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百戲園

自從得知兒子成功得選帝婿,這段時間來,沈充便一直笑得合不攏嘴。

他本來也是一個方正肅穆、不苟言笑之人,可是在兒子面前,卻絕少機會能扮演一個嚴父形象。這個兒子優秀得超出他的想象,在其面前,沈充非但沒有多少訓斥教導的機會,反而經常有種年歲癡長、虛度時光的感慨。

他最欣喜的還非自家能夠得幸帝宗,門第躍升,最讓他感到欣慰自豪的,是兒子在這爭選帝婿的過程中所顯露出來的稟賦和能力。坐言起行,不畏險阻,奇正相合,行而必果!

立足於當下這個世道,局勢板蕩傾覆也只在朝夕之間。無論高門,還是卑流,縱有一時得意,誰也不敢保證一生都無災禍。一旦厄難臨頭,門第、聲望俱不足爲憑,最終能夠依靠的,還是各人的眼光格局及手段能力。

人一生最得意之事是什麼?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創一番功勳偉業,並且後繼有人,能夠將自己這一生奮鬥的成績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在這一點上,沈充已經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因而他開懷大笑,眼前身後,再無疑難!

以往有人在他面前誇讚沈哲子,沈充尚要謙恭幾句,但近來他卻理所當然受之泰然,興之所至甚至還要附和幾句。

當遊舫緩緩停靠在碼頭上,沈充大臂一揮,霎時間站滿了人的碼頭便騰出了大片空曠之地。沈哲子躍下船來,疾行數步,剛待要下拜,卻被老爹一把給拉起來。看着越發成熟穩重的兒子,沈充更是笑逐顏開,重重拍了拍沈哲子肩膀,笑語道:“遠途而來,舟車辛苦,不必再執禮。”

見老爹一副寵溺自豪姿態,沈哲子心情也振奮起來。今次建康之行勝得不容易,但收穫也是豐厚,一條康莊大道已經擺在眼前,他們父子同心協力,日後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能大步踏過,什麼樣的遠大目標都能逐步實現!

在老爹身後,沈哲子看到含笑而立的虞潭,連忙又上前禮見。

虞潭笑吟吟拱手還禮,心中卻是感慨無比。這少年的稟賦才能,他體會尤其深刻,如今自己這一身的或榮或辱,多半都與這少年有關,

拜其所賜。短短數年之間,從一個享譽吳中的清望名士,跌落爲欺世盜名的庸碌之人,到如今又成了文武具備、善治一方的國之賢臣。這其中的跌宕起伏,諸多滋味不足爲外人道。只是對眼前這少年,他卻再不敢因年紀而有一絲小覷。

老實說,在沈家列名備選帝婿之事,虞潭是並不怎麼看好他家的。南北疏離,清望不備,對手又有琅琊王氏這南北第一高門,無論在任何人看來,沈家都無一絲成功的可能。

但就在這人人都不看好的形勢下,沈家卻已經將公主接回了吳興,就在眼前的遊舫上!單憑這一點,眼前這個少年已經無愧於南士下一代中的第一人!

南人對朝廷雖然不乏離心,但那是在政治前途上被打壓,輿論風評上被蔑視,鄉土實資上被威脅,易動難安,屢叛不止。

沈家今次的勝利,往小了說是其一門的榮耀,意味着沈家門第逐步擡升。往大了說則牽動了整個時局的變化,有了今次的鼓舞,衆多南人將會更加踊躍的融入投身到這時局中來,對僑門壟斷的政治優勢發起一次一次猛烈的衝擊!

公主下嫁南人,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是最高層次的統治者對對南人的認可,不啻於開啓南北合流的一個標誌!

所以,當沈哲子站在他面前時,虞潭心內百感交集,甚至都不知該說什麼。

這時候,沈充在前方笑語道:“請虞公與我共迎公主儀駕!”

