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

深更半夜防下盜,請讀者www..lā2o分鐘後替換爲正式更新內容。

如果無法正常閱讀,請於目錄章節重新下載。

本書唯一正版授權布爲起點,請儘可能支持正版閱讀,不勝感謝!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

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時離清明尚有些許日子,卻是寒食將近,寒食節乃我漢人第一大祭,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又有祭拜先人逝者之俗,故每逢寒食,鄉野墳堆必聚人無數焚燒紙錢,以表對先人及逝去親人之思。

昨日,廣東新會縣衙出了告示,要百姓於今日統一出城祭掃,今日一過,城門便不再打開,以免老本賊退而復歸。

所謂老本賊,指的是南明李定國部,李部於順治十年、十一年兩攻廣東,險些攻佔廣州,佔領廣東全境,所幸天命在清,李部兩次進攻皆無功而返,已於月前退回廣西。

然而李定國大軍雖已退回廣西,但仍留有一些人馬在廣東境內,這新會縣城又是廣州的門戶,水6交通便利,乃必守之地,新會一失,廣州便危,故李定國二攻廣東時重點便在奪取新會,圍了縣城足足八個月之久,如今李部主力雖退,可新會清軍仍不敢掉以輕心,城門須臾不會輕開。

不過寒食將近,知縣黃之正念在縣城被困八月,城中居民死傷無數,故特向守軍將領請求開城一日,好讓百姓出城祭拜親人,守軍將領再三斟酌後同意了這一請求。得到守將同意後,黃之正立即讓人貼出告示,並組織了一些人手維持秩序,守城清軍爲防有失,派了一隊兵丁於城外戒備,城中也做了相應安排。

城門打開之後,便6續出了上千百姓往城外祭掃,遠遠看去,百姓人人縞素,個個臉有哀色,看向守城清軍的目光也是痛恨萬分,但卻都是敢怒不敢言,只匆匆從城門一穿而過。再看那守城的清軍,卻無一不是沉默不語,對百姓目光中的仇恨視若不見,難得的沒有對百姓惡言相向,更沒有肆意鞭打,甚至連說話的聲音都不敢稍大,叫人看了委實奇怪,平日魚肉百姓的屠夫何以一個個全成了心善菩薩?

百姓出城後,便有人沿途開始飄灑紙錢,隨風落地的紙錢伴隨着人羣中小聲的唸叨,使得這一出城祭拜的場面倍加的肅穆,也倍加的淒涼。

人羣大多以男丁爲主,很少見到女子身影,偶有幾個,也都是年邁老婦或是尚未及笄的女童。

隊伍中有縣衙的人在維持,路兩側不時還能看到佩刀持槍的清兵,和城門處的清軍一樣,這些清兵也大多不願正面看這些百姓,有的更是直接別過臉去佯看其它方向。只有當那隨風飄散的紙錢落在他們身上或腳下時,這些個清兵纔會不爲人注意的抽動一下臉頰,微微動容。

新會城中死難的居民被統一安葬在一塊,說是安葬,其實也就是胡亂的挖坑掩埋,內中埋得也多是屍不全的殘骸,有的更是連屍骸也沒有,只埋了些死者生前的衣物,很多堆得老高的大墳一看就知道不止埋了一人,也不知下面究竟葬了多少人。相比還有親人知道的墳堆,那無主的孤墳卻是更多,幾乎佔了這亂葬崗的一大半。

近鄉情怯,近墳情慌。

祭拜的隊伍終於來到這亂葬崗時,人羣中那抑止不住的哀思便再也無法忍住,也不知是誰家的先哭了起來,片刻之後,這亂葬崗上已是哭成了一片。那哭聲撕心裂肺,叫人聽着宛如刀割。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眼前所見,卻是上千男兒齊落淚,當真是讓人心堵不已。

遠處聽到哭聲的清軍根本不敢過來看上一眼,維持秩序的差役也多有親人遇難,這會也都是心有哀慼,或是默默站在那裡哀痛,或是跪在地上哭喊幾聲,只有幾個知縣黃之正從老家帶來的差役纔沒有這種親人離世的悲痛,站在一邊低聲說些什麼。

“老本賊圍了縣城好幾個月,這新會城的人差不多也算是死絕了,唉。”一個叫黃四的差役望着眼前的場景很是唏噓的嘆了口氣。

另一個差役聽了點頭附和道:“可不是,我聽縣尊說了,光是殺了吃肉的就有七萬多,另外平南王和靖南王麾下的將士又擄走幾千女人,城中眼下剩下的不過一兩千人,新會城的人可不是死絕了嘛!”

