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的這一系列騷操作,暫時是把黑翼教在荊州的勢頭給轉移出去了,雖然賬面損失不小,但財大氣粗的他還承擔得起,反正這些年一直在悄聲放水,今年辛苦一些,多放點就是了。只要把這些禍水置換走了就行,都是值得的,到時候就算出問題,也是在那個底特律。
眼下消停了不少之後,王迪一邊讓謝天繼續負責黑翼教的業務,滲透打探內幕消息,一邊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新生”的東吳改組上面。
雖然說把東吳中央臺面上的事情都交給了李流,但是,那也是自己在後面佈置好了以後,否則,李流非得崩潰不可,這一點李流也是心裡有數,自己也做了說明:只要機構搭建完畢,保證一切運轉正常,不偏離路線後,玄通你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這裡說的機構不是內閣(對於內閣,王迪甚至很是大方的告訴了李流:未來的內閣成員有幾個人,都是誰,全都是你說的算,當然,人數別太多也別太少,6—9人爲最佳。王迪相信李流不會亂來,一定會考慮周全,大不了最後自己出來收拾爛攤子好了),而是政府部門。
尤其是中央的政府部門,不改組不行了。
東吳的中央官制,丞相,名義上是百官之長,但實際效能是僅僅管理例行政務,往往不參與重大政務的決策,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馬(或分爲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等內朝將軍,這些將軍外則領軍,內則領政,是事實上的宰相;
三公廢置不常,除授因人而異,前期爲六卿、永安年間開始爲九卿;
225年改太常,太常置博士;初置郎中令,後改光祿勳,有三署中郎將、領三署郎,還有羽林督,繞帳督、帳下右部督,皆領衛兵。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少府諸卿建置均與曹魏、蜀漢同;屯田各郡置典農都尉,統轄屬縣,職如太守,典農都尉掌管軍糧,不屬於大司農;孫權初年還設左節度,專掌軍糧會計;
尚書分選曹、戶曹、左曹、賊曹等四曹;
中書監設中書令、僕射、丞、郎、令史等;
御史臺設御史中丞,督軍糧御史及監農御史,又置中執法,左右執法各一人;
……不僅歷史上,孫皓在的時候,雖然是按照王迪的建議超前搞出了內閣,改組了中央軍,但中央的官僚機構也都保留了下來,甚至後來還無師自通的爲了平衡各大派系,架設了越來越多職能重疊的政府部門,比如戰時經濟管控司、戰時農業產量穩產增收司、戰時礦業部門審批管理司等等,這就導致,雖然是因爲戰爭的破壞,很多部門都成了空架子,實際上沒有人了,就連世家與宗室的矛盾都因爲人死的差不多了而相處的很和諧(除了孫皓的“兒子”以及孫苗這一系,孫家已經沒有人了,當然,世家也沒好到哪裡去)。
但是,王迪,要收拾的,要拆掉的,就是這些空架子,因爲只要經濟恢復發展了,人口上去了,這些政府部門遲早被填滿,那個時候再動刀可就晚了。
他最鄙視的就是官場上那種做官不做事的惡劣風氣,重牀疊屋的,機構越多,事情也就越會搞砸,尤其是亂七八糟的各種戰時什麼什麼司,簡直就是沙雕一樣的存在啊,本來就有管經濟,管農業的部門,你搞出這些戰時機構出來,讓原本就存在的部門怎麼辦?
事情就是那麼多事,管事的人多了,只會導致拿着薪水混日子的人越來越多,負責做事的人越來越少;出了事甩鍋的人越來越多,勇於擔責的人越來越少。比如原時空,尚書省原來是有戶部的(即專管戶口財政),但是,當經(羊)濟(毛)困(不)難(夠)的時候,爲了提高政府部門的辦(搜)事(刮)效率,特別設置了鹽鐵使、戶部使、租庸使、國計使等機構崗位,雖然多爲兼任的官職,但這導致本來負責這一職能的戶部成了閒散部門,被徹底架空,整日裡無事可做,而且,因爲這些新增設部門多爲宰相兼任,一旦出事,當然是戶部背鍋了。
相類似的還有五代開始設置樞密使(兵部開始打醬油);宋代開始設置禮院(禮部的工作彙報內容開始從禮儀變成以勞動紀律考覈打卡簽到上班爲主)……
總之,衙門越多,效率越低。
王迪都要懷疑孫皓這廝是不是也是一個失敗的穿越者了,自己也沒傳授他什麼“經驗”啊,這種因事設官,增加編制和部門平衡派系的技能點是誰點出來的啊。
所以,就是要趁着崗在人空的時候,進行改組精簡,多餘的部門嘁哩喀喳的全都砍掉。
最好的由頭就是,這些亂七八糟的這個司那個司的,不都是叫“戰時”的嗎?既然是戰時,那麼,就不屬於常態化機構,現在不打仗了,以後就算是打仗,也有相關的專門部門負責就是。
第一步是砍,第二步是抄。
抄的就是後來的三省六部制,準確的說,是裡面的六部制。
王迪抄的是理直氣壯:反正已經抄襲了內閣,就近抄個三省六部制又能如何?再者,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漢成帝置“四曹尚書”,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尚書(“漢成帝初置尚書五人,其一人爲僕射,四人分爲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國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書;客曹,主外國夷狄”);漢光武帝劉秀在尚書檯設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書,爲六部前身。西晉時,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屬尚書省。所以嘛,這一步邁的也不是太大,扯不到蛋。
於是,在王迪的計劃書裡面,六部就固定下來: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的長官很有現代氣息的部長。六部之下,設司,每部兩司,共計十二司(原時空是每部四司,二十四司),司的長官就是簡單明瞭的司長。爲了節約人力成本,六部部長就由內閣的裡面的內閣總理以下其餘內閣大臣兼任——其實,這等於變相的給李流規定了內閣的人數。
怕李流懵逼,還特意叮囑他:政權初創的時候,不管怎麼平衡怎麼制衡,怎麼妥協退讓,都要把吏部、戶部和兵部三個部長人選,或者說相應的內閣大臣,控制在自己這邊。王迪相信,就憑自己在後面給李流站臺,其他人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而且,只要牢牢把控住這幾個部門,也不怕別人有什麼反對意見。
如此一來,內閣也就有了尚書省的意思。
門下省,原爲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爲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王迪準備令其職能收縮,既然是侍從機構,那就不要做出圈的事情了,專職負責皇帝陛下,孫皓的“兒子”孫文一切起居和安全事務就行了,從國事中剝離出來,如此,也是爲了讓李流安心一些,感覺少了些掣肘(必要的制衡是要的,但不是通過這一點)。
中書省,曹丕始設,掌管機要、發佈政令的機構。隋唐時期成爲全國政務中樞。到了宋,中書省與門下省合併爲一個機構,曰“中書門下”,掌握行政大權,長官爲“同平章事”即宰相,其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這個部門,被王迪徹底的砍掉了。
其餘的亂七八糟的小部門也都被王迪合併同類項,歸到了內閣下屬的六部裡面,而且還告訴李流:六部十二司的人事問題全有他負責,十二司的編制人數也有他負責敲定(初期一定要少,後期可以適量增加,但,夠用就行是第一前提),憑藉着戰場上的武勇,官場上的充分放權,就是要讓李流在最短的時間內樹立起權威來,這也許不是最好的辦法,但,是眼下最合適的辦法了。
當然了,還有一環也要做出改變,改組的最後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