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

後來王鼎接手太原防禦,也沿襲了李延慶的防禦思路,同樣使金兵數月攻不下太原城,金兵也損失慘重。

金兵最後攻下太原城,還是在夜間偷襲,利用震天雷的威力炸開了城門,最終攻下太原城。

前車之鑑,李延慶不可不防,從倉庫回來,李延慶隨即來到太原軍器場,這實際上是金國設立的兵甲打造中心,除了燕山府外,其次就是大名府和太原府各有一處。

在軍器場幹活的工匠約三百餘人,都是從前的宋朝官方兵器匠,約四百餘人,在這裡打造刀槍,製作鎧甲,宋軍攻佔太原後,這些軍器匠又轉而爲宋軍效力,只是更加賣力,整個軍器場內熱火朝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目前軍器場由跟隨李延慶大軍前來的京兆火器監管事郝武負責,郝武就是郝二,他兄長叫做郝文,兄弟二人跟隨李延慶多年,是製造和研發火器的核心人物。

“你兄長研發火銃的進展如何?”李延慶笑問道。

自從三年前李延慶將研發火銃的任務交給郝大後,郝大幾乎整個心思都沉浸在火銃的研發上,失敗了無數次,但他依舊鍥而不捨。

郝武苦笑一聲道:“上次都統提出用竹筒做銃身已經成功了,但實用性太差,最多兩次就毀壞了,兄長還是決定用生鐵或者熟銅來打造,火藥已經成功,發火藥可以利用震天雷的燃燒藥替代,關鍵還是銃身的鍛造,原本是採用兩片半圓熔合成一個圓筒,但使用十幾次後還是會開裂。”

“那爲什麼不採用震天雷砂模的辦法,一次性澆鑄銅管?”

震天雷的外殼就是一次性澆鑄,先用粗砂做成內外兩層模子,將銅水澆入兩層模子之間,把砂模敲碎後,就能得到一個完整的震天雷外殼,這個技術已經成熟,臨安府和京兆府的火藥局每天都能做一百多個外殼,郝大郝二是震天雷的始創者,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辦法。

郝二解釋道:“這個辦法後來也用了,但做出的銅管外殼厚度不均勻,雜質也多,很容易炸膛,一名工匠的左眼就因此被炸瞎,所以現在又改用先平展鍛造生鐵片,反覆鍛造把雜質去除乾淨後,再彎曲成管狀,接縫處澆上鐵水熔合,不過想法是很好,但總會出現這樣那樣事先意想不到的問題,不過問題在不斷解決,已經快要成功了。”

李延慶笑着點點頭,“我很期待第一支火銃早日問世。”

兩人說着,很快便走進了軍器場,軍器場佔地足有兩百畝,分爲五座大院子,中間是總倉庫,圍着總倉庫有五座工場,若從天空向下看,佈局就像一朵五瓣花。

李延慶和郝文從弩院穿過,弩院內神臂弩和軍弩都暫停製造,一百多名工匠正全力以赴製造投石機,寬闊的院子裡整齊地擺放着四十架重型投石機的半成品。

做一架好的投石機至少要兩年時間,工序就在拋杆的製作上,一般是用長長的竹片膠合而成,再用布細細裹纏三道,再浸透油曬乾,反覆十幾次,,再刷十道油漆,再曬乾,要耗時兩年才能完成一根拋杆的製作,做成的杆韌性極好,很難折斷。

不過慶幸的是,當初太原城的二百多架投石機被金兵下令銷燬後,拋杆卻被工匠們保留下來,現在只要用巨木搭個架子,裝上拋杆就能使用了,幾天時間就能完成上百架重型投石機的製作。

“孫匠頭,現在有多少架投石機了?”郝武走上前笑着問一名老者道。

老者一回頭,卻看見了李延慶,連忙上前跪下行禮,李延慶笑着擺擺手,“孫管事請免禮,說說現在的進度?”

孫管事起身道:“現在是第三批投石機制作,前面兩批已經做好八十架,王統制已經拉去檢驗了,再過兩天這批就能完成,那時就有一百二十架投石機,我們的目標是造兩百架,保證每面城頭都有五十架。”

李延慶笑道:“還得再追加十幾架作爲候補替換用。”

“請都統放心,我們除了修理弩外,就是全力製造投石機,我們還有兩根特別長的拋杆,準備造兩架超巨型的投石機,射程達五百步,對金兵有足夠的震懾力。”

李延慶頓時想起東京城那三架最大的投石機,發揮了巨大作用,可惜宋軍撤回內城時無法搬走,便澆上火油將它燒燬了,想起這件事,李延慶就頗爲遺憾,現在居然又有可能出現這種超級投石機,着實令李延慶感興趣,他連忙道:“你說的超巨型投石機很重要,要儘快着手製造。”

“小人明白,今天就開始備料。”

巡視了弩場,李延慶來到了總倉庫,他在城外倉庫視察時沒有發現震天雷,後來才得知,金兵的火器是存放在軍器場的倉庫內,不過太原府沒有火藥匠,存放的火器都是從外面送來。

郝武帶着李延慶來到倉庫,來到倉庫東北角,打開一扇小鐵門,“啓稟都統,金兵的震天雷都存在這裡,一共有三百二十五枚!”

李延慶走進房間,只感覺房間內陰森森的,光線很暗,不過還算乾燥,寬大的房間內擺放着幾十排鐵架子,上面整齊的放着數百枚黑黝黝的震天雷。

“這不是我們震天雷!”

李延慶一眼便認出這些震天雷和宋軍震天雷不一樣,外形很圓,口子形狀也不同,顯然是金人自己鑄造的震天雷。

“這是金國第二代震天!”

郝武笑着說道,他堪稱震天雷的第一專家,對各種震天雷瞭如指掌,他笑道對李延慶解釋道:“以前金兵的震天雷是繼承遼國,也是從西夏那裡學來,粗陋不說,啞雷很嚴重,十顆震天雷至少有一半是啞雷,而且皮薄,爆炸的威力也不大,後來金國又仿造我們的震天雷,就是現在這種,裡面的結構很像了,而且成功率也提高高,卑職試驗過,十顆能炸響七顆,不過威力還是隻有我們的一半。”

“爲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李延慶不解地問道。

“原因還是和從前一樣,金兵沒有掌握燃燒火藥的配方,震天雷裡火藥始終無法充分燃燒,我們的鐵殼太厚,他們的火藥就炸不開,他們只好用薄殼,甚至陶瓷殼,威力當然就會減弱很多,而且裡面沒有火繩固定器,用拋射的話,落地後極容易導致火繩偏離,從而變成啞雷,而且如果火繩太短,就會在空中提前爆炸,這就是金兵不怎麼使用投擲震天雷的原因。”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但當初太原被金兵攻克,金兵用的就是震天雷炸開城門。”

“用他們自己的震天雷炸不開太原城門,他們肯定是用我們的震天雷。”

“那就去試驗一下,還是要親眼目睹才行。”

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
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