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

建安七年夏,一代梟雄袁紹病逝於冀州鄴城!

安定了一年多的大漢天下再一次的走到了戰亂的邊緣!

袁紹的死使得中原一時間風雲涌動!二子袁尚、袁譚爲了爭奪袁紹留下的河北四州大打出手!

袁尚佔據鄴城,也被審配、逢紀順利的推上了河北之主的位子。袁譚不甘心爭位失敗,於是便領着青州兵馬殺向了鄴城!

二袁在冀州爭的你死我活,好不膠着!

許都的曹操卻已經是笑出了聲!

“袁紹號爲雄主,其於治家卻是如此不堪!子嗣雖多,卻不能令諸子各安其衆,可見袁氏之敗乃是上天註定!怪不得我曹操!”

“袁氏稱雄河北已經十餘年矣!此正是丞相建功之時!如今河北行將分崩離析,其將卒早已不復當初,丞相只消命一大將,引兵數萬,一戰而河北諸郡傳檄可定!”程昱附和曹操道。

“丞相可立即整備大軍,直撲鄴城,鄴城若下,河北再無大患!”荀攸亦建言道。

丞相府衆人都紛紛恭賀曹操大功將成,然而參軍司馬懿卻無動於衷,依舊是面無表情的坐着。

曹操心中正興奮即將到來的勝利,享受着衆人的呼擁,沒想到卻被司馬懿給潑了一盆冷水。

曹操心有不悅的問司馬懿道:“司馬參軍爲何默然不語?”

司馬懿見曹操問話,於是“恭敬”的對曹操拱手說道:“丞相英姿雄偉,手下戰將千員,長戟百萬,天下遲早都將在丞相的鐵騎下臣服,屬下願待天下太平之時,再賀丞相!”

司馬懿看似恭敬,實則是話裡有話。這丞相府的人一個個都是人中翹楚,哪裡會聽不懂司馬懿的話?

這時曹操的臉色可不怎麼好看,這司馬懿不肯祝賀自己,難道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嗎?

“司馬參軍!此戰我必定建功河北,你卻如此作態,是掃在座衆人之興!我若強要你相賀呢?”曹操對司馬懿說道。

司馬懿當然知道曹操已經有了慍怒之色,但是卻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後拱手道:“屬下恭候丞相全軍歸來!”

這話的意思可就深了!

司馬懿說自己要等着曹操回來,那就是說他已經料定曹操一定會親自領軍出征,而不是程昱說的安排一大將出徵河北!

其次,司馬懿是恭候“丞相歸來”,那就是說司馬懿已經表明了態度,他是不願意隨曹操出征的。

而一個“全”字則更值得玩味了!兩軍交戰,損傷在所難免,豈有“全軍”歸來者?司馬懿這是什麼意思?

曹操瞪着司馬懿,然而司馬懿卻並沒有絲毫懼色,依舊是泰然自若的坐在位子上。

“來人!把司馬懿給我綁了!此人狂妄至極,言辭不遜,待我大軍出征之日,便拿來祭旗!”曹操突然發怒道。

“丞相恕罪!丞相饒命啊!仲達太過年輕,望丞相念其初犯,饒仲達一命!”司馬朗聽見曹操要將司馬懿打入大牢,還要殺了司馬懿,驚慌的趕緊出來求情!

司馬懿其實根本就沒有表現的狂妄,相反倒是一直都很恭敬,而且凡是曹操有問,他也必答,根本談不上丟了曹操的面子。

不過這都只是表面現象,曹操豈會看不出司馬懿骨子裡的孤高自傲?在司馬懿的心裡,恐怕這堂上所有的人都不值一提!這一點可是曹操所不能容忍的!因此纔有這突然的一怒。

荀攸已經在場的衆人大多與司馬家有交情,見曹操突然發怒要斬司馬懿,於是也紛紛爲司馬懿求情。

曹操心裡是真的想要殺司馬懿的!一者是司馬懿的心底孤高,表面恭敬,這種行爲是曹操所看不慣的。二者其實曹操也是因爲郭嘉的死而對司馬懿有一些遷怒。雖然是自己的安排,但是畢竟郭嘉是在司馬懿出現之後便溘然長逝。

不過當曹操看到了在場的衆人都在爲司馬懿求情時,剛纔的怒火這才稍稍被按捺住。

曹操想了一下,就此收回成命那是不可能的,否則豈不成了戲言?

