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費揚古見過皇帝魔怔的樣子,他只以爲皇帝這是在向死去的大哥肅親王豪格щww{][lā}???

索尼卻知道主子這聲“大哥”絕不是指豪格,而是吊死在煤山上那棵歪脖子樹上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索尼記得很清楚,主子登基以後多次拜謁前明崇禎帝的陵墓,並且每次都會親自把酒祭奠,有時會用侍臣們寫好的祭文在墓前頌告,有時卻是不用祭文,直接在崇禎墓前訴說。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順治九年當敬謹親王尼堪戰死的消息傳來時,主子跑到崇禎墓前長跪於地,淚流滿面哭喚崇禎爲大哥,請崇禎在天之靈保佑他這大清天子不要重蹈明朝的覆轍。

幾年了,主子都沒有再去過崇禎墓,索尼也沒有再聽到主子喚崇禎一聲“大哥”,他以爲主子已經明白自己不應該稱呼崇禎爲大哥,這於禮法不合,畢竟崇禎是亡國之君,且是前明之君,主子叫他大哥,大清代明豈非有些不義。不想,幾年後,在揚州,他再一次聽到了那“大哥”之稱。

順治哭得很傷心,一點也不亞於那夜費揚古他們看到的一幕。他一邊向着死去的“大哥”朱由檢哭訴自從賊秀才起事以來,大清受到的種種苦難以及他這個天子多少次夜不能寐,他也哭着說道他的臣子們都不肯替他這皇帝分憂,什麼都要他這做皇帝的自己來,可他努力了卻收效甚微,現在都叫賊秀才欺到這個份上了,他這皇帝做得當真是一點意思也沒有。

哭得累了,順治在那抽泣,在那哽咽,他一句句的喃喃祈禱崇禎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他渡過眼前的難關,祈禱上天看在他登基以來敬天法祖,從未做過有違天道的事,保他愛新覺羅福臨能夠坐穩皇位,保佑大清能萬萬年。最好是保佑賊秀才突然橫死,這樣就省了他許多事。

索尼費揚古他們就那麼呆呆的跪在一邊,怔怔的看着皇帝對着死去十六年的朱由檢和不知道在哪的老天爺哭訴,還惡毒的詛咒賊秀才橫死...

屋內顯得很詭異,要是此間再有一個薩滿巫師,一點都不讓人懷疑大清皇帝正在做一場法事。

忽然,順治止住抽泣,陡然看向索尼,吩咐了一件讓索尼目瞪口呆的事。

“我大哥生前只有太監王承恩殉主,故朕對王承恩十分敬佩,你去讓麻勒吉爲王承恩撰寫碑文...你明白與麻勒吉說,我大哥自縊殉國時,明朝文武百官如獸驚魚淰,奔迫途窮,甚至屈膝賊庭,冀賒餘生,獨王承恩能盡近侍之職,跬步不捨,自盡我大哥身則,實重於泰山,朕推他爲中官殉國千古第一人。”

“喳,奴才這就去辦。”

索尼不知自己是怎麼從屋中退出來的。出來叫冷風一吹,他真有哭笑不得的感覺,主子也真是想一出是一出,這節骨眼,怎的想起了朱由檢的事,又怎的要爲和朱由檢一起自盡的王承恩立碑的。唉...這事真要傳出去,文武們能不把主子當朱由檢看嗎?那誰是王承恩?...再往深處想,難道這大清就真如崇禎朝的大明,搖搖欲墜,再無回天之力了嗎?主子吩咐這事,不亞在熱鍋下再添把柴火,要把這鍋燒得更沸騰啊!...

然而主子的交待,索尼不敢不辦,但又不能讓此事傳出去,於是找到麻勒吉後,他嚴厲告誡對方此事萬不能透露出去。麻勒吉是學士,博學的很,自是明白此中厲害,當下自是應了,這事他必是守口如瓶。

索尼下去後,一個侍衛端着碗藥湯進來,請順治服下。這藥湯是御醫們按風寒症給配的,因爲幾個御醫對於皇帝的病症各有說法,沒有定論。唯一提出皇帝有可能是染了天花的御醫齊萬春意見並不被其他幾個同僚認可,內大臣索尼也認爲此事荒唐,所以齊萬春被關押了起來,其他幾個御醫按着風寒症給皇帝開了方子。

順治胸悶着,城外雖然聽不到太平寇的歌聲,可不時仍有炮聲響起,再想起這幾天的敗仗,他當真是頭疼萬分,沒有注意到請他用藥的侍衛,等費揚古示意那侍衛再請,順治才聽到,卻搖頭道“朕不喝,端下去。”

費揚古和那侍衛都是一驚,那侍衛一臉爲難的看着費揚古,後者朝他打了眼色,他只得硬着頭皮再請皇帝用藥,皇帝卻無比煩燥的朝他揮手“朕說了端下去,你還在這裡幹什麼!”

侍衛不敢言語,低頭退出。費揚古見狀,只能在心中暗歎一聲,皇上不肯服藥,萬一病情加重,如何得了。正愁時,侍衛通傳大學士巴哈納和貝勒屯泰請奏。順治揮手讓宣,片刻,巴哈納在前,屯泰在後,雙雙進屋向順治叩頭行禮。

“都起來吧。”

順治示意二人起身,爾後問巴哈納“城防守禦是誰在負責,城外賊寇有何動靜?”

巴哈納和屯泰見皇帝精神還佳,都是暗鬆一口氣。巴哈納稱鰲拜正在城上負責,順治聽後微哼一聲,卻沒說出什麼斥責鰲拜的話。想來,他也知道鰲拜雖然老是讓他失望,但除了鰲拜,他還真是不敢輕易將揚州城防委於他人,哪怕他的舅舅吳克善都不行。

“皇上,眼下城內人心惶惶,軍心士氣都已散,兵力也是單薄,據聞前番戰敗被俘將士一部分被賊斬殺,一部分卻是降了賊,其中以蒙兵居多。又有賊兵不時至城下射降書入內,書中說賊有大兵十萬之衆,可以隨時破城,勸城上人識時務,早一點開門投降,免遭屠戮。城上人聽了賊兵所說,衆心更是瓦解。”

巴哈納此來肯定是有目的,他和屯泰是想來請皇帝立即離開揚州北返的,但他沒有直接說明自己的意思,而是將城內的困局先說了下。內中,倒是沒有誇大之處。

屯泰亦道“非但如此,賊還大肆宣染要漢軍漢官投降,說不降者,賊兵過他家鄉,必將其九族連根拔起,老弱婦孺統統斬殺,斷其子絕其孫...眼下城內漢軍綠營將兵尚有數千,若這些人受賊欺哄,恐怕會有變亂生。”

順治聽後,眉心再次深鎖,他怒道“鰲拜怎麼守的城,爲何不阻止賊兵射書?”

屯泰痛心道“皇上,自賊寇渡江以來,我大清連戰連敗,軍心士氣早就不堪,爾今哪還能令行禁止。鰲拜能穩住各城已屬不易,再要強求,唉...”

屯泰說不下去,伏地泣不成聲。8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開單章 求訂閱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五章 辮子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十三章 刁民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八十章 萬歲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開單章 求訂閱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五章 辮子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十三章 刁民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八十章 萬歲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