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勢如破竹,一舉鼎定中原登基稱帝和連敗多場,士氣低迷稱帝,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前者是帝王之象,後者則是喪家之犬小丑般作爲,智者而不爲。

現在不要說吳三桂自己不敢再動稱帝的心思,就是起初一直慫恿他稱帝的胡守亮等人也是不敢再提了。

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在大姐夫夏國相和三姐夫郭壯圖的喝斥下,也將勸父登基的心思給按了下去。

實際上,吳三桂自己只有三個親生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夏國相,二女兒嫁給了胡國柱,最小那個女兒吳珂今年才14歲,是愛妾陳圓圓所生,尚未出閣。吳三桂對這個小女兒最喜歡,因爲小女兒長得和她母親陳圓圓極其相似,相貌頗美。

早年吳三桂曾爲小女兒定了門娃娃親,許的是他吳家通家之好、蘇州大族王家之子王永康。不過現在蘇州被太平軍佔領,王家因爲通虜被舉族查抄,這門婚事自是作罷。便是王家現在不曾被查抄,這門婚事想來也是不成了。

畢竟,吳三桂不可能將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嫁到太平軍的地盤去,天知道那位連耿繼茂生了兩個兒子的嫡福晉都能強擄去的賊秀才,會不會對他的女兒做出什麼禽獸之事。吳三桂是絕不會讓自己當賊秀才的便宜“岳丈”的。

說起來,周士相這幾年也是造大孽了,原來許多親事都被他“棒打鴛鴦”拆散了,如河東君柳如是的女兒柳小照的親事。

如果沒有周士相,在蘇州的柳小照現在不可能天天在屋裡生悶氣,因爲她不喜歡那個天天上門討好她母親的於小公爺。

在小照心中,她的如意郎君應該是狀元及第的公子書生,而非只知道舞刀弄槍的莽漢。只可惜,小照的母親和她想的不同,對每天就如點卯般上門的於小公爺是青眼有加,當真是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若不是顧着丈夫錢謙益,柳如是隻怕早就自做主張將女兒給嫁了。<>

另外,如果沒有周士相,今年,吳三桂也會將他最疼愛,也是他最漂亮的女兒不遠千里嫁到蘇州去。帶着對母親的依戀和不捨,同時也帶着對未來夫君的幻想,美人吳珂嬌羞的去了江南。

只是,這一切,周士相併不知道。

郭壯圖娶的不是吳三桂的親生女兒,而是他大哥吳三輔的女兒,只不過吳三桂是以親生女兒的名義將侄女嫁給郭壯圖的。外界一些不知道的人便以爲郭壯圖娶的是吳三桂的女兒,卻不知他只是吳三桂的侄女婿。

在吳三桂自立稱帝這件事上,夏國相、胡國柱、郭壯圖三人態度都很微妙。夏國相和郭壯圖是贊同吳三桂稱帝的,胡國柱的態度卻模擬兩可,雖沒有說過反對的話,但也沒有公開支持。

現在,自立稱帝已不可爲,夏國相和郭壯圖懂得權衡利弊,自是不會再支持小舅子吳應熊,而是勸吳三桂能夠將韓王從郝搖旗手中弄過來,暫時擁立韓王以安軍心。

方獻亭到郝搖旗軍中,自然是要完成這個任務。如果韓王同意去洛陽,並且被吳三桂黃袍加身,那麼對於南都的定武朝廷而言,就如當初的永曆一般,都是個大麻煩。

韓王朱璟溧是太祖之子韓憲王朱鬆的九世孫,不過並非嫡支。順治五年山西爆發大規模反清起義時,朱璟溧被各路義軍推舉爲“韓王”,作爲復明運動的號召。當時的永曆朝廷在宗藩凋零、譜系紊亂的情況下承認了朱璟溧的韓王。山西兵敗後,朱璟溧逃入湖廣,此後十多年一直在郝搖旗的營中。

從氣節上看,朱璟溧這個韓王和定武帝十分相像,都是堅持抗清,不肯投降的明朝宗室。二人經歷也十分相似,早年都吃過苦,也都不識字,堅持抗清的歲月中,也屢屢在死亡線上掙扎。

周士相知道郝搖旗沒有隨李來亨他們北上,原先只道郝搖旗有眼光,知道李來亨他們冒險北上很可能會失敗,所以留在豫南堅持,好給李來亨他們經營好退路,卻沒想郝搖旗是打的吳三桂的主意。<>

