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大朝會

轉過天到了隆源六年的十一月初一。

雖是大朝會,但是爲了照顧皇帝的身體狀況,早朝的時間非但沒有提前,反而挪到了辰正【早上八點】。

因此焦順一早起來不慌不忙,甚至還抽空與雪雁調笑了幾句,把個小丫頭歡喜的兩眼放光,直衝紫娟齜牙。

與史湘雲約定好了,等下午散衙後再一起回家,焦順便坐着老徐租來的馬車趕奔午門。

到達午門外時也纔剛過辰時,那廣場上卻早已經停滿了馬車、轎子,數百名五品及五品以下的官員,正三五成羣的聚集在皇城腳下背風的所在。

至於四品以上的朝官,則是被准許提前進入宮內,在金水橋前等候大朝會正式開始。

這說來是殊榮,但金水橋前四處透風、管束又嚴,其實還不如在宮門外等着自在呢。

所以焦順本來想着隨便找個地方貓一會兒的,誰曾想宮裡專門安排了人,一落地就把他往宮門裡引,爲此也不知招來了多少人的羨慕嫉妒。

好在焦順如芒在背慣了,完全沒有把這些人當一回事。

等到了宮內,人數明顯少了一個量級,入眼所見,多半都是耳熟能詳的當朝大員,其中最爲顯眼的,自然便是最前面的三位閣老了。

因還不到列隊的時候,三人呈一個鬆散的品字形,不過仔細看的話,其實是個非等邊三角形,次輔賀閣老與武英殿大學士徐閣老之間,明顯要靠的更近一些。

焦順的目光着重在王哲王閣老身上停留了一會兒,等過了今天的大朝會,兩人也算是‘同衙爲官’了,就不知這王閣老上回栽了跟頭之後,會變得有所收斂,還是妄圖扳回一局。

不過無所謂了,他如今在內閣備受排擠,創立的新儒學派又已經成了笑談,連本鄉本土的官員都改投他人門下了,就算是不甘心想要扳回一局,焦順也不懼他。

原本隊伍末尾的幾位官員,正在交頭接耳的議論着,見焦順湊上來,立刻偃旗息鼓再無半點動靜。

焦順倒也樂得清靜,乾脆閉目養神,開小差琢磨起了黛玉入榮府的事情。

反正今兒這場朝會就是走個過場,宣佈一下詹事府的官員任命,以及冊立儲君的準確時間,並不需要他從中做些什麼,他自然樂得輕鬆。

就這般,眼見旭日初昇,幾個年輕力壯的太監在金水橋頭甩動淨鞭爲號,官員們立刻按照官職尊卑排列成了四路縱隊——當然了,最前面依舊是品字形排開的三位閣老。

等四品以上的官員們排列整齊,外面那些五品以下的才陸陸續續被放進來,默默排到了焦順這個準四品的身後。

大概是爲了照顧皇帝的身體狀況,升朝前的慣例儀式統統簡化取消,沒等多一會兒,隨着戴權一聲中氣十足的吆喝,百官隊伍便熙熙攘攘跨過金水橋,往太和殿行去。

不過真正能進入殿內的,也直是那些四品以上的朝官,大多數官員則列隊於殿門外,等着宦官們流水也似的往外傳遞消息。

當然了,如果有要事稟報想在大朝會上稟報,下級官員此時也可以主動提出,至於召見與否,那就是皇帝說了算了。

毫無意外的,焦順又被特意點名進入殿內,站到了最末尾的位置。

此時隆源帝早已經端坐在龍椅上了,遠遠瞧着身形板正不怒自威,讓許多朝臣都爲此吃了一驚,暗道不是說皇帝最近病情加重了麼,怎麼瞧着倒像是比前幾個月還精神了?

