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5 萬里顏少

對於桓溫的到訪,沈哲子還是比較欣喜的。

以往他接觸那些士庶子弟,總還要多方面的去審辨其才能秉性,但桓溫這個人,可以說是已經通過事實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所在。

所以,在聽到家人通報桓溫來訪之後,從樓上行下來前往迎接。

桓溫與胡潤在庾曼之的引領下剛剛登上了樓,便看到沈哲子站在階前正笑吟吟望着他。大概是人確有那種玄而不見的氣場,胡潤雖然對沈哲子欽佩有加,但卻素來無緣得見,眼下第一次見面,便覺得沈哲子這形象恰好吻合了他與之有關的想象。

“元子兄來遲了!前日宦途得進,正要與故友同慶,覽遍席中無幸得見,歡欣總是稍遜幾分。”

沈哲子疾行幾步,拉住了剛待要行禮的桓溫,順便望了旁邊的胡潤一眼,還來不及開口發問,旁邊的庾曼之已經拍着胡潤的肩膀笑語道:“駙馬應是不識,這一位胡郎也是去年戰陣立功的義士。當日廣德城破,還是靠他戮力相戰,桓元子才能保住一名。”

聽到庾曼之腦補的越發厲害,桓溫和胡潤不免更覺無從解釋。不過好在沈哲子也沒有糾結於此節,微笑着頷首迴應了一下胡潤,繼而便拉着桓溫的手繼續往樓上行去:“元子兄府內有殤,尋常不敢多擾,長無相見,總是有憾。今日座中多舊識,即便不能共逐一醉,也要深談以慰久別之苦。”

說着,他又望向那胡潤笑語道:“胡兄舊業不提,既然與元子兄聯袂而來,毋須有慮,顯於都中也只在頃刻之內。”

胡潤聽到沈哲子這麼說,心內已是感慨有加,除了他自己,誰都說不清他爲了爭取這一個機會,困苦了多久,又付出了多少。只是看到旁邊那個待他熱情和藹的庾曼之,本是大爲振奮的心境,又變得患得患失起來,已經不敢深想自己舊跡被戳破後會遭受對方怎樣惱羞成怒的打擊。

相對於胡潤的複雜心情,桓溫感想倒是比較簡單。他以前半是喪居,半是羞慚,因而絕跡人前,不拜故友,也就漸漸疏於往來。可是在看到庾曼之和沈哲子待他態度仍是親善有加,並無疏遠,不免感覺到自己以往的想法和做法確是有幾分可笑。

這世上歡愉快樂或是相通,得意之時人皆景從,勢成呼風喚雨。但悲哀落魄卻要自己消受,哪怕是心痛得肝腸寸斷,於旁人而言,不過一句閒談。哪怕是至交良友,也沒有爲你感同身受的義務。而過分沉湎於悲痛中,不過是落得形單影隻,離羣索居,獨自憔悴而已。

沈哲子倒不知桓溫心中感想,其實他雖然歸都之後便一直處於忙碌之中,但對桓溫的處境艱難也偶有聽聞。

雖然他只要輕輕援手,便能讓桓溫的處境大大改善,並且能讓對方感恩戴德。但他終究還是沒有那麼做,苦難與淒涼,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本色。

他也不是生來就有眼前的風光,最初爲了免於家業傾覆的危險,沖齡之年便不辭勞遠的奔波,爲了一個渺茫的希望而奮鬥。後來頂着滿城的輕慢譏諷,才完成了一次門第和身份的一次躍遷。即便有所善助,那也是他自己所爭取來的。

人生或是風光或是淒涼,都是自己品味,實在不必急於與人分享。

所謂萬里歸來顏愈少,每個人面對生活都是一個鬥士,有的人沉湎於失敗挫折,或是黯然心灰,裹足不前,或是心境偏激,憤世嫉俗。能夠歷經風雨苦難,仍能笑對蒼生,對生活、對未來充滿憧憬,能夠保持一個激昂或是恬淡的心境,這纔是真正的勇氣,強於所謂的匹夫之怒。

