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興建武昌

遷治武昌並不是劉澤的心血來潮,而是他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隨着統治地域的擴大,下邳做爲政治中心的影響力也漸式衰微,畢竟就整個徐州的地理位置而言,偏於東方一隅,把它做爲起點和跳板倒是再合適不過了,但做爲統治中心而言,徐州就不堪勝任了。徐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曹操幾次都有圖謀徐州之心,只是因爲種種原因而沒有得手,此番曹操與袁紹決戰於官渡並大破之,北方的形勢已漸趨明朗化,曹操一統北方已經是勢不可擋,而徐州無疑會成爲他統一北方之後的最大的威脅,如果曹操用兵的話,下邳必然是首當其衝。所以擺在劉澤面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重新選定治所之地,古人有云:“天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都城的選擇至少是應當在腹裡要地,既要與主戰場保持一定的緩衝距離又不能離主戰場太遠,而武昌則成爲了劉澤的首選目標。

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在武漢三鎮併入長江,武昌、夏口和漢陽(此時漢陽並未建城,只是一個不大的集鎮)互爲表裡成倚角之勢,無論遭受到哪個方向的進攻,都可以從容應對,其地理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東進順流而下,直取建業,西進溯江而上,可通巴蜀,沿漢水北上,可直抵宛洛,西南聯長沙,東南通豫章,武漢自古被稱之爲一線貫通、兩江交匯、三鎮雄峙、四海呼應、五方雜處、六路齊觀、七星高照、八面玲瓏、九省通衢、十指連心,坐擁黃金水道,有着提綱契領、睥倪天下的氣勢,進可攻退可守,制內御外都可以長袖善舞遊刃有餘。

遷治武昌的計劃得到了賈詡陳登徐庶一干謀士的贊同,當然也包括諸葛亮。諸葛亮對劉澤的計劃還是給了高度的評價。認爲武昌龜盤蛇息,有玄武之象,左右逢源。南北通暢,以此爲都。乃上上之選。

既然衆僚屬一致贊成,劉澤也就展現了雷厲風行的魄力,建安六年新春伊始,劉澤就在蛇山腳下舉行了盛大的奠基儀式,破土動工,大興土木,開始新建武昌城。

作爲新的政治中心,武昌的規模自然不亞於下邳城。在動工之前,劉澤已經令人詳細地繪出了武昌城的佈局圖,除了荊州本地工匠之外,劉澤又特別地從徐州調集了上萬名的工匠參於武昌城的興建,工程浩大,自不用言表。

武昌城的地位確定下來之後,對於武昌的拱衛也就相應地提上了議事日程,長江便是武昌城的天然屏障,江北漢水之東的夏口原本就是江夏郡的郡治首縣,劉澤改其名爲漢口。又在江北漢水之西新建衛城漢陽城,三城互爲倚角相互依存,可御三面之敵。在長江南岸。巴丘和鄂縣便成爲拱衛武昌的左右屏障。

其實最理想的衛城是柴桑和巴丘,巴丘扼洞庭之咽,柴桑鎖鄱陽之喉,武昌與巴丘、柴桑成品字形三角排列,最是完美無缺的模樣,無論攻防皆是無懈可擊。但柴桑現在仍在周瑜的手中,劉澤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以鄂縣作爲武昌的衛所,令關羽率第二軍團進駐鄂縣。擺出一付重兵東進的姿勢,寓守於攻。孫權和周瑜就算明知劉澤有遷治武昌的意圖,但面對虎視眈眈的關羽重兵集團。他們也只能是望洋興嘆了。

羅馬城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自然武昌城也不可能幾天就峻工,劉澤委任簡雍爲築城大總管,糜竺爲副總管,全面負責武昌城的興建事務,這些土建工程的事自然無需劉澤事必躬親,他的目光,已然投向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

荊南四郡在劉表主政荊州的時代就一直沒有完全歸附,只是名義上屬於荊州管轄,實則各郡太守擁兵自重,根本就不服轄制。長沙太守張羨孤傲驕恣桀驁不馴,與劉表素有怨隙,建安三年,起兵叛亂,零陵、桂陽兩郡附應,聲勢浩大。劉表派侄子劉磐征伐,連戰經年,也未能克服。後來張羨病死之後,部下擁立張羨的弟弟張懌爲長沙太守,劉磐趁機才攻下了長沙,殺了張懌。原本劉表有着一統荊南的機會,但此時劉澤已起兵淮南,孫策兵逼江夏,不得已劉表只能是放棄了收服荊南四郡的大好時機,下令劉磐率軍回師荊北,救援江夏。

劉磐急匆匆地渡江北歸,卻在安陸一役中全師皆沒,自己也丟了性命。荊州的形勢陡轉直下,劉表早已是自顧不瑕,哪裡還有餘力去再關心荊南四郡的問題,荊南四郡恰如脫繮的野馬,無人馴服,紛紛割據自立。

其中長沙太守韓玄雖然是劉表任命的郡守,但韓玄這個人頗有野心,在劉表根本無瑕南顧之際,陽奉陰違,對劉表的命令置若罔聞,廣募軍隊,屯積糧草,儼然在長沙搞起了獨立王國,就在劉表襄陽被圍,眼巴巴地等待救援之際,韓玄拒不出兵,自立之心昭然若揭。有韓玄做表率,武陵太守金旋、零陵太守劉度、桂陽太守趙範也是沆瀣一氣,相互串通,訂立了攻守同盟,對劉表在荊北的敗亡聽之任之,拒不出兵相救,荊南之地,早已是聽調不聽宣,劉表到死也沒等到荊南四郡的救兵。

劉澤領了荊州牧之後,韓玄等人也是裝聾做啞,根本就無視劉澤坐領荊州的事實,拒不奉命,劉澤在平定荊襄之後,就已經心存平南之心,只是由於赤壁開戰的緣由,也只能將徵南之事放一放了。如今赤壁之戰結束之後,征討荊南四郡又重新擺上了議事桌,就算諸葛亮不建言,劉澤也已經是打定了主意先要攻取荊南四郡,將整個兒的荊州拿下來。

就在劉澤積極備戰,頻繁地調動軍隊,準備向荊南四郡進軍之際,一件突如其來的事件打亂了劉澤的佈署。(未完待續)

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78章 廖化歸降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46章 連鎖經營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37章 虧本買賣第519章 故人來訪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56章 西域諸國第94章 呂氏春秋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553章 金雞納霜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20章 秦嶺劫匪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96章 謁見盧師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87章 匯通天下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4章 半截手指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683章 獨眼夏侯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23章 波斯商人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97章 坐而論道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5章 公孫世家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33章 峽江航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19章 初入洛陽第17章 君子六藝第691章 巧使離間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191章 班師回朝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57章 引蛇出洞第243章 幷州狼騎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40章 三榜名單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
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78章 廖化歸降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46章 連鎖經營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37章 虧本買賣第519章 故人來訪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56章 西域諸國第94章 呂氏春秋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553章 金雞納霜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20章 秦嶺劫匪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96章 謁見盧師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87章 匯通天下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4章 半截手指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683章 獨眼夏侯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23章 波斯商人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97章 坐而論道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5章 公孫世家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33章 峽江航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19章 初入洛陽第17章 君子六藝第691章 巧使離間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191章 班師回朝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57章 引蛇出洞第243章 幷州狼騎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40章 三榜名單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