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8節 滾動的鐵流

談仁皓策劃着對付大西洋艦隊的時候,登陸古巴的作際上已經全面展開了。而且,當時戰場上的重點並不是艦隊的行動,而是雙方航空兵之間的高強度對抗。可以說,這也是雙方航空兵自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爭之後,第一次在戰場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戰鬥。從27日到30日,四天時間之內,航空兵成爲了戰場上的真正主角。

在這四天的空中戰鬥中,帝國海軍與陸軍航空兵一共出動了次,其中轟炸任務21364次,投下炸48721噸,損失作戰飛機失率不到1%。這也是帝國航空兵在戰爭期間損失率相對較低的一場戰鬥。

這四天內,美國航空兵也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根據戰後獲得的美軍資料來看,四天之內,美軍航空兵一共出動了16329架次,其中轟炸任務只有4183架次,投彈6500噸,損失戰機143。空作戰。在整個防空作戰中,美軍損失了386架作戰飛機。其總損失率超過了3%,4%,.682作戰飛機。也就是說,在這四天的戰鬥中,美軍一共損失了飛機。當時,美軍在古巴,以及佛羅里達州一共部署作戰飛機僅僅四天,就損失了三分之一。雖然隨後美軍從後方調遣了作戰飛機部署到佛羅里達州南部地區的機場。可是仍然難以在短期內恢復元氣,特別是在戰鬥中損失地大批飛行員是難以得到迅速補充的。

從這些數據上就能看出,這四天的戰鬥有多麼激烈。不說別的,雙方平均一天出動上萬架次的作戰飛機,這就超過了很多激烈地戰鬥了。更何況。戰鬥是在相對狹小的戰場上進行的,雙方投入的航空兵密度也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次空戰。當時,除了遭到重點轟炸的古巴東南部地區之外,羅雲衝甚至組織了兩次對美國本土機場的大規模轟炸行動。

第一次在28日的夜間,轟炸機羣在上半夜的時候從中美:;場轉移到了牙買加島,隨即補充燃料再次起飛,在下半夜的時候轟炸了邁阿密附近的兩座美軍正規機場,炸燬了100架停放在地面上的飛機,同時還炸掉了機場的宿舍區。炸死了不少的飛行員與地勤人員。

次日美軍進行了一次規模不大地報復性轟炸,羅雲衝立即抓住這個機會,在29日夜間把轟炸機再次轉移到了牙買加島,並且在50上午轟炸了邁爾斯堡附近的美軍機場,再次炸燬了數十架戰機。

這兩次遠程突擊可以說是羅雲衝地典型戰術,相當具有代表性。當時。美軍指揮官認爲部署在中美洲地區的戰略轟炸機無法威脅到其本土,從而疏於防範。在29日凌晨遭到轟炸的時候,那兩座機場上的美軍根本就沒有多少防禦準備,損失相當慘重。而美軍的反擊並沒有能夠破壞牙買加島上的那幾座可以支持戰略轟炸機的機場,反而讓美軍認爲對手不會集中再次襲擊其本土的機場,結果羅雲衝故伎重演,而且還選擇了在上午的時候進行轟炸,結果在轟炸機投下炸彈地時候,機場上的美軍航空兵正在進行出發的準備工作,根本就來不及進行攔截與疏散!

這也是自轟炸了新奧爾良的攔河大壩之後。羅雲衝首次派遣戰略轟炸機去對付美國本土的目標。雖然轟炸的只是美軍的軍事目標,但是很多人都認爲,這是羅雲衝對美戰略轟炸的真正開始,而且到戰爭結束之前,帝國航空兵的戰略轟炸機成爲了美國本土目標最大的威脅者,也成爲了美國人最憎恨地敵人!當然,比起後來針對美國工業與民用目標的大規模戰略轟炸而言,這兩次轟炸對美國平民地威脅還不是很大,而且美國政府也沒有宣揚,所以知道這兩次轟炸的美國人並不多。

