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0 害我者世道也

臺內酒樓寬闊的廳堂裡,仍是座無虛席,但是氣氛卻有幾分沉凝。

“……彼時曠遊畿外,虛竊時樂。噩耗疾若奔雷,驚聞通貫心肺!於是毀狩棄遊,披星戴月,疾騁江波。恨餘生而此世,鱗者擅泳,羽者擅飛,惟此身絕用,遠途難歸,飲風而空悲……”

席中正有一人手捧紙卷,高聲吟詠誦讀。

一段收尾,席中衆人便竊竊私語起來:“人或言沈侯自懼傷己,所以遠遊於外,不肯歸都,此言實在無禮中傷!”

“是啊,事發如此猝然,我等在都之人聞之都是驚頓,更何況沈侯遠在歷陽。如今殘冬風烈,大江水緩浪寒,沈侯披星戴月歸都,可想一路所禁受的怎樣凜寒。”

“風浪或是潮寒傷身,終究不及心痛。惡訊如天雷灌頂,撕心裂肺之痛,人不能耐啊!”

吟詠那人接過旁人呈上的酪漿輕啜潤喉,繼而才又站起聲情並茂繼續誦讀起來。

“始知修短多變,不遂人願。悲喜禍福,旦夕傾轉。嗚呼!垂坐高堂,俄生肘腋之患。行運舟楫,驟罹生死之傷!星漢非搖櫓可上,天命非祈禳可延。幸我嘉友,把臂飲聖,交頸言歡,傾席論雅,共佩芝蘭。昔者歡愉不悉春秋,競樂不待日月。魚龍曼舞,惟患日短;擊築高歌,曉夜不覺……”

隨着那吟詠聲,衆人不免各有遐思,追憶韶年輕狂,與舊友競樂,不知人事憂愁。可是很快,陡然轉爲淒厲的語調聲便將他們的思緒打斷。

“舊音未杳,舊樂未足。行途未半,何以輕卒?肝膽俱作裂痛,天南共此一哭!舊情長作留勉,徒遺悲愴丈夫……”

臺內溫嶠聽掾屬讀到這裡,便忍不住微笑起來:“時人多將這小子標作太康餘韻,其實還是所識有誤。同爲悲聲,太康綿柔如織,娓娓絮絮,使人深緬懷傷。這小子卻醇烈有凜,要讓人悲聲大作,傾吐不留。一者是素手撩弦,一者是雄槌擂鼓,難爲一論。”

似是迴應溫嶠這一番點評,秦淮河畔已是哭聲大起,盪漾在這河道之上,揉進凜冽寒風裡,瀰漫到了極遠的地方。

碧波不興的秦淮河上,沈哲子一襲白袍如霜似雪,臉色亦是蒼白憔悴,散發垂落兩肩,髮絲與寒風糾纏飛舞不定,唯有那佈滿血絲的雙眼尚是神光湛湛。

“餘生而南庭,餘慶之宗。或曰:此身幸甚,承澤骨血,福樂無憂。悖矣!時賢神遊乎宇內,意騁乎八荒,禍福難爲患,生死不足羈。此至人也,恥於未達。愚性長系此世,能以同樂,則必共悲!”

沈哲子清越隱含悲愴的語調隨江波盪漾開來,兩岸駐足觀望者或是默然有思,或是揮筆疾書,凡成一段,便讓人飛奔送往各處。

“能以同樂,則必共悲……”

太保府內王導手捻新近送來的章句,嘴角卻有一絲苦笑蔓延開來:“不知此世,是否還有能與我同爲悲樂者……”

“目人襤褸於野,華裳猶覺寒。目人饑饉於途,珍饈難知味。目人疾病於榻,榮養亦咯血。目人傷痛於刃,創痛入骨髓。目人枷刑于法,廣廈如牢籠。人或逐於物趣之樂,我獨困於世亂之傷。何以長懷悲憫?唯患人事多艱。情深難作自斂,氣結獨剩悲聲!害我者,世道也!山河崩,難自安!洛上舊土,虜庭竊據;冠帶不行,君子何衣?”

“死境之大,非生者能悉。至人之大,非庸者能履。詩曰:生死契闊,與子成說。逝者已矣,惟銜餘志。公孫蹈死,程嬰爲難。蕭何規章,曹參履跡。樂也悲也,俱付汗青。臨江再拜,不訴離傷。伏惟尚饗。”

一言有畢,沈哲子垂首理順袍帶,徐徐拜伏在甲板上。繼而又有家人上前,將悼文置於火盆之內,不旋踵便被搖曳不定的火舌舔舐,熊熊燃燒起來。

秦淮河兩岸,自有大量人圍觀這一場祭拜,其中不乏亡者家屬,眼見沈哲子徐徐拜下,一時間又是悲聲大作,難以自制。另有旁觀者或沉吟在先前的悼文中,或是翹首觀望稍後沈哲子將要何往,也有人快速離開人羣,往都內其他方向飛奔而去。

“冠帶不行,君子何衣?如此壯聲,久有不聞。沈維周,確是盛名不虛,使人蹈行其後,雖死而未悔。人或諷之巨利邀寵,狂言邀幸,實在性窄言狹,非是德音!”

