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

周氏一番話說得無比強硬,但對於她而言,其實已經算是服軟了。

大伯母冷冷地瞥了周氏一眼,不鹹不淡道:“看妹妹說哪兒去了,一家人說什麼兩家話,只是我家大郎讀書刻苦,卻連補腦的核桃和豆腐腦都沒錢買……唉,這苦日子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啊。”

周氏聞言想要發作,卻被沈溪拉了拉衣袖,這才冷哼一聲,不去理會王氏,徑自低頭收拾起房間來。

王氏乃是沈家長子沈明文的妻子,由於丈夫是秀才,一隻腳算是踏進士紳階層,因此平日最喜歡端架子,掌管一家大權的老太太對長房也是偏愛有加。

沈家有五子,都是老太太一人所生,按說不會出現什麼厚此薄彼的事情,可偏偏對長子長孫,那叫一個細心呵護,全家人一年到頭都是野菜粗糧度日,而大伯沈明文卻是沾葷帶腥,家中小竈每天都沒有絕過,連帶着王氏和她的三個子女都沾光。

再者,沈家共有七個嫡孫,算得上是人丁興旺,而沈溪便是年紀最小的那個。不僅他是老幺,他老爹沈明鈞同樣是老幺,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沈溪並沒有多少人留意他的言行舉止,也幸虧如此,才讓他偶爾能夠放縱一下鬱悶的心情。

沈家五子中,老二、老三、老四都在村中務農桑,老五也就是沈溪的老爹沈明均在本縣大地主王家做長工。

老大沈明文沒有考上秀才之前,都是兄弟幾個供着,讀書耗資巨大還得從小抓起,所以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直到沈明文不負衆望考上秀才成爲縣裡的廩生,有了每月六斗的廩米和每年四兩廩餼銀,生活才稍稍有些改善。

由於是老太太當家,同時處事相對公正,沈家除了在吃穿上顯得過於儉樸外,各房之間的氣氛還算融洽。

在沈家嫡孫裡,或許是子承父業,只有老大家的大郎沈永卓能到縣城的私塾上學,這是老太太親自拍板決定的。沈家各房之間雖偶有齷蹉,但好歹都是一家人,都期望家裡能出個舉人老爺,待沈明文補上實缺後,家道自然就會中興,對於老太太並沒有多少怨言。

同住在一個大宅子裡,沈溪與其他兄弟姐妹並不怎麼來往,尤其是去年佔據這個身體後,由於擔心暴露自己的身份,對於玩泥巴、捉蛐蛐、玩金龜子等小遊戲從來是敬謝不敏,久而久之,幾個堂兄便不再找他玩耍。

且說王氏,她看了一眼沈溪那迫不及待下嚥的樣子,搖頭笑了笑,躊躇着站了一會兒,欲言又止。

“妹妹,嫂子來找你不是爲了雞蛋的事情,嫂嫂有事求你呢。”猶豫良久,王氏還是說道。

沈溪聞言,頓時苦笑不已,卻不敢說話。

周氏輕哼一聲:“嫂子莫不是又來借錢?嫂嫂,你就饒了我吧,這一大家子,那麼多人,嫂嫂獨獨向我家借錢,而且借去了又不還……上次才借給嫂子五十文錢,小郎都快兩個月沒粘過葷腥了。”

沈家雖然沒有分家,但各房有各房的小竈,老太太也是默許的。沈溪覺得眼前的大伯母有些過分,平日仗着自己丈夫是秀才,從不將自己老爹老孃放在眼裡。

自從沈明文考上秀才,王氏便不做家裡的事情了,整日待在房裡,靠着大伯食廩和廩餼銀的扣留部分,夫婦二人光明正大開着小竈,錢花得差不多了,再向丈夫在外做工手裡有些餘錢的周氏借。

別看周氏潑辣,其實無非是刀子嘴豆腐心,每次被王氏哄上幾句,便將錢借出去了,所以累積下來大伯家欠自家的最多,每次三五十文下來,如今起碼有兩三兩紋銀了。

若是大伯家日子過得緊張,沈溪不會對此有何反感,可偏偏人家生活水平可比自己好多了,自己吃個雞蛋都得偷偷摸摸,一月也就開這麼一兩回小竈,可人家活得那叫一個滋潤,上次沈溪便看見大郎沈永卓抱着個雞腿猛啃,饞得他清口水直流!

