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

由於案犯都關押在大理寺,爲了提取案犯方便,三司會審一般都安排在大理寺內舉行,上午時分,拖延了一年的林靈素刺殺案再一次開審了。

這個案子的焦點只有一個,刺殺林素靈究竟是三名士兵擅自所爲,還是指揮官潘岳的蓄意策劃?

這也是本案的分歧點,因爲這個分歧,本案拖延了一年。

但這個案子的重大,並不是案件本身,而是這個案子的背後,是樑師成和王黼爭奪御史臺的暗鬥,也是王黼控制的御史臺和蔡京控制的刑部、大理寺的鬥爭。

王黼和李彥在扳倒餘深的鬥爭中獲得重大勝利,那麼在爭奪御史臺的第二回合鬥爭中,蔡京和樑師成在結成同盟後,能不能擋住王黼和李彥咄咄逼人的氣勢,這個案子就至關重要了。

這裡面的關鍵人物,就是樑師成爲了奪回御史臺控制權,而在御史臺內佈下的棋子——李延慶。

大理寺小公堂內已佈置就緒,正上面掛着一塊牌匾,上寫四個大字‘三司會審’,下面臺階上呈‘品’字型擺放着三張寬大桌子,正中間是御史臺的位子,這也是慣例,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幾乎所有的三司會審案子都由御史臺發起並主導。

左側是大理寺,右側是刑部,每張審案主官的背後又坐着三名輔官協助,兩側站滿了身穿皁紅兩色公服,手執水火棍的大理寺差役。

李延慶左右看了看刑部郎中顧逸羣和趙殊,兩人都表示已準備好,李延慶便道:“那就開始吧!先提審潘岳。”

一名大理寺官員高聲喝道:“三司會審,提案犯潘岳!”

.........

就在三司會審開始的同時,皇城內的知政堂內,王安中正在向王黼彙報御史堂開審林素靈案的情況,王安中昨晚一夜都沒有睡着,讓他無法入睡的原因並不是李延慶要開審林靈素案,而是他昨晚下午得到一個消息,張邦昌已經向天子彈劾他擅自動用監察御史監視餘深和蔡京。

這當然是王黼的緊急安排,他爲了討好王黼而冒險安排了九名監察御史負責監視餘深府宅和蔡京府宅。

作爲御史中丞,王安中並不是沒有權力調用御史,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時,他也會調集多名監察御史參與,比如各州舉行的發解試,大量監察御史就會被派往各地監察考試。

只是他這次監視的對象是剛剛被罷免的相國和從前的老相國,監視這樣高級別的官員沒有得到天子的同意便擅自派出監察御史,嚴重違反了官場規則,就算是天子也無法包庇。

所以在得知自己被彈劾後,王安中幾乎一夜未睡,焦慮難安,他已經顧不得再考慮什麼三司會審案了,三司會審案變成了他緊急求見王黼的一個藉口。

聽完了王安中的彙報,王黼的臉色變得十分陰沉,“你的意思是說,無法阻止這個案子是因爲我的原因,我批准了這個案子,所以你無法阻止,責任在我王黼身上,是這個意思嗎?”

“卑職絕沒有推卸責任的意思,只是複述李延慶的話,作爲御史中丞,卑職確實沒有權力叫停三司會審的案子,這不僅涉及御史臺,還涉及刑部和大理寺,除非是.......”

“除非是由我來叫停,對吧!”

王黼極爲不滿瞪了王安中一眼,“難道我不知道,還要你來提醒嗎?”

王黼當然可以叫停三司會審的案子,但這就等於將自己的把柄遞給樑師成,樑師成在官家面前告一狀,那自己怎麼解釋?

本來一個小案子變成了大事,樑師成那個混蛋會放過自己?王黼心裡明白,這個案子他絕不能再出頭,必須讓王安中替自己辦妥。

這時,王安中擔心到了極點,聲音都有點發顫了,“三司會審案能不能先放一放,我保證會想辦法攪黃這個案子,但卑職聽說張邦昌已在天子彈劾那天監察御史之事,卑職懇求相公......先解決這件事。”

王黼笑了起來,“這件事我也聽說了,問題確實比較嚴重,彈劾書已經遞上去了,目前就在李公公手中,王中丞,解決這件事並不難,關鍵看你的誠意!”

王安中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王黼要看什麼誠意,他比誰都清楚。

........

大理寺小公堂的審案已經結束了上午的審理,下午要提審三名刺殺士兵,李延慶也知道王黼不會袖手旁觀,必然會有阻擊動作。

既然這個案子之前已經審了不下十次,現在審案僅僅只是一個必要的形式,那爲什麼不能在一天內完成它?三方一致同意,他們務必在今天審結這個案子。

他們只短暫地休息了半個時辰,又開始繼續提審三名刺殺士兵。

三名刺殺林靈素的士兵一直被分開關押,防止他們串通口供,但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三名士兵顯然早已得到同樣的暗示。

第一個被提上堂的是三個刺殺者的頭目,叫做張順,開封府人,長得彪悍魁梧,刺殺案發生時是一名押官,他被戴着重枷押上來,大大咧咧地站在堂上。

“跪下!”

