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3節 小角色的舞臺

“艇長,半小時後就可以上浮了,要升起潛望鏡嗎?”

“不用,有沒有接觸?”

廖鴻鵬一邊套上外套,一邊走進了潛艇的指揮中心。

“沒有,海面上風浪很大,除了幾頭鯨魚的求偶聲之外,沒有聽到其他的異常響動。”

聽聲員立即做了回答。與驅逐艦不一樣,潛艇上沒有安裝聲納,只有聽聲器(實際上就是最原始的被動聲納,只是性能很落後而已)廖鴻鵬點了點頭。“各部門都做好準備,上浮後,立即開始充電。這附近是美國海軍巡邏機經常出沒的地方,我們不能在海面上呆太久了!”

命令立即下達了下去,潛艇裡也立即熱鬧了起來。

廖鴻鵬是在三個月之前接手這艘編號爲“109”的“丙”型潛艇的。這是帝國海軍在戰爭期間裝備的第一種潛艇,是用來替換“乙”型潛艇的。

從總體作戰能力上講,“丙”型潛艇的最大特徵就是比“乙”型潛艇的續航能力提高了很多,載雷數量也提高了很多,因此,潛艇的排水量也增加了不少,其他方面,與“乙”型潛艇的差別都不是很大。

作爲帝國的第一種主力潛艇(是“主力潛艇”而不是“主力艦隊潛艇”帝國海軍一直不把潛艇當主力戰艦看待,因此潛艇絕不會輕易參加艦隊決戰)“乙”型潛艇在大戰期間的表現並不糟糕。在頭兩年的戰鬥中,一共有一百五十多艘“乙”型潛艇活躍在戰場上,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北太平洋的航線上。兩年之內,平均一艘“乙”型潛艇擊沉的商船噸位接近十萬噸!換句話說,光這些“乙”型潛艇就足夠癱瘓掉日本的對外海運了。可問題是,“乙”型潛艇腿短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在“丙”型潛艇服役之前,帝國海軍還專門改裝了十多艘“乙”型潛艇,使其攜帶更多的燃料,只保留魚雷發射管裡的魚雷。充當補給潛艇地角色。另外一些則攜帶大量的魚雷,爲其他潛艇補充魚雷。這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最多隻能幫助部分“乙”型潛艇在海上多活動一段時間,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潛艇腿短的問題。

針對這一情況,帝國海軍提出了發展航程更遠的潛艇的要求。“丙”型潛艇也就應運而生。實際上,“丙”型潛艇是德國海軍Ⅸ型潛艇的唐帝國版。當時,唐帝國要重新設計一種潛艇幾乎是不可能的,主要是時間問題。從立項到下水,怎麼也要花兩三年的時間吧,而美國參戰在及,帝國海軍急需一種能夠航行到中太平洋上執行破交與偵察任務地潛艇。結果,唐帝國直接挑選了德國的Ⅸ型潛艇,並且做了一些簡單的設計修改。比如,將潛艇裡前壓水艙改爲油艙,艏魚雷發射管增加到了六具(唐帝國潛艇的一大特色,加強了攻擊力量)因此“丙”型潛艇的排水量比Ⅸ型潛艇要大一些,航程也要稍微遠一點。完全滿足了唐帝國海軍的需要。

廖鴻鵬是第一批接受新型潛艇的艇長。在這次任務之前。他已經在北太平洋上進行過一次爲期一個月的作戰巡邏,擊沉了幾艘美國的小型貨船(主要就是向阿留申羣島運送貨物的美國船隻,而不是去日本的船隻)戰果並不算大。幾條小貨輪加起來地排水量也不到五千噸。上次的作戰行動也主要就是檢驗潛艇的性能,以及讓潛艇上地幾十名官兵儘快熟悉新的潛艇。

二十多天前,廖鴻鵬在完成了作戰任務之後,返回了那霸港,按照規定,他們應該至少有十天的假期,以便讓官兵恢復精力。可第三天,廖鴻鵬就收到了新的命令,前往夏威夷羣島執行作戰巡邏任務。走到半路上,他又接到了命令。在夏威夷羣島最西面的中途島附近海域執行警戒任務。而這時候是三月二十九日。

