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丹心尺

且說,盧聖謀算人間界皇位更迭一事,后羿神魂、前世霸王項羽神魂轉世,入主劉彘軀體,霸主氣象初顯,這是盧聖埋下的一粒棋子。

棋子佈置好,盧聖也是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望三十三天春秋閣而來。春秋閣,儒家聖地,孔仲尼、孟子、子思、曾子、荀子在位,浩然之氣沖天,光明正大,諸邪避退,不敢靠近。

這一日,孔丘五人坐而論道,你一句,我一言,所講都是君子安身立命之無上至理大道,慧光流淌,盪滌寰宇,詩書華氣直衝雲霄,瑞靄千重,看上去蔚然**,不敢輕辱。

突然,孔子心中一動,對其餘四位聖賢言道:“大德來此,我等還需恭迎一番!”

四人聞言一頓,閉目掐算,隨後紛紛睜開朗目,拱手道:“正該如此!”

五人起身,來到春秋閣門前,望着天邊,一朵浩大雲光朝春秋閣而來,瑞氣千條,金花墜落,鸞鳳圍繞,翩翩起舞,其聲和鳴,悅耳動聽,叮咚環佩之音傳來,恍若天音,清淨**,匡扶社稷之大道倫音,而非亡國靡靡之音,幾人聞聽,面露喜色。

須臾,雲光臨近,顯露出一道人身姿,英姿颯爽,鍾靈毓秀,骨骼清奇,仙風道骨,不爲凡人,殊異常人,腦後隱隱約約有玄黃光輪照耀,冥冥之中似乎有萬千生靈吟唱祈福,頗有些萬家生佛的態勢。

孔子上前一步,拱手道:“老夫率領我儒門弟子,在此恭候帝師!”

儒門只識三皇五帝,只講人倫大德,因此稱呼盧聖乃是用帝師尊號。

“不敢有勞人族聖賢大駕,慚愧,慚愧!”

盧聖對這些大賢也是心生敬仰,不敢怠慢,連忙謙遜道。

五人聞言,皆是會意一笑,對盧聖如此謙遜,大爲滿意,儒門讚賞‘謙謙君子’,對此當然心生好感。

孔子將盧聖迎入春秋閣,分主客坐下,奉上香茗,盧聖看着這香茗,茶葉天然形成,卻是形如古字‘茶’,芳香撲鼻,茶湯清亮,煙氣嫋嫋,如夢似幻,幻化萬千妙境,一個個書生巍冠博帶,手捧書簡搖頭晃腦誦讀,朗朗讀書聲響徹道場,讓人沉浸在天地至理名言之中,不可自拔。

盧聖微微一笑,輕抿了一口香湯,茶水一入喉嚨,直下十二重樓,匯入肚腹,詩書華氣噴涌而出,透胸而出,在盧聖頭頂匯聚成一冊書卷,古樸盎然,嘩啦啦翻轉不休,一個個蘊含莫大至理的文字浮現,似乎闡述着這片宇宙無所不在的道理。

孔子見之,眉目一挑,笑道:“帝師有大智慧,身正心仁,纔有此異象啊!”

其餘四人也是微微頷首,大爲贊同,這茶絕非凡品,乃是幾人羽化成仙之後,日夜講學論道,天垂異象,一株茶樹在春秋閣生長起來,以浩然正氣爲土壤,仁愛之心爲雨露甘霖,詩書華瑞爲陽光,生長出幾十片葉子,一個個仙氣盎然,道韻橫生。

非立身正者,不可飲;非心生仁愛者,不可嘗;非有大智慧者,頭頂不顯詩書篇章,因此孰爲怪異。

邪魔外道一旦喝下,立馬粉身碎骨,身死道消,被浩然之氣給炸死,因此也是諸天妖魔的剋星,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對於儒生來說,卻是無上靈丹妙藥,可以開啓智慧,洞察至理,明曉學問,卻是求之不得,喟然長嘆。

