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 清流的反擊

反正現在,作爲方書安等人的對手,他們是學乖了,不到特殊時刻,絕對不會站起來反對。

在後邊打冷槍,掣肘,雖然不是那麼明顯,但效果不一定差。

“陛下,今年糧食產量雖高,但是不能保證每年都如此,臣以爲,還是不要大量釀酒的好,還是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纔是最好的打算。”

清流當中,老頑固不少,他們執着的認爲,糧食就應該拿來吃,而不應該大量釀酒。

東林黨衆人,尤其是左光斗,看見清流那些人開始冒頭之後,便選擇了低調。

他們引火的目的已經達到,剩下怎麼交鋒,是清流的事情。

泰昌登基之初,提拔不少清流和東林黨人。

這些都是按照萬曆的要求,要平衡朝堂。

按照他的意思,是擔心泰昌壓不住朝堂。畢竟萬曆在位幾十年,當初能和他對手的張居正之類,早就被搞的名字都成了禁忌。

現在麼,泰昌剛上位,朝廷還都是以老方馬首是瞻。萬曆擔心兒子沒有自己的手段,所以初衷就是讓朝堂上多兩方勢力。

至少不能讓齊楚浙黨爲首的老方一家獨大。

不過麼,泰昌心裡知道,清流和東林黨的作用,也就是防止方從哲等人權勢過大。

要是說想辦好事情,還必須靠方從哲等人。

東林黨和清流,想要辦好改革的事情,那是萬萬做不到。

計劃很美好,但是趕不上變化。

誰能想到,最初的目的是保駕護航,等到現在,卻成阻礙改革前進的事情了?

如果現在朝堂上沒有這麼多清流和東林黨,那麼白酒外銷根本就不會遇上什麼問題。

畢竟此前茶葉、瓷器、絲綢的銷售,都已經十分成熟,每年只要定期做好訂貨即可。

同樣是外銷,到了白酒這裡,爲何會有那麼多人唱反調?

當然,也有糧食關係國計民生有關,出發點沒有問題,可是不分青紅皁白,有些說不過去。

如果說糧食的產能有問題,那麼大規模賣酒肯定不合適。

東林黨和清流們,此前並沒有做過調查,自然不清楚,今年糧食的產量和進口量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如果他們知道,光是整個商業聯盟存的糧食,都能供應大明小半年的量,會是什麼樣的想法?

當然,方書安和張田餘,絕對不會說他們囤積了多少糧食。

一旦有風吹草動,糧食的價格必然會大幅度下跌,那可不是他們想看到的現象。

但是吧,這個事情又不能一點都不提,要不然,那些清流還以爲,糧食會是影響大明生死存亡的危機。

好在,除了商人,戶部也清楚糧食大致有多少富餘。

因爲他們幾個大型糧倉,已經存滿……

李汝華本來不想出列,但是看着那些清流們只會誇誇其談,他也不打算讓小弟出面,乾脆自己出馬得了。

現在,他是越發的覺得,要和清流劃清界限。

此前吧,作爲戶部主事,他並沒有在齊楚浙三黨聯合之內。

事實上,作爲戶部一把手,那時候更多的是和老方頂牛。

畢竟,不管老方要做什麼事,只要是花錢,都需要向戶部伸手。

那時候,李汝華手裡可是沒錢,尤其是在遼事問題上。

庫房裡乾淨的耗子都要餓死了,他怎麼可能會與老方相處的高興?

事情麼,總是不斷的在發生變化。

隨着方書安等一項項行之有效的建議拿出來,整個大明的財物情況,迅速好轉。

於是戶部在幾年之內,從庫房裡漏風變成塞的爆滿,這樣的戶部,怎麼可能再和首輔對着幹?

更何況,他李汝華還因爲工作能力的突出,成功進入內閣,成爲次輔!

這是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情啊!