任何一名潛艇艇長都知道這個命令的意義。作戰警戒任務就是在預定海域巡邏,監視海域的情況,如果發現敵艦隊就必須要立即把電報發出去。顯然,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任務。潛艇發現敵艦隊的辦法有兩種,一是聽,而是看。聽就是用聽聲器來辨別那些船隻發出的聲音,判斷是戰艦還是普通地船隻,優秀的聽聲員都能夠通過聲音判斷出戰艦與船隻,可卻難以做出明確的判斷。比如戰艦的種類,數量等等。看就是用潛望鏡觀察,這樣才能夠準確的判斷出敵艦隊的規模,以及戰艦的類型。這同樣也很危險,在夜間,潛望鏡的觀察距離最多數海里而已,如果要看清楚敵人的主力戰艦,那就必須要進入敵艦隊的反潛巡邏範圍,潛艇的潛望鏡很容易被驅逐艦發現。

廖鴻鵬看了下手錶,已經是傍晚六點四十五分了(潛艇艇長的手錶都會根據潛艇活動的不同時區進行及時調整)他朝站在潛望鏡旁邊的大副點了點頭,然後走了過去。在潛艇浮上海面之前,必須要先用潛望鏡確定海面上的情況,直到確認沒有敵戰艦在附近之後,纔會上浮。

“深度15米,可以升起潛望鏡了。”

大副看了眼深度表。

廖鴻鵬朝聽聲員看了過去。

“沒有聲音接觸!”

“那好,讓我先看看上面的情況。”

廖鴻鵬走到了潛望鏡旁邊,把潛望鏡兩側的把手放了下來。

“停止上浮,準備升起潛望鏡。”

大副立即喊了出來。

潛艇艏水平舵改平,停止上浮的時候,微微的震動了一下,然後就懸浮在了距離海面大概15米深度上。廖鴻鵬深吸了口氣,然後將潛望鏡推了上去,連接在潛望鏡上的伺服機構立即啓動,將潛望鏡擡出了水面。每一次升起潛望鏡都是一次冒險,誰能保證就在上面有一艘停止不動的驅逐艦?

潛望鏡順利升起,廖鴻鵬把眼睛帖到了目鏡的護眼套上,然後迅速的轉動了起來。他首先用短焦距鏡頭迅速的觀察了一下週圍三百六十度範圍內的海面情況,沒有發現有戰艦的影子。隨後,他長焦距鏡頭緩慢的轉動着潛望鏡,再觀察了一遍,確認海面上沒有戰艦。

“還好。沒有人盯上我們!”

廖鴻鵬收起了潛望鏡,然後拿出了香菸。在潛艇上是不能吸菸的,雖然艇長有特權,但是在大部分時候,廖鴻鵬都不會吸菸,因爲沒有任何一個水兵喜歡看到別人在潛艇上吸菸的。

“上浮嗎?”

廖鴻鵬點了點頭,拿出了火柴,他準備等潛艇浮上去之後再把煙點上。

“艇長。有異動!”

大副還沒有下達命令,聽聲員就立即叫了起來。廖鴻鵬一驚,叼在嘴上的香菸掉在了甲板上,他一個箭步衝了過去,安起了備用耳機,帖在了耳朵上。指揮艙裡的其他人都屏住了呼吸,這可是生死攸關的時候。

聲音由遠及近,廖鴻鵬本人也是一個聲音學方面的專家(很多潛艇艇長都接受過這方面的培訓,在大海里,潛艇依靠的就是耳朵。而不是眼睛)大副輕步走了過來。好像生怕吵到了艇長一樣。

“是螺旋槳的聲音,有很多,不是一艘戰艦。是一支艦隊,對,肯定是一支艦隊。”

聽聲員的耳朵是整個潛艇上最靈敏的,“艇長,聽到沒有,還有沉悶的聲音,是飛機低空飛行時的噪音,正在朝我們這邊過來。”

廖鴻鵬微微點了點頭,把備用耳機交給了大副。“應該是一支艦隊,還有不少的飛機。看來,這次我們是逮到大魚了。”

“要準備攻擊嗎?”