聽了這話,站在最邊上的差役齊二忍不住道:“兩位王爺的兵可真是虎狼之兵啊,哪裡像是朝廷的兵,這孽造的...”

“小聲點,這話可不能亂說。”黃四爲人老成,聽了齊二這話,立時就瞪了他一眼,爾後四下看了看後才道:“要說罪孽,老本賊孽更重,他要不來打新會,這城裡的人能這麼慘嗎?”

“是,是,造孽的是老本賊。”

齊二知道自己說錯話,忙點頭附和,正要再罵幾句老本賊時,卻聽墳堆那有人驚叫起來:“吳夫子哭暈過去了!”

齊二詫異道:“哪個吳夫子?”

邊上有人道:“城東那個教書的。”

“噢,”齊二恍然大悟,露出一臉同情之色,“怕是想他娘子太過傷心了。”

黃四朝剛纔叫喚的那方向看去,搖頭道:“李氏也真是個好婦人,當日兵丁本是去捉的吳夫子,哪知她說丈夫五十尚未有子,若是叫兵捉了去他吳家就絕了後,所以懇請兵丁捉她去吃,這才保下吳夫子一條命,現在想來,這婦人真是節烈啊!”

衆人聽了都是齊點頭,旋即齊二想到一事,有些奇怪道:“李氏不是給叫吃了麼,那墳中埋得是?”

黃四臉頰一抽,低聲道:“李氏的頭顱,那些兵給留下的,老本賊退後,吳夫子便給埋在這了。”

說話間看到不遠處有個熟悉的身影,便拿手指了下,對衆人道:“喏,那就是林秀才,他娘子莫氏也是個好婦人啊。那日兵丁去捉她姑烹來吃,她卻說姑年紀大了,肉不好吃,她則年輕,這身上的肉細嫩,可以讓兵丁好生大嚼,兵丁聽了後便放了她姑,把莫氏給吃了,連個級也沒給留下...這墳裡埋得是莫氏生前的衣物,算是林秀才給自個留的念想吧。”

“要說最慘的還是樑秀才家的閨女,十一歲的人,小小年紀就知道以身代父,當真是叫人敬佩得很。”

“聽說那兵本是嫌這閨女身板小,肉不多,不想殺她,這閨女卻對兵丁說,你們以爲我身子小,肉少不足你們吃一飽嗎?然後自己奪過刀抹了脖子,兵丁們見狀便放了樑秀才,將他閨女身子給煮了。”

“縣學的諸生吳師讓的娘子黃氏也是自請代夫死,聽說那些兵殺黃氏時都是哭着殺的,流着淚把黃氏給吃進了肚子,唉,真是人間慘事。”

“......”

一樁樁聳人聽聞的慘事說出來,再鐵石心腸的人聽了都是不忍,一衆差役們神情早就是變了,心底下全是唏噓不已,又是慶幸這等慘事沒落在自個身上。

再傷心的人哭得時間長了也受不住,墳上這會哭聲已漸漸小了下來,視線裡到處都是焚燒紙錢的煙火,插立在墳堆上的一根根哭喪棒格外引人注目,一根連着一根,怎麼也數不過來。

黃四站了一會,擡頭看了看天色,囑咐衆人道:“估摸着,再有半個時辰就能回城了,大家多用點心,等會去看看哪家需要幫助的,能扶一把就扶一把吧。”

“哎,曉得了。”衆差役齊聲應了。

黃四見沒什麼好說的,便轉過身子,無意間卻看到一年輕人站在東北角的兩座新墳前,因爲背對着黃四,一時也看不清這人長相。讓黃四感到奇怪的是,那年輕人面前的墳前並沒有祭品,連紙錢也沒有,這年輕人也不像其他人一樣跪在地上,而是筆直的立在那,不要說哭聲了,就是連聲哽咽也聽不到。

