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前奏

興化省。

黃佐炎最喜歡駐留山西,他對那裡的香山寺、皇池的秀麗風光很有感情,只是自打細柳營進了山西,他變得喜歡起興化省的風光,能不去山西便儘量少去。

現在的官邸,是一位好心的中國商人借出來的,寬敞明亮,雕花窗閣,牆上掛了幾幅山水畫,擺放了一屋的紅木傢俱,茶几泡了兩壺清茶,黃佐炎輕輕地舉起杯來,品味這茶香,好一會才說道:“允平,這次去順化,可有什麼收穫?”

他對面的尊室允平,眼光總是帶着幾分陰狠的味道。在越南,尊室之姓極爲尊敬,因爲這代表着皇族,阮福姓氏只有帝王才配享用,除此之外,一切皇族都只能改稱尊室。

只不過是從後阮明命到現在,也差不多有八十年了,皇室子孫繁衍不計其數,雖然不至到了連個黃包車伕都是皇室尊親的地步,但是鬱郁不得意之輩,不在少數。

這位尊室允平便是皇族中極不得意的一位,他只能在黃佐炎帳下謀得一個閒職,替他來回奔波,這一回從順化歸來,收穫甚大,因此他第一句便是:“我皇不久矣,大行只在數年之間,望統督早作籌劃。”

嗣德的健康情況,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因此黃佐炎只是問了一個事實:“大行之前,能否有太子出世?”嗣德在位三十二載,後宮妃嬪多達百人,但是到現在爲止,他和正德皇帝一個毛病。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此事是國朝大憂啊,允平,你便同我說句實話吧”

尊室允平刻薄得說道:“我皇在位三十二載不得正果,還能期盼他現在能鐵樹開花?還是早作謀劃爲好。”

嗣德既然無後,自然只能在他三個侄子選擇其一,但是諸子爭立,本來就是隱藏無盡殺機的事情,黃佐炎沉吟道:“唐國十龍爭嫡之事,何等兇險。我還是暫作觀望。”

尊室允平卻是說道:“就怕到時候被尊室說那個小人挾制了,駙馬爺,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啊。”

“挾天子以令諸侯……”黃佐炎倒是精於權謀:“我自然不會讓尊室說得了好處去。陛下對我的看法如何?”

“陛下對駙馬爺有所不滿。可也知道統督苦心孤詣。維持北圻局面着實不易。他對我說。只盼能早日將李揚材之亂平定。到時候好方便給駙馬爺加官晉爵。”

黃佐炎卻是冷笑一聲:“到了我這個位置。加官晉爵又有什麼意思。允平。捕獲李賊。我何嘗不是心力俱疲。只是李賊奸滑如鬼。手下又有精兵若干。前次在山西雖爲柳營所破。卻藉機遁去。現在退入者巖。此地一向不服王化。令人束人無策。尊室允平連忙勸道:“駙馬爺。您動作還是快些。萬一有人在我皇耳邊進言。說統督養寇自重。後患無窮啊。”

黃佐炎又是一聲冷笑:“養寇自重?北圻若不是我苦心維持。早已不知道糜爛到什麼程度了。我現在已經向馮帥請命。請大清兵出兵者巖。”

他稍稍頓了一會。又說道:“除此之外。又派大兵會同劉團一同進剿十州葉成林。這次出動五六千人。一切供應接濟。都是我一人籌措。此中辛勞。順化諸位大人又怎會看在眼中。”

他語氣之中甚是不滿。尊室允平連忙勸道:“葉成林據十州十載。地方久受其害。不堪其攏。統督領軍平之。此大功也!”

他眼神越發陰狠:“統督大人。允平多言一句。此獠當誅之!”

“怎講?”

“我皇勤於政務,雞鳴早起,深夜方休,三十年來始終如一日,國朝歷祖不能及之,只是百事維堅,對諸賊禍亂北圻恨之不已,恨不得生啖其肉。”

“我大越縱便捕獲李揚材,亦需交由清國法辦之,此昔黃崇英、吳凌雲之先例也,可若誅殺此獠,獻祭於大廟,此非奇功也。”

黃佐炎臉上微喜:“確是奇件一件,允平這件事我倒是想得差池了。”

“葉成林攏亂十州十載,已是根深蒂固,我大越兵進兵七次,大小交戰近百回,竟折兵逾千而回,此次我集北圻精兵一舉平之,但不想留下此獠性命。”

“須知葉成林活在世上一日,十州便一日不平,此獠奸滑無比,地方不堪其攏,絕不可留之,但是沒想到你這般深遠。”

黃佐炎眼裡冒出了火花,他的袖子重重拂在茶几上:“葉成林,當誅之!”

