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黃巾[下]

然而……”

這就對了,張澗說的天花亂墜,戲志才卻覺得有問題,那不像是他平時說話的模樣。張澗不知戲志才正在觀察他,繼續說了下去:

“然而,這需要一個先決條件,我並不贊同暴露目標。

青州安置流民的公開數字,約在十萬七千戶,六十七萬人,但是,衆所周知,這個數字是含有水份的。比較公認的看法是,青州安置流民百萬,十三四萬戶。

在現在這個敏感的時刻,朝中大人們一想到百萬流民,怎麼看,擔心也是不可避免的。我想,就是陛下自己,也難免會有所顧慮。

這不是一件好事!”

張澗環顧一週,沒有人反對他的意見。

“假如,我是說假如……

假如,朝中大人們忽然聽說,嗯,就算是謠言吧!

說主公指揮着流民平定了黃巾的叛亂……

陛下和朝中大人們一定會憂心忡忡,惶恐的晚上睡不着覺吧?!

我看,我們還是不要給陛下添麻煩了!”

張澗說的很詼諧,屋子裡不由響起了一片笑聲。張涵輕輕拍手,不錯,這纔是他想聽到的意見,正面的,反面的,全都擺開,然後,再做一抉擇。

“有沒有不同意見?”

“我們能不能控制住消息?不讓……”

這麼有‘建設性’地意見。張涵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項奉提出來的,真是無法想象,他居然是項讓的孫子,真是不肖子孫。

流民屯不是與世隔絕的所在,就是個流民聚集在一起,組成的村落,常有行商往來。流民們也經常要去趕集,交換日常所需要的東西。流民們平定了黃巾,得到封賞賞罰分明纔是號令之道,肯定會大吹特吹的,而青州也不是鐵板一塊,大大小小的官員都是朝廷派來地。封鎖消息與大張旗鼓的宣佈“張涵要造反”,是一樣的效果。

項讓在衆人的眼光裡,訕訕的,閉了嘴。

“咳,元溪說的是。可是,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也不能保證陛下就不會擔心了……”

岑濤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性。按照他地意思,靈帝的想法不能確定,適當的冒險也是可行的。反正,只要嚴格控制。封鎖住確切的消息,還是能夠做到的。

“元波。”張澗一直等他說完,纔開口反駁。“我的意思,不是說確切消息與否,而是說,在如今這個敏感的時候,青州的消息越少越好,朝中大人們還沒有想起我們來,那就儘量不要讓他們想起來。而且,就算是有人提議。要求把主公調離青州,有張讓等人的勸說。陛下也不一定會下定決心。

陛下地身體不好,有消息說,十有就在明年了,我們拖得一刻是一刻……”

張澗的意思就是一個字“拖!”只要靈帝一死,就不會有人顧得上青州如何了。

當然,朝廷非要想提拔張涵地話,自然也有很多辦法應對,比如說,發動流民“請願”什麼的,朝廷絕對不敢輕舉妄動。但是,那就是說,張涵地不臣之心,要路人皆知了。那絕對是得不償失。青州又有錢又有人,到時候,不管是誰上位,都會首先對付青州。

接下來,幾人又討論了一下,發生各種情況的應對方法。說起來也簡單,張超在陽不要吝嗇錢財,務必確保十常侍等人不能在靈帝面前說青州的壞話,只要靈帝不動心,張涵在青州就穩如泰山。當然了,若實在不行,那就只有硬來了。在如今這個時候,想來陽也不會有人願意,逼得青州打出“清君側”的旗幟來。

具體安排不必細表,張超身在陽,與宦官打交道不是一天兩天了,自然知道如何處置。順便說一句,張朝已經通過了太學的考試,就任郎官了,在陽成了親。這回送去的密文裡,除了此事,還告訴他,趁早把家眷送回魯國,最晚不能晚於靈帝駕崩。另外,如果形勢不妙的話,他也可以安排好陽的事務,然後自行撤離。

既然不能暴露流民中地力量,那就唯有先發制人,趁着黃巾未準備就緒,消滅其骨幹力量,以瓦解黃巾的起事了。張音提供名單,劉文標制訂方案,張澗穩定流民屯,張涵調動部署軍隊……這些事情駕輕就熟。

不過,也有個問題,張音爲了斬草除根,寧殺錯不放過,七千多骨幹,張音竟提出了一萬二千餘人地名冊,連同家屬,可是個龐大的數字,如何處置,就成了難題。都殺了吧!顯然不行!這是四五萬條人命,就算徐州黃巾起事了,朝中沒有人揪住這事不放,張涵也下不去手……