可以想象,在可預見的未來。

只要不是有什麼突然的變故,他就將是下一任首輔。在大明內閣歷史上,基本就是論資排輩的過程。

除非是,皇帝有意看重某一人,先將排在前邊的某個人暫時拿下,發配到邊疆當個什麼要職,待上半年以後再調整回來,依舊進入內閣,雖說只是轉了一圈,但是排名已經發生變化。

此時,那些原本排在後邊的成員,在順位上已經靠前。

不過,李汝華這次可不是爲了投桃報李,他是真的清楚,方書安和張田餘爲了糧食事情,在背後做了多少工作。

不說其他,在糧食瘋狂跌價的時候,要不是那些商人們常開口袋收糧,糧價不知道會低到什麼樣子。

也正是戶部和商戶們一起保住糧價,才讓農戶們有繼續種植莊稼的動力。

萬一當時他們不想再種糧,那下一年的問題可就大了……

想完這些,李汝華排衆而出。

“陛下!此事,絕對不是其他大人想的那樣。沒有調查過的人,萬萬不敢在此事上評論。先聽我道來!”

他說的十分強橫。

“聖上……”

清流那人還打算說話,誰知李汝華直接打斷。

“先聽我說完,各位瞭解情況以後,再說你們的觀點!

這一遭海外的買賣,先不說低價果酒佔據很大比例,哪怕是糧食酒,也是在糧食大豐收的情況下!

幾位大人恐怕不清楚,今年糧食豐收到何種地步了吧。我就這麼說,幾個大庫,現在都已經裝滿。就是這樣,還都是商戶們同時收購大量糧食的情況下!

拜某些人所賜,今年我大明糧食大豐收,但是海外進來的糧食,不但沒有減少,更是大幅度增加!若是災荒年景,外來的糧食還真能雪中送炭。至於今年,按理說不應該有更多糧食進來,但是就不知道爲何,偏生有大量糧食!

再者,各位大人都清楚,今年的糧食都有個好收成,緊緊按照以往的良田,都會有大量的糧食富餘。

更不用說,如今朝廷在遼東大量開採農田,土裡流油的黑土地,一天都能開採幾千畝,這些農田出產的糧食,難道都要存着?

只要是正常年景,糧食都會有富餘,這個時候,不拿去產生更高的價值,難道要眼睜睜的看着他們蟲蛀發黴?”

李汝華一番話,說的擲地有聲。

可是啊,老頑固們,又豈是三言兩語能說透徹?

“李大人,你說的話,或許是事情。但是,誰又能保證,人家國外是真的有需?別是某些別有用心之人,藉機把酒賣到國外,實則是在偷偷販賣吧。畢竟現在我大明國喪期間,尋常人是不允許宴飲。”

“你!”

李汝華幾乎被這個老頑固的話氣笑了。

偏偏啊,他還罵不得,因爲,對方的年紀,看起來比方從哲都大!

也不知道,當初泰昌登基的時候,是誰從哪個角落裡將這個黃圖埋到胸口的老傢伙挖了出來。

常言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那也要看清形勢,如果是飽學大儒或者是老資格有能力有見識的官員也行。

但是,看眼前這位鬍子花白的老傢伙,怎麼都像是那種,把別人熬死以後,留下的最平庸之輩。

因爲別人都死了,他輩分高,就成那個權威之人!

此人存在感之低,以至於李汝華都想不起來他叫什麼,看站立的位置,也不是大官。這個歲數還能在朝廷當個小官,也真是難爲他。

“大人,怎麼,我大明商人也是忠君愛國的好商人,朝廷既然說不讓宴飲,他們斷然不會將造出來的酒隨便的賣給宴飲的人家。要是大人不信的話,大可以去一家一家監視他們的出處,看看誰敢!”

說到後邊,李汝華已經着急了,就差眼睛噴火。

這都是什麼樣的人!

當初戶部犯難的時候,他們這樣的老東西,是半個屁都不敢放,生怕找他們要錢一樣。

現在倒好,商人們辛辛苦苦想出來賺錢的法子,這些人卻還要來搗亂。

還是不是人?

也難怪閣老不願意和清流打招呼,雖然他們有時候會明事理,但是在改革這個事情上,似乎一直在唱反調啊!

“老夫一把年紀,自然是有心無力,要是年輕個二十歲,不勞李大人吩咐,這就自請去監督那些人!”

一句話差點將李汝華噎住。

他倒是忘了,清流雖然大多時候也是嘴炮,但是真要是逼急了讓他們幹,他們也是能幹!

不像東林黨有些人,只剩下嘴炮,一說真的去幹,純粹縮的沒有影子。

“老大人不能去,我們去,我從釀酒開始,就去酒廠看着那些人,看看他們敢不敢將酒賣給大明的子民!”