盧聖卻是心中流淌萬千酸甜苦辣,滾滾紅塵之回憶,前世掙扎人世的記憶陡然劃過,卻是品味出不一樣的味道。芸芸衆生,弱小如螻蟻,卻是滿含大志,充滿熱血情懷,‘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勇於擔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讓盧聖心神震動,淚流滿面。

這是千年儒家文化薰陶出來的謙謙君子,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孕育出來的璀璨文明,‘仁、義、禮、智、信’,立身之本,君子尺標;‘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偉大胸懷和節操,讓盧聖心中大定,看向孔子的目光越璀璨和堅定。

對此,孔子卻是心中大驚,不知道爲什麼盧聖突然盯着自己看個不停,言道:“帝師不在道場清修,卻是來我儒門,不知有何見教?”

孔子頭頂《論語》篇章翻開,道德文章遍佈虛空,浩瀚詩歌之音響徹,萬千學子手捧詩書,搖頭吟唱歌頌,恍若太學,讓人心中升起一股寧靜之感,淡泊明志之心。

“呵呵,當初周室傾頹,綱常不存,以至於天下諸侯蠢蠢欲動,始有春秋戰國之亂世。諸子百家興起,萬千門客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欲要成就一家之言大興,一國稱霸。最後,法家勝出,秦國崛起,最後氣吞**,橫掃八荒,滅六國而稱霸,成就始皇之威名。可惜,始皇雄心勃勃,卻是法律嚴苛,萬民難忍,嚴刑峻法下,卻是亂象叢生,隱患不斷。最後山陵崩,秦二世不仁,天下大亂,三年而秦朝宗廟被毀,四年楚漢之爭,而漢朝立。如今,天下初定,休養生息,萬物復甦,黃老之學大行其道,難道孔夫子沒有什麼想法嗎?”

盧聖頭頂現出了三花慶雲,結成一片,浩瀚雲海,蒸騰瀰漫,恢弘道韻在春秋閣內跌宕,大道倫音恍若天外來音,響徹殿閣之中,飄渺虛無,叮咚清脆,盪滌神魂,闡釋大道至理,好不玄妙神奇。

孔仲尼正在品茶,突然被盧聖這麼一問,悚然一驚,杯盞微傾,湯水灑落,沾溼了衣襟,孔子眼眸之中閃過萬千慧光,最後琢磨半響,這纔開口道:“不瞞帝師,我儒門一向心懷天下,爲萬民社稷所祈福,匡扶正統,治國安邦,造福萬民,此乃儒門之大義。只是,如今漢家天下,黃老之學昌盛,況且秦朝亂世之頹敗景象已經不顯,大有一番興盛氣象,全憑‘無爲而治’之大功德,老夫卻是無顏敢妄自稱大慚愧啊”

卻是孔仲尼雖然心動,但是亦是不敢輕易說出野心來,拐彎抹角地在試探盧聖。

盧聖呵呵一笑,望着五位儒門大賢頭頂白鶴翩翩起舞,口中銜着詩書禮樂之華章,道德至理傳揚開來,萬千瑞靄匯聚,煙霞散彩,天花亂墜,氣象不凡。心中讚歎,聞言搖搖頭,開口道:“夫子此言差矣如今在漢朝大行其道的‘黃老之學’假託傳自上古聖人老子與軒轅黃帝,實則乃是道、法相合,又兼採陰陽、儒、墨等衆家之風采,雜糅而成,渾然一體,正所謂:掛羊頭賣狗肉,正是說得此番情景。

雖然清靜無爲,無爲無不爲,秦末之後的亂世得以快終結,天下安定下來,休養生息,成大治之象,但是,如今北有匈奴騷擾邊疆,朝廷一味委曲求全,和親度難,美名其曰:化干戈爲玉帛,讓人所不齒。

昔年,呂后主政,也遭匈奴單于出言羞辱,忍辱負重,乃是不得已而爲之,如今大漢乃盛世之景,正是勵精圖治,驅除韃虜,安撫天下的大好時機啊!