於是曹操才說道:“既然諸位都爲他求情,那就暫時不殺他!若我此戰功成,回來再取你項上人頭!”

就這樣,司馬懿因爲曹操的喜怒無常,莫名其妙的被押進了大牢等死。司馬朗已經是心急如焚,然而司馬懿卻依舊是不以爲意,彷彿只是去牢中住兩天一樣。

二袁相爭,曹操於是趁機起水路大軍八萬,自許都出發,直撲鄴城,想要趁着河北內亂,一戰而定中原!

曹仁被曹操安排坐鎮許都,爲其防範後方。前軍將軍爲夏侯惇,領兵三萬先行度河,紮下營寨,曹操自領五萬大軍押後而行!

冀州,袁譚領兵數萬屯紮在繁陽,正欲強攻鄴城,袁尚這邊也早就做好了準備,意欲與袁譚一決雌雄,整個魏郡一時間都陷入了兵荒馬亂之中。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曹操領兵北上,袁譚、袁尚各自都接獲了情報,二人反應不一。

雖然都對曹操這時候的行動很是擔憂,但是袁譚、袁尚二人都認爲自己更夠很快的解決對方,到時候自己成爲了河北之主,再戰曹操不遲。

然而二人的屬下卻並不都是這麼想,河北畢竟還是有很多有識之士。

袁譚麾下有一別駕王修,正是當初北海孔融手下的那個王修!自從孔融投靠了曹操之後,王修不能接受,於是便來到了青州。

由於王修在齊地也算頗有聲名,於是便被青州刺史袁譚闢爲了別駕。

袁譚得知曹操北上,於是便對王修說道:“我欲急攻鄴城,待拿下鄴城之後,再與曹操決戰,叔治先生以爲如何?”

王修雖然算不上是個大才,但確實個明白事理的人,於是便對袁譚說道:“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如人之將鬥而斷其右手,如此可算是明智嗎?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誰親之!明公當思禍起蕭牆之事!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曹操欲爲漁翁,明公豈能做那鷸蚌?願明公暫歇兵戈,與尚公子握手暫和,共敵曹操,如此,先公可含笑九泉矣!兄弟親睦,以御四方,可以橫行天下,此臣之所冀望也!”

王修的話令袁譚一時慚愧不已,袁譚不似袁尚,當初袁紹與曹操相持官渡之時,袁尚是留守鄴城,而袁譚則是親自參與了對曹一戰,他深深的知道自己的父親對於敗給曹操的懊惱,這樣的事情,袁譚也不想再看到。

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八百八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零九章 平準均輸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徵甦醒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閻行退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二百四十一章 喬裝潛行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長安收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鄴城決斷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四百六十六章 關黃之鬥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四百六十六章 關黃之鬥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斬將立威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七百零一章 周郎嘔血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二百六十三章 求賢被拒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八百九十一章 留下馬超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六百六十五章 劉備止步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懲治馬超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誘出殲滅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集兵五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二百五十章 冀亭伏兵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
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八百八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零九章 平準均輸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徵甦醒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閻行退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二百四十一章 喬裝潛行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長安收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鄴城決斷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四百六十六章 關黃之鬥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四百六十六章 關黃之鬥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斬將立威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七百零一章 周郎嘔血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二百六十三章 求賢被拒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八百九十一章 留下馬超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六百六十五章 劉備止步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懲治馬超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誘出殲滅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北取下邳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集兵五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二百五十章 冀亭伏兵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