臺內劉超也收到了沈哲子在江邊所誦讀的悼文,眉眼之間不乏激昂色彩,捧着那悼文細誦幾遍,繼而纔回過神來,擡頭問道:“既已悼祭完畢,駙馬又去了哪裡?我知他家庭內多有求告人家盤桓不去,喧鬧得很。若是擾之過甚,我倒應該幫一幫他。今次亂事,乃是時人激憤之爲,忿念各出於懷抱,實在不宜窮責於他。”

“駙馬已經離開了江畔,先時剛剛過了大桁,似是往臺城而來。”

聽到屬官的彙報,劉超便皺起了眉頭,臺內眼下暗潮涌動,方纔他親自將兒子押送到廷尉,如此大義滅親,尚不能挾勢震懾住騷動的人心。沈哲子眼下仍是處在動盪的源頭,眼下趕來臺城,實在不是一個好選擇,很有可能就此被羈留在臺城裡,爲有心人所攀咬糾纏,脫不得身。

一念及此,劉超便有些坐不住了。且不說他本人便承惠於沈哲子往年壯烈舊勳,對沈哲子素來都有好感,剛纔那一篇悼文更讓他感受到這年輕人迥異於時下的強烈責任感,因而更加不願看旁人以一己之私而將之糾纏不休。

略一沉吟後,劉超便行出官署,囑人在臺城外備好車駕,準備在臺城外攔下沈哲子,讓他不要輕易步入眼下這個糾纏不休的局面。

劉超這裡匆匆而行,行不多遠,便看到了同樣步履匆匆的溫嶠。兩下對望,各自便依稀感應到對方似乎都是此想。原本劉超是對溫嶠不乏意見的,因其往年太過聽從故中書庾亮的命令屯兵不出,致使京畿輕易陷落。不過此時道途見到,他心內忿念卻是稍減,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溫嶠手裡同樣攥着沈哲子那一篇悼文錄本,而對於沈哲子的認識,他又比劉超全面一些,這會兒卻笑不出來,心內不乏忿忿:“這哪裡是一篇悼文,分明是一篇檄文啊!那小子真是作亂之心彌堅,唯恐時局不夠混亂!悼祭完畢不好好歸家待着,卻往臺城行來,心內還不知蘊着什麼壞主意,一定不能讓他入臺!”

這兩人並肩而行,彼此並無多少交流,所慮雖然不同,但是目的卻一致。一路行來,道途中也見許多人正有意無意的往臺城正南面的宣陽門而去,不用問,肯定也是得知了沈哲子正往臺城趕來的消息,要趕過去湊個熱鬧。

道途遇到有人上前禮見,溫嶠心情正是不好,眼皮一翻便冷斥道:“署內難道無事可做?成日浪行於外,像什麼樣子!”

受到呵斥之人不免噤聲,訕訕退去,避在道旁看那兩人行遠,終究好奇心難耐,轉而從另一條路繞行往宣陽門而去。

行了大半刻鐘,兩人才到達了宣陽門附近,看到這附近雖然不乏臺臣流連,但卻沒有沈哲子的身影,不免鬆了一口氣,看來那小子還沒到達。

衆人看到兩名臺輔聯袂行來,忙不迭上前禮見。劉超這人在臺內素來沒有什麼好人緣,溫嶠雖然要強一些,但是眼下心情卻差,對於衆人的禮見都是置若罔聞,徑直行出了宣陽門。

左右觀望片刻,正待要使人去問一下沈哲子何時到達,太保府長史梅陶卻從側方行來,拱手行禮,嘴角泛着苦笑說道:“沈掾前刻已經至此,卻並未入臺,而是轉往臺城東南廷尉監室。”

廷尉乃是臺中極重要的構架,官署位於臺城核心之地,但是因爲其司職的特殊性,往往要監押不法之人,所以主要的辦公地點還是在臺城東南一隅,那裡靠近覆舟山宿衛重屯之地,安全性上要有保障得多。

“歸臺不入,先要去見刑監的舊友。沈維周真是純人,情深不僞,表裡如一。”

劉超聽到這話後,忍不住慨然說道,因爲他的兒子也是犯事者之一,對於沈哲子如此熱心,他的感念不免就更深刻一些,暗道兒子總算沒有走眼錯交品性涼薄之人。

溫嶠聽到梅陶的彙報,臉色已是一黑,待聽到劉超的感慨,神情不免更加精彩起來。

表裡如一的純人?你是沒領略到這小子心計奸詐,有多麼惹人生厭!廷尉監押的那羣惹事精做事衝動沒有條理,那小子絕無可能單純的好心探望!

