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

蔣禿子人模人樣的坐在那,擺出一幅洗耳恭聽狀,不知道的以爲這傢伙洗心革面了呢。

李瞎子依如從前,對於軍議這種事從來不感興趣,抱着他的大鐵錘遠遠靠在柱子上,看着像是在打盹,實際腦門子裡卻在不停的轉動着,腦門子裡滿是憂心。不過他不是替鄭軍擔心,而是替南京城裡的清軍擔心,要是這幫傢伙不頂事,叫鄭軍破了城,那滿城裡的滿州娘子們可就跟他李瞎子無緣了。

這可如何是好噢!

李瞎子撇撇嘴,一臉不甘心的模樣,背上挪了挪,準備換個舒服些的姿勢,卻發現蔣禿子正盯着自己看,神情無比詭異,不禁打了個激靈,不知道這禿子幹嘛這麼看自己。

想到大帥的叮囑,李瞎子下意識的側過臉去,心道這禿子可不是好人,俺得離他遠點,免得被他坑了。

周士相那邊可沒想着蔣禿子不記打,還“賊心不死”,打算拉李瞎子上賊船,等北伐後也給他搞一出陳橋驛兵變,從而滿足他們的“從龍”願望。這會他想的是不管鄭軍在南京打的如何,太平軍都必須馬上北伐,奪取贛州,南昌九江,徹底佔領江西,控制上游,這樣無論下游的南京發生什麼變故,他都能從容應對。

他的計劃是若鄭軍破了南京,太平軍便揮師浙閩,把兩省地盤搶下;若鄭軍破不了南京,那太平軍便去打南京。南京城堅不假,難攻也不假,可週士相卻對破城有極大信心——擡棺材去爆便是,一具不行就兩具,兩具不行就三具,看它南京城牆到底有多固。

同時,周士相也準備北伐後在軍中推行新的軍功授爵制。這個念頭他考慮了很長時間,百般權衡利弊之後才下的決心,實行新的軍功授爵的前提是不再承認從前由永曆朝廷濫授的爵位,改以唐王監國名義重新頒授軍爵,這肯定會造成一些人的反彈。因爲這麼辦的話,從前能當國公侯爺的那些人,恐怕連個佩印將軍總兵都當不上,他們不可能心甘情願放棄自己的爵位。因此推行新的軍功授爵制度必然需要強力手段,眼下廣東正在進行鎮反,周士相意將此事交給汪士榮去辦,讓那些掂量不輕自己斤兩的爵爺們知道如何選擇。知趣的,以能力授實官,不知趣的,說不得就得被鎮反了。

周士相甚至準備建立“非軍功不得授侯爵,非侯爵不得入內閣”這個制度,但這個牽涉太大,關係整個朝廷的構架,而他手中幾乎拿不出能夠入閣理政的文武雙全人才,真讓一幫只知殺人搶錢的傢伙去治理朝政,也是想當然了。

這件事,只能按步就班,從小培養,眼下的兵備講習所和少年兵大營廣東大學堂的學員便是周士相將來的依靠所在。只有等他們學成鍛煉出來,等他們中的傑出人才涌現之後,等他們成爲太平軍的中堅之後,整個朝政體系才能徹底改變。

文武不分家,文不貴,武不賤,文能提兵殺敵,武能開印視事,如此纔是長久之道,若此策可以完成,周士相便不須擔心自己死後國家依舊如從前般重文輕武,最後再導致明末這場悲劇發生。這個政策用後世的話說便是服兵役,非服兵役者不得入學不得爲官,非侯爵者不得爲中樞。以此將尚武精神從骨子裡,從日常習俗裡,從民間從朝堂深深烙印在漢人心中。

落實軍功授爵後,周士相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按後世辦法,成立軍區模式管轄軍隊。軍區管地方部隊(二線鎮),軍帥府總統軍區和主力部隊(主力鎮)。軍團這一級別改爲臨設,有戰事由軍帥府臨時任命軍團都督,調集三至四主力鎮歸軍團提調,戰事結束後取消編制,兵權歸軍帥府,不卸交軍權者視爲謀反,以此辦法來避免將領坐大,或形成軍中派系,尾大不掉。

任重而道遠,周士相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他不是神仙,只是一個普通的凡人,在沒有培養出一個能夠落實自己想法的新官僚團體前,他只能一樣樣來做,耐下性子等侯自己的播種能夠取得成果。

蘇納和齊豪他們在說鄭軍打南京時,宋襄公廖瑞祥程漢斌等人也奉召到齊。

待衆人落座後,周士相先問程漢斌:“軍械局那邊現在產了多少藥子,能調集多少藥子供北伐軍使用?”

太平軍北伐的事情,程漢斌是知道的,一直以來也在爲此做着準備,他回道:“熬糞煮硝及搜刮各地銅礦硝石,勉強得了十三萬斤藥子,從澳門購得四萬斤,除去撥往湖南和廣西及地方開礦使用,可調集八萬斤藥子供北伐軍。”

“八萬斤?少了些。”

周士相搖了搖頭,北伐軍中配火銃的士兵有12000人,大小火炮有近百門,平均下來每個士兵只能得到不到一斤的藥子分量,餘下都要用做炮兵。要是沒有後續藥子補充,兩三場戰鬥下來,估計藥子就要告急了。不過轉念又一想,江西的清軍多是綠營,戰鬥力不高,進軍江西以後基本不會發生萬人規模的大戰,所以火藥雖少,但也不是少得無法支撐戰役結束。

程漢斌微一欠身:“下官會加大工量,爭取多制。”

“也難爲你了。”

周士相點了點頭,又詢問了剛剛調歸軍械管的佛山鐵礦的生產情況,程漢斌一一說了,最後周士相關心的問他:“自生銃制的如何?”