在轟炸行動緊鑼密鼓的進行着的時候。韓紹鋒也在抓緊時間做着登陸古巴的準備工作。如果從這次戰役的角度來看,陸戰隊的準備工作更爲重要。當時。航空兵的任務只是完成前期打擊,同時儘量吸引美軍的注意力,讓韓紹鋒可以從容不迫的完成登陸準備工作,爲最終登陸古巴奠定基礎。這四天的時間,也是韓紹鋒調兵遣將最爲頻繁的四天,是登陸作戰前最爲重要的四天。當時,韓紹鋒確定的登陸時間是八月一日,雖然後來延遲了登陸時間,但是按照韓紹鋒的風格,在沒有延遲登陸時間之前,他必然會動用一切手段完成登陸準備工作,而不會首先考慮延遲登陸時間,而讓他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準備。

到30日的晚上,參加登陸作戰行動的部隊基本上都已經了。

第一批參加行動的四個陸戰師在28日就到達了金斯敦,|還有運送這批陸戰隊的登陸艦隊,以及運載着一批重型裝備與作戰物資的運輸船隻。在隨後的三天時間裡,四支運送着大量作戰物資,重型裝備,以及工程設備的運輸船隊到達了金斯敦。因爲金斯敦港不足以容納下這麼多的艦船,30日的上午,登陸艦隊與隨同其行動的一\不得不提前離開了金斯敦港。

因爲考慮到需要儘快將作戰物資運送到前線去,當時在金斯敦港的四支運輸船隊都沒有把貨物卸下來,而是由另外三支運輸船隊負責將更多的作戰物資由巴拿馬運送到金斯敦來。同時,負責在陸戰隊攻佔了聖地亞哥港之後前去接管港口,並且修復港口基礎設施的工程人員也將隨後到達金斯敦,只是當時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打下聖地亞哥,所以這批工程人員並沒有被立即送過來。

支援艦隊早在28日的時候就到達了戰區,並且參加了對而且在聯合艦隊削弱了打擊力量之後,成爲了

巴的主要力量之一。兩支支援艦隊基本上是輪番上I主要出動的還是護航航母上的戰鬥轟炸機。爲了保證飛行員得到足夠的休息,支援艦隊只在白天參加轟炸行動,並且每名飛行員一天最多飛兩次。這樣一來,兩支支援艦隊就可以在夜間輪換,同時在夜間補充彈藥物資,還可以讓飛行員在夜間得到充足的休息,以確保在登陸作戰開始後,能夠爲陸戰隊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

這些調動與安排基本上都是按照計劃進行的,韓紹鋒沒有操多少心,而他的主要做的就是安排各支部隊的任務,同時對登陸艦隊進行編組。同時投送四個陸戰師,在四段海灘上岸,這絕對算得上是一次規模龐大的登陸戰役了,而存在的問題也同樣嚴重。比如該怎麼分配兵力,怎麼確保各部隊能夠準確的到達登陸地點,而不是去了別人的登陸場,還有該怎麼把重型裝備儘快送上海灘,好讓陸戰隊儘快向縱深地區推進,避免在海灘上與美軍的反擊部隊交戰。還有在此期間應該怎麼分配支援力量,該怎麼與支援部隊進行協調。

如果說每一項戰鬥都是一項工程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的,登陸作戰是規模最大的一項系統工程,而且戰後很多人都在研究登陸作戰的方式方法,並且總結出了很多的經驗。當時,帝國陸戰隊在登陸作戰方面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而韓紹鋒又是最有經驗地前線指揮官。參加過大大小小數十次登陸作戰行動,指揮了好幾次大規模登陸戰役。相對於投入的作戰部隊而言,最爲關鍵的還是各部隊之間的協調,特別是在第一批搶灘部隊上岸之後,各支援力量。後勤保障力量能否準時到達,將直接決定登陸作戰的成敗。

也許,當時也只有韓紹鋒有能力組織有幾十萬官兵參加地登陸作戰行動吧。雖然登陸作戰的部隊就那麼幾萬人,其他各支援部隊的規模遠超過了登陸部隊的規模,但是這並不表示韓紹鋒只需要負責那幾萬人的戰鬥。可以說,這也正是登陸作戰的一大特點,用盡可能多的支援力量去支持最精銳的部隊發動進攻,從而獲得壓倒性的火力優勢,以此來擊敗敵人。而絕不是依靠投入地作戰部隊的兵力優勢來擊敗敵人。

