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白龍魚服

“士居,久別至今,體中何如?”

庾懌率領一衆禁軍宿衛,日夜兼程,於練湖之畔迎上沈充並其隨行的龐大車隊。

沈充見到庾懌相迎,也是笑逐顏開,自車駕上一躍而下,遠遠便大步奔來:“竟是叔預親自相迎,實在讓我受寵若驚!”

感受到沈充的熱情,庾懌心情又開朗許多,久不見面的些許疏離感蕩然無存,心境復又回到當年軍營之中把臂言歡的狀態,上前拉住沈充臂膀,仰頭大笑起來:“士居統率一地,跨海破賊,名著今時,我等舊友,亦感與有榮焉!”

說着,他又將今次隨行的宿衛將軍紀況介紹給沈充。

禁軍六衛,多爲丹陽子弟擔任,紀氏于軍中素有威望。雖然紀瞻已經逝去,影響卻未消散,紀氏子弟多充宿衛之中,這位紀況如今官居左衛將軍,乃是丹陽紀氏如今最顯達者。

沈充上前與紀況見禮,笑道:“小兒歸家時,常言紀君雅趣,因往年冒犯之舉多有愧疚。今日得見紀君,我應爲小兒當日冒犯之舉向紀君道歉。”

紀況戎甲在身,聞言後連忙以軍禮應之,說道:“使君言重了,令郎哲子小郎君聰慧靈秀,末將如今思之,妙語言猶在耳。我家文學如今亦在尊府盤桓,多得使君照拂。今日戎甲在身,爲禮不恭。翌日當恭謁使君府上,多謝舊惠。”

彼此寒暄一番,便又繼續上路,沈充邀庾懌共乘一駕,一路言談甚歡。再行一日,便經建康城西北燕雀湖而抵青溪,即將入城之際,庾懌笑語道:“士居南來,我忝爲地主。朝會之期尚有幾日,不如轉去長幹裡,我引士居遊覽建康今時之風物。”

話音未落,紀況上前歉然道:“倒要讓使君與庾散騎掃興了,我奉皇命,使君抵京之後,可直入城東通苑先作安置。詔令在身,還望兩位見諒。”

聽到這話,庾懌便是微微錯愕,他得了大兄的指點安排沈充行程,本來不覺得有異。可是紀況突然道出皇命在身,與大兄之語相悖,這讓他感覺到一絲異樣。如今的他歷經政事磨鍊,已經不似以往懵懂,當即便嗅出幾絲不同尋常的意味。

深深看了紀況一眼,庾懌再轉望向沈充,語調頗爲真摯道:“摯友重逢,心甚歡喜,我實不知紀將軍已受詔令。”

紀況神情倒是坦然,他只是奉命而行,餘者皆不深思。

看到庾懌略顯錯愕的神情,沈充心內微微一動。他本有詭變之才,見微而知著,對於庾氏的考量已經略有猜度。他拉着庾懌的手笑道:“今次入都,本爲奉詔述職。既得皇命,不敢有違。我與叔預莫逆於心,豈有荊葛滋生之地。覲見之後,當與叔預舉杯盡歡。只是郡中事務繁多,餘子不必再見!”

言下之意,他與庾懌相交莫逆,彼此既爲摯友,信而不疑。別人的考量手段,干擾不到二人情誼。只不過兩人之私誼,不必再摻雜不相干的人情往來。這不相干的人是誰,不言而喻。

庾懌聽到這話,又是感動,又是羞慚,間雜以遺憾。大兄與沈充之間,似有齟齬誤會,一方爲至親,一方爲摯友,他夾在中間,雖然仍可求同存異,只是眼見彼此心隙難消,心情不免有些抑鬱。

眼看着沈充一行與宿衛行往當今皇帝登基之前,於東宮之外所修築的通苑,庾懌心內頗感悵然若失,同樣不乏怨氣。他與沈充之情誼,彼此並無太多利害權衡,今次聽信大兄指點,似乎有些唐突。

一時間他難免有些氣悶,不想再歸家去,便吩咐僕下說道:“去秦淮別業。”

沈充於車駕上回首望望庾懌有些失落的身影,心內倒是頗有感觸。他與庾懌結交,本出於兒子謀劃,最初確有一些利害權衡和考量。但時至今日,彼此已無太多利益糾葛,即便是有聯合,也都是跨過庾懌與其兄庾亮呼應。

但庾懌此人,性情淳厚,頗懷赤子,倒讓沈充頗爲感動。因此對於這份友誼,他也確實有心維持下去。人生無論得意失意,能有一二真友人可心無顧慮的飲樂傾談,纔算是無憾。

不過再想起先前之事,沈充眉頭便微微蹙起。紀況身負詔令安頓自己,庾懌卻不知,由此可以看出皇帝與庾氏外戚已經有所疏離。這件事若深思下去,可供仔細咂摸的韻味可就太多了。

沈充深思良久,也想不透哪種可能更大,繼而回想起臨行前兒子突然言道,今次入京或有超出人臣規格的禮遇,不必遲疑,泰然受之就是。

外臣歸朝述職,行止禮儀向來都有慣例可循。鼎立江東後雖然一切禮儀從簡從便,但也未聞外臣歸朝後直入天子舊苑。莫非兒子所言超出人臣規格的禮遇,就是指此?