沈家本是書香傳世,只是前兩代家中子孫不爭氣,家道中落,兄弟間又鬧不和,索性就將家產分了,沈溪的祖父便是其中之一。

當然,這處三進的大宅子也是沈家祖業,村裡還有幾十畝田地,可這對於當年的沈家,簡直連九牛一毛都不是,可見沈溪這一脈多不受待見。

祖父過世後,沈家家道愈發沒落,原本家裡還有幾個長工,可因爲沈家沒有及時發放錢糧,各自散去。

如今的沈家,雖然家譜往上三代也曾風光一時,沈溪的太爺爺做過正五品的一府同知,可如今的光景卻連一個普通鄉紳家也頗有不如,不得不令人感嘆世事無常。

老爺臨終前的遺願是不準分家,所以現在五對夫婦一大家子,還是湊在一塊兒過。

唯一例外的是,大伯十年前考上秀才,老祖母高興不已,將重振沈家的所有希望全寄託在了大伯身上,其偏心程度,從此達到百依百順的地步。

這纔有沈溪母親周氏被王氏看到偷偷給沈溪開小竈感覺理虧,畢竟大伯可是秀才老爺,按照目前的形勢,確實只有大伯考上舉人,光宗耀祖,沈家才能中興家道。

至於沈溪,心底下卻十分懷疑,大伯如果有一天真的中舉當官,會不會給自己這一房帶來實質性的好處。

在王氏的軟磨硬泡之下,周氏很快就繳械投降,將家中所剩不多的私房錢交了出來。

看着王氏離去的背影,沈溪很是不悅地哼了一聲:“娘,你怎麼老借大伯母錢啊?你都不知道大伯母家日子過得有多好,咱們呢,天天吃野菜草根,一點兒油水都沒有,我都快餓成猴子了……”

說到一半,沈溪忽然發現似乎一個六七歲的小孩不該關心這些事情,只是話已經說出口,覆水難收。

周氏卻並沒有多驚訝,這一年來兒子性子變得跳脫許多,說出這樣的話只當他是看長房長孫有書讀,又有好吃好喝供着,心生嫉妒之言。

“臭小子,你以爲你娘想麼?你大伯現在是秀才,再進一步便是舉人……雖然你大伯連續兩次落第,可你大伯還年輕,以後很有機會中舉。若是中了舉人,那就有機會當官,傻小子,你知道什麼是官嗎?你大伯一當官,多少能幫襯到咱家,到時候,只要他一句話,咱們家的日子不就好過起來了?”

沈溪聞言,心中微微嘆息,暗暗道:果然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啊!或許換一種說法更加貼切,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民與官,其地位差距何止千萬裡?

周氏見沈溪發怔,忽然問道:“小子,你是不是也想讀書?”

沈溪聞言,雖然知道如果自己表現出想要讀書的願望,一定會給老爹、老孃帶來巨大的壓力,但他還是咬着牙用力點頭。

周氏蹲下身子,仔細地看着沈溪,再三確認地審視小沈溪眼中那股子靈動聰慧,良久之後才下定決心:

“娃啊,不是娘狠心不讓你讀書,是咱們……咱們家實在拿不出學費,不過沒關係,等你大伯母下次再向咱家借錢,娘便去求她,讓你大伯抽出時間來教教你……”

“娃啊,若是這事不成,咱就別想讀書了,別的不說,你的那些叔伯嬸嬸是不會答應的,老老實實耕田也挺好的。”

沈溪看着母親眼中的關切,心中難免自責,強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娘,沒事,就算兒子以後不能出人頭地,也會好好孝順你們二老。”

看着沈溪乖巧懂事的樣子,周氏笑了笑,又恢復那潑辣的性子:“去去去,小兔崽子,就知道惹老孃生氣。”

沈溪開心地哈哈笑了幾聲,跑出房間,嚷嚷道:“娘,我出去耍了。”

……

……

才走出院門,沈溪便聽到二進院子大伯一家所住的東廂房傳來一陣恐懼的驚呼聲。

沈家是傳統的三進院建築,屋前是石鋪的大庭,入門是個石庭院,石庭院北邊是影壁,東側是東南角院。東南角院的北面是連通二進院子的耳房廁所,南面以前是車轎房,如今兩間屋子充作了客房。

石庭院西側爲一道拱門,拱門進去是前院。前院南面的四間倒座房以前是長工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如今打通成了豬圈、雞舍所在。前院西側有一道月亮拱門,拱門內是西南角院。

西南角院北面依舊是連通二進院子的耳房廁所,南面的三間房原本是沈家興旺時接待客人的南書房,如今則成了沈溪一家所在。

前院北面以一道垂花門與正院相連,正院東面廂房六間,全部給了沈家老大沈明文。沈明文及其妻子王氏育有一子二女,大郎沈永卓,十五歲,目前在縣城學塾讀書,兩個女兒分別是十三歲的大女沈芊和七歲的四女沈曼。一房五口人六間房,怎麼住都夠了,多出來的一間充作了沈明文的會客室。

西廂的六間房則分給了老二和老三,每房各三間。

老二沈明有和其妻子錢氏,膝下有十四歲的二郎沈永福、十二歲的三郎沈永瑞、十歲的三女沈婷婷、八歲的五郎沈永祺。

老三沈明堂和其妻子孫氏,育有十一歲的二女沈秀秀和十歲的四郎沈遷。

北面三間正房,正中是正堂,接待客人以及祭拜祖宗便在這兒,老太太住在正堂東面的房間,西面那間房則是一家老小吃飯所在。

正房兩邊分別是東西耳房,東耳房造型奇特,爲一三層圓筒狀閣樓,沈溪一直不明白其用處。西耳房以前是沈家家主的書房,如今一排排書架上已經沒了多少書,大部分地方用來堆放雜物。