李汝華聽到這話,還沒什麼,畢竟他不是那麼敏感。

但是徐光啓就不一樣了,作爲技術官員出身,他自然知道,在方書安的產業裡,每一個都有很多的技術機密在其中。

若真是讓這些人去現場監督,那麼還有什麼秘密可言?

這個事情不能答應!

說時遲那時快,還不在別人表態的時候。

徐光啓噌的站出來,“陛下,此事不可!”

李汝華納悶了,他們想去就去吧,還能怎樣,答應他們,整個事情就能夠順利的推進。

現在突然改變主意,誰敢保證這些老傢伙們,不會繼續出幺蛾子?

“徐大人……”他伸手招呼着徐光啓,想要控制一下節奏,或者至少兩人有個溝通。因爲他不清楚,徐現在站出來,究竟是什麼意思。

“李大人,請聽我一言。”徐光啓朝他拱拱手,便繼續說着,“陛下,此事不可!”

泰昌也有些納悶,徐光啓不是和方書安站在一條戰線麼,怎麼現在突然跳出來,難道是有什麼內部矛盾?

不過,身爲內閣大學士,泰昌也只能先聽聽他的話。

“諸位大人,徐某有一言,先聽完,再做決定也不遲!”

徐光啓拱拱手,便展開自己的意見。

“衆所周知,方小子他們弄出來的技術方案,每一種都是獨一無二的創新,即便是已經存在的東西,在他們的改良下,也能成爲最優的組合。

而這些,恰好就是他們的價值所在。試想,如果有人去現場看着,那麼,他們的機密便會暴露在人前!再次,也不是不相信誰,畢竟人多嘴雜,萬一有人不小心流傳出去,那麼他們費盡心思琢磨出來的東西,很快就會被別人知曉。

那樣的話,以後還有什麼心思去琢磨新東西,如何能造出來好東西賣給番人,去掙他們的錢?所以,我怕並不同意從最開始就看!”

“徐大人,你這是不相信我們的爲人了?你怎麼就敢說,我們的人就一定會泄密呢?或許是那些夥計們說出去呢?”

“就是,不想從一開始就看着,難道是當中有何貓膩不成?莫非是容易被人發現當中的機密?”

徐光啓一番話,馬上跳出來兩個人來反對。

要命的是,這些人說的還真有些道理!

總不能說,他們一定能泄露機密,而且把,源頭藏起來產量,別人也不知啊!

“怎麼,你們也說了,不敢保證一定能泄露,那萬一呢?憑什麼讓商人們將自己的秘密交給被人的手裡去掌握。換做是你們,願意麼?”

徐光啓氣憤的說着。

“大丈夫當爲國爲民,不過是自己的一己私利,拿出來,讓給大明的利益,有何不可!難道他們的聖賢書,都是白讀的?叫他們過來,我倒要看看,誰敢說不?”

隨着話題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

不管他們嘴上怎麼說,表面上的大仁大義,道貌岸然。

但是,有人卻在一邊冷笑。

此人正是駱思恭,身爲錦衣衛高層,他當然知道大部分官員的情況。

別人不敢說,現在正在大放厥詞的這個人,看上去人模狗樣,其實則是一肚子男盜女娼。

此前錦衣衛在追蹤別的案件時候,可是無意中查到,他幫別人辦事情的時候,竟然將一對母女齊齊收到帳下!

要不是因爲那兩人是主動在先,駱思恭當時就要想辦法將他辦了!

哪知道那會兒仁慈一番,現在他卻在此處裝起了大瓣蒜?