生平第一次,沈充想不明白兒子突發此論的緣由所在。在他看來,剿滅嚴氏之後,沈家在吳中雖得顯重,但頂多不過是歷陽蘇峻那種位置。但就算是歷陽以前歸朝幾次,也從無住入通苑的待遇。如此禮遇,緣由何在?

泰然受之?沈充向來謀而後動,哪怕是弄險,也多思量以後將要面對的後果。但今次卻面對如此詭譎局面,一時間哪能泰然。由此對於兒子話講一半的行爲分外難受,心裡念道今次歸家後要給這臭小子一個教訓,心裡有什麼思得居然對父親都不能言盡!

懷着深深的疑慮,沈充等人再行大半個時辰才進入城東通苑中。這宮苑並不如何華美,但位置卻極爲重要,由此向西可直通天子內苑!不獨沈充被安置在這裡,就連他隨行的部曲車駕都不受阻攔。換言之,若沈充心有不軌之念,可率領部曲精兵直衝入內苑宮中!

如此信重的待遇,更讓沈充驚疑不定。雖有皇帝詔許,他卻不敢託大,讓部曲們集於通苑之外,自己只帶貼身僕從居於此地。若皇帝對他有惡意,憑這僅僅千餘部曲也不能護着他衝出建康。既然如此,不如恪守爲臣本分。

待送走紀況之後,沈充在這略顯樸素的宮苑中則一偏室而居,也不四處遊覽,便在室內將攜帶的禮單重新謄抄一遍,過幾日進獻之用。

傍晚時,沈充剛待要傳餐,忽然看到紀況又行入苑中,連忙迎了上去。

看到沈充還未休息,紀況鬆一口氣,上前低聲道:“陛下已經抵達通苑,使君請稍作準備,與我前往覲見。”

見沈充神色一變,紀況湊上來低語道:“使君不必驚疑,尋常應對即可。”

沈充微微頷首,紀氏與沈家交誼身後,世所公知,雖然不知皇帝爲何突然到來,但既然讓紀況伴駕通傳,便是爲安他之心。返回房間內將儀容略作整理,沈充將禮單收入懷中,然後便匆匆出門,便與紀況同行往通苑深處。

一路行至一座殿堂前,見門前有班劍甲士侍立,沈充心中一動,連忙斂息,與紀況趨行走入殿前止步。略作等候,便有內侍出門,請沈充入殿。

沈充深吸幾口氣,邁步走入殿中,先往堂上一看,便見到一個身穿常服,鬚髮微黃,形容略顯憔悴的年輕人,與兒子描述皇帝的儀容特點吻合,便疾行至殿中拜下:“臣吳興沈充,參見陛下。”

自沈充入殿,皇帝便雙目灼灼盯着他一舉一動,這會兒纔開口笑道:“沈侯請起入座,朕知沈侯舟車勞頓,應是疲乏。只是思賢如疾,不請自來,沈侯可不要介意。”

沈充連忙再拜道:“臣微末之才,何敢當賢。禮遇如此厚於內外,實在惶恐。得陛下信重,委以重任,履任以來,戰戰兢兢。今日始得拜於闋前,聆聽帝訓,期期艾艾,難以自陳。惟以此賀表,敬望陛下春秋永享,威伏四海。”

說着,他將懷中準備覲見的禮單賀辭托起,交由內侍呈上,然後才起身緩緩退入席中。

皇帝接過那禮單掃一眼,眉梢驀地一跳,繼而輕輕合攏放在案上,笑道:“向年朕曾見沈侯之子,靈秀天生,印象深刻,卻止獻拙詩一首,農器一具。今日沈侯禮厚,是爲償前失嗎?”

沈充側身垂首道:“此非禮,乃是臣討賊之繳,暫存於郡中,今次攜來,歸於內帑。”

聽到這話,皇帝笑容一凝,繼而再拿起禮單仔細翻閱,眉頭漸漸蹙起又緩緩舒展開,再看向沈充時,神情更和緩幾分:“吳中養此巨寇,若非沈侯建功,還不知縱惡幾時!”

“嚴氏賊行,本爲吳興虞公先察其兆,臣附行而起,不敢居功。”

皇帝笑笑不說話,繼而傳膳,便在殿中請沈充進餐。過了大半刻鐘,餐飲即畢,皇帝起身,狀似極爲酣暢,對沈充說道:“久聞沈侯之名,今日小聚,未算盡興。來日廷前,共議國是。沈侯舟車勞頓,宜早休息,朕也不再多作叨擾了。”

說着,皇帝便行出殿中,沈充連忙起身相隨。行至殿門前,有夜風吹來,皇帝袍服微微掀起,沈充側首瞥見其肋下有殷紅洇出袍服一角,似是血漬,心中一凜,繼而腦海中靈光一閃,疑團似乎理出一點頭緒。

皇帝又與沈充笑談幾句,然後便上了步輦,沈充沉吟少許,突然行至步輦前拜下,沉聲道:“白龍魚服,非國之幸,臣請陛下爲社稷計,不可再爲!夜冷風寒,臣願執戟護駕歸宮!”

