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

徐庶贊同賈詡的看法,建議暫時不攪進荊州亂局,但同時也加上了自己的對策。

賈詡一語定調,徐庶做了完善補充,二人配合無間,令劉徵很是滿意。

徐晃等人聽了賈詡、徐庶的話,自然也再無異議。

既然決定暫時不參與荊州的亂局,那麼關中之事,劉徵就必須要有所動作了!

沮授已經密切關注關中軍情,於是出來說道:“眼下韓遂已經擁兵屯於扶風,挾制涼州各郡,馬騰止擁馮翊、京兆二地,情勢可謂危急,漢王當如何應之?”

劉徵面懷憂慮的說道:“關中之亂,必是曹操所爲!畢竟是嶽舅之親,本王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即刻傳令張遼,令其整軍備防,時刻關注關中情勢。本王自當領兵進屯漢中!其餘事,待到漢中,再做計議!”

衆人都聽清楚了劉徵的決定,當下無異議,於是各自去做了準備。

成都周邊各營,有兵馬共計九萬,如今關中情勢尚且不夠明朗,劉徵暫只決定自領中軍親衛一萬五千兵馬先期進入漢中,觀時待變。

張繡部四萬兵馬押後徐行,等待劉徵命令。徐晃領四萬後軍,與荀彧坐鎮成都大營。

自得了益州之後,劉徵的中軍親衛進行了大換血。

以前兵力不足,沒有太多選擇,自從手中擁兵上十萬之後,劉徵特別下令,將中軍兵馬沙汰弱卒,再由各軍精選將士編入。

這些被精選的出來的將士,清一色至少是什長以上,而且必須是膂力過人,最爲強壯。

曹操設立了虎豹騎爲親兵精銳,劉徵當然也不會落後。

而且劉徵也爲自己的精銳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麒麟衛!

麒麟者,仁獸也!

《淮南子·地形訓》曰:“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很多人以爲“庶獸”也是一種神獸,其實這是根本就沒有看懂。

所謂“庶”,即是“普通、尋常”之意,如庶民、黎庶等。所以這裡的庶獸並不是個專名,而是泛指所有普通野獸。

凡是長毛的都屬於“庶獸”的範圍,自然,虎、豹也在“庶獸範圍之內。

劉徵爲自己的精銳取名麒麟衛當然也有押曹操一頭的意思!

麒麟衛領將自然是趙雲,羅奎爲其副將,楊任、楊昂各領左右一營兵馬。

除此之外,樸胡的板楯兵堪爲劉徵衝陣先鋒利器,自然也在劉徵中軍之內。

中軍精銳有定製,凡有戰損,便從其餘部隊選精銳補之。因此這支兵馬,人數不在多,有一萬五千的編制足矣!

當下軍議已定,還有一件事情,劉徵卻是必須要做。

馬雲祿正帶着劉蓉在府院之中觀賞春色,她還不知道關中的消息。

看見劉徵走來,馬雲祿臉上露出了笑容。

劉徵正要開口,馬雲祿立即以手指口示意小聲。

“蓉兒睡着了!”馬雲祿輕聲的對劉徵說道。

這段日子,對於劉徵來說是難得的安寧,每日除了處理一些政務,劉徵基本上都陪在馬雲祿和蓉兒身邊,也算是享受了難得的幸福生活。

有時候劉徵也有些懷疑自己到底實在爲什麼而活。

自中平六年,劉徵來到這個時代,迄今已歷十四載!這十四年對於劉徵來說,就是一副跌宕起伏的人生長卷,更多的時候,自己都是被世事推着往前走。

有時候劉徵也會想,如果自己是寄身於一個普通人身上會是怎樣的一種經歷?

然而,劉徵終究是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要自己或在這個世上一天,那麼烙印在自己身上的東西就永遠不會消失。

漢中王,輔國大將軍,當初的經歷,早已經成爲了劉徵身上永遠無法抹去的光輝,而這也成爲了劉徵永遠無法再安然生存在這個時代的理由。

現在就算是劉徵願意拋棄一切,如曹操等輩也絕不會容許自己的存在。

這一切都是當初意氣風發的自己種下的因,現在這個果也只能劉徵自己來採。

劉徵的身上寄託了太多的別人的期望。

原來的劉徵覺得位高權重就意味着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前,劉徵還極其的羨慕皇帝們,他會想象那種,天下由自己一人說了算的暢快。

但是後來的經歷一次次改變了劉徵的想法。

第一次劉徵對這種觀念產生動搖,是在自己率兵攻進長安,在長安皇宮之中見到瑟瑟發抖的劉協的時候。

那時候劉徵就開始覺得,位置再高也會有恐懼,也會有困苦。地位的高低,並不意味着人生的多大不同。

反而,越是處於風口浪尖,越是處於衆人的目光所集處,人生也越發困擾勞累。

然而,現在劉徵已經沒有機會再重新做選擇了!十餘年前,他便已經上了一條順流而下卻無法靠岸的大船。他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住這艘船的方向,絕不能讓這艘船撞上湍急河流中的礁石,他必須將這一船人安然的送到重點,這就是劉徵的使命!

每一個承擔歷史巨輪重任者,都必然會要捨棄一些東西,在數千年的歷史之中,人們看到的最多的便是親情。

世人看到的多是那些站在歷史峰尖的人多麼無情,殊不知這些人也有太多的無奈和割捨!

無情未必不是多情!

家國之間的抉擇,難道僅僅只是爲了自己的權力慾望?恐怕這其中並不是這麼簡單一句話就可以蓋棺定論的。

謀國者,豈有家乎?

這既是一種決絕,恐怕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劉徵越來越相信,每個人生來一定是帶着某種使命的,這些使命有大有小,造就了千千萬萬的不同人生。

“夫人!快驛送來了關中軍報。”劉徵平靜的對馬雲祿說道。

馬雲祿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愣了一下,繼而也平靜的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自從馬騰接受了馬雲祿與劉徵成婚的事實之後,兩邊還是時常有書信來往的,但是軍報卻是第一次。

馬雲祿自小生長軍旅,聽到送來了關中軍報,當即便明白一定是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

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馬岱調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五百二十八章 漢王用意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不用魯肅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浦議和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馬岱脫險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祿北奔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五百二十四章 樸胡護印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張飛出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信任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曹操病篤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收押二公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馬岱疑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四百一十六章 計召關羽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臣子本分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七百八十八章 捷報遲來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
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馬岱調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五百二十八章 漢王用意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不用魯肅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浦議和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五百二十三章 二馬同謀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一章 老套的穿越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馬岱脫險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祿北奔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五百二十四章 樸胡護印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張飛出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鮮于填土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錢梅乾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信任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曹操病篤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收押二公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馬岱疑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病倒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四百一十六章 計召關羽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臣子本分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第七百八十八章 捷報遲來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六百二十章 三面合圍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