他對桓溫有這樣的信心,或者說如果桓溫自己不能走出自己所劃定的囚籠,那就不是他所熟知的桓溫了。世間苦難之衆何其多,他又何必爲了一個庸碌之人多費心思。

摘星樓三樓上正有許多世家子弟,三五匯聚,談笑風生。當沈哲子行到樓上的時候,衆人視線轉望過來,紛紛頷首示意。也有許多人看到站在沈哲子身後的桓溫,不免笑逐顏開,紛紛上前問候。

譙國桓氏眼下雖然不是什麼高門顯宗,但桓溫的父親桓彝名列江左八達,生前坐鎮大郡,死得又是忠貞壯烈。擁有這樣的家世,桓溫的交際圈子自然也不算低,因而在樓上頗有一些舊識。

胡潤跟在桓溫身後,神情則要拘束得多。他是第一次涉足到這一類的圈子,雖然席中這些年輕人看起來與普通人也沒有什麼區別,尤其是全都穿着一樣的綀布衫,言笑之間所談論的也不乏食色話題,一個個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別樣雅趣風骨。

但是聽到庾曼之介紹這些年輕人各自的家世和身份,胡潤卻是忍不住驚歎連連。比如尚書令溫嶠之子溫放之,大尚書鍾雅之子鍾誕等等。這些年輕人實在也沒有多出奇,甚至胡潤不乏動念若真是武力較技,在場有一個算一個,包括庾曼之在內,都未必是他對手。

但是,這些年輕人各自所掌握的資源,所擁有的基礎,卻是他一生拍馬難及。譬如其中一個不慎顯眼的江夏李充,其父早年居任江州便是他家恩主,那時候的胡家在江州也是風光一時,而等到這位李使君病逝,他們胡家家勢便一落千丈,乃至於因爲早年的作風強硬而被鄉人們圍攻,最終家業俱毀!

正是因爲切身感受到權勢給自己帶來的壓迫,所以在面對這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年輕人時候,胡潤便免不了倍感約束,言談都變得不再從容。

沈哲子親自下樓去迎接,便足以顯示出對桓溫的重視,別的也都不用再多說。況且桓溫也是名士之子,忠烈之後,很快便與席中這些年輕人言談甚歡。

時下雖然孝義大昌,但是禮法鬆弛。等到後世理學漸盛的時候,桓溫如果在喪居期間外出遊樂,那是大大的污點。但是在時下而言,並沒有那種約束,時人更推崇至情至性,對人慾不是壓抑,而是失於放縱。

像是袁耽居喪期間還去幫助桓溫賭錢,謝尚安葬完叔父謝裒之後便脫了頭巾前去赴宴飲樂,飲至半途才發現喪服還沒有脫去。這樣的事蹟或是悖於禮法,但又何嘗不是真性情的流露。

桓溫雖然入席,但卻並不飲酒,可見仍是哀痛於父親的死亡,以此約束自己來緬懷。

沈哲子在席中坐了片刻,饒有興致的打量一番胡潤,倒不是因爲這個年輕人相貌異於常人,而是其人身上有一種他似曾相識的氣質流露。

他見庾曼之雖然熱心爲胡潤介紹,但是這個年輕人神態舉止卻頗多拘泥,顯然不是長久混跡於這一類的交際中。而且其諸多禮節不乏粗疏,略具蠻風,不免讓沈哲子有些好奇。

“長坐勞形,胡兄可願伴我閒遊片刻?”