聽到這話,虞潭微笑着行上前去,與沈充一起在碼頭上跪拜下來。衆多鼓吹儀仗在碼頭上下了船擺開陣仗,公主乘坐的四望車也從後方轉來此處。在沈充與虞潭等吳興一衆官員名流的再三拜請下,已經更換章服的興男公主才從遊舫艙室中行出,在一衆宮人簇擁下登上了車駕。

沈哲子在道旁搭起的帷帳後,換上了吳中風俗的禮袍,然後才轉出來跨上馬,在前方領路,引領公主的車駕緩緩行入老宅。

在進入老宅後,自有沈哲子的母親魏氏率領一衆內眷僕婦將公主的儀駕迎入內宅。從現在開始,沈哲子便不能再見公主,要一直等到三天後的吉日大婚才能見到。

將公主送進去之後,沈哲子才又趕緊返回來,與老爹一起,連帶他那個尚被侍女抱在懷裡的小兄弟沈勁,並一衆族人們一起跪拜在前庭中,迎接先一步趕來武康的太常華恆宣讀苑中詔旨。這詔旨中除了沈家一家人的封賞之外,尚有對武康縣鄉人們的賞賜,一如建康城之例。

宣詔完畢後,沈家便進入了聲勢浩大的歡慶中。沈哲子也是回到鄉中才知道,自家這個敗家老爹在鄉中已經搞出了多大陣仗。

在老宅與龍溪莊園之間這一大片空地上,早先老爹準備造反時,在這裡聚集大量的部曲家兵充作軍營,後來便一直荒廢在這裡。如今在這一片空地上,已經拔地而起建起了一片宏大的竹樓莊園,園內集合了諸多時下的歡慶娛樂項目,被命名爲百戲園。單聽名字就知道,這裡是一個多麼讓人感到歡樂的地方。

在沈哲子歸鄉之前,園中已經舉行了數日歡慶。但凡來慶賀者皆可入園,只要奉上最少百錢的禮金,便可以通宵達旦在裡面遊玩,食宿全包。

太常華恆等一衆都中隨行來的官員們,被老爹等人迎入園中。一俟行入園內,便被這遊園的宏大規模驚得瞠目結舌。在這籬門院牆之後,有一座宏大的竹樓,高數足有十數丈,竹樓外有彩帛鮮花裝點,遠遠看去似是一座鮮花爛漫的山丘,只有到了近前,纔會發現竟是人力建成的高樓!

這竹樓基座足足有數畝,有數座竹梯可供攀爬上去,第一層便在距離地面將近三丈的位置,有延伸出樓外的長長望臺,站在上面放眼四顧,可將周遭數裡內景緻都盡收眼底,視野開闊,涼風習習,美不勝收。

“水鄉之美,正應由此處觀望,纔可覽盡山水靈秀!”

都中這些官員們行走在那望臺上,極目四望,忍不住感慨道。

聽到這話,早有登樓經歷的吳興名流們便笑道:“樓分五層,景分五等。眼下不過是最低的一等,越往上登,所見越多,達至頂層,纔可見真正的壯美。”

聞聽此言,那些都中官員們皆流露出躍躍欲試之色,就連一路來都保持矜貴姿態的太常華恆都隱有神往。

於是在沈充的帶領下,一行人繼續登樓,接連上了三層,已經到了十丈往上的高空,由此處往,地面上景緻皆變得渺小起來,原本看着極高的大樹,此時都落在了腳下,遠方河如玉帶,青山連綿,大片的稻田平鋪在地上,青翠得可愛,阡陌交錯,井然有序。

只是到了這裡後,已經有人臉色忍不住微微泛白,隱隱已有恐慌,甚至不敢低頭往下去看,語帶顫音道:“這竹樓建得如此高,禁不禁風力?我等這麼多人登上樓來,可千萬不要踩塌……”

沈充聞言後大笑道:“諸位請放心,這竹樓構架精奇,看似危危,實則穩如磐石。不要說眼下這些人,上千人登樓遊覽,亦絕無坍塌之危!”

