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論功

這一座殿堂,本來是商盟用來大集會的場所,雖然遠不及臺苑宮殿宏大巍峨,但也深達將近十丈,容納幾百人不成問題。

沈哲子垂首趨行,本就不甚便利的甲衣拍打在身上,不斷髮出金鐵交鳴之聲,好像一個移動的鐵器貨架,想不引人注目都難。原本他也不至於這麼狼狽,但是因爲那不知所謂的殊禮事件,只能表現的更加恭順,小碎步邁起來比正常的節奏還要快了幾分。

終於咬牙跑到了距離階石一丈之外的地方,沈哲子才總算停下腳步,有些困難的跪拜下去,口中則說道:“臣駙馬都尉沈哲子,欽承上詔,假節統部西討叛賊,戰報具此,奉節歸朝,恭請皇太后陛下制訓。”

皇太后臨朝稱制,御牀之前擺着一座小玉屏,因爲所處位置不同,下面往上看視線就會受阻,而皇太后端坐在御牀上,位置要更高一些,自能將殿中情形一覽無餘。行臺這裡雖然因陋就簡,但基本的格局還保持着。

早在沈哲子出現在殿門外的時候,皇太后庾文君視線便一直落在沈哲子身上,那一身儀甲披在身上雖然行動不便,但的確能將人襯托得更加威武不凡。

沈哲子如今身量雖然已經不遜成人,但多少有些少年人的單薄,有了這一身甲具襯托,則更顯英武。尤其在這不乏老臣排列的殿上,年輕人獨有的那種朝氣和銳氣更是被襯托得淋漓盡致,一俟入殿便成爲一個焦點。

尤其看到沈哲子腰畔空空,垂首趨行上前,姿態恭謹有加,全無一點年輕人得建大功之後該有的張揚傲氣,皇太后更加喜上眉梢。她忍不住從御座上微微傾身向前,指着內侍吩咐道:“快快將駙馬攙起!”

沈哲子這一身打扮,若沒有人攙扶,是真的不好起身。待起身後順勢環顧殿中一週,旋即便看到庾懌和煦的笑臉,至於其他人,臉上或多或少也都流露出些許笑意。

當然,沈哲子知道這是因爲他沒有佩劍上殿的緣故,時下哪怕皇權再羸弱,但終究是大義所在,所謂殊禮還是太過扎眼,旁人畢生奮鬥求而不得,沈哲子若真領受下來,那也實在是太招人恨。

哪怕就連皇太后這始作俑者,眼見沈哲子並沒有因大功而忘形,心情也是更加喜悅,少有的在殿上指着沈哲子便笑道:“這少年才大不彰,功高不驕,篤而執禮,勇於王事,實在讓我欣慰!”

以往皇太后臨朝時,總是謹慎少言,方正嚴謹,少有情緒外漏、侃侃而談,可是眼下卻一反常態,可見心內對沈哲子厚愛之切。尤其那連加殊禮的態度,更讓人心內諸多感慨,深知這位駙馬是深得皇太后心意,地位更加難以撼動。

其實對於時局內各家而言,今次動盪影響最深遠的還非叛亂本身,而是庾亮的身死。如今這個時局,可以說是千載未有之局面,且不說北地洶涌動盪,單單在這江東一隅,皇權雖然日趨闇弱,但卻絕非可有可無。

尤其對諸多僑門舊姓而言,他們客居此鄉,與皇權的親疏便決定了他們各自在時局中的位置,言道是他們的生死線都不爲過!假使沒有皇權所賦予的禮法正當性,他們甚至不如吳中一介土豪來得從容。

以往庾亮以外戚之身把持朝局,可是隨着庾亮不在,經過最初的惶恐之後,各家其實都從細微處看出了一點端倪,庾家與皇太后之間的聯繫已經有了一道裂痕。他們這些人家未必不能用別的手段,將這道裂痕完全扯開,分享乃至於取代早年庾亮在時局中的位置。早先行臺諸多針對庾懌的攻訐,其實就是這方面的試探。

可是就在他們還諸多思忖或試探時,卻眼見到沈哲子已經遠遠行在了他們前面,少年駙馬,大功之身,歸朝之後大加殊禮!若沈哲子只是尋常人家出身倒也罷了,即便再怎麼煊赫也只是一時,若敢以此爲恃,早晚會受到打壓疏遠,最終泯與衆人。

可是偏偏這年輕人乃是出身江東豪首的沈家,而沈家又隱有吳中新一代領袖的姿態。兩下結合,這年輕人前途如何已經眼望得見!待到有此明悟,不乏人已經想起當年肅祖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力主與吳中人家結親,這一份遠瞻,如今思來不免令人歎服。

皇太后卻沒有殿中衆人那麼複雜的心思,自從收復建康的戰報傳入京口之後,她的心情便始終處於一個比較亢奮的狀態。這婦人雖然名爲臨朝稱制,但其實始終處於一個被動的地位。無論是亂事的發生,還是事後的平叛,她只能乾着急,苦苦等待一個結果。

對她而言,最幸運的便是事態向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平叛的大勢,她並不深知,加上庾懌有選擇性的呈送戰報,在她的心目中,正是沈哲子浴血奮戰、乃至於孤軍犯險,可謂是勞苦功高!