“那人是誰,怎就這麼空手來了,有認得的嗎?”黃四好奇之餘回問了身邊的差役。

衆人隨他視線看去,紛紛搖頭,卻是一個也不識得。剛好本縣的一個土生土長的差役走了過來,衆人拉住他詢問,這差役瞅了那年輕人一眼後卻是認得,告訴衆人道:“那是周秀才,父母妻兒都叫兵吃了,全家就剩了他一個,可憐得很。”頓了一頓又道:“那兩座墳是空墳,裡面什麼也沒有。”

衆人聽他這麼一說,頓時對這周秀才大爲同情,說了幾句可憐的話後,便散了各忙各的。

一直站在墳前的周士相併沒有聽到遠處差役們的議論,便是聽到,對那些可憐他的話也不會做出任何反應,該哭得早已經哭過,該流得淚早已經流過,眼下,除了復仇,周士相心中再無他念。

父母妻兒俱成他人肚中之食,這等聳人聽聞的慘劇,讓二世爲人的周士相也爲之駭然,更讓完全傳承了身體主人情感記憶的他爲之痛苦,這種痛是刻骨銘心的痛,是永生難忘的痛,是他一輩子都會爲之驚醒的痛!

................

作者注:寒食原爲漢人第一大祭,後世與清明相合,改過清明。

一樁樁聳人聽聞的慘事說出來,再鐵石心腸的人聽了都是不忍,一衆差役們神情早就是變了,心底下全是唏噓不已,又是慶幸這等慘事沒落在自個身上。

再傷心的人哭得時間長了也受不住,墳上這會哭聲已漸漸小了下來,視線裡到處都是焚燒紙錢的煙火,插立在墳堆上的一根根哭喪棒格外引人注目,一根連着一根,怎麼也數不過來。

黃四站了一會,擡頭看了看天色,囑咐衆人道:“估摸着,再有半個時辰就能回城了,大家多用點心,等會去看看哪家需要幫助的,能扶一把就扶一把吧。”

“哎,曉得了。”衆差役齊聲應了。

黃四見沒什麼好說的,便轉過身子,無意間卻看到一年輕人站在東北角的兩座新墳前,因爲背對着黃四,一時也看不清這人長相。讓黃四感到奇怪的是,那年輕人面前的墳前並沒有祭品,連紙錢也沒有,這年輕人也不像其他人一樣跪在地上,而是筆直的立在那,不要說哭聲了,就是連聲哽咽也聽不到。

“那人是誰,怎就這麼空手來了,有認得的嗎?”黃四好奇之餘回問了身邊的差役。

衆人隨他視線看去,紛紛搖頭,卻是一個也不識得。剛好本縣的一個土生土長的差役走了過來,衆人拉住他詢問,這差役瞅了那年輕人一眼後卻是認得,告訴衆人道:“那是周秀才,父母妻兒都叫兵吃了,全家就剩了他一個,可憐得很。”頓了一頓又道:“那兩座墳是空墳,裡面什麼也沒有。”

衆人聽他這麼一說,頓時對這周秀才大爲同情,說了幾句可憐的話後,便散了各忙各的。

一直站在墳前的周士相併沒有聽到遠處差役們的議論,便是聽到,對那些可憐他的話也不會做出任何反應,該哭得早已經哭過,該流得淚早已經流過,眼下,除了復仇,周士相心中再無他念。

父母妻兒俱成他人肚中之食,這等聳人聽聞的慘劇,讓二世爲人的周士相也爲之駭然,更讓完全傳承了身體主人情感記憶的他爲之痛苦,這種痛是刻骨銘心的痛,是永生難忘的痛,是他一輩子都會爲之驚醒的痛!

作者注:寒食原爲漢人第一大祭,後世與清明相合,改過清明。

一直站在墳前的周士相併沒有聽到遠處差役們的議論,便是聽到,對那些可憐他的話也不會做出任何反應,該哭得早已經哭過,該流得淚早已經流過,眼下,除了復仇,周士相心中再無他念。

父母妻兒俱成他人肚中之食,這等聳人聽聞的慘劇,讓二世爲人的周士相也爲之駭然,更讓完全傳承了身體主人情感記憶的他爲之痛苦,這種痛是刻骨銘心的痛,是永生難忘的痛,是他一輩子都會爲之驚醒的痛!

8

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更新說明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後事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十五章 錢糧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
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更新說明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後事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十五章 錢糧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