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5 人間良緣

最近這段時間,洛陽內外氣氛很微妙。

對於河洛之間普通的生民而言,王師壯功、覆亡河北的羯國,意味着持續多年的徵發戰事將要告一段落,或許還達不到兵戈悉止的程度,但憑行臺王師之強大善戰,各方邊患都可從容收拾,不會再有什麼規模宏大的全面戰爭過多壓制民生種種,大治之世將要到來。

可是越接近中樞上層,普遍的便不如民間恬淡自足,而是充斥着一股焦躁的氛圍。越接近權力的中心,這種氛圍便越強烈。

究其原因,自然與晉帝退位、典午歸命有關。雖然啓泰改元、行臺治世至今已經將近十年之久,江東臺城早成虛設,皇帝的存在感也被沖淡到幾近於無。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特別是對於一些恪守章制的上層人物而言,雖然尊位的空虛並沒有給行臺執政帶來什麼實際的影響,但行臺終究不是正式明確的中樞機構,多多少少存在着名不正言不順的意思。

當然,如今樑王沈維周無論權勢還是威望都已經達到一個新的巔峰,如日中天。即便拋開別的都不說,單單憑着那殊功新創、勇武敢戰的幾十萬王師大軍唯樑王馬首是瞻,這種狀態也可以持續很久,不會發生什麼大的騷亂。

但時勢終究不可長久的停滯於此,世道是必須要儘管進入下一個節奏。時流人衆也都明白,儘管局勢已經異常的分明,但想要讓世道跨出這實質性的一步,仍然需要一個契機。

在典午歸命的過程中,龍門辯議算是狠刷了一把存在感。所以也就有許多的時流,將此當作一個推動世道繼續向前的戰場,於此勝論世道下一步將會何去何從。

龍門議場可以說是在野賢流的一個主場,雖然也有一些官員加入其中,但卻不佔主流。而作爲在仕之人主場的行臺,這種焦躁的氣氛同樣有增無減。

如果說在野之衆勝論此中,還是懷揣着迫切希望世道能夠更進一步、行入正軌,那麼行臺上上下下在職者的願望要更加強烈與直接,因爲這關乎到他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可是從九月中皇帝宣佈退位,到樑王集衆於龍門憑弔義主,時間很快便又過去了十幾天,行臺最頂層仍然沒有什麼確鑿消息流傳出來,這就不得不讓人倍感焦灼、急不可耐了。

在這種氛圍之下,首先出現打破僵局的聲音來自於荊州,荊州刺史庾懌上奏行臺,羯患雖亡,四邊仍有不靖,胡虜之衆不乏稱長僭尊之狂悖兇賊,諸夏之地、天眷邦國,權宜之態不可久持,南北黎庶並諸夏耆老俱都渴求聖君稱制,奉天承運,威懾諸夷。

荊州奏書入洛未久,行臺治下各邊方伯俱都陸續啓奏。有的言辭尚還含蓄一些,有的直接明言樑王功大當國,除此之外,世道再無餘子。

但就算如此,行臺最上層還是保持着沉默,那種沉穩姿態簡直讓耐性差一些的人焦慮得摧斷心腸。

當然也不乏有識者很快察覺到當中一絲隱情,那就是世道中至今無有傳國璽這一象徵着“受命於天”的國器消息。傳國璽雖然只是一個死物,但卻上追秦世,始皇帝執此號令天下。而在龍門辯議之中,論及晉世衰亡,傳國璽的遺失更是被頻頻提及,被當做晉祚氣數耗盡的重要憑證。

此前晉帝退位,雖然不曾言及傳國璽得失問題,但也正是因爲傳國璽的亡失,讓晉帝久被世道嘲爲白板天子。如今行臺所以按捺不發,必然也是與此關係極大。

這一猜測很快便流傳開來,諸種議論甚囂塵上。許多人有感於樑王一掃舊弊、不願法於江東白板臨朝的窘迫,但更多的人則覺得樑王履極已是衆望所歸,豈能因此死物得失而困頓不前。不管議論者看法如何,很快時流便也意識到,傳國璽得失已經成爲樑王履極一個關鍵所在。

不乏時流暗忖,樑王此刻大概也應該是焦灼難當,深受此事困擾。雖然傳言中傳國璽舊爲羯主石虎所執而石虎如今已經伏誅,但當時兵荒馬亂,一件死物遺失再正常不過,若爲不識者所得,或許往後多年都隱世不出也極有可能。

