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

劉封的職責就是巡察江陵城外治安和關防,陳宮說的並沒有錯。孫尚香奪了劉封部下的軍馬,的確已經先犯了死罪。

劉備不禁深吸了一口氣,緊接着問道:“若我將此事視爲家事,又當如何?”陳宮於是繼續說道:“若以主公家事論之,孫夫人不過主公之妾,以一妾之身份,不告而別,奪門而出,是爲背棄夫綱!以母之名,攻殺義子,是孫夫人違逆人倫在先!副

軍校尉乃主公義子,愛父心切,何錯之有?且人之本性,圖存而已,禽獸尚且有將死之搏,何況人乎?孫夫人逞兇在前,副軍校尉自衛在後,理所當然。”陳宮從兩方面說明了劉封並沒有過錯,當然,這並不代表劉封就真的沒有過錯,只是陳宮給出了一個有理有據的說法罷了。世間事皆是如此,只要有心,總是能從不同的

角度得到不同的結果,至於事實到底如何,則並不那麼重要,只要人們都能從某一種說法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那就已經夠了。

陳宮的話調和了衝突,讓在場的衆人都很信服,也讓劉備有了一個可以對外的統一的說法。

然而劉備也不能真的如陳宮所言,不責怪劉封,反而嘉獎於他。若真這麼做了,那又將劉備的威嚴至於何地?將來是不是其他人也可以學劉封,做出類似的事情來?

對錯其實已經無關緊要,情理上說的通是第一重要的,而從劉備的角度出發,對此類行爲小懲大誡,也是必不可少!

“國相說的也不無道理,然畢竟人命關天,此番若就此了事,那些不明就裡的人如何看待本王?劉封於理無過,然卻置本王於不義之地,此番若不懲戒,恐將難以服衆!”劉備的態度很明顯的緩和了下來,衆人聽到劉備的話,都爲劉封暗暗鬆了一口氣。劉封似乎是早就預料到自己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如今的情形也證明了自己所料不錯,由

是底氣更足。

當然劉封也知道要給足義父面子,於是主公跪拜請罪道:“劉封知罪,願受任何責罰!也請諸位莫要再爲劉封說情!”

當事人表個態,比任何人說任何話都管用。劉備見劉封態度端正,似乎確有悔過之意,怒意愈平。

事已至此,諸葛亮終於站出來收尾了。“主公啊!副軍校尉既已知錯,主公不妨令其將功折罪。今孫夫人已死,只怕東吳難以善罷甘休。在下預料,那孫權遲早是要興兵西向,如今看來,恐在年內便有動作,主

公何不令副軍校尉領兵前往江夏軍前,戴罪立功?”劉封殺了孫尚香,對於東吳來講,只怕是劉封比劉備更該死!諸葛亮如此建議,正好利用了劉封與孫氏之間的仇怨,也可以激發劉封必死之決心,對於江夏防務,只會更

加有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無論東吳用何種手段對付劉備這邊的人,劉封都絕對可靠。劉備很快便明白了諸葛亮的用意,於是轉向劉封,就坡下驢道:“既然國相爲你開脫,軍師也爲你求情,爲父暫且饒你不死!今免去你副軍之職,帶着你的人去鄂城李嚴軍

中吧!若再有犯錯,定不饒你!”劉封雖然知道自己不會有大問題,卻沒有料到會被髮配往江夏鄂城。若是獨領一路人馬還則罷了,如今是去鄂城給李嚴當副將,這就非劉封所願了。在這江陵,劉封好歹

是副軍校尉,處在荊州軍核心位置上,近水樓臺先得月,要想往上走,要麼就是成爲獨鎮一方的將領,要麼就是緊跟着劉備身邊,這纔是進身之道!

然而劉備話已出口,劉封只能接受。對於劉備,劉封不敢有半點怨恨之意,但對諸葛亮“不合時宜”的建議,劉封卻是耿耿在心。話說諸葛亮爲何會在這個時候說出一個“不合時宜”的建議,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劉備卻是暗自欣喜的,因爲這至少說明諸葛亮沒有示好劉封的意思,劉封終究不過是劉

備的義子,若是身爲軍師將軍的諸葛亮跟劉封走的太近,這在劉備眼中恐怕就不是一件值得放心的事了。

事情最終還是得到了圓滿解決,至於那橫死的孫尚香,早已無人關心,劉備也只是一番感慨,幾句唏噓而已。

始非患難夫妻,終無徹骨悽情!可悲的只是孫尚香一人而已。

衆人各自散去,一場鬧劇,終以悲劇收場。劉備對於諸葛亮的話卻是記得清楚,諸葛亮說孫權遲早興兵西向,年內將有動作,這讓劉備很是警覺。在草草處理完孫尚香的喪事之後,劉備立刻便找來了諸葛亮和陳宮

二人。

“軍師此前斷言孫權年內或將興兵西向,那孫權當真又要挑起戰事?”劉備十分心切的問道。諸葛亮早已跟陳宮深談過此事,二人意見一致,劉備鄭重發問,諸葛亮面露凝重之色,微微嘆氣道:“前日亮曾與公臺兄談及此事,我等以爲,孫權興兵已不只是年內之事

,若不出所料,不出一月,主公與孫權之間必定戰端再啓!”

劉備一聽這話,更是吃驚問道:“軍師何以料定不出一月便有戰事?”

陳宮在一旁發生道:“主公可還記得前些日子接到的軍報?”

“國相是指幷州之事?”劉備不禁問道。陳宮點了點頭道:“正是此事!據報,匈奴人盤桓幷州不去,乃是曹操從中作梗。而今長安已經有所動作,後將軍徐晃已經領兵出上郡,與此同時,河北諸郡之間也盛傳曹

操有暗合匈奴之舉,此事顯然也是長安派出的細作散佈的消息,目的是掣肘曹操,使其不敢在此時出兵,以坐實其勾連外邦之惡名。”

“此事與我荊州又有何干系?”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劉備一時還沒有看到其中的千絲萬縷的關聯之處。諸葛亮不免憂思道:“幷州與荊州,南北迢迢相隔,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長安新帝既然出兵幷州,曹操必懼其趁勢大舉東向,如此一來,曹操必無暇南顧!東吳不乏智士,想來也必定會看到這一點,當此情勢之下,東吳若無北憂,豈會坐失良機,而不用心西向?圖謀荊州?以東吳孫權目前之情勢,唯有得到荊州,消除主公之大患,方纔可以解除其目前困境!是以亮斷言,不出一月,那孫權必定要對主公用兵!且極有可能是傾力與主公一戰!”

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五百二十四章 樸胡護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曹操戰書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四百零八章 自尋死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既薦才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曹操病篤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百八十三章 雲霧谷中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來使周羣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四百零八章 自尋死路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八百七十三章 黃忠出馬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五百六十五章 二張交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五百六十五章 二張交手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夜闖寢宮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六百零六章 蘄春起兵第九百零五章 妾何足惜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
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五百二十四章 樸胡護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曹操戰書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帶刺玫瑰第四百零八章 自尋死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既薦才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曹操病篤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百八十三章 雲霧谷中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來使周羣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四百零八章 自尋死路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八百七十三章 黃忠出馬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五百六十五章 二張交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五百六十五章 二張交手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夜闖寢宮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六百零六章 蘄春起兵第九百零五章 妾何足惜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