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

洪承疇真是爲吳三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吳三桂自昆明起兵北上後,洪承疇便以留守大學士、雲貴總督的身份主持雲貴二省事務。在雲南巡撫林天擎、貴州巡撫張國柱的協助配合下,雲貴地區社會秩序漸趨穩定,生產開始恢復。

洪承疇又以永曆帝朱由榔的名義廣招雲貴境內潛藏、歸隱的前明官員,分別予以任用,對曾參與過那嵩父子造反的土司也既往不咎,各給官拉攏,又命各地駐軍招攬流民,開墾荒地,對貧苦百姓免除賦稅,除此之外,還收容歸返了數萬當日昆明大亂時隨朱由榔西逃的昆明百姓。在洪的大力整治下,僅雲南一省,數月間就清戶增丁十三萬之多。

洪承疇命貴州巡撫張國柱集中官兵修繕貴陽至雲南官道,沿途多設驛站,令得雲貴交通大便。軍事上,張國柱撤回了湘黔邊境的清軍,並派使向太平軍示好。桂黔邊境,除獨龍堡等軍事要鎮駐有吳軍精兵外,其餘各堡多數放棄,洪承疇以此舉向太平軍表明吳軍方針是北上,而非與太平軍相爭。

除此之外,洪承疇又以永曆帝命令委任王緒爲滇南宣撫使,派人赴緬甸境內招攬流散明軍,老弱者擇地屯墾安置,精壯者充選入營。又大力打擊土匪馬禍,民者十戶編保,十保編甲,一甲置官吏,種種措施之下,雲貴治安大好。

對原孫可望麾下大西軍既未降清又未降李定國的各部,洪承疇也是大力拉攏,原孫可望謀士,竭力勸孫可望稱帝的方於宣、兵部尚書任撰等人都被洪承疇招攬,這使得一萬多散落在貴州山林地區堅持抗清的駕前軍紛紛從林中走出,接受吳軍改編。洪承疇將他們編爲兩營兵,一營爲“忠勇”、一營爲“義勇”,忠勇駐貴州,義勇開往重慶。

洪承疇又以貴陽原孫可望“國主府”爲永曆皇帝行在,設內閣,置六部。吳三桂尚在貴陽時意要洪承疇出任內閣首輔,洪卻堅辭不就,只要吳三桂以永曆名義召回在夔東的文安之,以文爲首輔。吳三桂問其爲何不肯就首輔,洪道出心聲,曰“心虧,名虧”。

洪的這個理由顯然不能讓吳三桂信服,倘洪承疇心虧名虧,他吳三桂豈不是處處都虧。最後,洪承疇坦言他已年老,此生不復其他追求,但求能爲長伯之蕭何,死亦無憾。(作者注:長伯,吳三桂字)

吳三桂領軍入川入陝後,洪承疇一邊治理雲貴,一邊殫精竭慮爲吳軍籌措糧草。雲貴本就貧瘠之地,當年孫可望治雲貴,年年大熟,遂有力支撐了大西軍出滇抗清,但經清軍南下一路屠戮摧殘,不僅民衆十不存二三,田地也荒廢得厲害。

吳軍本爲清軍,南下之初軍糧乃是清廷集舉國之力從東南調運而來,太平軍攻入湖廣,一下切斷了西南清軍糧草,再加上南都淪陷,遂使吳三桂有動搖心理。爾今吳三桂舉起反清復明旗號,麾下近二十萬衆,單靠原先軍糧積儲和雲貴不多的糧草收入,自是難以支撐大軍作戰。這也是爲何吳三桂遲遲不願反正的原因,他擔心一旦舉兵,糧草無法支撐他打入漢中,奪取陝西。

洪承疇知這學生性猶豫,毅然相勸其舉兵,直言多尼入川盡失人心,吳軍一旦入川攻陝,沿途清軍必不敢相抗。蜀道固難,但今時今日,於吳軍卻是平坦大道。

洪承疇勸,方於琛(字獻廷,原明朝禮部尚書方一藻之子)胡於宣(字守亮,吳三桂最早謀士)都來相勸,在他們的苦勸之下,吳三桂才難得果斷,遂派兵北上奪佔貴陽,繼而又以夏國相和馬寶領軍入川。結果正如洪承疇所言,吳軍入川,四川巡撫高民瞻便率部來投,吳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取重慶、成都,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保寧,奪漢中,進西安。

吳三桂還在進軍西安的路上時,洪承疇就病倒了。病倒前,洪承疇正在給滇南宣撫使王緒寫信,信中要王緒要嚴密注視李定國部去向,關卡要地兵馬不能輕撤,來往人員也要嚴加盤查,斷不能使李國定部復逼雲南邊境,更不能使李定國的人潛入雲貴。

這封信寫好發出去後,下人們往房中給總督大人添水時,就發現總督大人昏迷趴在桌子上。

得知老師昏迷後,雲南巡撫林天擎急忙請來郎中爲洪承疇診治。郎中卻都搖頭說洪老大人得的是急病,已然病入膏黃,藥石無救矣。

病後不到三天,洪承疇就撒人人寰。死前曾迴光返照有過短暫的意識,他對林天卿留了遺言,稱遼王若下西安,切不可頓兵不前,但親率主力直奔潼關,爾後揮師東向奪取北京。至於陝甘經略,遣一偏師便可,斷不能在陝甘多作耽擱。

林天擎哭着記下老師的遺言後,洪承疇又掙扎的喚張大元。這張大元和已投太平軍的王.輔臣都是順治派給洪承疇的侍衛。吳三桂舉兵反清後,張大元也絞了辮子,現爲昆明總兵官。

張大元到後,洪承疇示意其貼近自己,在其耳邊交待幾句後,便斷了氣。

林天擎等官吏嚎哭之後便一邊着手安排洪承疇的喪事,一邊派人向貴陽的永曆帝和陝西的吳三桂報喪。

林天擎曾私下問張大元洪承疇對他說了什麼,張大元卻說老經略當時已經沒有意志,斷斷續續的說了什麼,他也沒有聽清。林天擎心下狐疑,但不好追問。

貴陽的永曆得知洪承疇病逝後,在宮中愣了許久,最後當着看管他的貴州巡撫張國柱的面,爲洪老學士的死落下了幾滴眼淚。

吳三桂也是痛不欲生,他與洪承疇雖有師生之名,但無有師生之實,然這麼多年來,洪承疇對其卻是助益極大,他能安心領軍入陝,也全賴洪承疇在後方爲他主持政務和籌辦糧草,論起來,說是他吳三桂的蕭何再合適不過。然洪承疇卻就這麼去了,這讓他傷心無比,也一下對前途感到茫然許多。

吳三桂上了奏疏,永曆帝親賜祭奠如制、諡洪承疇爲“文襄”公。

洪承疇的病逝是在二十多天後傳到南都的,正在養傷的周士相聽了這個消息後,也是愣了許久,然後當着公主的面吩咐瞎子李:“洪老兒既然死了,你就去把洪士銘殺了吧。”

“殺了?”

瞎子李怔在那裡,公主也一驚,據她所知,洪士銘現在是禮部侍郎,這是三品官員,周士相怎能說殺就殺。

“倒也不能這樣殺了,去叫汪士榮安排一下,洪士銘通虜。”(未完待續。)19歲女子直播平臺直播自慰曝光!關注微信公衆號:meinvpai1(長按三秒複製)在線觀看!

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九百四十八章 擁清伐明 上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暴雨斷電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十七章 豪傑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十七章 豪傑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九章 土匪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
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九百四十八章 擁清伐明 上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暴雨斷電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十七章 豪傑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十七章 豪傑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九章 土匪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