沈哲子聽到老爹炫耀,臉色便是一黑。這竹樓的建築圖,是他早先在建康城時隨手勾勒出來,他雖然不懂建築,但基本的力學原理還明白,原本是設計用來自家在秦淮河北岸打造一個主題公園所用,不知怎麼被老爹看見。他這裡還沒有動作,老爹居然已經在武康建了起來,而且看起來效果似乎還不錯。

時下的建築技術遠未臻至古代建築的頂峰,甚至就連建造一座大橋都有些力有未逮。建康城南秦淮河繞城而過,雖有數條大桁跨河而過,供人通行。但那都是浮船串聯而成的浮橋,一旦河水暴漲,便不能通行,只能依靠舟船擺渡,極不方便。

沈哲子早先在餘姚虞潭家中見到過一座木造高塔,便打算建造這樣一座地標性的建築。關於木造的卯榫結構,他還在鑽研。相對於厚重的木材,竹材更加輕便,堅固性也有保證,但卻不耐用,養護要加倍的用心。

老爹在鄉中建造的這座竹樓,倒是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沈哲子的一些構想。在這座最高的樓之外,尚有兩座稍低的竹樓拱衛其側,可以分擔承重,彼此之間用竹道相連,更增加了建築的美感和多變。在時下而言,已經是不可多見的傑作。

只是在家門口建造這麼一座樓,實在有點浪費。各人都有事務忙碌,誰天天有空登樓觀景!對於老爹一貫的大手筆,沈哲子也只能苦笑,誰讓人家命好,任性得起。

雖然吳興衆人離勸,都中那些來人卻都不敢再往上登到頂點。於是也只能作罷,衆人再降一層,由竹道行到另一座樓。

這條竹道凌空而過,連接兩座高樓,行在其中,清風吹來,彷彿漫步在天空中。那些不曾有此體驗的都中官員則兩股戰戰,難享受到這種高空漫步的樂趣。只是在行過後,周身冷汗風乾,竟有一種比服散還要酣暢的爽快感!

這百戲園名實相副,三座樓中各有玩樂佈置,而在樓外,則有更多的歡慶項目。無論士庶,在其中皆能找到無窮樂趣。

趁着老爹與衆人歡飲之際,沈哲子在園中找到了錢鳳,彼此一番合計,才發現花費居然比自己想象中要少得多。

沈家的合作社,本來就是聚衆供餐,不許私夥。大肆慶賀的這段時間,不過是飲食較之往常豐盛了一些。至於建造這百戲園,人力工料都是自家所有,落到實處的花費,不過區區幾十萬錢。而從建成至今,所接待人數已經有了數萬人!

這麼算下來,沈哲子詫異的發現,老爹在鄉中搞了這麼一通,非但沒有虛耗錢財,反而盈利頗巨!這百戲園的盈利能力,居然比自己過去搞的諸多項目都要有效率得多!

有了這個發現,沈哲子倒有想把這百戲園長久維持下去的念頭。盈利不盈利尚在其次,只要能夠滿足基本的運作,給鄉人們提供這樣一個遊樂之所也不錯。至於真正的盈利,還要落在建康。