所以,在皇太后看來,沈哲子簡直就是先帝給她家準備的一個救星,不知將她與次子拯救出來,更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定鼎社稷!這樣一個家世不凡、一表人才而又才堪輔國的賢婿,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

隨着皇太后對沈哲子盛讚話音剛落,殿中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言道幾句。雖然皇太后對沈哲子禮遇之厚讓人驚詫,但幸而這年輕人並沒有得意忘形,在這樣一個態勢下,他們也沒理由、沒借口再去唱反調。哪怕如王彬之流,對沈哲子厭惡至極,也只能按捺住那一點心思,隨大流的恭維幾句。

沈哲子雖然站起身,但並未退入列,聽到衆人交口稱讚,不免又連連拱手還禮以示謙遜。

聽到羣臣衆口一詞誇讚自家女婿,皇太后心情也是愉悅,想到先前倉皇東來、寢食不安的困境,她不禁長嘆一聲:“先帝託國以來,我都是戰戰兢兢。深宮婦人難悉國是,惟念諸公不以鄙薄而遠,以忠義事君,以賢能安民。國運共享,不敢獨專。駙馬功事如何,宇內已是共聞。因其出於門戶之內,婦人不敢私決,不知諸公是否有教?”

衆人聽到皇太后這話,神態也是微微一變,繼而便各自思忖起來。他們雖然都已篤定沈哲子必將前程遠大,但若說到眼下之功該如何獎賞,反而不好決斷。

若是換了別人,這事倒也並不困難,能建如此大功者,可以想見勢位已是極高,各方諸多利弊權衡,總能拿出一個讓人滿意的方案。可是針對於沈哲子,則就不免讓人有些爲難,首先他是外戚,其次深得皇太后的信重,第三年紀太小。

中朝以來,外戚的任用倒也有一定的規律,清品起家,沽名養望,待到資歷足夠時,或掌詔命,或司禮教,或鎮州郡。但沈哲子功勳太大,如果職入清品的話,實在不好安排,那可能要直接拔爲主官,纔可匹配其時下所擁有的名望。若僅僅只是普通的郎官,只怕皇太后都不會罷休。

但如果任爲清品主官,則不免又讓其他清望人家有所不滿。要知道這些清品職位,那都是各家培養子弟的私留地,若被人以武功而凌駕其上,等於是壞了中朝以來的規矩。

如果不考慮清職,則更加難安排。以常理而論,沈哲子假節建功,大郡小州都是綽綽有餘,可問題是,他太年輕了!如果安排在臺城,則不免又有品秩高低,職權輕重的區別,一時間,殿中諸多人居然想不到給沈哲子怎樣的獎賞纔好。

“如果臣沒記錯的話,駙馬應該年未加冠,尚未定品吧?”

王彬行出隊列,朗聲說道:“駙馬事功,的確卓著,然而鄉品未定,實在難以量用。不如厚賞名爵,贈金歸鄉,秋賞之後再議其用。”

衆人聽到這話,不免側目望向王彬。而察覺到衆人的古怪眼神,王彬也是忍不住嘆息一聲,近來他處境實在堪憂,假使還有人可用,也不必自己跳出來招人恨。

沈哲子未入鄉品,可以說是一個缺陷,事功封賞都是過期不候,若等到其定品之後再議任用,那便落入了各家熟悉的處境中,大把手段可以掣肘。沈家儘管勢大,但在臺城中終究乏力,而庾懌也是即將退出臺城,到時候沈哲子的升遷已經沒了太大的庇佑。

而厚賞名爵這建議,可謂又刺了庾懌一記,要知道如今沈哲子身無名爵那還是庾亮的手筆。舊事重提,既離間了兩家的關係,也暗指庾亮任人不明,加重皇太后的不滿。

“難以量用?光祿此言,我卻不敢苟同。駙馬今日之功事,豈是鄉議高品能限?時勢非常,自有應變,哪能拘於舊規,此亦非中正之失!”