黃老之學,不思進取,一味講究道法自然,已經難成大事,貧道認爲儒門大義秉承中庸之道,自尊剛毅,而不乏仁愛之心,此乃萬民社稷之所敬仰,正是大勢所趨,還望夫子思量一二。”

孟軻頭頂一股浩然正氣扶搖直上九萬里,浩浩蕩蕩,光明正大,惶惶威德,一柄丹書鐵尺懸浮,上面華麗文章書錄,洋洋灑灑,數萬之字,一個個蘊含莫大至理,似乎闡釋着天地秩序、宇宙根本,讓人爲之沉迷而心生敬仰。

聞言,不由冷哼道:“化外之地,蠻夷之人,不懂禮樂,不通教化,三綱五常不存,讓人鄙夷,可是武功卓著,兵強馬壯,漢朝勢弱,曾經甚至開國之君劉邦都被困白登。劉邦何許人也,漢高祖是也,三年滅秦,四年滅楚,七年稱霸,坐擁天下,威加海內,可也面對匈奴而束手無策。有此先例,漢朝君臣怕是無人再提北伐之事,可是苦了邊疆百姓啊!”

顯然,一向是非分明的孟子對邊疆百姓受擾,朝廷一味求和的舉動頗爲不滿。

孔子孫子子思聞言,白眉一拂,亦是言道:“如今經歷漢初休養生息之策,國庫充盈,只要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大事可成,到時候我儒門也可藉此揚光大。”

子思修的是一顆至誠之心,‘誠者天之道’、‘至誠如神’,望去面容敦厚老實,是一說一,讓人覺得分外真實,就連孔仲尼聞言,也微微頷,看來頗爲意動。 шшш☢тт kān☢¢ ○

唯有荀子卻是眉宇大皺,質疑道:“此番我儒門若要入主朝廷,怕是又是一番氣運爭奪,起碼道教就是一勁敵,我儒門尚無鎮壓氣運之寶,如何抵擋的了,到頭來,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荀子頭頂煙波浩淼,恍若迷霧遮掩中的洞庭湖,一座學府矗立雲海間,若隱若現,一個浩大牌匾高懸,細細一看,卻是‘稷下學宮’四個大字,龍飛鳳舞,銀鉤鐵畫,散毫光,盡顯思辨之氣,萬千氣芒沖天而起,先天道韻密佈虛空。

荀子曾經是齊國稷下學宮祭酒,主持過稷下學宮事務,與當時的諸子百家曾經在稷下學宮辯論過,思想的璀璨光輝留在了這座震古爍今的學府之上。

以至於稷下學宮到處是諸子百家思想精華所留下的道韻和紋路,一桌一椅,莫不蘊含天地道德、宇宙真諦,天地交感,氣息繁雜而厚重,讓人見之慾要頂禮膜拜,這是先哲的思想,先哲不墮的精神烙印。

荀子一席話,如同夏日被潑了一盆冷水,讓衆人清醒過來。

雖然能夠入主朝廷,爲生民請命,但是如今黃老之學橫行,如果要逼迫其下臺,起碼也要有鎮壓儒門己身的至寶,否則恍若水中月、鏡中花一般,虛幻不可久。

盧聖見得衆人爲此憂心忡忡,取出一尺,此尺寶光騰騰,祥雲聚攏,護住周遭,漫天瑞氣隨身,隱約有麒麟獻瑞之象,“諸位莫要憂心,貧道卻是有一良方,貧道煉製了一根後天靈寶,取名‘丹心尺’,這尺雖然是後天靈寶,但是如果有了立教功德的注入,卻是可以進化,升級成爲後天功德至寶。這樣便可以成爲儒門鎮壓之寶。”

孔子說道:“好名字,碧血丹心,忠君愛民,日後必會深受儒家弟子的喜歡。”

儒門孟子另四人也點點頭,深表贊同。

孔子撫摸三尺白鬚言道:“既然帝師如此拳拳之心,一心一意爲天下蒼生着想,我儒門也不能拖拖拉拉,讓人恥笑。”

盧聖笑着道:“即是如此,請各位對天地立誓,加持‘丹心尺’!”

