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8 百萬生民

當江東建康的詔令傳到河南的時候,沈哲子已經率軍抵達了滎陽。

詔令中主要是針對沈哲子並都督府下督護一級的重要將領進行封賞,至於更下層的將士,則是允都督府計功以舉。這也不能說是臺中怠慢前線將士,而是對沈哲子本身職權的一種加強。

沈哲子在軍中接受詔書符令之後,也是不乏感慨,似乎從過江以來,他的官位就沒有怎麼正常過。

就像今次最主要的幾個改變,豫州刺史乃是應有之義,如果不是臺中刻意壓制,早幾年前他就應該是豫州刺史。

最關鍵還是由持節改爲使持節,這意味着他的職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最起碼從這一點是獲得與庾懌與郗鑑等同的資歷權位。也因爲這一點,他才能夠名正言順的代領徐州軍,而都督府規格也能拔升爲大都督。

可問題是,原本淮南都督府職事仍未解除,這就讓他的職權發生了極大程度的重合覆蓋。最起碼在他升任豫州刺史府後,這個都督府已無存在的必要,因爲本身就是從內史府擴充而來,軍政職能介於州、郡之間。

可是臺中卻仍將之保留下來,這除了給沈哲子再增加一套掾屬班底之外,實在沒有什麼意義。如此古怪的配搭,沈哲子稍加思忖之後便也有所瞭然。

旁人都是以高位榮銜而論資歷,比如王導擔任太宰,乃是人臣之極的頂峰,再往上半步都不好安排,日後去世甚至都不好追封榮銜。但實際上卻沒有絲毫職權,等於是把這尊大神徹底架在那裡不讓下來。就算是沒有實際權力,但資歷已經無以復加。

而到了沈哲子這裡,則反其道而行,職權已經極大,豫州刺史乃是真正的方伯之選,但又給他保留下淮南都督府這一不尷不尬的位置,以表示他的資歷就是如此。

換言之,旁人的加官那是頂上樑冠,而沈哲子這一留職則是給旁人留下的遮羞布。

果然太優秀了就會讓人感到爲難啊!

對於這一古怪的配搭,沈哲子也只是笑納。事實上到了他這一步,也已經不再需要什麼虛位榮銜以彰顯自己,只要名位能夠在法禮上說得通,實在沒有必要斤斤計較。

在加使持節後,豫州刺史這個本職於他而言反而是種限制。畢竟如今他麾下不獨淮南軍,還有徐州諸軍。

江東建康的那場風波,沈哲子也已經得悉,對於老爹這一番苦心,也是深感於內。收取河洛乃是他後續戰略中極爲重要一環,如果不能成事,此前諸多戰果收效都將要大打折扣。

褚翜等人能夠察覺到這一點,並且做出準確應對,也足見這些人政治敏感度極高,不是留在江東吃乾飯的。如果沒有老爹這一番出手,爲了保證能夠在今年之內結束河洛戰事,沈哲子說不定真要做出一些讓步。

雖然老爹來信言道這件事也並非全無後患,最起碼是更加劇了執政門戶與沈家的隔閡,不過沈哲子對此也不以爲意。隨着他在江北開拓,功事漸重,與那些臺輔執政們隔閡越深這是必然的。

相對於歷史上其他邊鎮重將,沈哲子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的基本盤本來就在江東,而且有老爹這樣一個能力極高的操盤手,可以讓沈哲子專心於邊事,不需要打到一半再回頭去穩定住江東局面。

江東的底蘊淺薄,最起碼在最近這些年裡也就那樣了,只要局面能夠保證基本的穩定,不會有什麼大的漲消。而沈哲子在江北,幾乎沒過一天實力就會激漲一大截,尤其在黎陽之戰這樣的大戰事中,實力的增加是以倍數而計。

所以江東那些高門們,無論對沈家態度看法如何,只要他們還沒橫下心來撕破臉,都可以不予理會。這個時間拖得越久,對沈哲子便越有利。

至於那些人或會有的掣肘,包括擡出淮南王來這一次,都表明他們在這一時期內只敢敲敲邊鼓,而不敢插手瓜分核心利益。

眼下核心利益在哪裡?在人在地,而在王師大進、復疆數千裡但生產仍未恢復的情況下,人又比地重要得多。

在此前報捷的書信中,沈哲子推舉謝艾爲流民都尉、汲郡太守。原本像謝艾這種在江東一名不文的人陡臨大位、高居兩千石,哪怕有再硬的後臺都很難。結果自然是汲郡太守被駁回,而稍具軍事職能的流民都尉則被通過。