其實說穿了也簡單,不過是學了焦順當初變的浮空術戲法,在黃袍裡偷偷加了些支撐。

說實話,成功藉助外物坐直身形後,皇帝單論外表的威懾力,比以前還強了不止十倍——那半邊因癱瘓而扭曲猙獰的面孔,搭配死魚泛白一樣滲人的眼睛,一般人對上還真就扛不住。

卻說隆源帝一隻眼睛掃過羣臣,然後又衝着戴權微微頷首,戴權立刻趨前半步,開門見山的宣讀起了詹事府的人事任命。

名單上頭一個提及的,自然便是王哲王閣老了。

這個任命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傳揚出去了,在場衆人都不意外,但有幾位言官卻瞬間擺出了‘戰鬥姿態’,顯然是想等戴權宣讀完,便對這項任命提出異議。

這倒並不出乎焦順的預料,誰讓王閣老失了勢,又被認定是儒家的叛徒呢?今兒若不經一場脣槍舌戰,哪那麼容易讓他兼領詹事府?

這也是焦順推薦他的用意之一,有王閣老這個叛徒在前面頂着,他這個少詹事無形中就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情況,卻在這一刻突然發生了!

就只見王閣老越衆而出,二話不說直接衝着御座上翻身跪倒。

衆朝臣見狀不由盡皆愕然。

這怎麼直接就跪下了?即便是想要履新,也沒這麼急的吧?

衆人正疑惑不解之際,就聽王哲仰起頭向上拱手道:“陛下,臣恐難當大用,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另擇德高望重之人充任此職。”

這下衆人愈發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本來人所衆知,今兒大朝會就是來走個過場的,偏怎麼王閣老不按套路出牌?

要知道東宮詹事雖只是三品,又系兼任官職,但那可是潛邸從龍之首,基本上兼任了這個官職,就等同於是在內閣當中預定了一個席位——王閣老如今正愁位置不穩,這個任命按說剛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被人爭還麼爭不過來呢,誰成想他竟然還想推掉?

這葫蘆裡到底是買的什麼藥?

此時隆源帝居高臨下的盯着王哲,獨眼中滿是慍怒之色,在他看來,王哲早不辭晚不辭,偏在大朝會上推拒,分明就是給自己難堪。

他一時只覺左半邊腦仁突突亂跳,直跳的太陽穴又癢又疼,下意識想要抓撓,又強行忍了下來,一字一句的揚聲道:“王閣老何出此言?”

原本下邊還有更多嚴厲的質問,但說完這簡短一句,他就疼的再說下去了。

王哲等了一會兒見沒有下文,這才又朗聲道:“臣創立新儒學派,乃是爲了存續聖人之學,不使綱常倒懸社稷蒙難,絕非出自私心作祟——然如今新儒幾成笑談,臣又有何面目苟存於朝堂之上?”

說着,他緩緩摘掉頭上彷明雁翅官帽,放到身旁:“臣,奏請乞骸骨,望陛下垂憐恩准。”

這話一出,頓時惹得殿內譁然一片!

任誰也沒想到王哲會在大朝會上來這麼一出!

連與他最爲敵對的徐輔仁,此時也有些茫然無措,心道莫非王哲創立新儒,真的不是爲了爭名奪利,而是一心爲公?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你、你……”

御階上,隆源帝下意識就想拍桉而起,但還不沒等起身,頸子就被黃袍下面的‘外骨骼’給扯住了,壓根動彈不得。

他由是愈發惱怒,咬牙切齒的正待開口,左腦陡然一陣前所未有的劇痛,直疼的他眼前發黑,再也忍耐不住,擡起手來胡亂抓撓左半邊額頭。

因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還都集中在徐閣老身上,再加上皇帝依舊坐的筆直,一時倒沒幾個人發現隆源帝的異狀。

這其中甚至包括了站在皇帝側前方的戴權。

“臣以爲~”

這時隊伍末尾的焦順越衆而出,朗聲道:“茲事體大,不宜妄作決斷,聖上當暫緩朝會仔細斟酌!”

衆人一聽這話又是莫名其妙。

你說不宜當場做出決定,需要仔細斟酌倒沒什麼,可怎麼還來個暫緩朝會?這朝會纔開了不到一刻鐘好不好?

不過這時戴權在小宦官的提醒下,也已經發現了皇帝的不妥,當下忙就坡下驢道:“陛下有旨,此事容後再議,退朝!”

說着,就連聲催促朝臣們離開。

這一來,又有不少人瞧出異樣來,於是帶頭往殿外走,衆人有樣學樣,不多時大殿內就散了個乾淨。

“陛下?!”

