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

去卑、劉猛、劉訓兜父子三人死在了冷泉關,右賢王部那麼多人都死在了冷泉關,對於劭提來說,這是個從小到大都揮之不去的陰影,也是一段夾雜着仇恨的記憶。

誰能想到,十幾年後,當年冷泉關的那個漢人徐晃又站在了自己的對面,怎不叫劭提咬牙切齒!世間事往往很難說清楚對錯,事實上對錯本來就是個很模糊的概念。不同的角度自然得到不同的結果,對於如今的日逐王劭提來說,那是一段夾雜屈辱和仇恨的記憶,而

對於徐晃來說,那不過是一次十分平常的平叛行動!畢竟,是劉猛先攻擊的他!他只是爲了維護大局維護大漢的權威罷了!

“傳令下去,密切監視漢軍動靜!”

隨後劭提又喚來部下,交待了使命,令其立即去往雁門稟報谷蠡王劉靖。

此時的谷蠡王劉靖一面試圖聯繫曹操,一面則監視着雁門關內太原漢軍的動靜。然而曹操那邊毫無迴音,連派去的人都沒有回來,而雁門關內同樣並無動靜。

討逆將軍楊嶽早已接到了長安命令,命其謹守太原各處,主要防範曹軍,至於關外匈奴,不必他插手。事實上楊嶽也插不上手,太原郡兵力有限,自守已經是極限。

劉靖見到劭提派來的人,得知漢軍情況,又得知漢軍領兵將軍是徐晃,心下不由得一震,當聽到漢軍並不甚衆時,這才稍稍安定。看來正如此前曹操使者說的那樣,眼下的劉徵不會太重視幷州關外,這纔沒有派出大軍,僅僅只讓徐晃領了兩三萬人北上。確信漢軍人數不多,劉靖心裡有了底。在劉靖眼中,兩三萬的漢軍並不能對他構成致命威脅,現在他要等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儘快的跟曹操聯繫上,催促曹操儘快的發兵!一旦曹操跟劉徵開戰,那麼並北自然就可

以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大王!劭提首領請求大王與其合圍漢軍徐晃!首領說,眼下漢軍駐軍曼柏,我等正可以集合兵馬,三面圍攻!必能將漢軍徐晃部全殲在曼柏!還能趁勢收取河套!光復我

大匈奴故土!”此人將河套說是匈奴故土,真是大言不慚!河套之地原本就不屬於匈奴,此處乃是昔年秦始皇長城兵團駐地,只是後來秦末動亂,方纔被匈奴佔據,自漢大將軍衛青重新

奪回河套,三百年來,一直都是大漢疆土,何來匈奴故土之說!

來人這麼說,其實是劭提特意交代,目的是提醒劉靖,想要恢復匈奴昔日榮耀,河套遲早應該是匈奴人的目標!

不過劭提這些小心思並瞞不過劉靖,劭提出身右賢王部,劉靖也是清楚的。聽到徐晃這個名字,劉靖也就清楚了劭提爲什麼要提出合圍曼柏這個建議。劉靖隨即鄭重對來人言道:“回去告訴日逐王,在曹操出兵之前,我部不宜妄動,只需穩守並北便是!還有!千萬提醒日逐王,沒有我的命令,絕不要再自作主張!倘若壞

我大事,他便是我大匈奴的罪人!”

來人見劉靖神情嚴肅,於是悻悻而去,帶着失望回報自家首領。提議被否決,劭提只能眼睜睜看着徐晃駐軍自己的對岸,可是此前擅自截殺漢使已經讓谷蠡王很是惱火,現在若再不顧谷蠡王命令,恐怕是得罪人了。劭提雖然心有不甘

,卻也無可奈何,提議只好作罷。也虧得劉靖腦子還算是清醒,若是真的想要出兵合圍徐晃,那可就是自討苦吃了!徐晃雖然只有三萬兵力,但這三萬兵力可都是精兵良將,且徐晃善於治軍,令行禁止,

頗有周亞夫之風。匈奴人若敢主動出擊,想要在徐晃這裡討的便宜,那是絕不可能!曼柏雖然是三面受敵之地,徐晃既然敢駐軍在此,就有把握立於不敗之地!懷疑一個廝殺疆場十餘年的上將的本事,除非是腦子壞了!徐晃或許沒有馬超、趙雲之勇,但論穩重,劉徵部下上將之中,恐怕徐晃還是排第一的,要不然劉徵每次用兵

爲何會將後背交給徐晃?