最後,想來想去,名冊上的就不用說了,一個不留也不冤枉,就算不是骨幹,也必是黃巾無疑,殺;家屬中的垃弱婦孺,全部賣作奴隸;其餘的丁男都去築路好了。

在座的幾人一聽,都笑了張涵最願意築路了。流民是不能讓他們閒着的,人一閒着,事就多了。但是,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之類的活,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幹的。一到空閒沒有活的時候,張涵就會組織流民去修路,從臨到各郡國的路,都叫他給修遍了,反覆一層黃土、一層沙石的夯實了,堅硬如鐵,修的比馳道還寬闊平整。流民屯農閒的時候,屯長也會組織起來修水利、修道路、修廁所,甚至給老弱修補房子……

張涵也不在乎,說完了正事,笑笑也就算了。他摸摸鼻子,頗爲不甘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該死的宗教,什麼時候是個頭呀?要不,他也組織個宗教得了……

張涵並不準備推廣無神論,那是不現實的,人在軟弱的時候需要有個依靠,宗教就是應需而生,因此,宗教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任何時代都如此。

PS:這章超過兩千字了加上中午的算是把昨天的資料補完了

第八章 籌謀[下]第三卷 第十一章 討董戰的終結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三卷 第七十三章 人生總有意外第三十章 管亥第一章 麻煩[上]第三十三章 無題第三卷 第七十三章 人生總有意外第三章 張氏[下]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東歸[5](元宵節快樂)第四章 支婁加讖[下]第三十四章 家事[下]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會戰[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質子[下]卷尾語第十五章 預備第四十一章 財源[上]第五章 要死了嗎?[下]第六章 蔡邕[上]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門[下]第一章 夢醒[下]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下]第十四章 同學[下]第十二章 天書[下]第三十四章 餘輝第一章 麻煩[上]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聖典》第十三章 亂起第二十五章 勸學[下]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二章 幸福?[下]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會戰[下]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土地改革[下]第十二章 天書[上]第九章 後路[下]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漢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會戰第三卷 第十八章 北上?南下?第三十二章 選拔[上]第四卷 第五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1)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2)第九章 努力[上]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門[上]第三十六章 鄭玄[下]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煙又起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下]第四十章 社會主義[上]第三卷 第十四章 遊說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三十一章 僕婢[上]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三卷 第三十章 芥蒂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書卷尾語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2)第一章 夢醒[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下]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十七章 流言第二十八章 鋼鐵[上]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遼東[3]第二十四章 閒話[上]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章 東觀[下]第三十九章 婚禮[上]第八章 籌謀[下]第二十章 心病第三卷 第六章 善後序言第九章 努力[上]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十二章 天書[下]第九章 後路[上]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新漢律》(2)第二十二章 續族學[上]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十八章 堅城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襲第三卷 第九章 無題第九章 後路[下]第二十五章 出書[上]第十八章 二事[下]第三卷 第三十章 芥蒂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上谷烏桓第二十五章 勸學第十二章 天書[上]第三卷 第十四章 遊說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十一章 構陷[上]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東歸[5](元宵節快樂)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土地改革
第八章 籌謀[下]第三卷 第十一章 討董戰的終結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三卷 第七十三章 人生總有意外第三十章 管亥第一章 麻煩[上]第三十三章 無題第三卷 第七十三章 人生總有意外第三章 張氏[下]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東歸[5](元宵節快樂)第四章 支婁加讖[下]第三十四章 家事[下]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會戰[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質子[下]卷尾語第十五章 預備第四十一章 財源[上]第五章 要死了嗎?[下]第六章 蔡邕[上]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門[下]第一章 夢醒[下]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下]第十四章 同學[下]第十二章 天書[下]第三十四章 餘輝第一章 麻煩[上]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聖典》第十三章 亂起第二十五章 勸學[下]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二章 幸福?[下]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會戰[下]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土地改革[下]第十二章 天書[上]第九章 後路[下]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漢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會戰第三卷 第十八章 北上?南下?第三十二章 選拔[上]第四卷 第五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1)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2)第九章 努力[上]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門[上]第三十六章 鄭玄[下]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煙又起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下]第四十章 社會主義[上]第三卷 第十四章 遊說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三十一章 僕婢[上]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三卷 第三十章 芥蒂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書卷尾語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2)第一章 夢醒[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下]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十七章 流言第二十八章 鋼鐵[上]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遼東[3]第二十四章 閒話[上]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章 東觀[下]第三十九章 婚禮[上]第八章 籌謀[下]第二十章 心病第三卷 第六章 善後序言第九章 努力[上]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十二章 天書[下]第九章 後路[上]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新漢律》(2)第二十二章 續族學[上]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十八章 堅城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襲第三卷 第九章 無題第九章 後路[下]第二十五章 出書[上]第十八章 二事[下]第三卷 第三十章 芥蒂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上谷烏桓第二十五章 勸學第十二章 天書[上]第三卷 第十四章 遊說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3)第三十五章 落日[這章免費 可不是沒有字]第十一章 構陷[上]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東歸[5](元宵節快樂)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