東西耳房外側,均有月亮門與後院相連。

後院有房八間,其中廚房位於西北角,其餘七間房原本是沈家僕人居住的地方,如今三間給了沈家老四,其餘則堆滿了柴禾。

沈家老四沈明新和其妻子馮氏,育有七歲的六郎沈元和五歲的五女****,其中沈元自小聰慧,深得老太太喜愛。

後院後面,原本還有一個花園,不過隨着沈家家道中落,如今已經成爲了菜園子,裡面種滿了時令蔬菜,不過這可不是留給自家吃的,大多都挑到鎮上換了錢糧。

聽到沈家老大沈明文所住的主院東廂房聲音越來越大,沈溪非常驚訝,邁着小腿,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大伯家門前,卻見大伯正被三伯、四伯架住,不斷地掙扎。

沈溪一時間懵了,看着遠處目光冰冷的老太太,上前低了低頭,討好地問候:“祖母好。”

老太太滿頭白髮,手裡杵着柺杖,見沈溪上前打招呼,只是稍稍點了點頭,便沒有再看他,而是看着大伯,情真意切地道:

“兒啊,不是孃親狠心,你……唉,這一次,免不了要受些苦了,你可一定要用心,考上舉人,才能安慰你爹的在天之靈。”

沈溪老老實實待在一旁,探着小腦袋,疑惑地看着眼前發生的一切。

大伯年紀並不大,今年才三十四歲,所以說他依然有希望重振沈家,此時他不斷掙扎,語氣恐懼地央求:“娘,是兒子不爭氣,接下來兒子一定不會再有半分鬆懈,娘,求你了,我不要去閣樓,我不要去閣樓……”

老太太長長嘆息一聲,語氣間有頗多不捨:“大郎,孃親也是逼不得已,你放心,就熬兩年半,兩年半後你一定能中舉的!大郎,你受苦,娘也心疼,莫再叫了,上次你在閣樓讀了一年的書,便順利考上秀才。”

“等到下次秋闈開考,你定能中得舉人,一定能夠光宗耀祖,一定能夠當官。”老太太的聲音忽然變得炙熱起來。

沈明文仰天長嘯,眼中淚光轉動,只見他誠惶誠恐地說:“娘,你別忘了,上次我便險些死在閣樓裡,我不要去閣樓,我不要……”

老太太看着沈明文的樣子,幽幽嘆息,有些橫鐵不成鋼:“大郎,青春易逝,秋闈三年一次,你今年已經三十四歲了,人生能有幾個三年呢?熬一熬,兩年半,就兩年半。你上了閣樓之後,我會讓人準時給你送吃送喝,你若是煩心,便對着東窗大喊幾聲吧。”

最終,沈明文氣色灰敗地低着頭,任憑三伯與四伯,將他送上了閣樓。

沈溪貓着身子,跟着上前。

沈明文被送進閣樓內,老太太駐足嘆息許久,彷彿又老了幾歲,在二伯的攙扶下,轉身離去。

沈溪看着那圓筒狀建築,心中不寒而慄。

閣樓在沈家地位僅次於祖宗祠堂,說是閣樓,還不如說是一個圓形的手電筒,全面封閉,只有東面有一個小小的鐵窗,沈溪相信,就算是大白天在裡邊,也要點着油燈才能看得見東西。

正當沈溪怔神間,那小鐵窗上傳來“啪”的一聲,聲音清脆,極有規律,每響一次,便傳出沈明文的一聲痛呼,並且聽到他咬牙切齒懾人心魄的聲音。

“啪。”

“讓你朝三暮四。”

“啪。”

“讓你三心二意。”

“啪。”

“讓你不思進取。”

“啪。”

“讓你不務正業。”

“啪。”

“讓你遺忘父訓。”

“啪。”

“讓你心浮氣躁。”

“啪。”

“讓你疲怠鬆懈。”

七聲響罷,閣樓內一片沉寂。

沈溪愣愣地看着那緊閉的圓筒門,回過神來,只覺得渾身難受,閣樓裡分明只有大伯一個人!

直到很久後,沈溪才明白,閣樓乃是沈家的傳世建築,家中子弟如果屢試不中,便會被人強行帶到這處閣樓,禁閉自省,進去之後,必須用戒尺抽自己七下,而且每一下都要有血漬溢出,否則不算,得再反省七次。

************

ps:天子開新書啦!

喜歡天子創作的《鐵骨》、《越境鬼醫》、《勇闖天涯》、《傲氣凜然》、《再生傳奇》、《光速領跑者》《熱血燃燒大時代》和《極品仙醫在都市》的朋友速來報到!

在此誠摯地求收藏和推薦票支持!拜謝!

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五章 選人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十四章 風箱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
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五章 選人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十四章 風箱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