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

周羣觀得天象異變,急報漢王。劉徵得書大驚,一切來的太快。這時代最要命的事情便是消息不及時,天象竟然成爲了需要依託的東西,這也是沒誰了。

至少目前劉徵還沒有得到張任的軍情奏報,不過即便是劉徵接到張任的奏報時,該發生的事情也應該是早就發生了。

沮授感慨道:“曹、劉、孫三家會獵荊襄之地,不知最終鹿死誰手!”

劉徵早就定下不摻合的大政方陣,而且就目前來說,劉徵也沒有多餘的力量去摻合。

“傳我命令,五日後啓程南歸,趙雲、張郃押軍隨後。”劉徵定下計劃,又對徐英、張既二人道:“關中之地就有勞二位多多出力了!”

徐英、張既知曉輕重緩急,才見面,劉徵便要南歸,雖然有些失落,好在重要的事情都已經定下,接下來也不過是實施而已。

而且劉徵留下了張遼、賈詡二人,想來關中已經可以放心。

回長安的路上,劉徵問徐庶道:“今劉表將死,臥龍、鳳雛待而高飛,元直可爲本王求之?”

當初司馬懿奉劉徵命令,去尋荊襄高才,結果被劉表抓住,送給了曹操,而龐統、諸葛亮卻被劉表監視了起來,因此劉徵再難得到二人。

現在劉表大勢將去,困居荊襄的諸葛亮、龐統自然再一次的進入了劉徵的眼簾。

徐庶的大才,劉徵已經見識過了,由此也可知諸葛亮、龐統二人才名不虛,劉徵心中暗誓定要得到此二人爲用。

徐庶聽到劉徵提到諸葛亮、龐統二人,不禁心生思念之情。

自跟隨漢王以歷三載,也不知道這二位舊友如今怎樣了。相隔兩地,三年未通音信,徐庶想起諸葛亮、龐統還有那龐德公、水鏡先生等一衆荊襄故舊,不覺傷懷。

劉徵看見徐庶感傷,於是說道:“此番前去,正是元直再會故交好友!荊襄多高才,本王這裡尚有高位相待!孟起!”劉徵又呼馬超道。

馬超不懂劉徵、徐庶談的話,一路上自顧自的晃神,聽到漢王呼喚自己,趕緊答了一聲“到!”

劉徵嚴肅的看着馬超道:“此番元直將入荊襄,由你隨行護衛,若有毫髮損傷,你也不必回來見我!”

馬超一聽這話,知曉漢王不是開玩笑,當即挺直了腰桿,抱拳領命道:“漢王放心!若參軍有所損傷,超自刎謝罪!”

劉徵見馬超言辭豪壯,還是不放心的叮囑道:“去往荊襄之後,一切聽元直安排,不得有誤!”

吃一塹,要長一智,王城一事,教訓已經足夠深刻,在馬超心裡,若是沒有徐庶出言相救,只怕自己現在已經身首異處,因此不須劉徵提醒,馬超肯定唯徐庶之命是從。

徐庶要回去荊襄故地,對他來說,本來是件好事,但當劉徵說完欲令徐庶請得諸葛亮、龐統二人後,徐庶表情卻變得凝重。

“元直有話要講?”劉徵跟徐庶也已經有了一定的默契。

徐庶感嘆道:“諸葛孔明有天人之智,龐士元號爲雛鳳,得此二人必於漢王大有裨益,只是……”

徐庶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劉徵不明所以,於是問道:“只是什麼?”

“只是若在下無法爲漢王求得此二人,該當如何?”

徐庶的言下之意其實是說,如果諸葛亮、龐統不肯來劉徵麾下,或者想去曹、孫、劉三家,那該怎麼辦?

既然是大才,如果不能爲自己所用,而爲他人所用,無疑將會是個大麻煩。徐庶跟二人是故交好友,當然不希望出現後一種情況,但世事難料,誰也不知道情況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劉徵聞聽徐庶的話,不禁倒吸了一口氣,思慮再三,劉徵還是“咬着牙”對徐庶道:“曹操曾言‘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本王既立意除賊扶漢,自當與曹操相背而行!人可負我,我不負人!”

人可負我,我不負人!

要說出這句話並不容易,而要踐行這句話更是難上加難。

劉徵當然有“梟雄”的一面,比如對待金城背義邀功的陽逵,對待臨危賣主的楊懷、高沛等,那都是沒給他們好果子吃。

但是,說到底這些人畢竟都是德行有虧,劉徵如此相待也並不爲過。而諸葛亮、龐統二人與劉徵素昧謀面,僅僅因爲其身負盛名,不得用便要除之,劉徵着實不忍。

當說出八字交代之後,徐庶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但心裡卻也爲劉徵擔憂。一面是自己效命的主上,一面是自己多年的至交好友,徐庶內心自然是矛盾的。

也不知怎的,當劉徵提起諸葛亮、龐統二人時,徐庶心裡便隱隱不安,似乎預示着這一趟並不能順心。不過事在人爲,總的走一趟才知道結果。

就在劉徵這邊做安排的時候,曹操這邊也正在積極的關注着荊襄。

司馬徽知道司馬懿是個扔哪兒都死不了的主,因爲其心計太深,果不其然,由於言中曹操第一次討伐袁尚必無功而返,司馬懿得到了曹操的讚許。

此後,司馬懿便一直以丞相府參軍的身份,跟隨在曹操軍中,雖然用他的時候並不多,但能夠隨軍,便足以證明,其已經得到了曹操的待見。當然,進入核心曾還爲時尚早,畢竟司馬懿曾有效力漢王的過往,這還是曹操所忌諱的。

曹操集十萬大軍駐軍洛陽,分夏侯尚領兵兩萬,進駐河東,又分曹洪領兵三萬據弘農把守各關,其餘五萬大軍則停留在洛陽,按兵不動,等待時局變化。

先鋒曹仁已經駐軍潁川、南陽交界處的魯陽,正在等候時機到來。

當此之時,司馬懿求見曹操。

曹操正倚座讀各路奏報,書佐楊修,治中荀攸二人侍從在側。聽到司馬懿求見,曹操放下了手中書簡,令軍校請司馬懿進來。

司馬懿入得堂內,拜見了曹操。

“仲達此來有何事啊?”曹操復又拿起了手中書簡,並不看司馬懿,只是悠悠問道。

司馬懿對曹操的脾性早已經瞭解,倒也不以爲意。

“丞相可曾聽聞荊襄有臥龍、鳳雛,人言‘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

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四百五十五章 張鬆怨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擒夏侯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三百六十八章 四俊一堂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斬後奏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異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四百八十五章 宜加褒獎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四百五十一章 諸王之制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周瑜遺言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能言善辯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人頭展覽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戰則已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襄陽會曹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六百五十一章 廖化相助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八十章 天選女王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
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四百五十五章 張鬆怨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據弘農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擒夏侯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三百六十八章 四俊一堂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斬後奏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異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四百八十五章 宜加褒獎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曹仁赴宴第四百五十一章 諸王之制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九百八十二章 垂釣春江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周瑜遺言第五百七十二章 生擒張郃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能言善辯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人頭展覽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戰則已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襄陽會曹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六百五十一章 廖化相助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八十章 天選女王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七百六十章 殺進城中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