正在朝堂焦灼的時候,門外侍衛大聲通報……

460 尚膳監下毒493 掃盲式教學274 渡口偶遇378 老闆們都喜歡裝…204 有效提高房事水平433 死士也有情165 偶遇老爺子422 細思恐極200 徐光啓想不明白063 糧價異常(求推薦,求收藏)441 不明真相的吃蔥557 更名費401 姜總是老的辣021大明版生化武器461 誰還不是個狐狸143 建奴的條件197 要啥自行車249 宋應星兄弟161 方書安的眼光204 有效提高房事水平093 兵者詭道也336 初戰並不理想055 活好才行537 足利名人330 徐光啓兼職拉皮條?061 大局定,亂民平066 不惜一切運糧(求推薦票票)360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67 這怎麼能是作弊?325 保存食物的戰略方法057 提刀,上馬!004 這孫子前科不咋樣582 真正的大頭571 去西北!078 格局提高了435 暖房的升級改造423 兩塊超級狗皮膏藥021大明版生化武器351 當中有什麼蹊蹺!575八百年,漢兒重回!180 原來是你!344 步入新視界111 爲代善鋪路515 王三會的黃粱夢161 方書安的眼光390 難怪蘇菲婭不穿裙子414 忙碌的兵科給事中089 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220 李選侍的待遇229 鄭貴妃和太子的動作276 中牟縣問題所在047 我願意!(神奇的加更)426 胡梅兒被敵人收買?480 熊芷晴的身份問題091 兵出撫順關205 事關男人雄風164 揚眉吐氣方老爹283 敲山震虎557 更名費446 打勝仗,謠言起278 疫病出現394 突然消失的熊芷晴203 快手青兒556 幕後黑手064 九淺一深491 糟粕的惡果369 強忍着吹自己560 簡單粗暴如方書安164 揚眉吐氣方老爹272 劉綎真實目的484 郵遞員系統465 自下而上413 狗急了跳牆,人急了圖強140 陰盜賊一把044 行走的軍功(求收藏,求推薦)529 清流的反擊344 步入新視界330 徐光啓兼職拉皮條?530 早就挖好坑009 多去青樓學習切磋062 以工代賑297 規劃大明351 當中有什麼蹊蹺!199 國本之爭內幕591 半城煙火531 產不了莊家的田544 史可法的計劃068 瘋狂的糧食284 徐門張氏430 尋找老船工069 糧價崩盤(求收藏,求推薦)175 忐忑不安方從哲406 沒人權的方小嘍囉384 史可法初見563 蹊蹺的火災211 遠離宮廷401 姜總是老的辣258 扭轉局面597 福南王!464 魏忠賢的腦筋
460 尚膳監下毒493 掃盲式教學274 渡口偶遇378 老闆們都喜歡裝…204 有效提高房事水平433 死士也有情165 偶遇老爺子422 細思恐極200 徐光啓想不明白063 糧價異常(求推薦,求收藏)441 不明真相的吃蔥557 更名費401 姜總是老的辣021大明版生化武器461 誰還不是個狐狸143 建奴的條件197 要啥自行車249 宋應星兄弟161 方書安的眼光204 有效提高房事水平093 兵者詭道也336 初戰並不理想055 活好才行537 足利名人330 徐光啓兼職拉皮條?061 大局定,亂民平066 不惜一切運糧(求推薦票票)360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67 這怎麼能是作弊?325 保存食物的戰略方法057 提刀,上馬!004 這孫子前科不咋樣582 真正的大頭571 去西北!078 格局提高了435 暖房的升級改造423 兩塊超級狗皮膏藥021大明版生化武器351 當中有什麼蹊蹺!575八百年,漢兒重回!180 原來是你!344 步入新視界111 爲代善鋪路515 王三會的黃粱夢161 方書安的眼光390 難怪蘇菲婭不穿裙子414 忙碌的兵科給事中089 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220 李選侍的待遇229 鄭貴妃和太子的動作276 中牟縣問題所在047 我願意!(神奇的加更)426 胡梅兒被敵人收買?480 熊芷晴的身份問題091 兵出撫順關205 事關男人雄風164 揚眉吐氣方老爹283 敲山震虎557 更名費446 打勝仗,謠言起278 疫病出現394 突然消失的熊芷晴203 快手青兒556 幕後黑手064 九淺一深491 糟粕的惡果369 強忍着吹自己560 簡單粗暴如方書安164 揚眉吐氣方老爹272 劉綎真實目的484 郵遞員系統465 自下而上413 狗急了跳牆,人急了圖強140 陰盜賊一把044 行走的軍功(求收藏,求推薦)529 清流的反擊344 步入新視界330 徐光啓兼職拉皮條?530 早就挖好坑009 多去青樓學習切磋062 以工代賑297 規劃大明351 當中有什麼蹊蹺!199 國本之爭內幕591 半城煙火531 產不了莊家的田544 史可法的計劃068 瘋狂的糧食284 徐門張氏430 尋找老船工069 糧價崩盤(求收藏,求推薦)175 忐忑不安方從哲406 沒人權的方小嘍囉384 史可法初見563 蹊蹺的火災211 遠離宮廷401 姜總是老的辣258 扭轉局面597 福南王!464 魏忠賢的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