山西。

一切都已準備完畢,這一回進兵十州,黑旗軍出精兵一百七十人,爲此山西總督還感到特別爲難。

原來越南官府徵調黑旗軍出戰,那是要按人數發給軍餉,一人一月發四個墨西哥銀洋(皮阿斯特),摺合白銀大約2.8兩一月,細柳營出兵一百七十人,每個月就需要供餉白銀四百七百六兩之多。

前次柳承雲出征河陽,那是黑旗軍地自行行動,官府不需供餉,但是這一回是黃佐炎徵調黑旗,那山西就得承擔這份沉重的負擔。

那邊葉孟言就是代表山西總督來談判此事,他朝柳宇小心地說道:“貴營關心國事,願出一哨健卒遠赴十州剿賊,這是一件大好事,只是山西防務吃緊,貴營可否依前次河陽例?”

柳宇可不與他客氣:“葉成林久擾十州,奸滑無比,官兵數次進擊皆大敗而歸,若是因此吃了敗仗,這個責任你敢承擔?”

葉孟言這下覺得難爲,誰都不知道這一回黃統督調集北圻健兵,絕對是有勝無敗的局面,只是誰敢擔這個責任:“實在是山西防務吃緊。法人在河內便有駐兵,距山西不過七十里,一日可至。”

柳宇下一句話險些把葉孟言逼到了絕路:“既然如此,我可再募一哨,這餉械還請孟言多盡心啊。”

他這麼一說,葉孟言也毫無辦法,在那裡作恭作着不停,就差給柳宇跪下了:“管帶大人,不是小人不給面子。實在是沒處籌餉啊,總督大人那邊也爲難着。”

柳宇卻是想到一點,當即說道:“這餉,我們細柳營既然憂心國事。可以暫且墊下,只是……”

“只是如何?”只要柳宇能墊下軍餉,葉孟言那是迫不急待了:“一切都好說。”

要知道天下作官的一條通則便是舊賬不還,中外一例,柳宇卻往套裡跳:“尚須大人作保,請總督用印,布政使諸位大人一同會籤。給我打上欠條,欠條入手,我即刻出兵,嗯,這次去十州,費時恐怕不短,不如先打四月的欠條,到時候等我營回了山西,再慢慢結算。”

“好!就依管帶地主意辦。”葉孟言聞言大喜:“我就回山西。讓總督大人用印。”他前頭剛走,後頭柳宇卻得意地笑了聲來,那邊江凝雪已經捏住他的手:“還笑,還笑,吃了這麼個大便宜,你也還笑得出。”

柳宇笑道:“吃虧就是佔便宜。這欠條我留着有大用。”

江凝雪剛纔詢問,那邊蔡雲楠已經帶了人闖進來:“管帶,這是我在天地會時的會友沈勝。”

沈勝心中那個鬱悶,一棋錯,滿盤皆輸,只到現在才找到了晉見柳宇的門路:“在下沈勝,在北圻會友有點名氣,所以被推舉爲堂主之職,執掌着會務。”

當初是柳宇是求着與天地會合作。只是現在完全倒過來了。到柳宇這獻媚地教門會黨不計其數,因此沈勝現在可以說是從門縫擠進來的:“今日見到管帶。果然是少年有爲,實在是不勝榮幸。”

旁邊蔡雲楠替他幫了一句腔:“沈堂主可是天地會在北圻的第一號人物,昔年曾在花旗軍統率過幾千大軍。”

江凝雪已經打了個招呼退到後室去了,現在柳宇招呼沈勝:“好!好!好!果然是位英雄人物。”

沈勝雖然統率過幾千人馬,可現在他清楚,象花旗軍那種流民隊伍,幾千人的戰鬥力,未必比得上細柳營-而且還不是步兵排,而是在細柳營內屬於二流地直屬排。

鑑於這個認識,他第一時間送上了投名狀:“聽聞管帶準備出征十州,我們天地會對那裡地情形比較熟悉,而且在那也有幾個會友。”

想睡覺就有人送上枕頭,柳宇對此很歡迎啊:“那是最好不過了,沈堂主,有什麼要求直管提。”

那邊沈勝舔舔了舌頭,看到蔡雲楠鼓勵的眼神才硬着頭皮說道:“管帶,在下想退出天地會,在貴營謀個職司。”

“退出天地會?”柳宇還真被沈勝嚇住:“這是?”

