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票房盈利了嗎

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和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隨着《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結束放映,這個系列也暫時告一段落,作爲產出巨大的產業鏈,很多人和公司都想着能繼續從這個系列上面分一杯羹,特別是直接參與了電影製作的人。

雖然在海外市場還沒有全面下檔,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已經從拿到了近14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和接近4億美元的北美票房,如果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的10億多美元票房算進來,僅僅是終結篇就拿到了24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數字,任是誰都會認爲《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下兩部的票房加起來,必然會產生巨大的盈利。

然而,影片的製作成本是多少?宣傳成本是多少?發行成本又是多少?

外界並不知道具體的數目,只有杜克和華納兄弟的高管們才清楚,這部分成上下兩部的影片究竟花掉了多少成本。

影片票房究竟盈利了嗎?

“當然盈利了,”

華納兄弟的一個辦公室裡,負責公司宣傳和發行業務的傑米?約翰遜,直截了當的對杜克等人說道,“而且是一筆巨大的盈利金額。”

杜克坐在沙發上,一直在皺眉思索,幾乎沒怎麼開口。

實際負責這個系列的羅賓?格蘭德開口提醒,“按照我們與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和艾瑪?沃特森等演員簽訂的合約,他們能享受到這部影片的票房盈利分成。”

因爲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拆分成上下兩部,並且兩部一起拍攝製作的關係,哈利波特工作室一直沒有支付給演員們任何票房分成,而是要等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結束放映後一起覈算。

華納兄弟的CEO道格?沃爾特面色不太好看,“如果按照合約去做,我們要損失超過1億5000萬美元的收入。”

任何一個人看到自己公司被人瓜分走如此一大筆利潤,臉色都不會好看。

“我們按照合約去做,”

違反合同那是觸犯法律的,杜克邊敲着沙發扶手。邊說道,“但具體怎麼做……”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分別看了看在座的道格?沃爾特、羅賓?格蘭德和傑米?約翰遜,幾個人同時默契的點了點頭。

早在簽訂票房盈利分成合約時。他們就制定了相關的策略。

一部影片收入來源極多,票房分成只是少部分而已,但放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下兩部電影上面,這個數字也足夠驚人。

實際上,按照華納兄弟的預算和預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兩部影片中的任意一部,只要全球票房超過5億2600萬美元,就能通過票房收回成。

可以說,5億2600萬美元就是《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或者《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的盈虧平衡點。

盈虧平衡點是好萊塢大製片廠在制定預算時的重要指標,它們會根據影片的投資、類型、陣容等因素預估出該片的可能收入區間,再反推出應將影片的投資控制在何種程度,但如果投資有限,很多明星、營銷資源可能都無法動用,會直接影響收入。

因此,片廠需要在預算和預估收入間反覆考量。找到最佳的盈虧平衡點。

其實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兩部影片當中,投入最大的是宣傳營銷費用。

現在的好萊塢,主流電影的發行已轉向了一種廣泛而密集的模式,常常在數千塊銀幕上同時鋪開,但上檔時間通常只有十幾周,爲了配合這種發行模式,發行商不得不進行猛烈的廣告攻勢將觀衆在短時間內“趕向”影院。

據美國電影協會的報告,2010年好萊塢電影公司每部電影的平均廣告費用已經高達3500萬美元,電視廣告、報紙雜誌、廣告牌和互聯網等都成爲好萊塢電影的宣傳陣地。

製片費用是好萊塢電影的另一大支出,這筆費用通常被分爲線下成本(主要指給技術人員支付的報酬及製作所需的後勤、器材和維修費用)和線上成本(主要指向影片的管理人員及創造性工作人員所支付的報酬。包括製片人、編劇、導演和演員等)。

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兩部影片當中,導演大衛?耶茨和主要演員都是以“預付款+票房盈利分成”的形式獲得報酬的,每人可以先獲得一筆數額不菲的預付款,後續再按照影片票房的盈利情況獲得分成。

以導演大衛?耶茨爲例。作爲導演,他可以獲得1000萬美元的預付款,並從影片盈利的部分獲得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八的分成,分成比例的高低取決於影片的盈利水平,就跟杜克的合約一樣,他簽下的也是一份階梯式的分成合約。

不同的是。杜克的合約涉及的是影片的全部收入,大衛?耶茨僅僅是票房盈利分成。

此外,當影片達到盈虧平衡點時,大衛?耶茨還可獲得50萬美元的獎勵,這種核心主創人員階梯式的收入分成方式已成爲好萊塢大片的慣例,因其一方面可以鼓勵主創人員更傾心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過高的前期投入。

