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第725章 規則

李躍其實非常明白桓溫的處境。

到了他這個地步,已經騎虎難下,稱帝看似操之過急,實則是不得已而爲之。

只有登基才能平衡士族、荊州軍、北方流民各種利益,是最優選擇,不拿掉司馬家,士族們的屁股就永遠偏向司馬家一邊。

登基稱帝,也是逼士族們做出選擇。

於桓溫個人而言,登基稱帝是他幾十年的夙願。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此言早已流傳天下。

換做自己,江東已經爛透了,也不差登基這最後一刀,死馬當活馬醫,說不定還能起死回生。

“桓溫這是在做一場豪賭,只要如前幾次那般擋住我軍,他這個楚國皇帝就可以坐穩了。”太極殿東堂,剛回到洛陽的李躍氣都沒喘一口,就召集衆人前來商議軍機。

“江東人心離散,內憂外患,天下一統時機已至。”王猛拱手道。

“太子意下如何?”李躍望向李儉。

“桓溫篡位,江東人心不穩,的確是攻取江東的大好時機。”李儉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既然如此,朕進伐中路,太子進伐東路,桓伊、劉應爲輔,景略鎮守後方,輸送糧草。”李躍大手一揮。

滅燕,李躍爲正,王猛奇兵突出,從上黨穿行太行山,夾擊慕容恪,取得樑燕決定性的一戰。

滅秦,沙苑之戰,王猛陣斬苻堅,擊滅氐秦主力,有滅國之功。

平涼,王猛高歌猛進,將涼州里裡外外犁了一遍,方有今日關中的安定。

這還是武功,其他的文功都沒算在其中。

此番攻打江東,不能再讓他去了。

否則就是功高震主,將來大家都不好相處。

權力運行自有一套規則,如果臣子的功勞比皇帝還高,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尤其還是開國皇帝。

不是質疑王猛的忠誠,而是跟隨他的人會推着他往前。

王猛在朝堂、地方、軍中都有自己的勢力,放任不管,將來肯定要出問題。

上一次平涼之後,王猛要靠自污這種低劣手段暫避鋒芒,這一次若是順利平定江東,李躍都不知道怎麼封他了。

而且督鎮後方也是一項重任。

如此規模的大戰,也只有王猛、常煒這個級別的人方能理清。

“怎麼,你二人有何異議?”見二人不說話,李躍詢問道。

“兒臣領命。”李儉意識到什麼,目光瞥了瞥王猛。

在權力中樞待了這麼久,不可能還是當初的菜鳥。

之前的心事重重,應該是提前想到了此節。

這說明他已經是個合格的太子。

王猛很快就一臉坦然,“陛下安排十分得當,此戰定能旗開得勝。”

“報陛下,巴中守將鄧定、常璩等人舉城投降,巴蜀皆歸大梁。”盧青在殿外激動稟報着。

常璩此人李躍有些印象,曾作爲桓溫使者出使過鄴城。

常氏也是蜀中大族,如今薛強、周楚已經攻入蜀中,巴蜀豪強選擇替桓溫陪葬,還是選擇依附大梁,一目瞭然。

以前打着晉室的旗號,還能安撫巴蜀人心。如今桓溫撤掉最後一層遮羞布,晉室所剩不多的正統性也就蕩然無存了。

“知道了。”李躍沒太驚訝。

巴蜀豪強這時候還爲死戰,纔是一件咄咄怪事。

巴中拿下,江南防線就面臨腹背受敵的困境,長江的優勢去了一半。

“兒臣有一事不明。”李儉開口道。

“說。”李躍和顏悅色。

“前者謝家已經與父皇聯姻,謝安一時之俊傑,應該知曉江東不可長久,爲何還不來請降?”

江東這艘破船在狂風巨浪中搖搖晃晃而不沉沒,功勞最大之人是謝安。

當初王氏與桓溫叫板,如果謝安站在王氏一方一同發難,只怕桓溫連楚王都當不成。

仔細來看,桓溫的種種行徑,其實都有謝安在暗中推波助瀾。

說不定兩人私下早已結盟。

“不必高看謝安,他所作所爲都是爲了謝家,桓溫的楚國有一半是謝家的,你說謝家是願意來大梁當貳臣,還是願意與桓溫共治天下?”

世上所有的一切都遵循最大利益原則。

謝家在江東是半個皇帝,從一個二流士族,發展成爲高門中的翹楚,豈會輕易捨棄到手的一切?

