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2 禮不拘人

聽到皇帝這家常閒語一般的和藹語氣,沈哲子便愣了一愣。

兩名內侍自殿旁行出,將沈哲子引入席中坐定。心內雖然不乏疑惑,但在嗅到那滿案餐食香氣後,沈哲子肚子不爭氣的發出咕咕響。黎明時他在家進食不多,淺嘗輒止,眼下已經到了午後,早已經是飢腸轆轆。

雖然腹中飢渴難耐,但沈哲子卻端坐在那裡,目不斜視。那禮儀章程中可沒有苑中賜食這一項,摸不透皇帝意思,他怎麼敢妄動。

屏風後又響起皇帝的笑語聲:“看到你這樣子,朕便想起當年自己大婚那日,備受禮章之苦,竟日不得粒米滴水。其實這又何苦,大喜之日身如刑錮,經年後想起都有餘悸。殿中只翁婿兩人,你也不必再持禮法,適宜即可。”

聽到皇帝這話,沈哲子心中頓生濃濃暖意,大有知己之感。方纔過去那半天,於他而言真是平生未有之慘痛經歷,剛纔換衣時貼身中單簡直像在水中打撈上來一樣,提在手裡都不斷往下滴落汗水。

“小臣敬謝陛下厚愛!”

說出這話時,沈哲子真有幾分感激涕零。今次面君,皇帝待他態度和藹有加,迥異於前次,這是愛屋及烏,真將他當做了後輩看待,如此體貼,這岳父真不是白做的。

皇帝於殿上笑了兩聲,旋即便又說道:“進餐吧。”

內侍側跪在案旁布餐,沈哲子也不再拘泥,拿起筷子便開始夾菜,初時尚有留量,不過片刻後便也不再矜持。案上餐食倒也沒有什麼珍饈,但卻精緻美味,足堪果腹。

皇帝在屏風後躺於榻上,閉着眼似在假寐養神,耳邊聽到沈哲子輕微咀嚼聲,嘴角漸露淺笑,過了好一會兒才又說道:“南人飯米飲茗,北人食餅喝酪,民俗不同,各具風味。飲食,生之本。人無分南北,地無分南北,食亦無分南北。案上這些餐品,南北兼具,有的你或不曾見過,但若入得口去,應知亦是令餐。”

他話音一頓,聽到殿下咀嚼聲停頓下來,便又說道:“朕只偶發閒語,你不必應答,繼續進餐罷。”

皇帝雖然這麼說,沈哲子還是有些狐疑,吃一頓飯而已,莫非其中還有什麼玄機?怎麼竟然都扯到南北之分的問題上來?

他再拿起筷子,進餐之餘,也在留意這些餐食種類,想要窺出一絲玄機。這案上的飯菜的確豐盛,只是每一樣都不多,看樣子是讓他每種都嘗一嘗。既有南人特色的魚羹肉粥,又有北方慣食的炙肉乳餅,品相風味兼具,顯是花了烹調者不少的心思。

但由這些,沈哲子卻實在看不出什麼玄機,便硬着頭皮將每種都嚐了一嘗,漸漸地飽了起來。旁邊內侍又奉上茗茶,供他飲用消食。

吃過飯之後,沈哲子精力旺盛一些,端坐起來準備聆聽皇帝訓話。由其對興男公主婚事諸多安排,沈哲子便對皇帝的愛女之心再無懷疑。如今公主大婚在即,翁婿之間應是有些體己話要敘說一下。

然而他等了良久,殿上都再沒聲息傳出來。心中正狐疑之際,屏風後轉出一名宮人,輕語道:“良辰吉時,沈郎禮退後去皇后宮中聽訓吧。”

沈哲子聞言後更是大惑不解,哪怕禮拜後退出殿來,仍有些轉不過腦筋。他本以爲今次與皇帝見面應是莊嚴之外不乏親情,皇帝大行前將女兒託付給他,應是滿腹話語要說。但沒想到,入殿後吃了一頓飯,坐着消消食,而後便退出來,甚至連皇帝的面都沒看到,這與他想象中的情景實在大大不同。

沒能見皇帝一面沈哲子倒不意外,皇帝垂死之際,應是形容枯槁、滿面病容,不想被人看到自己這副樣子,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皇帝態度雖然和藹,卻只寥寥幾語,不着邊際,這讓沈哲子大惑不解。

他跟在宮人後在苑中行走,中途到達的目的地卻非皇后宮,而是一個廁所供他解決一下內急。這廁所內亦鋪設錦緞,看到這些細節的安排,沈哲子漸漸有所明悟。

吃飽喝足又解決了生理問題,沈哲子精神飽滿來到皇后宮。然而在這裡受到的待遇卻大爲不同,皇后同樣端坐在屏風後,沈哲子卻不得入座,跪在殿中將近半個時辰,聽皇后身側一名宮人滔滔不絕訓話。