到30日晚上的時候,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陸續到位了,這天晚上把他的指揮部轉移到了一艘大型登陸艦上,這大概也是帝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個特別地傳統吧。其他很多國家的陸戰隊將領都會把指揮部設在後方地岸上基地,而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將領卻喜歡到登陸艦上去指揮戰鬥,這樣他們才能夠在搶灘部隊完成任務之後登上海灘。同樣的。爲此帝國海軍不得不專門改建了幾艘登陸艦,用來充當這些將領的旗艦。戰後。帝國海軍還專門建造了幾艘指揮艦,其中只有兩艘是提供給艦隊司令官的,而其他好幾艘都提供給了陸戰隊的司令官。

當天晚上,登陸艦隊也離開了牙買加島海域。到此時,韓紹鋒還沒有收到要延遲登陸作戰行動的命令,也就是說,登陸艦隊有關在八月一日上午到達卡納雷奧斯羣島南部海域,並且在次日上午的時候迅速向東南航行,在八月二日凌晨前到達聖地亞哥的登陸場附近。然後在八月二日早上八點半發動登陸作戰行動。

也就是在這天晚上十一點左右,登陸艦隊正在向西北方向地預定集結海域前進的時候,韓紹鋒收到了羅雲衝發來的電報,登陸作戰時間延遲兩天,艦隊返回金斯敦,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可想當時韓紹鋒有多麼的驚訝與憤怒,可他不得不立即命令艦隊返航。而讓羅雲衝發出電報的正是談仁皓。當時,談仁皓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確定將美軍大西洋艦隊擋在戰場之外,或者是將其擊潰。

談仁皓是在30日傍晚的時候想到這個問題的,即登陸作月一日開始。那麼斯普魯恩斯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到達佛羅里達海峽地,聯合艦隊也就無法提前擊潰大西洋艦隊。因此。談仁皓在當天晚上八點左右給羅雲衝發去了電報,讓羅雲衝把登陸時間延遲兩天,艦隊將爭取在這兩天之內擊敗美軍,以確保在登陸作戰的時候不受到美軍大西洋艦隊地威脅。

當時,羅雲衝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前期轟炸行動。而且,對西恩富戈斯的小規模轟炸,以及偵察活動在29日纔開始,如果就發動登陸作戰的話,還不足以達到戰役欺騙的目的。所以在收到了談仁皓髮來的電報後,羅雲衝調整了戰役計劃,隨即就給韓紹鋒發去電報,要韓紹鋒不要急着出發,再耐心的等兩天。

回到了金斯敦的韓紹鋒很是惱怒,可他也沒有辦法。同樣的,此時已經讓艦隊進入了戰鬥狀態的談仁皓也很是惱火,斯普魯恩斯選擇的出港時間太巧了,如果他早兩天出發的話,也許海戰已經結束了,如果他晚兩天出發的話,就來不及阻止登陸行動。也許,正是如此,斯普魯恩斯纔會在最後修復的兩艘航母歸隊之後就立即率領艦隊出發吧。

其實,到此時,談仁皓對戰局的掌握仍然相當有限,缺乏情報問題給他造成了嚴重的麻煩。在無法知道大西洋艦隊的具體行蹤的時候,談仁皓只能夠通過分析與猜測來判斷斯普魯恩斯的行蹤,這根本就不足以作爲艦隊作戰的依據,而且斯普魯恩斯到底在幹什麼,想幹什麼都無法肯定,哪又怎麼來猜測他的行蹤呢?