庾懌當即便冷笑道,順便將棒交到陸曄手中。陸曄乃是揚州大中正,王彬言道沈哲子雖有功卻無品,等於是暗諷中正失職,以致賢漏於野。

不要讓我亂開車了,唉,前邊392已經被屏蔽,還要抽空修改下。。。今天才知道v章修改居然不能少於原字數。。。

1372 行臺秘閣0266 南頓王反擊0068 吳興郡中正0095 無人爲耕0794 一問入魂0077 奪命之樂1398 天兵可畏0155 殺父之仇0403 論功0195 買櫝送珠0983 壯闊自標0470 元子途窮1406 君威難振0934 封王可期0817 三吳第一門戶0395 京口陪都1351 救援之計0043 殺器難爲0542 且疾行0458 論交於途0619 東西合一0717 夜拔敵寨1004 稚恭智淺1366 無懼胡酋0601 尋陽兩難1008 哀於世道0247 都中三甲0453 穀米盈倉0878 鄉土榮幸0442 血濺殿堂0384 溫公歸朝1121 跣足入都0792 分道揚鑣0971 慈父可嘉0360 用兵石頭0519 奸邪難誅1450 燕王跋扈1303 手足互啖1008 哀於世道1410 當取則取0845 官民共營0519 奸邪難誅0650 無地自容0479 梁祝新說0251 北地孤忠0383 行臺南歸0976 雲泥之判1184 助胡治史0189 能尚公主否1357 天意失眷1181 關中前途0823 沈公坊1440 無人能免1420 舉城相投1147 河東鄉困1003 劣子禍端1071 時局難返1497 萬世不祧0780 渦口烈戰0173 湯沐邑0958 八關告破0912 諸夏有幸0772 奴主歸天1183 關中均田1097 太后震怒0433 春日明媚1456 魏州刺史0415 大壞風流1313 奇謀不用0148 苑中有詔1316 轟殺萬軍1201 館院英流0237 少君1014 天人之境0858 不忍思歸0642 卻月初陣1354 死之奢侈0049 我有青釭劍0914 不堪一擊0708 汝南懸瓠0583 勝負手1431 宿敵爭勝0138 沈郎高義1045 交戟叉頸1075 藏甲於野0266 南頓王反擊0802 親翁救我0606 唯恐天下不亂0628 戎行在即1178 出入忠勇1149 勝武壯行今天暫時沒有更新,聊幾句閒話1191 夫妻賢愚0918 城下之盟0713 恥於人後0912 諸夏有幸1498 功爵分授0186 女兒心事1077 歷陽蓄甲1192 老卒血淚
1372 行臺秘閣0266 南頓王反擊0068 吳興郡中正0095 無人爲耕0794 一問入魂0077 奪命之樂1398 天兵可畏0155 殺父之仇0403 論功0195 買櫝送珠0983 壯闊自標0470 元子途窮1406 君威難振0934 封王可期0817 三吳第一門戶0395 京口陪都1351 救援之計0043 殺器難爲0542 且疾行0458 論交於途0619 東西合一0717 夜拔敵寨1004 稚恭智淺1366 無懼胡酋0601 尋陽兩難1008 哀於世道0247 都中三甲0453 穀米盈倉0878 鄉土榮幸0442 血濺殿堂0384 溫公歸朝1121 跣足入都0792 分道揚鑣0971 慈父可嘉0360 用兵石頭0519 奸邪難誅1450 燕王跋扈1303 手足互啖1008 哀於世道1410 當取則取0845 官民共營0519 奸邪難誅0650 無地自容0479 梁祝新說0251 北地孤忠0383 行臺南歸0976 雲泥之判1184 助胡治史0189 能尚公主否1357 天意失眷1181 關中前途0823 沈公坊1440 無人能免1420 舉城相投1147 河東鄉困1003 劣子禍端1071 時局難返1497 萬世不祧0780 渦口烈戰0173 湯沐邑0958 八關告破0912 諸夏有幸0772 奴主歸天1183 關中均田1097 太后震怒0433 春日明媚1456 魏州刺史0415 大壞風流1313 奇謀不用0148 苑中有詔1316 轟殺萬軍1201 館院英流0237 少君1014 天人之境0858 不忍思歸0642 卻月初陣1354 死之奢侈0049 我有青釭劍0914 不堪一擊0708 汝南懸瓠0583 勝負手1431 宿敵爭勝0138 沈郎高義1045 交戟叉頸1075 藏甲於野0266 南頓王反擊0802 親翁救我0606 唯恐天下不亂0628 戎行在即1178 出入忠勇1149 勝武壯行今天暫時沒有更新,聊幾句閒話1191 夫妻賢愚0918 城下之盟0713 恥於人後0912 諸夏有幸1498 功爵分授0186 女兒心事1077 歷陽蓄甲1192 老卒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