大副一聽,也興奮了起來。

“不用,下潛到25米,不要做攻擊準備。”

廖鴻鵬又掏出了一根香菸,這次他毫不遲疑的點上了,“去把通信員叫來,還有,把我們的位置標在海圖上。小龔。能夠判斷出敵戰艦的數量,大小嗎?”

“應該可以,但難以判斷戰艦的種類!”

聽聲員立即做了答覆。如果距離夠近地話,他可以通過螺旋槳噪音的強弱,還有相互擾動時的聲響來判斷那些戰艦有幾具螺旋槳,而這是判斷戰艦大小的一個有效地辦法,比如驅逐艦一般就只有兩具螺旋槳,而大型戰艦有三具,甚至四具螺旋槳(三具的很少,四具居多)另外,排水量越大的戰艦,其螺旋槳也就越大,發出的噪音也就越沉悶,優秀的聽聲員可以通過螺旋槳噪音的高低大概判斷出戰艦的排水量,但卻無法把一艘航母與一艘排水量接近的戰列艦分別出來。

廖鴻鵬微微點了點頭,對大副說道:“進入戰鬥狀態,嚴禁一切噪音。”

“進入戰鬥狀態……”

潛艇上的幾十名官兵都進入了自己的崗位,所有人都儘量地不發出噪音。驅逐艦上的主動聲納可以掃描海里的情況,但在一般的情況下,驅逐艦如果沒有事先確認周圍有潛艇存在,那就會不使用主動聲納,而會用聽音(也就是被動的接收海里的聲音)的方法來判斷周圍有沒有潛艇活動。此時,潛艇如果發出噪音的話,按就會被發現,結果就是被擊沉!

潛艇的螺旋槳迅速地停止了轉動,就如同一具巨大的鐵箱子一樣,懸浮在距離海面大概25米的海水裡。海面上的那支艦隊正在迅速接近,而且很明顯速度只有十多節,還有前出的反潛驅逐艦。

廖鴻鵬看了眼大副,兩人都挺緊張的。在大海上,潛艇最怕的就是兩個對手,一是驅逐艦,二是反潛巡邏機。那些平日裡耀武揚威的大型戰艦基本上都不具備反潛能力,如果航母沒有反潛驅逐艦掩護的話,任何一艘潛艇都可以輕易的把航母幹掉,而且航母還沒有還手之力。可問題是,任何一艘航母旁邊都有好幾艘,甚至十幾艘驅逐艦掩護。在遭到驅逐艦攻擊的時候,潛艇的生還率不到兩成。也就是說,只要被驅逐艦發現,絕大部分的潛艇就只有完蛋這一條歸宿了!

廖鴻鵬是嘗過深水炸彈的滋味的,他可不想再來一次。

“艇長,艦隊在我們上方!”

不用聽聲員報告,廖鴻鵬他們都知道艦隊就在潛艇的上面,因爲那些巨大的噪音直接穿過了艇殼,進入了潛艇內部,所有人都能夠聽到那些螺旋槳發出的噪音,還有戰艦上鍋爐發出的沉悶聲響。

“真他媽的想上去幹一炮!”

廖鴻鵬朝滿腹牢騷的大副笑了起來,他沒有笑出聲來,現在只有傻瓜纔會去招惹一支有十幾艘驅逐艦的艦隊。

“艇長,敵艦隊正在遠去,大概有七艘大型戰艦,其中有三艘的排水量在萬噸以上!”

“好的,準備上升到潛望鏡深度!”

廖鴻鵬走到了潛望鏡旁邊,然後朝剛過來的通信員看了一眼,“查明潛艇的位置,然後做好發報準備。”

“老廖,現在是不是太早了一點?”

大副立即走了過來,在敵艦隊的後面肯定還有驅逐艦。

廖鴻鵬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道:“那我們就再等十五分鐘!”

時間過得很快,十五分鐘後,潛望鏡升了起來,廖鴻鵬還沒有調整潛望鏡的焦距,立即就看到了前方正在轉彎的那幾艘航母,不是幾艘,是三艘,三艘平甲板的大型艦隊航母,接着,他就看到了幾艘正在朝他這邊開來的驅逐艦。廖鴻鵬嚇得差點沒有跳起來,他立即收起了潛望鏡。

“最大下潛深度,緊急下潛,媽的,我們被發現了!”