這一件事便顯示出臺中雖然頻有撩事,但也明白沈哲子底線何在,不敢在軍事上過分干涉掣肘。當然也有可能是被老爹教育之後的結果,反正沈哲子對此還是比較滿意。

都尉一職,本屬於郡官,負責管理郡中兵卒並兵戶等兵事,在江東那種地方形同虛設。但是在江北動盪之地,卻是一個位卑權重的職位,有的地方甚至遠遠超過太守。因爲很多郡軍事極重,而民事則完全不修。

而謝艾這個流民都尉,職權則更顯重得多。籍外之人,俱爲流民,換言之淮南軍今次河北所得近百萬人口,都可以流民稱之。當然這麼龐大的人口不可能盡付一都尉,像郭誦、毛寶等重將都加流民都尉職,負責軍管屯墾並民兵集練。

沈哲子抵達滎陽之後,對於淮南、徐州兩鎮人馬也進行了一些調整。河北仍然是以謝艾爲主,駐兵五千防守於枋頭,但像延津、滑臺等地留守的水軍,也都歸謝艾調度,兵力近萬,未來還可繼續徵兵,最終達到三萬駐軍的規模,作爲日後繼續向河北作戰的橋頭堡。

當然謝艾也不是孤軍,韓晃轉任河內太守,統率騎兵六千餘衆,不獨策應汲郡謝艾,在稍後的河洛之戰中,也將投入封鎖孟津以北的沿河區域。

至於淮南軍主力中,將有三萬屯田兵退回河南,一則看管鎮壓那些河北而來的流人,組織屯墾,二則增援本鎮,順便充實滎陽、陳留等新復郡縣的防務治安。

而後毛寶也率領兩萬人馬自鴻溝向南,一方面是爲了達成分軍合圍的戰略意圖,另一方面則是緩解前線的運輸壓力。

且不說淮南與徐州會師之後十數萬兵力,單單河北一戰百數萬人口所得,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百數萬人口的撤離轉移,而且還是全無組織、紀律可言的普通民衆,絕對是一個令人望而卻步的任務,而且後續的安置、整頓,也絕對不是短短旬日之間就能完成。最重要的是,這些人也需要吃飯,哪怕每人日耗半升,累加起來都是一個令人咂舌的數字。

更不要說,晉軍接下來還不能休養,而是要繼續進攻河洛。所以在外人看來,沈哲子如此做實在是太不理智了,對於人口如此貪得無厭,很有可能會撐垮自己。

此前石虎沒有引軍南攻,除了自身內部不靖之外,大概也是存念想要坐望沈哲子自食其果。足足百數萬人衆,哪怕其中只有一半被轉移到河南,那也是幾十萬嗷嗷待哺之口,一旦活不下去,必會作亂無疑,這就是在將禍患引到河南!

事實上,在這段時期內,沈哲子轉移到河南的人口早已經超過了七十萬,其中還不包括那些私自筏渡的流民。這當中所蘊藏的兇險,他又怎麼會不知。但一想到來年在河北還會與石虎長久對峙,往來拉鋸,這些人口如果留在河北,只會淪爲純粹的血肉消耗品。

河南雖然號稱天中沃土,但容量也畢竟有限,而且就算將這些生民完全編入屯墾,但眼下已經到了深秋,最起碼在明年新糧產出之前,這些人口是完全的有消耗、無產出!

所以包括杜赫在內等一衆淮南都督府民政官員們,接連來信勸告沈哲子有選擇的放棄一部分民衆。淮南都督府雖然厚儲經年,但在軍事上投入也實在極大,目下實在容納不下這麼多的人口,甚至一半都稍有勉強。

沈哲子也明白這些人並非畏難,實情的確如此,所謂有多大肚量便吃多少飯,暴飲暴食那是能撐死人的。這些民衆一旦無以爲食,絕望之下再加上被迫背井離鄉的怨氣,頃刻間就能轉化爲流寇亂民。

能夠容納其中一半的人口,這已經是淮南都督府了不起的地方。換了徐州甚至於荊州,這麼多流人突然短期內涌入,能夠吸納安置一二十萬人已經算是多的,剩下的也只能由之放養於野,爲豪族蔭庇或是乾脆聚衆爲亂。

但沈哲子終究還是狠不下心,那不是一兩個人,而是幾十上百萬人口,在未來這些人便是漢祚中興、驅逐胡虜的基石和主力!