“上次樣銃經大帥審定無問題後,下官已令人趕製,不過現下只製成了300杆。生產跟不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機械,還是單純靠工匠們以手工製造,進度自然慢。”

程漢斌說的是實情,現在軍械局生產火銃和製造兵器採用的是金屬型築法和泥範製作及失蠟三個辦法,基本上全是採用手工製作。經這三個辦法做出來的銃管還是比較粗糙的,需要匠人打磨之後才能使用,這自然效率極慢。另外軍械局也採用了人力車牀和畜力車牀來打造銃管和一些機密零件,但效率也是不高。現在軍械局裡有老匠人正在尋址建立水力車牀,利用水流的速度代替人力和畜力,若是能夠製成功,效率方面當能得高不少。

“機械方面,你要重視,該買的買,該造的造,有本事的匠人要大力提拔,給他們官做,給他們賞銀,讓他們有積極性,能多出好點子,多弄好東西。你這邊可不要捨不得銀子,軍工生產關係甚大。”

周士相扭頭對宋襄公說了幾句,大意軍械這塊的投入不能少,宋襄公笑着點頭。原先他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日子過得緊巴巴,處處用錢,一文錢恨不得分成兩半來花,現下有了安南的那筆賠款,廣東財政的壓力就大大減輕了。

周士相又看了眼葛義,吩咐他道:“這300杆自生銃配在第一鎮,檢驗實戰效果,軍部會派參謀隨軍行動,將第一手的實戰數據上報過來,以便軍械局改進提高。”

葛義忙應了,周士相又交待他必須保證這300杆自生銃不能落入清軍之手。這不是多此一舉,而是必須如此做。自生銃的威力和射速要比火銃強得太多,可以說是當下最具殺傷力的兵器,若是能夠量產大規模配備軍隊,幾乎可以碾壓清軍和同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但是太平軍眼下只據有兩廣和湖南大半,無論人口還是資源都遠不及清廷,人才方面更是遠遠不如,萬一自生銃落在清軍手中,很難說清廷會不會也大規模研製。若清廷也生產自生銃,憑藉他們的資源,周士相研發自生銃這個舉動可就是搬石頭砸自己腳了。

宋襄公和廖瑞祥分別奏報了錢糧開支和民夫人力動員情況,爲了確保北伐功成,廣東早在一個多前就開始着手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周士相一一聽了,雖有些地方還有些瑕疵,但總體上北伐軍的錢糧調度是到位的。

具體錢糧調到到各鎮,及如何輸送前線是軍帥府軍部和兵部的事情,宋襄公和廖瑞祥只是確保將東西準備好。軍部官一直空缺,以前是趙四海擔任,但他現在已在湖南領野戰軍團,現在負責軍部的是原平南藩下的的漢軍都統郭雄,此人當年曾在登萊巡撫孫元化的軍中當過教習,算是一個對火器和西洋戰法熟悉的參謀型人才。

郭雄也是早有準備,見大帥看向自己,忙命人將地圖攤開,上面已經標註北伐軍的進軍路線,凡紅點處爲軍部預設的糧草營地,黑點處爲計劃建立的兵驛。

“按大帥的意思,朱統將軍的第八鎮承擔此次進軍糧草及傷兵轉運的任務,另外確保後方與前線的汛道。布政使司衙門徵調的5000名民夫供第八鎮差遣。軍部已經抽調百餘名郎中和數百隨軍護理組成野戰醫院,可隨時行動。”

周士相仔細看了看軍部擬定的相關條程後,很是滿意,起身對諸將說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有了糧草,咱們北上的底氣才能足,要不然將士們前方拿命作戰,打完仗後卻吃不上一口熱乎飯,時不時的還得勒緊褲腰帶,這仗要怎麼打?此次北伐,我們要樹立良好的軍紀,不能再如從前一般取食於當地,要不然,老百姓又要苦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話其實不假,但是我們能將百姓的苦難降低一些,如今我們不是沒錢沒糧,因此你們都要給我把軍紀抓起來,北伐後,如當年進軍香山一樣,不可殺害無辜,不可掠奪百姓錢財,更不可霸佔百姓房屋,百姓家中的一根針,你們都不準拿!否則,軍法從事,聽明白沒有!”

“末將明白!”

諸將轟然起身。

周士相微一定格,終是在諸將期盼的目光中,緩緩說道:“第一鎮第三鎮十五鎮新一鎮新二鎮騎兵鎮隨我北伐,廣東這邊潮惠的第七鎮不動,壓着福建那邊,高州的新七鎮調入廣州,新八鎮和新九鎮留在雷州和廉州。少年兵大營14歲以上的少年兵抽出來,組建少年營,隨本帥衛隊一起出發。明日演武閱兵,誓師北伐!”

“遵令!”

諸將轟然起身,人人興奮,等了多日,終是要提師北伐了。

...

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十九章 晦氣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
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十九章 晦氣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