這訓語駢儷對偶,文采斐然,顯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斟酌,只是在這洋洋灑灑的書面語後,卻透出一種難於言道的疏離。至於內容也包羅萬象,從教訓他禮敬公主到忠君報國,那嚴肅冷漠的語氣,倒是頗符合苑中聽訓這樣一個流程。

沈哲子亦知皇后對他有多看不上眼,並不奢望在這裡能享受到什麼禮待。至於那些冷冰冰的訓語,他狀似極爲恭謹的聆聽,心內卻仍在思索先前在皇帝殿中的經歷。

皇帝的話較之皇后的訓語要少得多,但無疑更像一個長輩的態度,細節上面面俱到,並不以威嚴壓迫訓斥,但給沈哲子帶來的感觸卻尤其的大。至於那南北餐食的議論,沈哲子也漸漸想透,若他沒有會錯意的話,那案上餐食應該都是按照公主日常飲食習慣來安排的。

由此小節,沈哲子益發感受到皇帝拳拳愛女之心。於皇帝而言,垂死之人,無論再說什麼,會收到什麼樣的效果,他大概都看不到了。因而只用實際的行動,希望沈哲子能體會父母舔犢之情,善待公主。

一俟有了這些體悟,沈哲子心內感觸更多。家國天下,一個人無論心中藏有怎樣遠大抱負,彌留垂死之際,心內念念不忘的是人倫親情,這大概是對人生最後一份責任的盡責和擔當。

他尚未爲人父母,也無資格評價皇帝和皇后態度舉動不同究竟孰優孰劣,但無疑皇帝的這種做法,更能讓他有所感觸。雖然許多事沒有宣之於口,但這種無言更似於男人之間不必言道的無形承諾。

這種意會,讓沈哲子體會到他與公主婚姻之間政治和利益因素之外,更爲深刻雋永的意味。從此以後,那個小姑娘起居飲食、一生禍福榮辱,幸福還是淒涼,高興抑或悲傷,都與自己休慼相關。這是人倫大道的婚姻該有的莊嚴和沉重,是用一生來做註腳的契約!

懷着略顯沉重的心情聽完皇后訓話,沈哲子離開苑中時,已經到了黃昏。他與一衆儀賓匯合,再拜觀禮羣臣之後,便離開了臺城。接下來臺城內尚有宴請羣臣的禮儀,但是已經與沈哲子沒有關係。

臺城外鼓吹聲仍在持續,下一站的目的地便是今天的終點,位於烏衣巷的公主府。

儀仗隊由臺城外出發,龐大隊伍在夕陽下更添肅穆。御道兩側觀禮民衆越來越多,人羣內不時爆發出歡呼讚歎聲,於這些小民而言,誰娶公主與他們都沒有什麼關聯,但在這歡慶的氣氛中,能夠暫時忘卻生活的苦累與艱辛,能夠對未來的盛世美好有一點展望和幻想,已是彌足珍貴。

今日公主大婚,儀駕所過街巷,但凡有爵祿官位在身的人家,都要門庭大開,於庭前擺設案几,依照各自品秩擺上酒水菜品以饗儀仗,同時要有家中子弟跪迎苑中賞賜,多爲絹帛禮器。

烏衣巷高門勳貴雲集,一俟轉入巷中,便看到從街頭到街尾全都擺滿了案食酒水。各家門庭前都有子弟等候應禮,他們自然不須向沈哲子跪拜,而是要等待儀仗隊後方的苑中內侍宮人。

在行過琅琊王氏門庭前時,沈哲子不禁一樂。只見王氏宏大府門前擺了足足十幾個方案,上面各備酒食,若不明就裡的人看到,還道他家有喜在開流水宴呢。

不過王家這陣勢也沒有什麼毛病,他家有爵位官祿在身者豈止十幾人,大概還是空閒地方太少不能完全擺開。在這些案几之後,卻只有一個年輕人孤零零的站在那裡,乃是王舒之子王允之。

若說沈哲子對王家諸多子弟哪一個能高看一眼,那便是這個王允之。他只在某些場合見過幾次王允之,彼此卻並無接觸交談。此時看到王允之立在庭門前略有幾分形單影隻,沈哲子在儀仗隊中對其微微頷首,王允之略作錯愕後,拱手以回。