孔夫子等儒門五賢朝盧聖感激一拜,而後踏步而出,橫跨無量時空距離,來到春秋閣外。

孔子滄桑明眸觀照虛空,俯瞰無量山河社稷,心有所動,朝天一指,丹口微啓,遍宣法言:

“蒼天在上,厚土在下,儒門開創之人孔仲尼不才,有感人族疾苦,而不得紅塵之救濟之途,由此以‘仁、義、禮、智、信、孝、悌’爲根本,宣揚教化,讚譽君子之德,鄙夷人之心;秉承中庸之德,不偏不倚,摒棄偏聽偏信、厚此薄彼。孔仲尼知道人微言輕,卻也心懷天下,雖然遠離廟堂,卻也心憂天下,因此著書立說,以正人心。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今立下儒門,以丹心尺爲鎮壓儒門氣運之寶,天地鑑之!”

說完,孔仲尼帶領孟子四人跪伏在雲海間,朝青天三跪九叩,隨後又朝沃土三跪九叩,而後肅然起身,矗立天地之間。

天外兩片一片彩霞光射到‘丹心尺’上,自是上天感應孔子的誓言,丹心尺作爲儒門鎮壓氣運之寶,降下功德以示見證。丹心尺‘受了這份功德,氣勢晦澀,寶光轉暗。盧聖知道這這丹心尺已經向後天功德巨寶進化了。

孔夫子頭頂書頁翻轉加,詩、書、禮、樂、春秋等上古文章浮現,微言大義,盡顯文章之道德,股股瑞氣垂落,越顯得孔仲尼仙風道骨,威武不凡。

孟軻頭頂一股浩然正氣扶搖直上九萬里,浩浩蕩蕩,光明正大,惶惶威德,一柄丹書鐵尺懸浮,上面華麗文章書錄,洋洋灑灑,數萬之字,一個個蘊含莫大至理,似乎闡釋着天地秩序、宇宙根本,讓人爲之沉迷而心生敬仰。渾身浩然之氣噴涌如潮,浩浩蕩蕩,席捲整個春秋閣,諸天妖魔鬼怪見之即死,諸邪避退,唯恐避之不及,當真是威嚴莊重。

子思,一道圖卷憑空浮現,上面清光瀰漫,毫光閃爍千峨冠博帶的儒門學子手捧《中庸》華篇,搖頭晃腦,刻苦誦讀,漫天霓虹,煙霞散彩,諸天大道神韻勾勒,清晰可辨,片片瑞彩如同羽毛飛絮般墜落,天地一片祥和。浩大雲光滾動如潮,浩浩蕩蕩,綿延不絕,朝孔子涌去,氣息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公正無私,以成大德。

荀子頭頂煙波浩淼,恍若迷霧遮掩中的洞庭湖,一座學府矗立雲海間,若隱若現,一個浩大牌匾高懸,細細一看,卻是‘稷下學宮’四個大字,龍飛鳳舞,銀鉤鐵畫,散毫光,盡顯思辨之氣千氣芒沖天而起,先天道韻密佈虛空。

五股天地浩然之正氣彙集到丹心尺。只見丹心尺無限放大,投影於天地間,整個洪荒所有的儒門書生似乎都看到了丹心尺,無數浩瀚正氣如同倦鳥歸朝般飛與丹心尺中。此尺經過功德注入,現在得了儒門五賢誓言功德,洪荒衆多儒門書生信仰,成爲儒門無上功德聖器,萬邪不沾,萬法不破,威力無限接近聖人證道法器。

