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異變

周羣突然來到劉徵身邊,“益州有變”四個字令劉徵很是驚訝,也很是重視。

周羣對劉徵說道:“適才我觀天象,益州分野,有彗星相沖,且主星暗淡無光,劉璋必有所困!”

說實話,原來的劉徵對於玄乎其技的本領並不怎麼相信,不過自從自己再次醒來見到無憂子之後,劉徵才發現自己其實對這種神秘力量一無所知。

這個世界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現代科學並不能夠解釋一切,是他從自己的親生經歷所得出來的最重要的結論。

“仲直沒有看錯?”劉徵對周羣的本事開始有了瞭解。

周羣肯定的回答道:“今日星月燦爛,應當不會看錯!”

劉徵低頭想了一下,當即說道:“傳令下去,上庸暫就不去了!明日快馬回南鄭!”

馬雲祿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便被周羣一一告知漢王明日回城。

第二日劉徵早早就騎上了飛羽,趙、羅、馬、周、陳五人緊隨其後,在十八騎的護衛下,一路絕塵而去!

賈逵起初聽到漢王要立即回南鄭的消息,還以爲是對自己在西城的作爲不滿,後來才得知是周羣預知益州有變。

劉徵臨行前只是交代賈逵務必要治理好西城,時刻關注漢東四縣。

劉徵坐下飛羽,迅捷如電,趙雲等人緊催坐騎,才勉強跟上。而周羣、陳術並非身不離鞍之人,於是便落在了後面,與十八騎隨後而行。

賈詡、司馬懿、沮授等人沒有想到漢王竟然會突然回來,接到漢王議事命令時,還驚愕不已。

“漢王回城如此之急,到底是發生何事了?”賈詡不禁問道。

劉徵相信周羣的判斷,於是對衆人說道:“仲直夜觀天象,益州分野有變,我軍似有可乘之機!”

“什麼?益州有變?”賈詡、沮授皆是一愣。

“看來果真如此!起初我還不太敢肯定,想不到仲直兄也早已經看到了!”司馬懿點頭自言自語的說道。

這話出口,倒令劉徵十分驚奇,於是問道:“莫非仲達也知道?”

司馬懿回過神來,對劉徵拱手回話道:“三日之前,我觀西南主星闇弱,似有異變。只是我觀星之術粗淺,故不能斷定,今日聞漢王之言,這才得以肯定!”

“那就錯不了!仲直遠在西城,竟與仲達所得相同,可見益州之變卻有其事!”劉徵確信道。

賈詡聽了漢王與司馬懿的對話,沉思了片刻道:“既然如此,當立即整調漢中兵馬,隨時做好準備!此時還應當立即派出千里斥候,探聽益州動靜,決不可錯過任何可乘之機!”

“文和先生所言甚是!沮軍師,此事你即刻便去安排,我要每時每刻清楚知道益州動向!”劉徵對沮授命令道。

沮授在軍中爲劉徵主管軍情刺探等事,因此劉徵將此事吩咐於沮授。

沮授當即領命,轉身出府,直奔軍營而去。

劉徵又令賈詡傳令三軍,向南鄭大營集結,閻圃則去與糜竺準備隨軍糧草輜重。

衆人分派已定一切便都等着斥候回報,不過這也並非旦夕之事,畢竟漢中南下益州,山道蜿蜒,關隘重重。

周羣、陳術等人遲了一天,才終於回到了南鄭城,劉徵將陳術請到漢王府於荀彧等人一一相見,又將試才院一事細說與衆人。

荀彧、陳羣雖然出自世家,但是出乎意料的卻並沒有反對漢王新政,反而表態支持,這令劉徵很是感動。

這荀、陳二人跟隨劉徵已經長達十年,這十年間未曾有過安寧,不是在劉徵身邊處理各種政務,便是被馬騰幽禁在長安,而後又雖劉徵奔波輾轉中原各州,可謂是勞心勞力,九死一生。

得到他們的支持,令劉徵信心更足,誓要將試才之法推行下去。

劉徵又將自己在西城的所見所感,及強平準、弱均輸、便商賈三策說與糜竺聽。

糜竺聽完大呼意外!

“想不到漢王竟對商賈行貨之事有如此深的瞭解!糜竺真是大開眼界!”

“孤陋之見,恐不得其要,但平準均輸之弊已現,勢必要有所改進,此時就交由子仲來督辦,儘快擬出相應對策,也好早日施行!”劉徵當然不能班門弄斧,爲人主者最忌不懂裝懂。

平準、均輸、商賈之事,就這漢中來說,肯定沒有人比糜竺更爲了解,所以劉徵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將此事全權交付糜竺。

優撫漢中故屬、設立百工之所、崇醫館、試才院、校正平準均輸,等等諸事,皆須成定製,這並非一項簡單的功成。

劉徵對衆人說道:“眼下事務繁雜,今後任重道遠,還望各位戮力爲之!劉徵在此先行謝過!”

這一個謝字可把衆人都驚到了。

“漢王言重了!我等既已選擇奉事漢王,必將盡心竭力,死而後已!”荀彧誠懇的說道。

“文若、長文皆是本王起家之臣,我怎捨得你們死而後已啊!高祖爲漢王之時,身邊有蕭曹以爲肱骨,你二人便是我劉徵之肱骨!政事由你二人操持,我再放心不過了!”劉徵對二人讚道。

荀彧、陳羣聽了劉徵這話,心中感懷不已。

此行漢中鄉縣巡察,劉徵最大的收穫還是周羣。

起先劉徵對周羣的瞭解不深,只是因其父親周舒,而稍稍高看。

但是此次隨行,周羣常常能夠細膩的理解到劉徵意思,所作書記之事,萬無一漏!

又能在劉徵不解諸事的時候加以解說提醒,真可謂是侍從無間,這令劉徵很是滿意,遂有重用之意。

除此之外,周羣也算是陳術的舉薦人,劉徵因此而得一賢才,也算是周羣之功。

最讓劉徵欣喜的是周羣這占驗天算的學識,司馬懿竟不能過之!

此行衆人皆是歡欣,當然這其中還數羅奎最爲高興。

西城漆官一事時,劉徵曾拍了拍羅奎的肩膀,當時羅奎就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於是便私底下悄悄問了周羣。

周羣對羅奎說道:“漢王之尊,非親信爪牙,何以如此?”

羅奎聽了周羣這句話,當真是喜上眉梢,這比自己被提拔爲護軍校尉更令他欣喜。

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二百二十九章 莽撞二曹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五百零七章 婁圭提醒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築城退守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八百四十二章 往說狼岑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二十八章 董越軍敗回溪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合肥解圍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周魯合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王商告假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石室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四百七十四章 兩路軍報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
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二百二十九章 莽撞二曹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八百六十六章 識破陰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五百零七章 婁圭提醒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築城退守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八百四十二章 往說狼岑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二十八章 董越軍敗回溪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合肥解圍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糧草不足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周魯合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王商告假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石室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四百七十四章 兩路軍報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