他還算是知道沈勝的一點底細,知道他在北圻的天地會中算是首屈一指地首腦,掌握着好幾個省份的天地會會務,號稱統轄着好幾千會衆。

蔡雲楠在旁邊幫腔道:“管帶,他替自己謀個排長地職司,若是不行,給個副排長或是班長也成。”

那邊沈勝拍着胸膛:“管帶大人,沈勝敬仰細柳營,只是到今天才能有機會投效,相見恨晚,若是沒有機會安插,便是給個親兵也行。”

他特別地保證了一句:“沈勝在天地會中,還有些地位,這人手和軍餉,還有軍械,皆可自籌。”

這是帶槍投靠啊!不過柳宇可不會讓一支隊伍遊離於自己的指揮之外:“別急,我盤算一下,沈排長,你有多少人馬?”

沈勝老老實實地盤算了一下自己的實力:“屬下對外人都說是有幾千會友,但真正也就是六百多會友,還有幾百人屬於外圍,其中能指揮自裕的,只有二百餘人。而拉進隊伍來的,大約有三四十人。”

能指揮自裕地天地會衆當中,實際還有許多人是有着家室之累,能脫產參加隊伍地,也就是這三四十人:“我手裡還有左輪短槍兩支,雷明頓長槍一杆。”

柳宇估計了一下:這樣好了,我給你編一個搜索排,我營裡也需要這麼一個編制,就按幾個直屬排的水平來設置。不過給你編三個班,有需要再額外加強。”

直屬排除炮兵外,都是一排兩班,每班十二人。裝備一半的後膛武器,這個結果已經超過了沈勝地預料之外,他趕緊給柳宇行了一個大禮:“多謝管帶大人賞識!”

柳宇說道:“不過你編隊得等到我從十州再說。”

沈勝趕緊給柳宇報了個喜:“那是當然,管帶大人,屬下和葉成林有交情,都是一同入過天地會的老朋友了,我也沒少照應過他。願意替管帶去遊說葉成林。”

“那便好!你帶了幾個人來?”

“六個!都可以信得過。”

柳宇朝蔡雲楠說了句:“雲楠,你找下凝雪,從倉庫把斯賓塞提出來,把他們的槍都配齊。”管帶,只需要五把即可,我自己兩把左輪,還有我弟弟也帶了把雷明頓過來。”

對於這種帶槍投靠的外系武裝,柳宇一次性發給五把斯賓塞,可以說是大手筆。因此沈勝也得意起來:“到時候我召集會友,一定不讓管帶失望。”

柳宇卻閣外強調了一點:“雖然說是搜索排,骨幹配備不象其它單位,可是我給提個醒,還是要補進老兵,然後再集中整訓一兩個月。纔會有戰鬥力。”

其它排是三分之一的老底子,加上三分之二地俘虜,而且幹部全是老人,對於搜索排來說,這不現實,不過無論如何都摻沙子,然後再集中整訓一番,然後才能正式成軍。

象這種投靠地旁系武裝,戰鬥力和忠誠度都是很大問題。柳宇看到解放軍的戰史。爲此吃虧的例子不在少數,這樣的隊伍。短時間內必須握在手底才能放心。

沈勝倒對掌握部隊興趣不大,他注意地是這個細柳營排長地名義,只要有這個名義,整個北圻誰不敢高看他一眼:“一切都由管帶負責便是,沈勝一切遵照執行。”

柳宇看了一眼蔡雲楠:“那這事就交給你了。”

一切既已準備完畢,那剩下的事情便只有一件了。

向十州前進!

