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嚴峻

第254章 嚴峻

襄國正殺的血流成河,這個時候來詔令,肯定有大事。

算算時間,應該是羯趙各地的援軍聚集起來了。

李躍起身向賈堅拱手,“軍務繁忙,改日再來與將軍暢飲。”

“足感都督盛情。”賈堅連忙拱手。

李躍帶着親兵返回高城縣衙。

常煒已等候多時。

“襄國這時候來信,定是求援?”李躍先開口道。

常煒卻搖搖頭,“非也,魏主令都督攻打薊城。”

李躍一楞,這道詔令……還真是強人所難,十餘萬燕軍集結在薊城,沒來打自己就不錯了。

細思之後,便領會了冉閔的意圖,“相差無幾,他不好意思求援,便令我們拖住慕容俊。”

常煒笑了一聲,“剛剛收到的情報,姚襄三萬大軍與石琨四萬大軍向襄國進發。”

“燕國可有動靜?”三萬加四萬,就是七萬,對襄國城下的魏軍有一定的威脅。

不過冉閔擅長打惡仗,這點人馬還不至於要他的命。

前幾次大戰,他都創造了奇蹟。

“燕國按兵不動。”常煒將冉閔的詔令遞了過來。

李躍掃了兩眼,冉閔就是冉閔,形勢不利,底氣依舊十足,讓黑雲軍先襲擾薊城,等他擊敗姚襄、石琨,再一起攻打薊城,生擒慕容俊、慕容恪……

看着詔令,李躍不禁有些好笑。

以前冉閔的詔令沒這麼客氣,襄國形勢不妙,他對黑雲軍的態度也軟化了一些。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姚弋仲元氣大傷,石琨屢戰屢敗,張平不足爲慮,襄國之戰的關鍵在燕國援軍。”李躍合上詔令。

慕容氏一定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慕容俊從渤海退兵後,並沒有回返龍城,而是屯兵於薊城,對冀州虎視眈眈。

而燕國出兵,冉閔肯定擋不住。

一個慕容恪就名震天下,更不用說慕容垂、慕容評、慕輿根等大將。

這些人在遼東殺的高句麗望風而潰。

“某欲出兵佯攻范陽郡,牽制燕軍如何?”李躍仔細思索了一陣後道。

冉魏現在還不能倒下,還要靠他擋住慕容氏的兵鋒。

“燕軍在薊城十數萬兵力,我軍北上,能牽制多少?”常煒反問道。

“事在人爲,否則慕容俊十數萬大軍長驅直入,整個河北皆爲燕土。”

“屬下覺得,河北之關鍵不在燕軍是否援手,而在魯口王午!”常煒指着地圖道。

黑雲軍拿下河間後,就與魯口形成了脣亡齒寒的關係。

如今形勢,魯口倒向冉閔,冉閔肯定能擋住慕容恪,倒向慕容氏,慕容氏將橫掃河北,乃至整個中原。

魯口地屬博陵國,扼守魯沱水,已經成了冀州的門戶。

雖然燕軍能從其他地方繞過來,但王午的存在,令燕軍不能全力南下,隨時有掐斷後路的危險。

李躍之所以能在渤海逼退慕容俊,至少有一半的功勞在王午。

不然黑雲軍面對的就不是一個慕容俊。

“王午……不降燕軍,亦不降冉魏,難道真對石家忠心耿耿?派人送些糧草軍械過去,探一探他們的底,再令秦彪、糜進二人輕騎襲擾范陽,牽制燕軍。” 只要王午不投降慕容氏,便是黑雲軍潛在的盟友。

冉閔負責在戰場上抵抗諸胡,而李躍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量爲他兜底。

“王午願爲羯趙幽州刺史,如今天下大亂,他手握數萬強軍,必有野心,屬下親自去一趟。”常煒拱手道。

伸手不打笑臉人,常煒帶着糧食、軍械前去,王午應該不會爲難他。

只要還有一點戰略眼光,就知道黑雲軍的價值。

“那就有勞先生。”李躍拱手,身邊能出使之人,也就他一人。

常煒亦還禮。

準備了一日,李躍親自送常煒西去。

不過這時南邊又來消息了,枋頭的段龕開始蠢蠢欲動起來,鮮卑輕騎幾次試探窺視黎陽、陳留、滎陽三地。

徐成也非泛泛之輩,段龕派騎兵窺視兗州,他就派騎兵去枋頭,你來我往,幾次出手,小有斬獲,劫掠了幾個段氏的小部落,殺了幾百人,劫掠千餘頭牛羊全軍而歸。

來回幾次,段龕反而不敢妄動,集中兵力在枋頭嚴防死守。

河北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

南邊消停了,北邊又傳來敗報。

糜進、秦彪二人率輕騎北上,與燕軍騎兵打的有來有回,孰料慕容評、封奕奇兵突出,攻陷了束州、武垣等魯沱河以北的城池,還險些將糜進、秦彪鎖在范陽。

幸虧崔家之人熟悉路徑,糜進、秦彪驍勇善戰,生生殺出一條血路,逃回魯沱水之南。

這兩郡李躍也沒怎麼花什麼心思,丟了也無所謂。

如今以魯沱水爲界,正合當下形勢。

幾天之後,幽州終於傳來消息,燕軍出動了。

不是慕容恪,也不是慕容垂,更不是慕輿根、封奕、陽騖等人,而是悅綰從龍城率三萬步騎,直奔襄國。

建武四年九月,李農、張舉率三萬大軍攻打凡城,彼時悅綰只有一千人,卻抵擋了李農張舉十餘日,最終讓李農退兵。

黑雲軍被按在魯沱水之南,想出手牽制也沒機會。

悅綰的三萬步騎是從龍城調來的,不動薊城一兵一卒。

“速將悅綰三萬大軍來援的消息傳給陛下!”李躍能做到的也就這些了。

有賈堅等渤海豪強在,李躍尊稱冉閔爲陛下。

黑雲軍若是向西支援,薊城的慕容俊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無論是慕容恪還是慕容垂領兵出戰,都會給襄國城下的冉閔帶來更大的壓力,增加更多的變數。