也許,在這個時候談仁皓最想知道的就是斯普魯恩斯到底想幹什麼,而不是正在幹什麼。即使與斯普魯恩斯交手這麼多次,談仁皓仍然難以準確的判斷出這個最讓他頭痛的對手的意圖。

第8節 挑釁第50節 海狼第43節 單程轟炸第36節 後發制人第22節 分工合作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下)第32節 臨時改變第18節 關鍵點第26節 父子情(上)第1節 重振艦隊第43節 後方英雄第27節 伏擊第20節 擦亮的炮管第23節 補救第30節 迎頭痛擊第30節 輪番上陣第18節 成本問題第2節 利好消息第34節 自救第26節 “櫻花”亂舞第33節 無悔的反擊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42節 致命缺陷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38節 輕重有別第68節 絕途第1節 歸來第39節 反覆搜索第8節 暗度陳倉第40節 當頭棒喝第32節 特種先鋒第44節 局勢明朗第34節 彈雨第41節 拉開架勢第41節 返航第5節 新任司令第36節 曙光第21節 悍兵第31節 軟肋第27節 父母親情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75節 救兵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62節 逃跑第18節 炸彈在舞蹈第6節 訪問日本(上)第21節 衝動與理智第43節 熱血燃燒第8節 不是同情第73節 小角色的舞臺第44節 老虎屁股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10節 熱身第14節 內部鬥爭(下)第81節 謝幕表演第32節 司令官大會第1節 由海到陸第64節 截擊!第16節 惺惺相惜第36節 分兵第3節 艦隊補充計劃第24節 恐懼第63節 絕望的艦隊第8節 殺雞用牛刀第15節 主次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29節 夜間突襲第22節 退縮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終章硝煙散盡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9節 機會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69節 新指揮官第32節 海面下的耳朵第24節 艦隊的漏洞(上)第2節 特混艦隊(下)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52節 黎明殺機第17節 臨時任務第19節 巷戰第62節 勇追窮寇第58節 旗開得勝第43節 敲門磚第2節 嚴重分歧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43節 黑夜天使第25節 遺憾第54節 重型魚雷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14節 機械交響曲第54節 擦肩而過第50節 砧板上的肉第60節 鏖戰第24節 復出第20節 聊表安慰第35節 陸軍搭檔第31節 新的嘗試第25節 選位第10節 戰場迷霧
第8節 挑釁第50節 海狼第43節 單程轟炸第36節 後發制人第22節 分工合作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下)第32節 臨時改變第18節 關鍵點第26節 父子情(上)第1節 重振艦隊第43節 後方英雄第27節 伏擊第20節 擦亮的炮管第23節 補救第30節 迎頭痛擊第30節 輪番上陣第18節 成本問題第2節 利好消息第34節 自救第26節 “櫻花”亂舞第33節 無悔的反擊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42節 致命缺陷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38節 輕重有別第68節 絕途第1節 歸來第39節 反覆搜索第8節 暗度陳倉第40節 當頭棒喝第32節 特種先鋒第44節 局勢明朗第34節 彈雨第41節 拉開架勢第41節 返航第5節 新任司令第36節 曙光第21節 悍兵第31節 軟肋第27節 父母親情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75節 救兵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62節 逃跑第18節 炸彈在舞蹈第6節 訪問日本(上)第21節 衝動與理智第43節 熱血燃燒第8節 不是同情第73節 小角色的舞臺第44節 老虎屁股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10節 熱身第14節 內部鬥爭(下)第81節 謝幕表演第32節 司令官大會第1節 由海到陸第64節 截擊!第16節 惺惺相惜第36節 分兵第3節 艦隊補充計劃第24節 恐懼第63節 絕望的艦隊第8節 殺雞用牛刀第15節 主次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29節 夜間突襲第22節 退縮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終章硝煙散盡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9節 機會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69節 新指揮官第32節 海面下的耳朵第24節 艦隊的漏洞(上)第2節 特混艦隊(下)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52節 黎明殺機第17節 臨時任務第19節 巷戰第62節 勇追窮寇第58節 旗開得勝第43節 敲門磚第2節 嚴重分歧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43節 黑夜天使第25節 遺憾第54節 重型魚雷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14節 機械交響曲第54節 擦肩而過第50節 砧板上的肉第60節 鏖戰第24節 復出第20節 聊表安慰第35節 陸軍搭檔第31節 新的嘗試第25節 選位第10節 戰場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