大理寺正趙殊喝喊一聲,兩名差役用水火棍在他腿彎重重一擊,張順普通跪在地上,他忽然象野獸般的怒吼一聲,嚇得兩名差役哆嗦了一下。

李延慶瞥了他一眼,淡淡道:“給他重枷去掉。”

趙殊低聲道:“御史不知,此人十分殘暴,攻擊性極強,已經有兩個獄卒被他打傷了。”

“不礙事,他如果想死就不會一口咬定潘岳了,給他打開枷鎖!”

趙殊無奈,只得給差役使個眼色,兩名差役戰戰兢兢給張順打開了枷鎖。

張順嘿嘿一笑,倒也沒有象趙殊擔心的那樣直接暴起傷人,而是坐在地上,輕輕揉着手腕和腳腕,冷冷地望着李延慶。

“你這個狗官比他們聰明,知道老子不想死,沒錯,我幹嘛要自己找死,你有什麼屁就直接放吧!”

李延慶一拍驚堂木,厲聲問道:“張順,本官問你,道士林靈素在城頭做法,有什麼不妥之處?”

“你這個狗官想來哄騙老子,做夢吧!老子就告訴你,我不認識什麼道士,潘岳叫我殺人我就殺人,別的什麼都不知道。”

“可你的第一次口供卻招供是你憎恨厭勝之術,另外,林靈素修神霄宮時佔據了兩千畝土地,其中就有你家的三十畝地,你對他恨之入骨,一直就想找機會殺他,這也是你的口供,我已派人去核實過,完全屬實,那麼我就可以認定你有刺殺林靈素的動機,第一份口供完全屬實!”

“胡說!我是被潘岳指使的,第一次是被嚴刑逼供,寫下的違心之言。”

‘啪!’

李延慶又一拍驚堂木,“帶潘岳!”

片刻,潘岳被帶上大堂,在張順身邊跪下,李延慶道:“潘岳,這個張順一口咬定是你指使他刺殺林靈素,你怎麼說?”

“胡說八道,我什麼時候指使過你?”潘岳怒視着他。

張順冷冷笑道:“潘將軍貴人多忘事,是你親口告訴我林靈素要在城牆上施法,你又答應事後給我們每人五百兩銀子,你還說動手那天你去城北巡視,以顯示你不在現場,這些你親口對我說的話,你都忘了嗎?我可記得清清楚楚。”

李延慶又問道:“張順,是潘岳親口對你說的話?”

“正是!我在後來的招供狀中寫得清清楚楚。”

這時‘潘岳’忽然站起身,向李延慶躬身行一禮,便退到一邊去了。

張順頓時愕然,“這......”

李延慶重重哼了一聲,“他不是潘岳,只是一名御史臺的從事,你其實根本就不認識潘岳!”

張順知道自己上當了,他的臉脹得滿臉通紅,他忽然大吼一聲,向李延慶撲去,李延慶手一揚,硯臺閃電般飛出,正中張順的左腿膝蓋,張順大叫一聲,撲通摔倒在地,站不起身了。

幾名差役上前,將他雙手反綁起來,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鼓掌聲,“果然很精彩啊!”

只見外面走進三人,爲首老者正是蔡京,緊跟在他身後之人是刑部侍郎樑中都,也是蔡京的女婿,另一人卻是大理寺卿鄭智。

顧逸羣和趙殊嚇得連忙起身行禮,李延慶也起身行一禮,“老相公,好久不見了!”

蔡京走進來笑眯眯道:“不愧是探花出身,一下子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張順居然不認識潘岳,這個案子就有趣了,不知道李御史是怎麼發現這個漏洞?”

“卑職之前仔細調查過當時城牆防禦情況,發現當時是五個營負責守城,其中有兩個營的守軍並不是潘岳的手下,潘岳只是當值指揮使,而且潘岳調來京城僅兩個月,卑職就懷疑三名刺殺士兵並不認識潘岳,另外,從前幾次都是分開審訊,潘岳從未和他們見過面,所以卑職今天就想試探一下。”

“難道潘岳也沒有懷疑這一點?”旁邊刑部侍郎樑中都問道。

李延慶向樑中都點點頭,笑道:“潘岳始終沒有懷疑他們不是自己手下,而且他們也沒有同堂共審過,其實潘岳手下有一千餘人,他任職時間太短,大部分手下他都不認識,就算見面他也會想當然地以爲這三人是自己的手下,

趙殊也道:“李御史說得對,從前劉御史堅決要求分開審訊,他們確實沒有見過面!”

蔡京讚道:“知微見著,難怪种師道那麼欣賞你,不是沒有原因啊!”

就在這時,一名官員慌慌張張跑進來道:“御史臺王中丞來了!”

蔡京冷笑一聲,“我怎麼就知道他今天一定會來呢?”

他給大理寺卿鄭智使個眼色,鄭智立刻喝令左右,“有請王中丞!”7489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月初求月票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月初求月票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嬌嬌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