王猛道:“陛下所言甚是,昔日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語,若能擋住大梁此次進攻,日後江東便是桓與謝共天下。”

謝家子弟在外爲太守、鎮將,在內爲侍中、散騎,榮寵一時。

桓溫立國,動搖不了謝家的權勢,反而要拉攏謝家。

李儉恍然大悟,“兒臣明白了,謝安當年之所以聯姻,是爲了以防萬一,萬一江東滅亡了,謝家在大梁也有所保障,能繼續延續下去,此人心思倒是深厚。”

兩頭下注,是士族們的常規操作。

“魏晉之衰,皆在士族只爲門戶一己之私爾!”李躍微嘆了一聲。

不是士族中沒有人才,相反,一個個都聰明絕頂,各種內鬥智計百出,空前絕後,將自己的家族推向頂峰,凌駕在社稷黎民之上。

李躍個人覺得兩晉只是一個士族形成的利益共同體,不算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國家,不僅比不上魏晉,連春秋戰國都不如,完全是一次歷史的倒退。

這種倒退不僅是軍事上的,是各方面全方位的倒退,華夏第一次在胡人面前失去了所有優勢。

所以魏晉以來,種種荒誕、無恥、無能之事之行層出不窮。

謝家如今是這個共同體中鰲頭,不把刀架在他脖子上,怎麼會輕易投降?

貓兒絕不會放棄到嘴的葷腥。

李躍從來就沒對謝安抱有太大希望,他有才幹不假,但比起王猛、周牽差太遠了,也就跟小舅子崔宏一個檔次,“朕此番南征,不僅是爲一統天下,還爲革除魏晉以來華夏之積弊,還天下以朗朗乾坤!”

這種事情不能再讓王猛去做了。

如今他已經是大梁首相,身上擔負着更重要的任務。

“父皇英明。”

“陛下真雄主也。”

二人目光都帶着一絲敬意。

李躍從軟榻上起身,“傳令諸軍,洛陽集結,隨朕一統南北!”

第432章 西取577.第575章 潼關第326章 招賢501.第499章 談第100章 靠山補充522.第520章 沙門第327章 大才第146章 替罪492.第490章 釣魚第117章 狂妄第267章 再勝657.第655章 亂483.第481章 響應第401章 病累517.第515章 公道540.第538章 入鄴第441章 陷阱第432章 西取第371章 膨脹第400章 文治500.第498章 名士463.第462章 攻薊551.第549章 病重第80章 擊705.第703章 識時務677.第675章 計500.第498章 名士第204章 子弟490.第488章 忠血737.第735章 想通第132章 廝殺637.第635章 耕作第365章 決心第266章 再戰第133章 爭第198章 豪強692.第690章 回第308章 勸進第284章 黃昏第231章 翻臉第102章 算計第401章 病累第300章 爭奪第4章 吃肉584.第582章 借勢494.第492章 棄卒第46章 重兵522.第520章 沙門733.第731章 進567.第565章 龍城第767章 老賊692.第690章 回第271章 皆敵第169章 整軍第55章 敗514.第512章 命數第428章 將攻第294章 中原546.第544章 冊封第84章 勢第279章 正法補充739.第737章 東風第126章 奪兵第38章 夜575.第573章 忠奸錄第265章 齟齬第242章 南下第117章 狂妄635.第633章 交換第343章 火第399章 司隸549.第547章 準備第179章 慎第249章 轉折733.第731章 進第401章 病累581.第579章 東關627.第625章 雨第242章 南下第277章 四勝第422章 疲國第133章 爭541.第539章 明珠496.第494章 伐旗第130章 困獸第45章 人情609.第607章 戒子719.第717章 王氏第273章 形勢508.第506章 皁衣郎492.第490章 釣魚第360章 商賈516.第514章 妖法第206章 秋收763.第761章 請退第220章 妥協505.第503章 秦勢第90章 內
第432章 西取577.第575章 潼關第326章 招賢501.第499章 談第100章 靠山補充522.第520章 沙門第327章 大才第146章 替罪492.第490章 釣魚第117章 狂妄第267章 再勝657.第655章 亂483.第481章 響應第401章 病累517.第515章 公道540.第538章 入鄴第441章 陷阱第432章 西取第371章 膨脹第400章 文治500.第498章 名士463.第462章 攻薊551.第549章 病重第80章 擊705.第703章 識時務677.第675章 計500.第498章 名士第204章 子弟490.第488章 忠血737.第735章 想通第132章 廝殺637.第635章 耕作第365章 決心第266章 再戰第133章 爭第198章 豪強692.第690章 回第308章 勸進第284章 黃昏第231章 翻臉第102章 算計第401章 病累第300章 爭奪第4章 吃肉584.第582章 借勢494.第492章 棄卒第46章 重兵522.第520章 沙門733.第731章 進567.第565章 龍城第767章 老賊692.第690章 回第271章 皆敵第169章 整軍第55章 敗514.第512章 命數第428章 將攻第294章 中原546.第544章 冊封第84章 勢第279章 正法補充739.第737章 東風第126章 奪兵第38章 夜575.第573章 忠奸錄第265章 齟齬第242章 南下第117章 狂妄635.第633章 交換第343章 火第399章 司隸549.第547章 準備第179章 慎第249章 轉折733.第731章 進第401章 病累581.第579章 東關627.第625章 雨第242章 南下第277章 四勝第422章 疲國第133章 爭541.第539章 明珠496.第494章 伐旗第130章 困獸第45章 人情609.第607章 戒子719.第717章 王氏第273章 形勢508.第506章 皁衣郎492.第490章 釣魚第360章 商賈516.第514章 妖法第206章 秋收763.第761章 請退第220章 妥協505.第503章 秦勢第90章 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