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3 江畔偶遇

一夜放浪形骸,至今頭腦仍有幾分混沌,不過沈哲子迴歸行臺的消息卻讓王彪之沒來由的生出幾分危機感。

王彪之家世如何自不必提,哪怕沈哲子在成爲帝婿之後於都中聲名鵲起,其實他心底對沈哲子仍然是不乏鄙視的,認爲對方不過是一時幸起矇蔽時人,隨着時間的推移,終究會暴露出底蘊不深的淺薄。

可是,隨着歷陽起兵一系列的變故,時局逐漸滑向不可預測,眼見着長輩們在這時局中都是左支右絀的勉力維持,不乏狼狽姿態。可是反觀沈哲子,卻似是游魚入水,異常活躍,屢有建功之舉。

雖然家中其他更年輕的子弟還可冷眼旁觀,只道這貉子頗有軍旅之用,終究不是第一流的賢達。但王彪之早已任事經年,輕狂稍斂,越發明白爲官任事的不容易。沈哲子做成的那些事情,絕非表面上戰陣廝殺得勝那麼簡單,每一舉動背後大概都隱藏着荊棘般的思量。

儘管心裡仍有幾分不服氣,但王彪之卻不得不承認,這位駙馬所作所爲,在江東年輕一輩中,確是罕有匹敵。

這麼一想,對於衆人拋棄他而轉去迎接沈哲子的舉動,王彪之倒也不再覺得是多難以忍受的羞辱。單單在時下而言,對方在時局中的位置確實要比他顯重的多。而想明白這些,對於沈哲子迴歸之後又會給京口帶來怎樣的影響,王彪之也忍不住深思幾分。

略加沉吟後,王彪之並沒有急着回城,而是讓家人轉向往京口南郊而去。一方面心裡雖然想通了,但終究不能完全釋懷,不想回城去看旁人吹捧沈哲子的情景。另一方面,南郊那在建的園墅是他家插足京口的重要一步,時常去看一看,也能督促匠人們更加用功,早早建成免得再生波折。

智謀再深的人,也難將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全無漏洞。王彪之佩服眼下的沈哲子是一方面,但並不認爲對方已經強到讓人無從追趕。南郊那一片土地,便是王彪之在與郗家子一次集會中偶然打聽出來,這片土地並不屬隱爵和商盟,仍然籍在徐州州府,京口各家使用每年都要上繳一部分財貨租用。

這樣一來那就好辦了,他家想要討要一片土地在京口立足,郗鑑不會連這點面子都不給,很快廣陵州府那裡便將地籍轉送過來。手握着地籍,王家再派人去找那些租佔土地的人家去談,軟硬兼施很快便將土地爭取過來。

此舉在旁人看來頗有幾分貪鄙意味,畢竟琅琊王氏如今乃是江東第一高門,卻還汲汲於侵地佔田,難免惹人非議。但其實王家自己也有苦衷,首先沒有人家會嫌自家產業太多,即便他家不下手,別家也不會客氣。其次王氏家大業大,諸多老幼族人、門生蔭戶,開銷也是極大,不得不廣闢財源。

早年家中長輩便商議藉着太保爵位之便,於會稽開創產業,順便將相好各家引導過去,既能開闢產業,又能避開與江東那些人家直接爭奪。可是眼下會稽立州,已被沈家牢牢把控,彼此關係並不和睦,王氏也不敢在會稽安排太多人力物力。

僑置的琅琊郡中雖然產業諸多,但與丹陽那些本地人家糾紛也多,而且距離建康太近,一旦江東有事,必然要影響到收益。今次便是一個明顯例子,蘇峻或會忌憚王氏不敢過分得罪,但他手下的兵將們卻放肆在琅琊郡內劫掠斂財,讓王家損失慘重。

面對這樣一個局面,京口無疑是一個上佳的置業選擇。一方面這裡日漸繁榮起來,少了從頭開荒的辛苦,很快就能獲得收益。另一方面,有郗家居近照應,也不必擔心會被別人用強侵奪產業。當然最重要的是,只要在京口立住腳跟,便能逐步發展去蠶食驅逐以沈家爲首的吳中士人在這裡的經營成果。

舟船轉入運河沿水而下,很快便到了南郊附近。此時河道兩側諸多工地都是一派忙碌景象,並沒有什麼異常。王彪之這會兒也恢復了些許靜氣,坐在了船首自有家人擺上酪漿酒水,兩名昨夜令他銷魂忘形的仕女此時也已經穿戴整齊,恭恭敬敬的跪坐兩側小意服侍着他。

這時候,王彪之大概也明白了昨夜他因何會一反常態的放浪形骸,原因多半還出在那處處透出詭異的小樓上。如今再回想起來,小樓內瀰漫的那沁人心脾的香風應該是某種助興之物。類似的物品,道壇裡許多師君都有常備,他家世代奉道,王彪之自己雖然接觸不多,但也不乏堂兄弟們鍾愛此物。

