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章 滿世界都是肥羊

魚與熊掌如何兼得,如何讓松江乃至江南地區的百姓願意種糧食,使江南能夠成爲穩定的產糧區,緩解其餘省份的糧荒,渡過國家最艱難的這段時間,但又不過份打擊工商業,避免“重農抑商”,使中國再次重走壓制商業展老路,成了周士相急需解決的難題。.m

當下,解決糧食問題固然重要,但若就此“因噎廢食”,完全不顧商業存在的合理和必要性,打壓已有資本萌芽狀態的江南紡織業,日後必然會導致新的問題。畢竟,糧食可以解決溫飽,卻不能讓人富裕。溫飽無憂後,人的天性就會想要更多物質性的享受,生活用品,油鹽醬醋,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鞋子,雞鴨魚肉等等,無一不是商業的運作。

糧食多了以後還會產生糧食加工業,使國人能夠享用的食物更多更豐富,這些都是商業的功勞。所以解決一個問題的前提是不能製造另一個問題,得到糧食的同時,也要商業能夠隨之展。紡織業是商業中一種,也是當下年代的主要商業模式,其最終的展可以說改變了時代,改變了整個世界。因此,周士相不可能一拍腦袋就叫停,從而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甚至於大規模的民亂,以至於一步步落後於西方。

不過周士相畢竟不是神仙,前世也只是個普通士兵,征戰廝殺他在行,涉及到經濟民生,他就有點無處下手了。活人當然不會被尿憋死,周士相自己想不到解決辦法,但他手下有的是人。只要不恥下問,總能得到解決法子。

蘇州的蔣國柱張長庚松江的汪士榮等人,都接到了齊王府的問答條文。很快,各式對答就雪片似的飛到了周士相手中。其中,汪士榮提出的解決之道,讓周士相眼前一亮。

汪士榮提出的是仿開中法。

所謂開中法指的其實就是鹽引制,這是明朝建國以後,爲了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採取的一種制度。開中法要求,根據里程遠近,一至五石糧食可向官府換取一小引(二百斤)鹽引。具體實施又分爲報中守支市易三步。報中由鹽商按照官府榜文要求,將糧食運到指定的邊疆糧倉,再向邊疆衛所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不過因爲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實在巨大,商人們爲了減少開支,便在各邊僱傭人手開墾田地,專門生產糧食,然後就地入倉換取鹽引。這種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經營的,故又稱商屯。明初商屯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址,各處都有,其興盛對邊防軍糧儲備以及開邊疆地區有一定作用。根據明朝的需要,除用糧米換取鹽引之外,有時也可用布絹銀錢馬匹等換取,但以糧換取是主要形式。

汪士榮的辦法說白了,就是將開中法引入到紡織業。他建議將現下各府各縣織機作一個數量登計,凡過五臺以上的個人或商戶,必須每年向官府交給一定數目糧食,官府才能給予他們經營許可。許可制下,小作坊和農民自家或許交納的糧食不會太多,可那些大作坊主和大商人們要交納的糧食可就嚇人了。他們想要繼續從紡業獲取暴利,就必須和明初那些鹽商一樣,將手中的一部分土地轉爲糧田,專門生產糧食以換取他們可以生產販賣紡織品的許可。

汪士榮在提出的辦法同時,也點明瞭這個辦法的弊端。那就是紡業畢竟是暴利,尤其是賣往海外的利潤驚人,初期固然能保持常態,可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人見有利可圖,利用手中的權勢奏討鹽引,轉賣於商人從中牟利。當年正是因爲大量皇親國戚官員太監奏討鹽引“佔窩”,才破壞了開中制度,不僅影響朝廷的財政收入,也影響了邊疆軍糧的儲存。

汪士榮提出的“有人”是指哪些人,雖沒有直接點明,但周士相知道他說的是哪些人,無疑就是有權有勢的人。而現在定武朝廷哪些人有權有勢,答案很顯然,肯定是他太平軍的人。不過這個擔心至少眼下還不是周士相要解決的問題,對於部下,他很瞭解,當年他帶着大樵山那幫人下山時,可不是用的什麼民族大義,解民於水火之中,也不是什麼復仇,而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當大官,大財。想要大財,就得自個來當官。

有覺悟的,肯定會有,但若真要周士相自己拍心口數一數,只怕他自己都列不出五個來。一幫跟着自己只是爲了升官財的傢伙們,能指望他們財不眼紅,不下手?那蔣禿子爲了當個從龍功臣,連半道襲殺唐王都敢幹,甚至還串連一幫人準備給他黃袍加身,試問,連這種事都敢幹的傢伙,還有什麼事不敢幹,幹不出來的?

周士相怕這種事,但他卻不擔心這種事生,因爲他相信自己,也相信他的部下們。

周士相相信自己會給部下們指出更加有“錢途”的道路,他也相信自己的部下們貪婪的胃口絕不會隨着功成名就而減少。

這個世界上什麼行業最暴利——搶劫!

除了大明朝以外,滿世界都是肥羊。

只要有對錢財的渴望,只要胃口仍舊貪婪,周士相便敢斷定,江南的這些蠅頭小利絕不會讓他的部下就此止步不前的。

汪士榮又提出,既然大帥是想解決糧食不足,那麼切不能讓商人們以銀代糧,因爲這樣做的話,後果就是商人們不再種植糧食,而是以利潤所得一部來換取許可。這樣的結果固然是稅收的多了,可糧食卻還是不多。當年弘治時戶部尚書葉淇改制讓商人以銀代米,交納於運司解至太倉,再分給各邊,這種做法固然使大明財政收入驟加,可是原本在九邊商屯的商人們卻全部舉家內遷,使得邊軍糧食大減。這直接導致九邊殘破,衛所軍人如乞丐一般,漸漸失去財政力。明後期不得不以舉國之力供養九邊,最終導致甲申之變。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三章 復仇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284章 朕發誓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八十章 萬歲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三章 復仇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284章 朕發誓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八十章 萬歲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