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

這些天劉徵經歷了此生最爲激盪的時刻。如今,董卓已死,關中肅清,長安秩序一片儼然。劉徵率領的漢中兵馬,軍紀嚴明,誅殺了董氏餘孽後,又幫助長安百姓整修廬舍,發郿塢糧米以賑關中饑民,關中百姓們無不稱頌劉徵賢德。

話說天子劉協,劉徵兩次救其性命,劉協心裡認定了劉徵這個大哥哥。自董卓擅行廢立之後,劉協身邊的親人幾乎全都不在了,少帝劉辯被董卓毒酒鴆殺。劉協完全成了孤家寡人,眼下這長安,劉協最信任的便成了昌亭侯劉徵。

這些日子,劉協幾乎天天召劉徵進宮,也並沒有說什麼很多話,他只是想劉徵在自己身邊。劉徵知道劉協是心裡害怕、孤獨,希望有人陪在身邊,缺乏安全感的人最希望的當然是依靠。

劉徵看着十一歲的劉協,心裡感慨萬千。貴爲天子又如何?自古以來君王都是稱孤道寡,劉徵此刻深深的體會了這句話的含義。後世宋順帝劉準臨死曾說“願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大概也是這種感受吧!

從漢中臨出發前,荀彧曾問劉徵“此行何所求?”

劉徵沒有回答,他知道荀彧的意思。此次兵指長安若成功,天下權柄在握,而劉徵也是皇室帝胄,與天子同出同源,按輩分還是天子皇兄。憑劉徵的手段和身份,或可爲臣,或可爲君,但憑己意!莫有不從!其實自劉徵進入長安後,文武百官也有人想過這個問題,自古廢立之事,若在皇統之內,也並無不可。

大漢江山如今江河日下的局面,一是由於桓、靈二帝朝政混亂,其二也是由於幼主當朝,以至權柄旁落。而天子劉協與劉徵都是源出河間孝王,劉協弱幼,劉徵卻能以二十出頭的年紀,統領這麼多的能臣武將,孰優孰劣,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劉徵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尤其是自己從小就看的那麼多歷史劇,那時候的他,也曾幻想,當皇帝的夢誰沒有過呢?

然而,劉徵見到眼前的劉協的樣子,現在他心中已經有了給荀彧的答案!或許劉協天命如此吧!高處之寒,只能留給劉協去獨自忍受了!劉徵又想到了皇甫寧,他可不願當孤家寡人。

不過這劉協真讓劉徵感覺到了自己在現代的弟弟,一種愛護之情也自然而然的從心底生起。既然自己不願進位,那就好好輔佐他吧!但願劉協將來能成爲一代明君。

話說徐榮和賈詡早就傳書給了劉徵,如今正好帶着三萬人馬來到了長安附近,二人聞知,董卓已死,劉徵已然攻進了長安。徐榮聽到這個消息,對賈詡說道:

“若非文和兄,我徐榮如今已然成了董氏餘孽了!文和再次救了徐榮一命啊!”說罷便跪拜在賈詡前面,行了一大禮。

然而此時的賈詡心裡卻不是在感慨這些,反而充滿憂慮。徐榮見賈詡如此這般,便問道:

“文和怎麼了?董卓已死,爲何悶悶不樂?”賈詡嘆了口氣道:

“董卓是該死!可惜死的太早了點!”

徐榮不明白,問道:“兄長此話怎講?”

賈詡對徐榮說道:“我們殺胡軫,綁段煨,不過是爲了奪得兵權,更重要的是要入關勤王,可如今卻並未有尺寸之功,我們並不熟知劉徵爲人,你我前途暫且難料啊!”

“兄長考慮的是!徐榮沒有想到這層。那如今我們該怎麼辦?”

賈詡思索了一下,問道:“若讓你放出所有兵權你可願意?”

徐榮是個將軍,帶兵打仗已經是半輩子的事情了,還不容易現在手裡又有了三萬人馬,賈詡這話真叫他難以取捨。

“你要知道,董卓已死,你我二人擁兵三萬在關中,那就是劉徵最大的隱患!若不棄兵權,你我將永世爲賊!”賈詡說道。

徐榮聽到賈詡的話,感嘆一聲道:“那就這樣吧!”說完悶悶不樂的走出了帳外。賈詡於是立即書就請表,送往長安。

劉徵這邊由於有劉協和皇甫寧兩處需要照顧,軍中大小事務便全都交由荀彧處理。劉徵正在皇甫寧處,荀彧拿着賈詡徐榮的請表來見。

“侯爺!徐榮、賈詡二人有表呈來。”

“哦,他們也是該到了!不過二人到的有點遲啊!”劉徵對徐榮、賈詡二人的印象可不怎麼好。徐榮原來跟自己同在北軍任職,可他卻歸順了董卓。而賈詡在劉徵的印象裡就兩個字——毒士!

本來長安未破時,劉徵當然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但如今長安已破,二人姍姍來遲,未損一兵一卒。尤其是反覆無常,劉徵心裡可不怎麼放心。

“二人上表,請求將手下三萬兵馬全數交由侯爺統領,二人再不領一兵一卒!”荀彧對劉徵說道。

“嗯?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啊!”荀彧問道:

“侯爺打算如何安置這賈詡、徐榮二人?”

劉徵想了想,殺肯定是不行,二人既然棄董投我,若殺了二人,將來便再無人敢投靠自己了。於是說道:

“那就賞他們些錢財,讓二人在長安當個小官吧!”荀彧望着劉徵,默不作聲,不置可否。劉徵疑問道:“文若有何建議?”

“下官以爲,侯爺應當重用此二人!”劉徵不解,問道:

“爲何我非要重用此二人不可?”荀彧說道:“原因有三!”

荀彧的見識素來是劉徵佩服的,聽荀彧這麼說,劉徵問道:

“請文若分解!”

“其一,這徐榮曾在洛陽大敗諸軍,確有統兵之才。賈詡深諳兵法,西涼名士閻忠曾言,賈詡有張良、陳平之才。此次劫段煨,殺胡軫,投順侯爺,交出兵權,足見其智!二人反覆,無非是爲了活命而已。當此亂世,實屬正常。棄二纔不用,實爲可惜!”

“其二,董卓方滅,二人所率部也都曾是董卓部下兵馬,若屈其主帥,難免人人自慌,于軍不利。若重用徐榮、賈詡,表可表明侯爺並不追究昔日過錯,可安衆心。”

“其三,更重要的是,侯爺要借重用賈詡、徐榮告訴天下諸侯,侯爺的胸襟足夠寬廣!更是告訴天下英才,侯爺有足夠的容人之量!昔高祖最恨雍齒,張子房卻建議高祖厚賞雍齒,侯爺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劉徵仔細思考了荀彧的話,確實如此。

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二百七十四章 宛城危急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異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六十五章 典韋護主拽奔牛第三百章 優撫漢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三百五十一章 義正嚴詞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六十三章 古川口張任顯威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截擊嚴顏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治關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石神弓第七百零七章 南中四郡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十二章 自己想象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擒夏侯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黃相鬥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
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二百七十四章 宛城危急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異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六十五章 典韋護主拽奔牛第三百章 優撫漢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三百五十一章 義正嚴詞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六十三章 古川口張任顯威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截擊嚴顏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治關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八百三十四章 高定來降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石神弓第七百零七章 南中四郡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十二章 自己想象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擒夏侯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黃相鬥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