單隻郝搖旗一家投奔吳三桂,周士相不大在乎,畢竟郝搖旗手底下真正能打的不過幾千人,餘下那兩三萬人都是烏合之衆,調兩個乙級鎮就能逼得郝搖旗陣腳大亂。可是,郝搖旗若是將韓王送給吳三桂,那就是個大麻煩了。

“這幫流寇就是不能信,大帥那麼對他們,可他們卻不思感激,反而處處給大帥添堵,真是不識好歹。早知今日,當初就不應該將他們從夔東救出來,任他們在那餓死得了。”

徐應元憤憤不平,順王李來亨帶忠貞營主力北上就已經讓大帥頭疼萬分,逼不得已只好讓唐三水北上牽制,更以重利誘使荊國公王光興反水,這才讓忠貞營停在了黃河邊。現在順王那邊的麻煩還沒解決掉,這邊郝搖旗又跳出來,還扯出個和永曆一樣的大麻煩出來,典型的恩將仇他,任誰都受不了。

“急什麼,郝搖旗不是沒有去洛陽嗎?韓王不也是病着呢嗎?這說明什麼?說明郝搖旗和韓王並不傻。”

周士相搖了搖頭,將忠貞營從夔東解救出來,他不認爲是錯誤,哪怕現在忠貞營和自己貌合神不合,攪亂了他針對滿清的滅族部署,但他卻未就此將忠貞營視爲仇寇,要解決他們。

對忠貞營,周士相是區別對待的。老闖將們是一撥,搖黃土寇是一撥,河南本地的土匪又是一撥。

唐三水北上和忠貞營打了好幾場,可忠貞營的損失其實並不大。雷聲大,雨點小。一方面是因爲唐三水不敢和忠貞營硬拼,另一方面則是吳重山對“敵人”也是選擇性的打擊。

再者,除非太平軍主力調兩個軍上去,要不然也吃不掉忠貞營這十萬人馬。

“大帥,你對郝搖旗還是太過相信了,你兩次讓郝搖旗將韓王送至南都,他都沒有理睬,現在更是直接投了吳三桂,誰敢保證他不會利慾薰心,將韓王交給吳三桂呢?”徐應元提醒道。<>

周士相點了點頭,他不能將解決麻煩的希望放在郝搖旗不傻上。離郝搖旗最近的軍隊是升任右軍都督的趙四海負責的第四戰區,但現在第四戰區還沒有進行整編,短時間內不可能出兵河南,震攝郝搖旗。最快,也得一個多月後,第四戰區方能出兵河南。

“你替我寫封信給湖北巡撫袁宗第。”周士相吩咐道。

徐應元問道:“信中寫什麼?”

周士相想了想,吩咐道:“就告訴袁宗第,郝搖旗可以走,但韓王不能走。具體怎麼做,是他袁宗第的事。做不做得到,也是他袁宗第的事。”

“卑職這就去寫信。”徐應元答應下來,連忙就要去寫信,走了幾步,卻駐足回頭問道:“大帥,若袁宗第辦不到呢?”

“那就讓他來南京商議湖北併入第四戰區的事。”

周士相擺擺手,示意徐應元速去寫信。待人下去後,周士相端起桌上早就涼了的茶碗喝了幾口,然後目光落在身後的地圖上。圖上已由參謀部按照各方勢力和戰事推進情況做了細標,周士相的目光從湖北一直往上移,最後落在了開封東面的儀封一帶。

軍情司傳來的消息說忠貞營渡河不成,已在順王李來亨的指揮軍全軍西進,欲奪取開封。而“北上勤王”的唐三水現在則陰差陽錯的頂在了進軍開封的必經之地儀封。周士相很懷疑唐三水真有膽量在儀封死頂忠貞營,這和他的爲人一點也不符合。

“三水兄多半會退入開封,這樣的話,就有意思了。”

周士相自語一句,忽的笑了起來,要是河南戰事演變成鰲拜在外和吳三桂死磕,唐三水在內死守開封,那三水兄這一回只怕真要成爲大清的中流砥柱了。

...........

請支持正版閱讀,本書唯一正版閱讀網站爲起點中文網。本書平均每章7分錢,訂閱100章7元錢,訂閱。

咳咳,沒有訂閱的話,骨頭馬上又要去捉知了了。

感謝雪ertitz的5元打賞;感謝漢族網麥冬、高級用戶、摺紙俠等書友1元打賞。

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六章 敬佩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暴雨斷電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
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六章 敬佩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暴雨斷電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