幾人在春秋閣中密語片刻,不多時,兩道流光從春秋閣中飛出,直落九天,墜入人間界。

107.打入輪迴119.彌勒至尊佛51.救世主8.凡間來的修道之士4.輪迴泉80.商紂滅亡8.分封諸佛3.佛道分流2.菩提蓮花喜相逢36.太上老君坐鎮兜率宮95.陰陽二氣瓶52.三清成聖天下驚16.問道宮42.妖界立73.大混沌輪迴神光39.星辰困殺術15.南華真人19.聖人無敵乎?99.黃眉敗北36.聖人之威32.落魂陣64.上古佛遭劫26.爭執24.鴻蒙輪迴蓮54.太陰星66.靈吉菩薩35.兩大奇陣PK119.彌勒至尊佛88.大興前兆92.降服牛魔王2.菩提蓮花喜相逢37.四海稱臣天庭15.世界崩坍77.東極青華大帝39.星辰困殺術56.大道法則45.五方仙旗84.煉化混沌鍾39.齊天大聖11.菩提大陣59.再見誅仙陣15.精衛填海64.《般若心經》13.大雪山41.五莊觀被盜28.結善緣得寶殿80.又見盤古真身45.五行山79.戮巫劍95.陰陽二氣瓶78.聖人不死,大盜不止76.既爲人,便是人!66.靈吉菩薩31.懼留孫禮佛86.老子改天機29.建木通天地34.趙公明51.妖族逆天6.大神盡出58.重生豈是爲逍遙!51.九州鼎49.收法戒19.雷震子隕落37.三清和解86.老子改天機76.善財童子79.倒黴的冥河24.人族必勝23.真武入主勾陳宮36.太上老君坐鎮兜率宮35.釘頭七箭書53.夢中證道26.魔家四將33.文昌天師38.大日如來入紅塵8.烈山神農56.極樂世界92.鯤鵬道人1.重生返混沌103.金身羅漢悟前身13.大雪山63.西遊開始77.斬斷前世58.聖人神通55.月老32.窺視29.慈航隕落35.鯤鵬受擒17.都天五鬼33.地獄深淵19.鴻鈞成聖羅睺禁84.三仙被逐115.真武上帝19.聖人無敵乎?17.天數可變乎?64.三大士破三陣33.帝俊太一立天庭34.大嗜血術32.真武上天
107.打入輪迴119.彌勒至尊佛51.救世主8.凡間來的修道之士4.輪迴泉80.商紂滅亡8.分封諸佛3.佛道分流2.菩提蓮花喜相逢36.太上老君坐鎮兜率宮95.陰陽二氣瓶52.三清成聖天下驚16.問道宮42.妖界立73.大混沌輪迴神光39.星辰困殺術15.南華真人19.聖人無敵乎?99.黃眉敗北36.聖人之威32.落魂陣64.上古佛遭劫26.爭執24.鴻蒙輪迴蓮54.太陰星66.靈吉菩薩35.兩大奇陣PK119.彌勒至尊佛88.大興前兆92.降服牛魔王2.菩提蓮花喜相逢37.四海稱臣天庭15.世界崩坍77.東極青華大帝39.星辰困殺術56.大道法則45.五方仙旗84.煉化混沌鍾39.齊天大聖11.菩提大陣59.再見誅仙陣15.精衛填海64.《般若心經》13.大雪山41.五莊觀被盜28.結善緣得寶殿80.又見盤古真身45.五行山79.戮巫劍95.陰陽二氣瓶78.聖人不死,大盜不止76.既爲人,便是人!66.靈吉菩薩31.懼留孫禮佛86.老子改天機29.建木通天地34.趙公明51.妖族逆天6.大神盡出58.重生豈是爲逍遙!51.九州鼎49.收法戒19.雷震子隕落37.三清和解86.老子改天機76.善財童子79.倒黴的冥河24.人族必勝23.真武入主勾陳宮36.太上老君坐鎮兜率宮35.釘頭七箭書53.夢中證道26.魔家四將33.文昌天師38.大日如來入紅塵8.烈山神農56.極樂世界92.鯤鵬道人1.重生返混沌103.金身羅漢悟前身13.大雪山63.西遊開始77.斬斷前世58.聖人神通55.月老32.窺視29.慈航隕落35.鯤鵬受擒17.都天五鬼33.地獄深淵19.鴻鈞成聖羅睺禁84.三仙被逐115.真武上帝19.聖人無敵乎?17.天數可變乎?64.三大士破三陣33.帝俊太一立天庭34.大嗜血術32.真武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