0830 笑泯怨仇0319 大業雄關0774 蓄勢待擊0972 淮南諸事1191 夫妻賢愚1333 王師破城0739 水灌穎口1208 壯骨難掩0392 採艾之思0215 欺行霸市1050 庾氏入局1251 隴胡代興0473 石賊隱患1353 國爭兒戲1503 三省六部0910 一步不退1433 奸惡伏誅0236 忠直難存0950 法劍無情0261 水火際遇0060 軍法治家1151 幼子漸立0236 忠直難存0235 殿中哭祭0925 弄巧成拙1167 行臺四軍0575 遼東野望1226 老羌東進1278 天中啓智0297 亡命1039 忠烈之後0188 天子之淚0301 長豫遭厄1035 以命相搏1164 亂世宿將1250 咫尺難得0153 東海王0842 江州地重0251 北地孤忠0133 膏粱難共事1155 王教表率1370 玉樹成蔭0136 我心甚慰0066 興家有道0012 虞氏宗賊,聚嘯鄉里1003 劣子禍端1503 三省六部0413 雲集景從0399 太保有信1038 胡主難爲0927 天助我也0585 付予清議1465 社稷大器1026 裂權分授0406 袍澤情誼0222 京口風動1025 飲鴆止渴1412 烽火諜情0474 弓馬邀名爵0299 苑中橫行0202 百戲園0264 坐論蒼生0382 鼎仍未冷1364 不負義氣0825 君王厄難0125 七娘難配0708 汝南懸瓠1387 豎子平遼0200 長城竹海1453 喋血御階0492 世說新語0585 付予清議0984 淮南偉力0508 禽獸之聲0259 危言聳聽0883 不負烈氣0628 戎行在即0427 前朝宗親0547 王門舊怨0498 人形獸態0703 晉祚存亡,在此一役1343 引頸受死1385 前程共勉0252 忠骨難封0735 大勢強壓0424 國計善用0933 入彀0018 北府難爲兵0922 枋頭夜戰1203 戎行西進1286 雄大當國0188 天子之淚0710 鄉義豪傑0544 頑疾就緩0294 老樹難爲器0704 奸謀敗露0183 海鹽縣男0578 趁亂而進1319 巧於藏拙0618 民心思戰
0830 笑泯怨仇0319 大業雄關0774 蓄勢待擊0972 淮南諸事1191 夫妻賢愚1333 王師破城0739 水灌穎口1208 壯骨難掩0392 採艾之思0215 欺行霸市1050 庾氏入局1251 隴胡代興0473 石賊隱患1353 國爭兒戲1503 三省六部0910 一步不退1433 奸惡伏誅0236 忠直難存0950 法劍無情0261 水火際遇0060 軍法治家1151 幼子漸立0236 忠直難存0235 殿中哭祭0925 弄巧成拙1167 行臺四軍0575 遼東野望1226 老羌東進1278 天中啓智0297 亡命1039 忠烈之後0188 天子之淚0301 長豫遭厄1035 以命相搏1164 亂世宿將1250 咫尺難得0153 東海王0842 江州地重0251 北地孤忠0133 膏粱難共事1155 王教表率1370 玉樹成蔭0136 我心甚慰0066 興家有道0012 虞氏宗賊,聚嘯鄉里1003 劣子禍端1503 三省六部0413 雲集景從0399 太保有信1038 胡主難爲0927 天助我也0585 付予清議1465 社稷大器1026 裂權分授0406 袍澤情誼0222 京口風動1025 飲鴆止渴1412 烽火諜情0474 弓馬邀名爵0299 苑中橫行0202 百戲園0264 坐論蒼生0382 鼎仍未冷1364 不負義氣0825 君王厄難0125 七娘難配0708 汝南懸瓠1387 豎子平遼0200 長城竹海1453 喋血御階0492 世說新語0585 付予清議0984 淮南偉力0508 禽獸之聲0259 危言聳聽0883 不負烈氣0628 戎行在即0427 前朝宗親0547 王門舊怨0498 人形獸態0703 晉祚存亡,在此一役1343 引頸受死1385 前程共勉0252 忠骨難封0735 大勢強壓0424 國計善用0933 入彀0018 北府難爲兵0922 枋頭夜戰1203 戎行西進1286 雄大當國0188 天子之淚0710 鄉義豪傑0544 頑疾就緩0294 老樹難爲器0704 奸謀敗露0183 海鹽縣男0578 趁亂而進1319 巧於藏拙0618 民心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