幷州的事情沒有多久也傳到了東吳和荊州。吳王孫權得知匈奴此時挑釁劉徵,大爲困惑,寵臣胡綜是個沒有什麼見識的人,自然也無法爲孫權答疑解惑,於是孫權便將丞相張昭、尚書令諸葛瑾、侍中闞澤、顧邵四

人召來問對。

四人聽罷細情之後,各有所思,張昭略帶疑惑道:“以目下之匈奴,絕無對抗漢軍實力。依老朽所見,此事恐怕並不簡單!”

“張公所言甚是!此事十分蹊蹺!截殺漢使,這無疑是宣戰之舉。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匈奴人如此舉動只怕是有恃無恐!”闞澤也質疑道。

“孝則怎麼看?”孫權又看向顧邵。顧邵通盤細想了一遍,這才言道:“德潤之言是也!匈奴人這是有恃無恐,匈奴之恃,想來也沒有別人,必是曹操!若在下猜測的不錯,必是曹操與匈人暗中達成了交易,

意圖聯手對付劉徵!”

張昭、闞澤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顧邵的話,只有諸葛瑾並無明確表態。

孫權不禁問道:“子瑜有何高見?”諸葛瑾拱手道:“高見不敢當!不過在下以爲,以目前曹操之實力,未必真敢與劉徵一戰。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曹操勾連匈奴聯手對付劉徵,或許匈奴人只是被曹操當成了

棋子而不自知!有匈奴人掣肘劉徵,曹操便可以鬆一口氣了,至少短時之內,不必擔心劉徵會出兵東向!”

說到此處,諸葛瑾臉上有浮現出一絲憂色,張昭看見,於是問道:“子瑜莫不是還有何擔心之處?”

諸葛瑾籲聲道:“曹操若無西憂,只怕將有南謀!”

此言一出,連同孫權在內,四人皆是一驚。

“子瑜此言何意?”

諸葛瑾擔憂道:“在下只是擔心,曹操利用匈奴人牽制劉徵,目的是騰出手來對付主公!”

“你是說曹操會出兵南下?”孫權急忙問道,張昭等人也都緊盯着諸葛瑾。

諸葛瑾輕嘆了一口氣道:“若我爲曹操謀臣,必會建議曹操趁此機會揮軍南下,攻取徐州、豫州!”當今漢室天下,四方割據,互相之間都存在牽制與被牽制的局面,對於曹操來說,他的最大的威脅自然是西面的劉徵,只要能夠拖住劉徵,那麼曹操會放過南下奪回徐州

、豫州的機會嗎?

諸葛瑾提出的觀點讓孫權十分重視,不由得也對目前東吳所面臨的處境更加擔心起來。兗州、青州之戰中,孫權接連失利,眼下的東吳雖然地盤廣大,但實際上是外強中乾,要想守衛如此廣闊的疆土,目前的兵力是嚴重不足!以至於連拱衛壽春的兵力也僅

有右護軍蔣欽所部的兩萬餘人,其餘各部人馬都佈置在外圍防範,且還顯得很吃力。此時若曹操真的揮軍南下,再一次中原大戰,鹿死誰手,恐怕就很難預料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四百九十三章 祁山攻掠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九百四十章 幕後主使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八百九十四章 班師凱旋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美夢方醒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六百九十五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一百零七章 高順斬將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拿下馬超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發喪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馬岱疑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六百章 徐英解懷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殃及滿門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駱統闖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四百九十三章 祁山攻掠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敗曹洪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九百四十章 幕後主使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八百九十四章 班師凱旋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美夢方醒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六百九十五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一百零七章 高順斬將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拿下馬超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發喪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五百一十九章 猛虎下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馬岱疑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六百章 徐英解懷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殃及滿門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駱統闖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