不過凡作此想者,若能有幸得見樑王目下生活狀態,大概就能體會到何謂皇帝不急太監急。

這一天,同樣也是日上三竿,樑王才步出居舍,但身上還只是穿了一身居家時服,全無會見賓客或是前往行臺的打算。

邸中僕役苦着臉忙不迭再去準備餐食,卻不敢抱怨樑王起居作息混亂打亂了他們一整天的事務安排。類似的忙亂已經不是第一次,大概從九月末典午歸命消息傳至洛陽之後,樑王的作息便亂了起來,全無規律可循。

沈哲子對此倒是乏甚感想,他只是想給自己放一個短暫的假而已。太久遠的前事且不論,單單過去一整年的時間,他都在河北督戰,雖然無需親上戰場,但若講到勞累辛苦,自問不遜於王師上下所有將士。

返回洛陽後,便又投入到促成典午歸命的事情中去,這當中的緊張與謹慎毫不遜於北伐督戰。好不容易事情有了一個可喜的收尾,饒是素來對權謀事務甘之若飴的沈哲子都大感心力交瘁,疲累難當,只想要好好的放鬆幾天。

但這半日偷閒,往往也伴隨着一些糟心。他姿態閒散立在廊下,漫不經心的打量着庭下風景,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同,擡手招了招恭立階下的家人劉長問道:“有沒有覺得庭內景物不同?”

劉長如今早已鬚髮灰白,老態十足,聽到問話連忙回道:“郎、大王,早間王妃入此,命人收走了廊外玉屏。”

得了劉長提醒,沈哲子才總算了然,果然原本擺放一方漢白玉石屏的位置,如今被兩盆翠柏所取代。他對起居環境實在太漠視,明明眼下之物不見了,還要靠家人提醒才能察覺出。

“王妃取走那石屏做什麼?擺在這裡也是頗有意趣。”

沈哲子隨口說了一句,倒也不怎麼放在心上,繞廊緩行,不知不覺便行至自家娘子居舍外。

隨着晉帝退位,興男公主原本那丹陽長公主封號自然也一併作廢,如今只稱以樑王妃。當沈哲子行至此處時,也無須劉長提醒,他已經發現居舍外佈設風格已經明顯不同,真要說具體哪一處,他一時間也指不出,只是整體上感覺樸素到了極點,以至於他還以爲自己行錯。

大王入此,早有侍女通告,很快樑王妃司馬氏降階出迎,素色襦裙,衣不佩環、顏不飾彩,甚至就連發髻都只是簡單的用竹釵固定起來,沒有了往日那種富貴明豔,但也自有一番素雅恬靜。

“娘子美質天生,素淨可愛,此態近年倒是少見。”

沈哲子闊行上前,拉起王妃皓腕,上下打量一番,口中嘖嘖嘆道。

王妃聽到這話,美豔臉頰羞紅,嗔望夫郎一眼,不乏薄怨道:“老身色衰,無論怎樣姿態,夫郎近年能多看一眼?”

沈哲子聞言倒生幾分愧疚,轉而笑語道:“巨賊伏誅,邦國之後少有邊患大事,往後餘生,無患乏於守望。”

說話間,夫妻併入室中。看到自家娘子麗榮開朗,笑語嫣然,沈哲子也不得不慶幸此前典午歸命那場風波確是沒有辜負苦心。原本他們夫妻這種狀態處境,怕是將要舊情難復,往後相見也要多生尷尬。

可是這一場歸命風波,雖然對晉祚司馬氏多有裁蔑,但在沈哲子小心翼翼操作下,他家丈人司馬紹卻被巧妙摘出,非但沒有功譽盡毀,一時間風評更勝生時。龍門設祀,雖然不是以人間君王的禮節,但卻勝出一般的君王享祀。

這件事的成功解決,不獨是回報亡者,也讓在生的後嗣有了更從容廣闊的生存空間,最起碼餘生不必再被覆蓋在舊朝陰影之下,活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沈哲子與興男公主感情深厚,無復多言,他能夠在大位誘惑之下還能保持平穩,將事情安排到這一步,於情於理,興男公主都沒有責怪自家夫郎的理由。至於司馬氏歷代先王黃泉之下會作何感想,也真的不在她的考慮之內。

如果說沈家奪了司馬氏天下,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父母俱死於非命,興男公主很清楚這所謂的晉祚尊位是怎樣的可憐與卑微。

作爲幼來相伴枕邊人,興男公主比世道中任何人都要清楚自家夫郎爲了重新收拾這被蹂躪禍害的河山社稷付出了怎樣的心力與勞累,尤其對肅祖一脈的她們姐弟幾人給予的庇護,更是遠遠超出了君臣名分所代表的責任。

如果沈哲子真的拘泥於世道諸論而不踏出這一步,就連興男公主都要爲自家夫郎大鳴不公!更不要說如今這件事解決得人情兼顧,亡父身後名譽、兄弟在世生計都得到了充分的關照,興男公主能感受到只有幸得良人的喜悅與不負父族的欣慰。