不過,哈利波特工作室與他們簽訂這樣的合約,更多不是爲了避免過高的前期投入。

除去這些外,還有一部分也會被計算到影片的總成本當中,那就是工會紅利。

根據製作人聯盟與好萊塢各大公會組織達成的協議,片方每一次利用電影作品並從中取得收入後需向演員工會、導演工會、編劇工會等相關協會等支付一定的費用和分成。

這不僅僅是票房方面,還包括影片的重映、電視播放等所有的收入。

在好萊塢歷史上,起初普通的電影工作者是不能從電影的後續收入中取得分成的,儘管到了1950年代之後,電影在電視上的重映已能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好萊塢能有如此的局面,演員以及其他行業的人員都要感謝一個人,當時任演員工會主席的羅納德?里根的帶領下,好萊塢的演員們獲得了從電影重映中分享收入的權利,並進而擴展到了別的工會。

在此後的歲月裡,隨着新興發行渠道的不斷涌現,周邊紅利也一再成爲工會組織與代表好萊塢大製片廠利益的製作人聯盟之間爭議的焦點,爲了提高紅利的比例,好萊塢工會甚至不惜多次發動罷工行動。

比如著名的2008年編劇大罷工。

如今世界各個地區與好萊塢發行商之間簽訂的合約都有所差異,不過總得來說,《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兩部影片產生的24億美元的總票房當中,作爲發行商的華納兄弟能分到大概8億美元左右。

這當然不是《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兩部影片的全部收入,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好萊塢電影資浩大,上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司空見慣,但通過多元回收渠道能有效的化解風險。

如今的好萊塢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電影運作機制,發展出了一套“擴窗發行”模式,即電影沿着不同的影院、音像、電視、新媒體以及海外市場等窗口依次發行,讓位居前列的窗口可以享受一定的獨佔期。

一部典型的好萊塢電影大致會首先在影院市場上映幾個月,儘管票房收入已不是好萊塢電影最大的收入來源,但其起着舉足輕重乃至關鍵的作用,電影票房越高,後續窗口發行時影片的價值也越大。

在影院放映結束後,製片廠便會以DVD、藍光碟等形式發行電影的音像產品,早在1986年,好萊塢大製片廠從電影音像租售取得的收入便超過了票房收入,成爲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而音像發行之後,好萊塢電影會進入電視窗口發行,去年一年,好萊塢六大製片廠通過授權電影和電視劇給電視臺,取得了377億美元收入。

而按照利潤率從高到低排列,電視窗口又可細分爲幾個層次。

首先是按次付費點播,然後是付費有線電視,如HBO、Showtime、Starz等主要的付費電影頻道,大約在影院發行之後9個月開始播出,片商根據電影的票房收入向頻道收取授權費,平均一部電影700萬美元左右,大片則可能高達2000萬到3500萬美元。

隨後電影將授權給電視網播出,其窗口期持續數年的時間,通常一部商業電影的授權費在300萬到1500萬美元之間,取決於影片的投資規模、票房表現和重播的次數。

而最後電影會進入到辛迪加市場,授權給地方電視頻道播出,在最大的地方電視市場,一部大片在5年授權期內的收入可達500萬美元。

好萊塢電影的海外發行也大致沿着這樣的窗口進行,正是依靠這樣一套成熟的擴窗體系,讓一部電影能創造巨大的播映收入。

這也讓很多票房撲街的電影能夠通過其他渠道找回投資。

這方面的收入是巨大的,所以杜克和華納兄弟一直拒絕與哈利波特劇組的演員們簽下票房之外的分成協議,實際的合約中,除去製作人聯盟與工會協議規定的比例,演員乃至大衛?耶茨這個導演,都享受不到這方面的盈利分成。

而哈利波特工作室爲此付出的代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他們的票房盈利分成比例。

然而,哈利波特工作室早已成爲了財務單獨覈算的獨立公司,也準備好了特殊的會計定損方法。(。)