“艇長,驅逐艦,聲納接觸!”

警報立即拉響,潛艇如同一頭鯨魚一樣,立即朝大海的深處竄了下去。這附近海域接近中途島,水深不過200米左右,可“丙”型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是150米,極限下潛深度(指耐壓殼承受的極限深度,潛艇一般不會潛得這麼深的)是180米。要躲過頭頂上的兩艘驅逐艦並不容易。

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23節 原子彈第28節 軍人之魂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33節 暢通無阻第12節 座談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25節 膽大包天第2節 潛規則(上)第17節 心中的悲痛(上)第31節 死鬥第10節 接班人第5節 北上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1節 勤奮的天才第28節 機會第16節 琉球失守(上)第1節 勝利返航第17節 陽奉陰違第18節 緊急出動第63節 撲朔迷離第28節 因陋就簡第15節 對抗演習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11節 貴族與平民第37節 秘密裝備第40節 衝動的上將第44節 重點清除第59節 戰利品第42節 化學戰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36節 攻勢護航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8節 猛擊第65節 絕不逃避第33節 轉向迎敵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7節 獨苗第28節 遲到的醒悟第51節 起因第40節 出敵不意第39節 沒有選擇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44節 奇兵第34節 海軍武官(下)第31節 跳島進第16節 駛向深淵第6節 海軍雄心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3節 臨危授命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32節 失職的角色第12節 圍追堵截第16節 爭功第11節 重點:進攻第65節 風火燎原第48節 撲朔迷離第35節 非常同盟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60節 殺敵務盡第26節 局勢突變第55節 等待天亮第4節 頭號艦隊第49節 詭異艦隊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20節 凱旋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下)第33節 在黑暗中摸索第48節 飛行的眼睛第75節 救兵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20節 凱旋第27節 臨陣磨槍第35節 勝利第32節 最高目的第31節 夜間攔截第27節 間諜案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48節 穿梭航線第49節 攔截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23節 震驚之餘第48節 決勝因素第1節 十萬噸第70節 迷霧中的艦隊第10節 退避三舍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57節 怨念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42節 俾爾根海戰第34節 兵工廠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3節 主動出擊第57節 英雄?第20節 核時代第40節 敵人的意第17節 陽奉陰違第49節 百密一疏
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23節 原子彈第28節 軍人之魂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33節 暢通無阻第12節 座談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25節 膽大包天第2節 潛規則(上)第17節 心中的悲痛(上)第31節 死鬥第10節 接班人第5節 北上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1節 勤奮的天才第28節 機會第16節 琉球失守(上)第1節 勝利返航第17節 陽奉陰違第18節 緊急出動第63節 撲朔迷離第28節 因陋就簡第15節 對抗演習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11節 貴族與平民第37節 秘密裝備第40節 衝動的上將第44節 重點清除第59節 戰利品第42節 化學戰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36節 攻勢護航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8節 猛擊第65節 絕不逃避第33節 轉向迎敵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7節 獨苗第28節 遲到的醒悟第51節 起因第40節 出敵不意第39節 沒有選擇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44節 奇兵第34節 海軍武官(下)第31節 跳島進第16節 駛向深淵第6節 海軍雄心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3節 臨危授命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32節 失職的角色第12節 圍追堵截第16節 爭功第11節 重點:進攻第65節 風火燎原第48節 撲朔迷離第35節 非常同盟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60節 殺敵務盡第26節 局勢突變第55節 等待天亮第4節 頭號艦隊第49節 詭異艦隊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20節 凱旋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下)第33節 在黑暗中摸索第48節 飛行的眼睛第75節 救兵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20節 凱旋第27節 臨陣磨槍第35節 勝利第32節 最高目的第31節 夜間攔截第27節 間諜案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48節 穿梭航線第49節 攔截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23節 震驚之餘第48節 決勝因素第1節 十萬噸第70節 迷霧中的艦隊第10節 退避三舍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57節 怨念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42節 俾爾根海戰第34節 兵工廠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3節 主動出擊第57節 英雄?第20節 核時代第40節 敵人的意第17節 陽奉陰違第49節 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