略一沉吟後,沈哲子起身發問邀請道。

胡潤聽到這話,心內已是狂喜,他正愁找不到機會在駙馬面前自陳,忙不迭起身跟隨上去。

0153 東海王1153 鵝鵝鵝0024 殘破建康1174 將主輪調0823 沈公坊0585 付予清議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875 羞愧殊功1029 騎虎難下1109 家門醜類1200 幼鹿麟信1319 巧於藏拙0937 都下民潮0300 密謀琅琊王1393 幽州刺史0484 似我者死0506 探路0031 亙古長夜黑如墨0991 盛世雛形1212 刑令之威0920 詐降專家0970 幼子狂志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1501 張氏歸國1439 羯主遇刺0777 季龍將逃0262 琅琊豪族0851 天中大邑0523 臺中佳居1478 告慰諸夏1316 轟殺萬軍0681 惡客招災0465 賀客如潮1356 彀中禽獸1454 垂死掙扎0546 破虜參軍0613 一死難了0498 人形獸態0952 圍殺賊軍1417 梟雄姿態0805 同儕共扶0115 千金市骨0383 行臺南歸0685 師君妙法1467 心境曠達0857 各有所謀1408 恥居人下0875 羞愧殊功1231 傳捷行臺1437 諸侯實封0219 北地娘子1087 宜作自度0386 第二戰場0891 諭中原檄1104 鵲巢將覆0687 教子1294 安定河東0666 淮南待戰0384 溫公歸朝0494 溫公識鑑0877 跋扈太守0891 諭中原檄0706 以攻代守0317 郗公之困0760 奴軍渡淮0228 供銷一體1089 內外焦灼1302 狼子爭功0524 凜冬新芽0879 誅殺鄉賊0055 地主無餘糧1366 無懼胡酋0177 四面楚歌1451 逼宮之夜1048 陷君悖禮0064 造反不如生娃1004 稚恭智淺0753 民變在即1080 衝入州城0252 忠骨難封0068 吳興郡中正0942 難作相忍0403 論功0489 藍田落寞0317 郗公之困0735 大勢強壓成漢篇21221 衣帶血詔0644 四方皆可獵功0037 南人慾爲大事0433 春日明媚1454 垂死掙扎1362 請使止戈0135 肘腋生患0216 甘糖之飴1390 遼東英主1127 信託治家1242 隴事難定1030 萬事無憂0353 宗王長史
0153 東海王1153 鵝鵝鵝0024 殘破建康1174 將主輪調0823 沈公坊0585 付予清議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875 羞愧殊功1029 騎虎難下1109 家門醜類1200 幼鹿麟信1319 巧於藏拙0937 都下民潮0300 密謀琅琊王1393 幽州刺史0484 似我者死0506 探路0031 亙古長夜黑如墨0991 盛世雛形1212 刑令之威0920 詐降專家0970 幼子狂志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1501 張氏歸國1439 羯主遇刺0777 季龍將逃0262 琅琊豪族0851 天中大邑0523 臺中佳居1478 告慰諸夏1316 轟殺萬軍0681 惡客招災0465 賀客如潮1356 彀中禽獸1454 垂死掙扎0546 破虜參軍0613 一死難了0498 人形獸態0952 圍殺賊軍1417 梟雄姿態0805 同儕共扶0115 千金市骨0383 行臺南歸0685 師君妙法1467 心境曠達0857 各有所謀1408 恥居人下0875 羞愧殊功1231 傳捷行臺1437 諸侯實封0219 北地娘子1087 宜作自度0386 第二戰場0891 諭中原檄1104 鵲巢將覆0687 教子1294 安定河東0666 淮南待戰0384 溫公歸朝0494 溫公識鑑0877 跋扈太守0891 諭中原檄0706 以攻代守0317 郗公之困0760 奴軍渡淮0228 供銷一體1089 內外焦灼1302 狼子爭功0524 凜冬新芽0879 誅殺鄉賊0055 地主無餘糧1366 無懼胡酋0177 四面楚歌1451 逼宮之夜1048 陷君悖禮0064 造反不如生娃1004 稚恭智淺0753 民變在即1080 衝入州城0252 忠骨難封0068 吳興郡中正0942 難作相忍0403 論功0489 藍田落寞0317 郗公之困0735 大勢強壓成漢篇21221 衣帶血詔0644 四方皆可獵功0037 南人慾爲大事0433 春日明媚1454 垂死掙扎1362 請使止戈0135 肘腋生患0216 甘糖之飴1390 遼東英主1127 信託治家1242 隴事難定1030 萬事無憂0353 宗王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