聽到沈充這話,皇帝微微一愣,片刻後臉上笑容益發和煦:“沈侯爲朕牧土一方,已是功高,豈可再爲此微職。”

“君體國體,若得君任事之信重,豈敢論勢位之顯卑!”

沈充再拜而起身,然後自甲士手中接過一柄長戟,恭立於步輦之側,目不斜視。只是餘光掃過天際寒星,忽因命運無常而略有傷感。今日皇帝如朋友一般前來相見,無論意圖爲何,他心內確有幾分感動。

心內這份傷感,或不因人而發,只是有感於物,有感於景,有感於世道之艱難。蒼穹如羅網,人皆苦囚中。

0260 命蹇途窮0614 衰德門敗1482 一斷前朝0232 老朽無恥1468 暴主缺德0125 七娘難配1047 大義獨取0675 分功飲勝0485 進退兩難0144 遊子吟1432 神鬼助力1042 公卿趨迎0343 京畿大亂0978 分饗河洛1130 蒼天有眼1180 氐胡蒲氏0081 陸門走狗0414 兌子0344 一泄千里1483 典午歸命1266 小沈甘糖0724 老奴可厭0175 臺城風起0960 光復舊都1460 雅宴鄉賢1250 咫尺難得1226 老羌東進1122 社稷大幸成漢篇11383 非我族類0850 涼州來使1149 勝武壯行0820 榮辱與共1369 新婿登門1077 歷陽蓄甲1290 滿廄良驥1059 誇功執念0580 害我者世道也0457 不敢待訟0143 前朝帝宗0807 待歸之人0237 少君0211 榮辱與共1479 士不卸甲1004 稚恭智淺0336 建康人事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343 京畿大亂1310 陣前投晉0020 安東將軍0846 不死何爲1004 稚恭智淺1312 西路無事0928 奔襲滑臺0921 強軍懾人0046 君心難測0065 知面不知心0186 女兒心事0393 江畔偶遇0272 各具懷抱0307 一介白身0248 危樓高百尺0888 不留活口0483 溫公高義0088 臺中閒談0803 意在丞相1489 我亦能爲0362 駙馬超凡1089 內外焦灼0423 天子德教0467 帷中閒戲0070 當仁不讓0097 寒冬抱木死0376 天生權骨1162 襄陽羣情0194 肅家風0787 英魂永存1148 長生妙物1487 少年情愁1033 黑雲催壓0516 庭戲0978 分饗河洛1075 藏甲於野1058 勇奪關道0712 功事俯拾1040 捷報頻傳0115 千金市骨0038 塵埃落定0441 臺中禁嚴1241 復威隴上1195 羯統佛國1064 殺器失竊1358 人間慘事0360 用兵石頭0547 王門舊怨1113 整裝待詔0660 建德殿外0206 鄉望勢成0832 遼東來使0235 殿中哭祭
0260 命蹇途窮0614 衰德門敗1482 一斷前朝0232 老朽無恥1468 暴主缺德0125 七娘難配1047 大義獨取0675 分功飲勝0485 進退兩難0144 遊子吟1432 神鬼助力1042 公卿趨迎0343 京畿大亂0978 分饗河洛1130 蒼天有眼1180 氐胡蒲氏0081 陸門走狗0414 兌子0344 一泄千里1483 典午歸命1266 小沈甘糖0724 老奴可厭0175 臺城風起0960 光復舊都1460 雅宴鄉賢1250 咫尺難得1226 老羌東進1122 社稷大幸成漢篇11383 非我族類0850 涼州來使1149 勝武壯行0820 榮辱與共1369 新婿登門1077 歷陽蓄甲1290 滿廄良驥1059 誇功執念0580 害我者世道也0457 不敢待訟0143 前朝帝宗0807 待歸之人0237 少君0211 榮辱與共1479 士不卸甲1004 稚恭智淺0336 建康人事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343 京畿大亂1310 陣前投晉0020 安東將軍0846 不死何爲1004 稚恭智淺1312 西路無事0928 奔襲滑臺0921 強軍懾人0046 君心難測0065 知面不知心0186 女兒心事0393 江畔偶遇0272 各具懷抱0307 一介白身0248 危樓高百尺0888 不留活口0483 溫公高義0088 臺中閒談0803 意在丞相1489 我亦能爲0362 駙馬超凡1089 內外焦灼0423 天子德教0467 帷中閒戲0070 當仁不讓0097 寒冬抱木死0376 天生權骨1162 襄陽羣情0194 肅家風0787 英魂永存1148 長生妙物1487 少年情愁1033 黑雲催壓0516 庭戲0978 分饗河洛1075 藏甲於野1058 勇奪關道0712 功事俯拾1040 捷報頻傳0115 千金市骨0038 塵埃落定0441 臺中禁嚴1241 復威隴上1195 羯統佛國1064 殺器失竊1358 人間慘事0360 用兵石頭0547 王門舊怨1113 整裝待詔0660 建德殿外0206 鄉望勢成0832 遼東來使0235 殿中哭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