不過這會兒溫嶠也來不及再去反駁劉超,對於沈哲子爲何不入臺城卻往廷尉監去,心內滿是狐疑,當即便登上了車,略一思忖後,才探頭問道劉超:“光祿可願同行?”

劉超聞言後便點點頭,原本他是不打算再履廷尉,以免被人目作有爲子請說脫罪之嫌,不過眼下與溫嶠同去,倒也足證清白。而且,他也想看看沈哲子還能有什麼高論或言行。

抱歉抱歉,這章有點費腦子,現在才寫完。。。

1310 陣前投晉1215 郊野獵騎0253 管教0508 禽獸之聲0009 再造孫吳0800 世道不過如此1283 思玄舌巧0588 知恥後勇0688 難堪舊事1376 宇宙天問0125 七娘難配0306 難得青眼0374 前程1477 勝武獲持0042 冰釋前嫌1091 靈堂驚變0619 東西合一0175 臺城風起268 報仇1140 佈政荊鎮0941 司空垂危0379 江東門戶1441 朕不負卿0827 信仰道統0387 圈地造園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0015 吾從班定遠0821 對案難獨飲0908 王者之津0132 厚禮0676 大功殊榮1434 罪無可恕0081 陸門走狗0833 假順之賊1038 胡主難爲0099 論避諱禮疏1320 殺沈趙昌0487 先生有教1474 功成此夜1082 大義在吳0165 與你偕亡0318 殘破臺苑1079 畿外逐殺0858 不忍思歸0760 奴軍渡淮0985 名爵至極1500 貂指遼邊0504 軍魂0292 宿衛圍府0732 奴部相爭1017 禮樂歸朝0113 吳人袒右1338 世道極品1056 山河表裡0546 破虜參軍0774 蓄勢待擊0559 黃雀在後1071 時局難返0440 本非弄潮兒0647 甲功寄食0178 拜時之禮1300 夜寇南來0174 高門難入0831 教弟1466 社稷清白0648 唯功是舉1128 決不姑息1037 圖窮匕見1429 血浸朝陽0558 士居奸詐0414 兌子1351 救援之計0088 臺中閒談1381 專制遼邊0735 大勢強壓1008 哀於世道0442 血濺殿堂0251 北地孤忠0442 血濺殿堂1383 非我族類0101 人至察則無徒1139 土斷歸籍0183 海鹽縣男0298 以死報之1386 誓殺老賊0890 從賊必殃0798 弄巧成拙0666 淮南待戰0961 宏圖將展0040 政不出臺省0607 不復清白0586 人言不足畏1018 慕容南行0476 坦蕩小人0082 負荊請罪1386 誓殺老賊0304 不義之戰0710 鄉義豪傑1410 當取則取1132 吏考取才
1310 陣前投晉1215 郊野獵騎0253 管教0508 禽獸之聲0009 再造孫吳0800 世道不過如此1283 思玄舌巧0588 知恥後勇0688 難堪舊事1376 宇宙天問0125 七娘難配0306 難得青眼0374 前程1477 勝武獲持0042 冰釋前嫌1091 靈堂驚變0619 東西合一0175 臺城風起268 報仇1140 佈政荊鎮0941 司空垂危0379 江東門戶1441 朕不負卿0827 信仰道統0387 圈地造園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0015 吾從班定遠0821 對案難獨飲0908 王者之津0132 厚禮0676 大功殊榮1434 罪無可恕0081 陸門走狗0833 假順之賊1038 胡主難爲0099 論避諱禮疏1320 殺沈趙昌0487 先生有教1474 功成此夜1082 大義在吳0165 與你偕亡0318 殘破臺苑1079 畿外逐殺0858 不忍思歸0760 奴軍渡淮0985 名爵至極1500 貂指遼邊0504 軍魂0292 宿衛圍府0732 奴部相爭1017 禮樂歸朝0113 吳人袒右1338 世道極品1056 山河表裡0546 破虜參軍0774 蓄勢待擊0559 黃雀在後1071 時局難返0440 本非弄潮兒0647 甲功寄食0178 拜時之禮1300 夜寇南來0174 高門難入0831 教弟1466 社稷清白0648 唯功是舉1128 決不姑息1037 圖窮匕見1429 血浸朝陽0558 士居奸詐0414 兌子1351 救援之計0088 臺中閒談1381 專制遼邊0735 大勢強壓1008 哀於世道0442 血濺殿堂0251 北地孤忠0442 血濺殿堂1383 非我族類0101 人至察則無徒1139 土斷歸籍0183 海鹽縣男0298 以死報之1386 誓殺老賊0890 從賊必殃0798 弄巧成拙0666 淮南待戰0961 宏圖將展0040 政不出臺省0607 不復清白0586 人言不足畏1018 慕容南行0476 坦蕩小人0082 負荊請罪1386 誓殺老賊0304 不義之戰0710 鄉義豪傑1410 當取則取1132 吏考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