戴着斗笠穿着白衣的越南村姑,正在河上嬉鬧着,她們發出銀鈴般的笑聲,相互潑着水。

突然之間,她們都靜了下來,好奇地看着這支過路地軍隊,接着她們帶着笑聲就消失在遠方。

她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地黑旗軍,年輕,具有銳氣,打出來一面雙柳葉旗,旗幟上還有着北斗七星和斗大地細柳營三個字。

這些軍官和士兵比起普通地黑旗軍更爲洋氣,也更爲帥氣,他們拖着火炮,帶着許多騾馬,用齊整的縱隊前進。

太帥氣了!她們躲在一旁地小樹林裡,不但沒有逃開,反而帶着半張笑臉看着這支與衆不同地黑旗軍,他們有着統一制式的新軍裝,身上帶着十分利索地洋槍,背上還有新發的揹包,腰間都掛着工兵鏟和水壺,腳下還着穿着新鞋子,個個龍馬精神,水壺、工兵鏟、武器發出有節奏的碰撞聲,步伐聲整齊雄壯。

村姑們小聲議論們,但是這支隊伍並不因爲她們地笑聲而停留下來。

那個騎在騾子有若天使一般的少年命令繼續前進:“繼續前進!二十分鐘後,五分鐘後小休息。”

即便是行軍,細柳營也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的東亞封建軍隊。

湘淮軍每日行軍至多三十里後立即結成硬寨,即便在已方控制區下的也是緩緩前進。可是細柳營不同,他們進行的常行軍一天要走五十里,在清軍當中,這屬於強行軍中的強行軍,不遇到勤王這樣地大事,絕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的。

就連細柳營的不少士兵也覺得這樣的行軍強度太大一些,他們甚至連沿路的村姑都沒有多看上幾眼,至於沈勝和新補入的俘虜,他們差一點就跟不上隊列了。

沈勝許多年沒有進行過這樣的行軍,上一次在進行這樣的行軍還是在他統率幾百名花旗軍的時候。

“這是常行軍?”

他簡直無法理解。

騎在騾上地柳宇一邊拿着地圖,一邊答道:“普通水平地常行軍,我們估計今天走不了六十里,要遲到了。”

在這張圖上,已經標出部隊將要通過的要點、通過時間、大休息和小休息時間都已經列了出來。

根據條令,一支部隊地常行軍速度大約在二十五公里到三十五公里間,五十里,也就是二十五公里,也確實是一支部隊常行軍的普通速度。

沈勝看了一眼身邊的官兵,象蔡雲楠這樣的老軍官,確實是把這作爲一件習以見常的事情,可他還是不得不退到一邊拉住蔡雲楠抱怨了:“一天五十里,這怎麼吃得消?”

蔡雲楠這下得意:“接下去操練你得小心,現在你就兩把左輪都吃不消,我們細柳營操練,十公里全副武裝拉練那是家常便飯。”

只是蔡雲楠沒有說明的一個事實全是,細柳營還是第一次搞這樣長距離的行軍,之前他們最多隻搞過一百公里拉練。

“小休息!”

秩序非常好,但是沈勝已經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拉着人問了:“費立倫,你平時都這麼練的?”

“這算什麼!”費立倫便是蔡雲楠的那個副手,也屬於海陽天地會出身:“我們都練過一天強行軍一百里!”

沈勝還是半信半疑,只是五分鐘的小休息很快就結束了,他只能拖着疲乏的腿繼續上路。

他發現象是蔡雲楠這樣的老兵,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行軍速度,他們沉穩地前行,平時不講幾句話。

那邊柳宇騎着騾子上來,乾脆利落地跳了下來:“還能走嗎?換我走上幾步。”

“謝管帶了!”沈勝顧不得說謝,當即上了騾子,只是年少的柳宇在前面牽着騾子前行,讓他有些過意不去:“這樣的行軍強度是不是太大些了?要不要放慢些。”

行軍力,是考驗一支部隊最好的標誌,只有經過了兩萬五千里長徵的紅軍,纔是那支千錘百煉的無敵之師。

柳宇聽着有節奏的聲音,牽着騾子往前走:“這只是常行軍而已,練練就沒問題了,輕鬆得很。真正的強行軍,雲楠他們也累跨了,比你還不如。”

作爲一個少年指揮官,柳宇現在有着自己的兩頭騾子,這算是他的特權,只不過他還是願意偶爾下馬來走上一個小時:“沒事!練練就好。”

