四十章 救援第七十五章 軍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孤注一擲 (求訂閱)第一百章 勝利者的警惕第八十八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一)第二百零五章 包圍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懷心思的談判第兩百七十五章 哈迪斯慶典期間的南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後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第二十七章 橄欖球遊戲第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二十六章 再會提馬宋第一百四十六章 會師斯巴達第三百一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一百零八章 攻佔塞林努斯和向拉丁姆進軍第兩百二十六章 離開第一百八十章 伊特魯里亞聯盟的選擇第七章 告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二十九章 戴弗斯的出訪(二)第五章 羅馬的擴張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希臘聯盟的建立(一)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四十八章戴奧尼亞橄欖球四城對抗賽(二)第六十九章 選擇第八十一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四十一章 地獄般的圍殲戰(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隊官們第五章 羅馬的擴張第三十三章 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獲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