有了這類助興之物,加上那旖旎新趣的氣氛,王彪之雖然不執迷女色,但也終究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一時放縱並不出奇。

況且,憑心而論,那曹立給他準備的兩名仕女也確是難得絕色。哪怕王彪之此時已經清醒,眼看到這兩名仕女轉眸垂首之際風情無限,腦海中便忍不住浮現起幾幕昨夜抵死纏綿的銷魂畫面,原本平淡的心緒不免又火熱起來。

當然,對這兩名仕女的喜愛並不意味着王彪之就會感激曹立。事實上,如今他心內對那曹立已是憎惡到了極點。此子居心叵測,不止引誘羊賁來勾自己入局,而且還準備暗藏機巧的小樓以美色來誘惑自己,其用心實在險惡!

稍後定要讓那曹立付出代價!

王彪之心內暗忖道,恰逢一名仕女將羽觴奉至他面前,王彪之冷笑着將美酒一啜而盡,順勢將那素白柔荑握在手中細細摩挲,待見到那仕女含羞帶怯低下頭去,心緒便是一蕩。

大概是昨夜宿醉仍有餘韻,王彪之眼望身前佳人,心中卻忍不住想起,時人所論吳娃嬌媚,首推沈氏前溪伎,據說一個個都是風情無限,色藝雙絕。

可惜王彪之一直無緣得見,他記得早年那沈士居在大將軍府下任事時,曾往府中送過一批前溪伎,可惜王彪之那時候未識風月,加上太保家他那位伯母性情實在有些兇悍,待到王家諸子多有食髓知味者有所起意時,那些角色美姬早被分遣出府。如今思來,令人扼腕。

這麼遐思着,耳邊忽然聽到有靠近問候聲,王彪之擡頭看去,只見水道上幾艘小舟緩緩靠過來,舟上乘坐的便是相熟的各家族人,此時正滿臉堆笑向他見禮。王彪之也不起身,只是坐在遠處微笑頷首以作迴應。

說實話,他心內對這些故舊人家實在有些不滿,早先他家略有勢弱,這些人家大多散去不再親近,哪怕中軍於吳縣徵辟引用,響應者卻是寥寥。可是隨着他父親王彬來到京口,他家漸漸有所起勢時,加上這些人家也沒有因爲疏遠他家得到什麼好處,才又逐漸攀附親近過來,盡顯人情之冷暖。

如今這些人家,大多借着王家之勢,在京口的處境漸漸有所好轉,多處置業,對王彪之自然也熱情起來。但隔閡已經生出,如王彪之這種已經任事歷練的還會對他們有所笑顏,至於其他王家子,對他們早已是冷漠無視。

那些人大概也知如今彼此關係有些尷尬,見王彪之並沒有停船與他們寒暄幾句的意思,遠遠打個招呼之後,便都訕訕退去。

當舟行至自家莊園位置之後,王彪之意外發現碼頭上已經有兩艘不小的遊船停靠在了碼頭上,碼頭上站立着一羣勁裝豪奴,似乎在簇擁着什麼人。他心內一奇,示意船伕加快船速,很快便駛入了碼頭。

王家這莊園所處位置極好,不只岸上有充足土地空間,門前水道也是開闊,修築的碼頭極大,一般的遊船七八艘都能停下不顯侷促。

王彪之他們一行靠岸,很快便引來了岸上人的注意。那一衆豪奴轉過身來緩緩分開,一名身披雪氅、腰懸佩劍的年輕人自當中行出,望向此處。

這年輕人相貌俊朗、英氣勃勃,舉動之間有一股睥睨姿態,被其眼望過來,哪怕王彪之這氣度不凡的世家子弟都不免生出一股自慚形穢感覺。待看清楚年輕人模樣,王彪之臉色微微一變,繼而笑容都顯得有些僵硬,遠遠拱手道:“早先得悉駙馬歸來,不意眼下於此相見,真是意外之喜。”

岸上之人便是沈哲子,在這裡見到王彪之,他也略感詫異,沒想到王家子似是轉性了一般,居然勤勉的親自跑來監工。他擺擺手分開面前護衛,對還未上岸的王彪之笑道:“是啊,我也沒想到偶遇王文學。”

待到沈哲子隨員們騰出地方,王彪之纔在兩名仕女攙扶下行上碼頭。到了近前,益發覺得眼前這年輕人變化之大。

彼此雖然都是都中一等紈絝,但交際圈子不同,平日也少有接觸。王彪之對沈哲子最深印象還是當年在東海王那莊園中,記憶不算愉快。那時候沈哲子雖然也是不凡,但終究殘存太多稚氣。如今看來,體型較之他都要高挑幾分,相貌也變得硬朗起來。彼此相對而立,對方那似是軍旅中磨練出的英挺之氣,就連他都略有壓迫感。