坐在騾子的沈勝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這個團體的行動,它正如一條巨龍一樣飛速前進,從龍頭到龍蛇,都朝着既定的目標前進,但是他也知道,這條巨龍的每一部分,都是和他一樣的血肉之軀,每一雙腿都是肉長的。

但巨龍仍在高速前進。

他有一種感覺,這條巨龍可以被打敗,但你擋不住他的前進步伐。

加入這個團體,將是他最明智的選擇。

第69章 接戰(上)第15章 海陽(上)第193章 導火索第18章 文明(中)第33章 練兵(下)第138章 完勝第18章 文明(上)第125章 絞殺第31章 成軍(上)第43章 激戰(上)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212章 潰滅(下)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上)第23章 海防(下)第125章 絞殺第27章 山西(上)第10章 方隊(上)第28章 衝突(上)第169章 反攻開始第56章 葉成林第144章 野心第219章 勝負(中)第28章 衝突(上)第41章 佈防(下)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140章 築城第99章 巴尼廟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37章 新容(下)第202章 投誠(下)第16章 勝負(中)第150章 女官第200章 決勝(上)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3章 抉擇(下)第81章 軍費第11章 石遊擊(下)第38章 小把戲(上)第159章 佈局第56章 葉成林第134章 內藏庫第59章 烏鴉營第52章 謀劃第68章 防軍(上)第39章 相見歡(下)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下)第159章 佈局第98章 初戰第202章 投誠(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30章 怨滿南國(下)第135章 內帑第33章 練兵(下)第218章 開戰(下)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16章 勝負(中)第214章 大局(下)第50章 鑄幣第208章 決心(中)第16章 勝負(中)第34章 雁秋(下)第8章 試槍(中)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下第180章 易將第38章 小把戲(上)第133章 糾纏第214章 大局(上)第52章 謀劃第204章 桂林(上)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44章 野心第204章 桂林(上)第152章 火海第122章 出兵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下)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27章 山西(上)第69章 接戰(下)第216章 飲馬第11章 石遊擊(上)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59章 烏鴉營第39章 相見歡(中)第194章 結束的戰爭第13章 抉擇(下)第58章 閱兵第204章 桂林(上)第216章 飲馬(下)第174章 美腿第99章 巴尼廟第68章 防軍(上)第91章 報復第136章 解決第171章 戰局發展
第69章 接戰(上)第15章 海陽(上)第193章 導火索第18章 文明(中)第33章 練兵(下)第138章 完勝第18章 文明(上)第125章 絞殺第31章 成軍(上)第43章 激戰(上)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212章 潰滅(下)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上)第23章 海防(下)第125章 絞殺第27章 山西(上)第10章 方隊(上)第28章 衝突(上)第169章 反攻開始第56章 葉成林第144章 野心第219章 勝負(中)第28章 衝突(上)第41章 佈防(下)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140章 築城第99章 巴尼廟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37章 新容(下)第202章 投誠(下)第16章 勝負(中)第150章 女官第200章 決勝(上)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3章 抉擇(下)第81章 軍費第11章 石遊擊(下)第38章 小把戲(上)第159章 佈局第56章 葉成林第134章 內藏庫第59章 烏鴉營第52章 謀劃第68章 防軍(上)第39章 相見歡(下)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下)第159章 佈局第98章 初戰第202章 投誠(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30章 怨滿南國(下)第135章 內帑第33章 練兵(下)第218章 開戰(下)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16章 勝負(中)第214章 大局(下)第50章 鑄幣第208章 決心(中)第16章 勝負(中)第34章 雁秋(下)第8章 試槍(中)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下第180章 易將第38章 小把戲(上)第133章 糾纏第214章 大局(上)第52章 謀劃第204章 桂林(上)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44章 野心第204章 桂林(上)第152章 火海第122章 出兵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下)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27章 山西(上)第69章 接戰(下)第216章 飲馬第11章 石遊擊(上)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59章 烏鴉營第39章 相見歡(中)第194章 結束的戰爭第13章 抉擇(下)第58章 閱兵第204章 桂林(上)第216章 飲馬(下)第174章 美腿第99章 巴尼廟第68章 防軍(上)第91章 報復第136章 解決第171章 戰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