“只是幾個月的艱難而已,幾個月……便能活人無數……”

婦人之仁也罷,貪得無厭也罷,沈哲子做不到,硃筆一勾便將其中近半人口趕入窮途絕路。

所以,他根本沒有時間再沉湎於黎陽大捷的輝煌中,擺在眼前迫在眉睫的兩件事便是,河洛之戰速戰速決,給百萬生民找到足夠活下去的口糧。

新的一個月,先求一下保底月票。。。

0953 白身督軍0724 老奴可厭0928 奔襲滑臺0912 諸夏有幸1093 臺苑驚魂1412 烽火諜情0428 門高難入0130 良人非我1453 喋血御階0318 殘破臺苑1230 京西戰事0180 大勢已定1473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0050 賜爵關內侯0213 舟市波折0169 婦人之見0596 冷落師君0048 思君如疾1008 哀於世道0720 萬騎歸南0744 汝南危矣1225 咸陽亂鬥0439 大崩之兆0899 兵入河北0130 良人非我0408 財大器粗1362 請使止戈0964 鶴兒求偶1405 相見恨晚0090 我家有娘子0103 舟市亡命1210 章法之美0376 天生權骨0261 水火際遇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1018 慕容南行0063 可得長生乎0489 藍田落寞0575 遼東野望1273 石城演武0300 密謀琅琊王0356 殺機暗藏0355 歡欣忘形0477 吾道不孤1467 心境曠達1331 自投羅網0238 彼蒼者天1181 關中前途1423 廣宗順義0058 朱門惡客0951 虎牢關城1331 自投羅網0874 徐鎮何屬0863 顏即正義0052 國士之喪1044 通苑驚變1237 氐胡避諱1157 關中豪強0941 司空垂危1354 死之奢侈0303 何去何從1204 刑名鎮惡0954 肝膽俱裂0416 後生可畏0225 人心望北1265 大駕西巡1410 當取則取1385 前程共勉1156 行臺霸府1500 貂指遼邊0658 廣陵難爲惑1093 臺苑驚魂0188 天子之淚0348 面君1128 決不姑息0693 人多勢衆0967 父子積怨0403 論功0561 塵埃落定0148 苑中有詔0543 娘子可愛0285 太真疾行0746 大軍難動0601 尋陽兩難0392 採艾之思0231 不效宣文之虐0626 太陽照常升起0513 無米難爲炊0438 隙生庭門1409 夜襲下丘0950 法劍無情1379 陝北賊定1065 臨危受命0090 我家有娘子0864 謝艾入府1399 目無奸邪0573 服散必懲0885 十敗十勝0665 王於出征1275 涼士入關
0953 白身督軍0724 老奴可厭0928 奔襲滑臺0912 諸夏有幸1093 臺苑驚魂1412 烽火諜情0428 門高難入0130 良人非我1453 喋血御階0318 殘破臺苑1230 京西戰事0180 大勢已定1473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0050 賜爵關內侯0213 舟市波折0169 婦人之見0596 冷落師君0048 思君如疾1008 哀於世道0720 萬騎歸南0744 汝南危矣1225 咸陽亂鬥0439 大崩之兆0899 兵入河北0130 良人非我0408 財大器粗1362 請使止戈0964 鶴兒求偶1405 相見恨晚0090 我家有娘子0103 舟市亡命1210 章法之美0376 天生權骨0261 水火際遇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1018 慕容南行0063 可得長生乎0489 藍田落寞0575 遼東野望1273 石城演武0300 密謀琅琊王0356 殺機暗藏0355 歡欣忘形0477 吾道不孤1467 心境曠達1331 自投羅網0238 彼蒼者天1181 關中前途1423 廣宗順義0058 朱門惡客0951 虎牢關城1331 自投羅網0874 徐鎮何屬0863 顏即正義0052 國士之喪1044 通苑驚變1237 氐胡避諱1157 關中豪強0941 司空垂危1354 死之奢侈0303 何去何從1204 刑名鎮惡0954 肝膽俱裂0416 後生可畏0225 人心望北1265 大駕西巡1410 當取則取1385 前程共勉1156 行臺霸府1500 貂指遼邊0658 廣陵難爲惑1093 臺苑驚魂0188 天子之淚0348 面君1128 決不姑息0693 人多勢衆0967 父子積怨0403 論功0561 塵埃落定0148 苑中有詔0543 娘子可愛0285 太真疾行0746 大軍難動0601 尋陽兩難0392 採艾之思0231 不效宣文之虐0626 太陽照常升起0513 無米難爲炊0438 隙生庭門1409 夜襲下丘0950 法劍無情1379 陝北賊定1065 臨危受命0090 我家有娘子0864 謝艾入府1399 目無奸邪0573 服散必懲0885 十敗十勝0665 王於出征1275 涼士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