第540章 成爲恐懼第263章 母的都能馴服第306章 刺痛人眼的銷售數據第714章 光頭的女神第346章 付出就要有回報第41章 梅森的人選第383章 奇葩情侶第933章 買票房第413章 全球過四億第257章 龐大的工程第444章 不僅僅是電影第138章 永恆第445章 刷新自己的紀錄第71章 首映背後的陰影第948章 尾聲終結第279章 恐怖的劇組第395章 情況不太妙第413章 全球過四億第409章 速度與激.情第452章 搶戛納的風頭第436章 必須更改檔期第34章 那個島第684章 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第159章 顯露真容第382章 有問題的男人第396章 抗議中的首映式第510章 電影最偉大的力量第922章 非常喜歡第66章 傳奇的李第335章 個人最差開畫成績第467章 煽情的利器第448章 受到負面衝擊的首日第771章 質的改變第813章 漫威高管之間的內戰第246章 逆襲第669章 最佳男配角第875章 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第233章 繁雜的剪輯手法運用完本感言第671章 他們的世界第523章 指導貝爾第864章 付出生命的代價第47章 有問題第617章 發生了什麼第283章 唯一的救世主第944章 創造奇蹟的人第933章 買票房第778章 形勢不樂觀第547章 首映邀請第772章 卡梅隆的推薦第753章 期待高未必是好事第58章 你有一種魔力第498章 第一個小金人第65章 好萊塢之眼第356章 烈焰紅脣第644章 來自對岸的投資第54章 主導權第727章 杜克和斯皮爾伯格第712章 資本和利益第24章 造假宣傳第513章 杜克的演講第344章 杜克和精靈天使第76章 競爭第639章 這只是商業談判第625章 黑暗騎士第694章 屬於演員的任性第271章 雌豹第535章 受害者第890章 必須有黑人主演?第232章 尋夢之路第770章 3D總有一天會改變電影第377章 滿是基情第490章 最大的競爭對手第349章 怎麼才能演好精靈第78章 刁鑽的問題第145章 唱紅唱衰第386章 是不是有些短第721章 永載影史的級別第723章 惡魔之心第55章 製造破壞的藝術家第240章 籠中的猛獸第721章 永載影史的級別第756章 口碑營銷的經典之作第722章 時代的悲哀第216章 我完蛋了第287章 索尼和夢工廠的聯合第483章 選角導演第80章 商業合作第186章 女王儲第275章 換股合作第791章 毫無亮點可言第346章 付出就要有回報第624章 正義與邪惡第597章 爭論帶來的收益第594章 IMAX公司第292章 弗里曼的亂和倫第577章 時間是寶貴的第185章 一片黑暗第224章 恐怖的投資回報比第630章 票房最高的週末
第540章 成爲恐懼第263章 母的都能馴服第306章 刺痛人眼的銷售數據第714章 光頭的女神第346章 付出就要有回報第41章 梅森的人選第383章 奇葩情侶第933章 買票房第413章 全球過四億第257章 龐大的工程第444章 不僅僅是電影第138章 永恆第445章 刷新自己的紀錄第71章 首映背後的陰影第948章 尾聲終結第279章 恐怖的劇組第395章 情況不太妙第413章 全球過四億第409章 速度與激.情第452章 搶戛納的風頭第436章 必須更改檔期第34章 那個島第684章 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第159章 顯露真容第382章 有問題的男人第396章 抗議中的首映式第510章 電影最偉大的力量第922章 非常喜歡第66章 傳奇的李第335章 個人最差開畫成績第467章 煽情的利器第448章 受到負面衝擊的首日第771章 質的改變第813章 漫威高管之間的內戰第246章 逆襲第669章 最佳男配角第875章 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第233章 繁雜的剪輯手法運用完本感言第671章 他們的世界第523章 指導貝爾第864章 付出生命的代價第47章 有問題第617章 發生了什麼第283章 唯一的救世主第944章 創造奇蹟的人第933章 買票房第778章 形勢不樂觀第547章 首映邀請第772章 卡梅隆的推薦第753章 期待高未必是好事第58章 你有一種魔力第498章 第一個小金人第65章 好萊塢之眼第356章 烈焰紅脣第644章 來自對岸的投資第54章 主導權第727章 杜克和斯皮爾伯格第712章 資本和利益第24章 造假宣傳第513章 杜克的演講第344章 杜克和精靈天使第76章 競爭第639章 這只是商業談判第625章 黑暗騎士第694章 屬於演員的任性第271章 雌豹第535章 受害者第890章 必須有黑人主演?第232章 尋夢之路第770章 3D總有一天會改變電影第377章 滿是基情第490章 最大的競爭對手第349章 怎麼才能演好精靈第78章 刁鑽的問題第145章 唱紅唱衰第386章 是不是有些短第721章 永載影史的級別第723章 惡魔之心第55章 製造破壞的藝術家第240章 籠中的猛獸第721章 永載影史的級別第756章 口碑營銷的經典之作第722章 時代的悲哀第216章 我完蛋了第287章 索尼和夢工廠的聯合第483章 選角導演第80章 商業合作第186章 女王儲第275章 換股合作第791章 毫無亮點可言第346章 付出就要有回報第624章 正義與邪惡第597章 爭論帶來的收益第594章 IMAX公司第292章 弗里曼的亂和倫第577章 時間是寶貴的第185章 一片黑暗第224章 恐怖的投資回報比第630章 票房最高的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