又前行片刻,公主府依稀在望。前方有一羣人早就等候在那裡,眼見儀仗行來,便快速行動起來,清水灑道,其中有公主府隨員自家相以下拜於道中,請沈哲子下馬。

在沒入府之前,沈哲子還要對公主府一衆人持客禮,上了肩輿後快速進入府中,再換一身衣衫,而後便以主人身份再回到門庭前,將跟他行了一天的儀賓們禮請入府。

至此,婚禮迎親一切在建康城內的禮儀便告一段落。接下來接待賓客,宴請宗親這些事情,都不再需要沈哲子出面。他只要返回府中,等待入夜後在門闈內與公主行小卻扇禮。

關於婚禮這一段,其實還有許多細節是略寫了,比如服裝、禮器、對答等等,有的是資料不全,有的太冗雜。唉,不能太自嗨,下一章卻扇完後,這一段可以告一段落了。。。

0795 人力有窮1033 黑雲催壓1028 鶴塢強弩0675 分功飲勝1102 浴血鄉鬥1427 坐困愁城1451 逼宮之夜0224 隱爵必除0916 衛水激戰0375 惟強自縛0349 太保之思0686 府中養寇1336 萬衆成軍0790 合城歡騰0422 治郡之選0923 難食新稻0108 盛氣凌人【求首訂!】0415 大壞風流0278 殺無赦0538 衝營者梟首1355 城下之盟0802 親翁救我1378 幼姝早慧0382 鼎仍未冷1491 人情悠長0784 奴軍大敗1034 鄉賊當誅0687 教子1416 夜抵廣宗0584 封樓1044 通苑驚變0815 冶鑄精用0444 臺城有困0071 嗜賢如命1421 一發全身0240 臺中驚聞0465 賀客如潮0166 園中驚魂1253 帝王心事1495 聖人萬歲0990 庸計累事0176 慧極而傷0091 武康山神0507 國鼎南北0848 十軍五護0311 假節督護0798 弄巧成拙0559 黃雀在後0358 青史載我1091 靈堂驚變0162 踵賢而行0710 鄉義豪傑1431 宿敵爭勝0916 衛水激戰1323 慎獨克己0676 大功殊榮0690 霸府雛形1347 虎將歸援1024 難求兩全0629 豹尾封侯1442 柵中困虎0709 以攻爲誘0489 藍田落寞0037 南人慾爲大事0027 進退維谷0106 老賊陷我1116 司空歸來1222 以命搏命1216 夜幕殺機1197 婚配在論0193 卻扇0718 火燒譙南0343 京畿大亂0130 良人非我0899 兵入河北0497 逸少雅聞1424 襄國在望1129 與人無尤0012 虞氏宗賊,聚嘯鄉里0849 兵入豫南0762 此戰定矣0540 偷閒半日0791 功大怯言1459 財如流水0290 京畿蕭條0068 吳興郡中正0473 石賊隱患0551 一拍即合0484 似我者死0310 議爵1341 苦中作樂0405 情難取捨0808 風雪夜歸0774 蓄勢待擊0708 汝南懸瓠0617 沈充入都0737 壯烈赴戰場0918 城下之盟1383 非我族類言猶未盡,梳理一下殺庾亮的一個脈絡
0795 人力有窮1033 黑雲催壓1028 鶴塢強弩0675 分功飲勝1102 浴血鄉鬥1427 坐困愁城1451 逼宮之夜0224 隱爵必除0916 衛水激戰0375 惟強自縛0349 太保之思0686 府中養寇1336 萬衆成軍0790 合城歡騰0422 治郡之選0923 難食新稻0108 盛氣凌人【求首訂!】0415 大壞風流0278 殺無赦0538 衝營者梟首1355 城下之盟0802 親翁救我1378 幼姝早慧0382 鼎仍未冷1491 人情悠長0784 奴軍大敗1034 鄉賊當誅0687 教子1416 夜抵廣宗0584 封樓1044 通苑驚變0815 冶鑄精用0444 臺城有困0071 嗜賢如命1421 一發全身0240 臺中驚聞0465 賀客如潮0166 園中驚魂1253 帝王心事1495 聖人萬歲0990 庸計累事0176 慧極而傷0091 武康山神0507 國鼎南北0848 十軍五護0311 假節督護0798 弄巧成拙0559 黃雀在後0358 青史載我1091 靈堂驚變0162 踵賢而行0710 鄉義豪傑1431 宿敵爭勝0916 衛水激戰1323 慎獨克己0676 大功殊榮0690 霸府雛形1347 虎將歸援1024 難求兩全0629 豹尾封侯1442 柵中困虎0709 以攻爲誘0489 藍田落寞0037 南人慾爲大事0027 進退維谷0106 老賊陷我1116 司空歸來1222 以命搏命1216 夜幕殺機1197 婚配在論0193 卻扇0718 火燒譙南0343 京畿大亂0130 良人非我0899 兵入河北0497 逸少雅聞1424 襄國在望1129 與人無尤0012 虞氏宗賊,聚嘯鄉里0849 兵入豫南0762 此戰定矣0540 偷閒半日0791 功大怯言1459 財如流水0290 京畿蕭條0068 吳興郡中正0473 石賊隱患0551 一拍即合0484 似我者死0310 議爵1341 苦中作樂0405 情難取捨0808 風雪夜歸0774 蓄勢待擊0708 汝南懸瓠0617 沈充入都0737 壯烈赴戰場0918 城下之盟1383 非我族類言猶未盡,梳理一下殺庾亮的一個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