“陛下圍攻襄國日久,累攻不可,士卒疲憊,軍心不在,而諸胡氣勢如虹,此戰甚是艱難。”一向樂觀豪爽的賈堅也不看好冉閔。

從雙方態勢上看,形勢對冉閔大爲不利。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機會。

“襄國城下建有夾城,營壘堅固,只需擋出石琨、姚襄、悅綰數日,消耗其銳氣,則此戰勝負猶未可知也。”

慕容恪、慕容垂沒去,冉閔多了幾分機會。

只要他能沉住氣,不出什麼昏招,就算打不贏,也不至於戰敗。

“但願如都督所言。”賈堅拱手一禮。

娃高燒,在醫院忙着趕了兩章……

(本章完)

第321章 義兒軍635.第633章 交換第282章 大戰第216章 胡夏第255章 天象第434章 出兵第313章 扶植第64章 兵變474.第473章 休沐第179章 慎第254章 嚴峻第143章 收攏第156章 複合第365章 決心第78章 來使第125章 破敵533.第531章 用兵第384章 爭搶第99章 爭490.第488章 忠血646.第644章 我詐第356章 辭官595.第593章 未雨701.第699章 浪急第259章 耕種第254章 嚴峻第61章 自力480.第478章 盛會第10章 不妙579.第577章 離間757.第755章 猛虎第245章 神童761.第759章 問策第166章 勢均第458章 捭闔672.第670章 勾結第64章 兵變第353章 家人487.第485章 合肥633.第631章 喜訊第226章 江陵696.第694章 器械第110章 放歸第149章 迎接第200章 生息第321章 義兒軍第126章 奪兵741.第739章 不走第397章 西進486.第484章 精騎第253章 神技第158章 擴軍第425章 鞭刑497.第495章 追第450章 刺殺第769章 封第144章 激憤第93章 計略第59章 窮困607.第605章 旱災524.第522章 偏安第152章 鼓動第105章 詰問第343章 火第347章 猛虎第48章 養戰666.第664章 用兵第118章 面見553.第551章 決心686.第684章 征服605.第603章 暗鬥601.第599章 梟臣559.第557章 殞727.第725章 規則第401章 病累第56章 養孫第433章 龜縮第439章 來回第198章 豪強第228章 頂點619.第617章 夢碎505.第503章 秦勢第147章 波瀾606.第604章 野心第344章 勝第143章 收攏第114章 不敵499.第497章 飲馬長江563.第561章 士氣697.第695章 封國第76章 父子574.第572章 轉化536.第534章 國力第392章 白波谷627.第625章 雨第282章 大戰第219章 魂魄第341章 攔住704.第702章 指路695.第693章 新政
第321章 義兒軍635.第633章 交換第282章 大戰第216章 胡夏第255章 天象第434章 出兵第313章 扶植第64章 兵變474.第473章 休沐第179章 慎第254章 嚴峻第143章 收攏第156章 複合第365章 決心第78章 來使第125章 破敵533.第531章 用兵第384章 爭搶第99章 爭490.第488章 忠血646.第644章 我詐第356章 辭官595.第593章 未雨701.第699章 浪急第259章 耕種第254章 嚴峻第61章 自力480.第478章 盛會第10章 不妙579.第577章 離間757.第755章 猛虎第245章 神童761.第759章 問策第166章 勢均第458章 捭闔672.第670章 勾結第64章 兵變第353章 家人487.第485章 合肥633.第631章 喜訊第226章 江陵696.第694章 器械第110章 放歸第149章 迎接第200章 生息第321章 義兒軍第126章 奪兵741.第739章 不走第397章 西進486.第484章 精騎第253章 神技第158章 擴軍第425章 鞭刑497.第495章 追第450章 刺殺第769章 封第144章 激憤第93章 計略第59章 窮困607.第605章 旱災524.第522章 偏安第152章 鼓動第105章 詰問第343章 火第347章 猛虎第48章 養戰666.第664章 用兵第118章 面見553.第551章 決心686.第684章 征服605.第603章 暗鬥601.第599章 梟臣559.第557章 殞727.第725章 規則第401章 病累第56章 養孫第433章 龜縮第439章 來回第198章 豪強第228章 頂點619.第617章 夢碎505.第503章 秦勢第147章 波瀾606.第604章 野心第344章 勝第143章 收攏第114章 不敵499.第497章 飲馬長江563.第561章 士氣697.第695章 封國第76章 父子574.第572章 轉化536.第534章 國力第392章 白波谷627.第625章 雨第282章 大戰第219章 魂魄第341章 攔住704.第702章 指路695.第693章 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