至於說她的兄弟並後嗣要比自家夫郎與兒子更有資格坐享天下,開什麼玩笑!這無關乎人情遠近,而是世情如此。任何持於邪論者,也只是爲了逞於私慾而給她家兄弟帶來更大戕害,如同江東舊年孤母橫死。

0130 良人非我0244 布策曲阿0734 大防於內0465 賀客如潮0763 兩線大捷1264 以套授胡0534 檻下老犬0517 玲瓏心竅1409 夜襲下丘0463 重整家業0403 論功1102 浴血鄉鬥0750 石堪歸國成漢篇20282 進退有據0116 分宗0004 北風揚塵,時之大哀1086 舊事奸讀0709 以攻爲誘1287 大勢集結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092 少年營1378 幼姝早慧1495 聖人萬歲1318 以勤壯運0937 都下民潮1303 手足互啖0925 弄巧成拙0103 舟市亡命1187 嚴父可懼1203 戎行西進0454 留下買路財1001 寧得賢良0939 樑公長害1191 夫妻賢愚0554 太保之惑0519 奸邪難誅1383 非我族類0568 割鹿分炙1316 轟殺萬軍0371 爭執0519 奸邪難誅0874 徐鎮何屬1388 父子心魔0464 東曹掾0847 教化萬衆0347 一步之遙1111 宿衛譁變0195 買櫝送珠0065 知面不知心1101 刈草殺賊0264 坐論蒼生0204 春宵0476 坦蕩小人0476 坦蕩小人1094 直闖都南0605 的盧鎮南1370 玉樹成蔭0890 從賊必殃0936 幸生都督0352 京畿軍務0336 建康人事1332 大亂之境0837 向險而行0349 太保之思0055 地主無餘糧0727 大控淮道1067 生死度外0291 前夕0634 奴賊之困0645 僅此而已1158 壯居日久0933 入彀0230 流民帥1477 勝武獲持1233 清河續嗣1087 宜作自度0488 逸少耿直1464 鄉愿必除1314 調虎離山0165 與你偕亡1180 氐胡蒲氏0439 大崩之兆0016 膽氣萬仞,氣度如淵0056 趁火打劫0001 江東之豪0701 難輔小兒1440 無人能免1194 館院學子1483 典午歸命1244 涼土難王1248 涼事安定1023 忠親誠事0758 水戰利器0209 大興副業1270 走避是非0746 大軍難動0646 負荊請罪1294 安定河東0130 良人非我
0130 良人非我0244 布策曲阿0734 大防於內0465 賀客如潮0763 兩線大捷1264 以套授胡0534 檻下老犬0517 玲瓏心竅1409 夜襲下丘0463 重整家業0403 論功1102 浴血鄉鬥0750 石堪歸國成漢篇20282 進退有據0116 分宗0004 北風揚塵,時之大哀1086 舊事奸讀0709 以攻爲誘1287 大勢集結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092 少年營1378 幼姝早慧1495 聖人萬歲1318 以勤壯運0937 都下民潮1303 手足互啖0925 弄巧成拙0103 舟市亡命1187 嚴父可懼1203 戎行西進0454 留下買路財1001 寧得賢良0939 樑公長害1191 夫妻賢愚0554 太保之惑0519 奸邪難誅1383 非我族類0568 割鹿分炙1316 轟殺萬軍0371 爭執0519 奸邪難誅0874 徐鎮何屬1388 父子心魔0464 東曹掾0847 教化萬衆0347 一步之遙1111 宿衛譁變0195 買櫝送珠0065 知面不知心1101 刈草殺賊0264 坐論蒼生0204 春宵0476 坦蕩小人0476 坦蕩小人1094 直闖都南0605 的盧鎮南1370 玉樹成蔭0890 從賊必殃0936 幸生都督0352 京畿軍務0336 建康人事1332 大亂之境0837 向險而行0349 太保之思0055 地主無餘糧0727 大控淮道1067 生死度外0291 前夕0634 奴賊之困0645 僅此而已1158 壯居日久0933 入彀0230 流民帥1477 勝武獲持1233 清河續嗣1087 宜作自度0488 逸少耿直1464 鄉愿必除1314 調虎離山0165 與你偕亡1180 氐胡蒲氏0439 大崩之兆0016 膽氣萬仞,氣度如淵0056 趁火打劫0001 江東之豪0701 難輔小兒1440 無人能免1194 館院學子1483 典午歸命1244 涼土難王1248 涼事安定1023 忠親誠事0758 水戰利器0209 大興副業1270 走避是非0746 大軍難動0646 負荊請罪1294 安定河東0130 良人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