當然這大半也都是出於心裡雜念作祟,早年的沈哲子無論家世、名望都難比擬王彪之,可是如今大功於身,勢位、清名都是一時之選。兩下比較,王彪之再面對這年輕人時,已經佔不到什麼心理優勢,難免情怯。

一羣禽獸啊,衣服都沒扒光就都炸出來了。。。

1327 感天應命0313 吳人悲切1184 助胡治史1449 塔下藏藥0500 徙戎論0691 老驢性倔1200 幼鹿麟信0354 偶遇故人言猶未盡,梳理一下殺庾亮的一個脈絡1199 景略論兵1387 豎子平遼0344 一泄千里1358 人間慘事0452 痛失歷陽1027 貪財忘命0651 載譽而歸0707 奴賊大虐1227 奮武無敵0048 思君如疾0910 一步不退0714 定策突襲1403 勳功十二轉1204 刑名鎮惡0071 嗜賢如命0611 江州大敗0152 大而無當1117 抱薪燃膏1385 前程共勉1211 分割關中0717 夜拔敵寨0435 降人爲用0016 膽氣萬仞,氣度如淵0621 少君之憂1107 至死不悟0544 頑疾就緩0196 有功當賞1275 涼士入關0763 兩線大捷0184 丹陽公主0253 管教1018 慕容南行1194 館院學子1394 壯心不已0721 奴死江畔0270 舉手之勞0811 千里通波1344 長不及幼0845 官民共營0922 枋頭夜戰0465 賀客如潮1191 夫妻賢愚0167 施恩不求報0895 河南殷實0509 千鍾買首1026 裂權分授1377 坑陷強敵0797 誓守婦德0456 室內有決1074 金錢道理0655 樑郡大建0902 藏奸作祟0907 淮南俊彥0634 奴賊之困0790 合城歡騰1425 謝公八陣0674 困守孤城1105 江北悉定0851 天中大邑0320 東揚成軍1210 章法之美1451 逼宮之夜1370 玉樹成蔭0706 以攻代守1291 河西龍駒1374 天中義骨0509 千鍾買首0078 醴泉真漿0289 羣智羣力0542 且疾行0996 兵發合肥0912 諸夏有幸1232 相期大業0164 似勇實怯1070 琅琊故人1257 東施效顰0325 首戰0179 隱爵改制0074 鹽梟之家0541 吳人性狹1209 鄉士淺薄0352 京畿軍務1304 諸方待戰0727 大控淮道0807 待歸之人0124 山行受阻1326 鬩牆在即1317 龍驤軍敗0886 多線開戰1300 夜寇南來0224 隱爵必除
1327 感天應命0313 吳人悲切1184 助胡治史1449 塔下藏藥0500 徙戎論0691 老驢性倔1200 幼鹿麟信0354 偶遇故人言猶未盡,梳理一下殺庾亮的一個脈絡1199 景略論兵1387 豎子平遼0344 一泄千里1358 人間慘事0452 痛失歷陽1027 貪財忘命0651 載譽而歸0707 奴賊大虐1227 奮武無敵0048 思君如疾0910 一步不退0714 定策突襲1403 勳功十二轉1204 刑名鎮惡0071 嗜賢如命0611 江州大敗0152 大而無當1117 抱薪燃膏1385 前程共勉1211 分割關中0717 夜拔敵寨0435 降人爲用0016 膽氣萬仞,氣度如淵0621 少君之憂1107 至死不悟0544 頑疾就緩0196 有功當賞1275 涼士入關0763 兩線大捷0184 丹陽公主0253 管教1018 慕容南行1194 館院學子1394 壯心不已0721 奴死江畔0270 舉手之勞0811 千里通波1344 長不及幼0845 官民共營0922 枋頭夜戰0465 賀客如潮1191 夫妻賢愚0167 施恩不求報0895 河南殷實0509 千鍾買首1026 裂權分授1377 坑陷強敵0797 誓守婦德0456 室內有決1074 金錢道理0655 樑郡大建0902 藏奸作祟0907 淮南俊彥0634 奴賊之困0790 合城歡騰1425 謝公八陣0674 困守孤城1105 江北悉定0851 天中大邑0320 東揚成軍1210 章法之美1451 逼宮之夜1370 玉樹成蔭0706 以攻代守1291 河西龍駒1374 天中義骨0509 千鍾買首0078 醴泉真漿0289 羣智羣力0542 且疾行0996 兵發合肥0912 諸夏有幸1232 相期大業0164 似勇實怯1070 琅琊故人1257 東施效顰0325 首戰0179 隱爵改制0074 鹽梟之家0541 吳人性狹1209 鄉士淺薄0352 京畿軍務1304 諸方待戰0727 大控淮道0807 待歸之人0124 山行受阻1326 鬩牆在即1317 龍驤軍敗0886 多線開戰1300 夜寇南來0224 隱爵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