戴權這時才忙撲到皇帝身邊,卻見皇帝左邊額頭又已經被抓的鮮血淋漓,他忙控制住皇帝僅剩的右手,倉惶呼喊道:“太醫、太醫,快傳太醫!”

早就在殿後等待的數名太醫立刻竄將出來,緊接着是皇后和吳貴妃、賢德妃、容妃等人。

見太醫門已經將皇帝圍的水泄不通,皇后就沒往前湊,轉頭問戴權道:“怎麼回事?這才一刻鐘不到,陛下怎麼突然就發病了?”

“都是那王閣老鬧的!”

戴權氣急道:“早不說晚不說,偏要在大朝會上辭官乞骸骨,這不是打……陛下一時急火攻心然後就——多虧了焦大人應變及時,主動提請暫緩朝會,這纔沒在朝臣們面前失了威儀。”

皇后聞言暗歎一聲,心道就算暫時保住了顏面,事後那些朝臣難道還想不明白出了什麼事兒?

不過朝堂內外早有傳聞猜測,如今也不過是做實了皇帝的病情,倒也不至於再鬧的人心浮動——只是皇帝這一病倒,五日後的立儲大典該如何是好?

這時就聽皇帝長出了一口惡氣,憤然罵道:“老賊安敢如此?!”

皇后以爲他的情況好轉,鬆了一口氣連忙湊了上去,卻見皇帝罵完之後獨眼一翻,竟就這麼昏迷了過去。

“陛下、陛下?!”

皇后呼喚幾聲見沒有效果,便轉頭問爲首的太醫院正:“陛下的病情如何了?幾時能夠醒轉?”

那院正滿頭冷汗,答非所問道:“陛下現如今不便移動,需得在此臨時搭建一處避風的棚子,等到陛下情況好轉之後,再行轉到乾清宮中休養。”

這話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也側面說明了皇帝只怕不會很快就醒過來,若不然也沒必要搭棚子擋風了。

皇后忙命戴權趕緊在四面掛起帷幔,這時吳貴妃湊到近前,先是暗藏嫌棄的看了眼皇帝,然後悄聲道:“姐姐,這不會誤了初五的冊立大典吧?”

這話哪能明着問?

皇后白了她一眼,悄聲呵斥道:“急什麼,還是先顧眼前吧!”

吳貴妃難得腦筋一轉,又提議道:“那要不把焦暢卿找來,讓他幫着出出主意?”

在她看來,焦順除了是皇帝的親信,更是自家兒子未來的鐵桿班底,再冊立大典的事情上肯定會幫着自己說話。

皇后聽了也有三分意動,旋即將目光轉向了賢德妃。

賈元春原本保持着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行事標準,但焦順與她孃家關係緊密,甚或再過不久就要成爲她的妹夫了,她自然不好袖手旁觀。

因此略一猶豫,還是衝皇后搖頭道:“此時單獨宣他一人覲見,怕是有些不妥。”

皇后一想也是,萬一這就是皇帝的彌留之際,單獨把焦順找來,只會讓他越發變成衆失之的,且做出這一決定的自己,事後也很可能要擔些罵名。

遂轉而道:“先將此事稟明太上皇與太后吧。”

吳貴妃對於賈元春否決自己的提議,頗有些三分不喜,但想到眼下太上皇和太后也都繇皇子十分親近,便也一疊聲的附和起來。

太上皇和太后得知此事,也都先後趕到太和殿探視。

就這麼亂紛紛的,直到下午隆源帝才又清醒過來,目光掃過衆人,最後停留在繇皇子身上。

“你放心吧。”

太上皇雖然看不到,但聽夏守忠提醒說皇帝醒了,便拉着孫子的手道“有朕在,絕不會讓繇哥兒受人欺辱。”

這本是隆源帝希望的,但聽到太上皇這麼說,他非但沒有鬆一口氣,心中的不甘反而愈發高漲,半晌啞着嗓子擠出一句:“悠悠蒼天何薄於朕!”

然後便又陷入了昏迷之中。

自這日起,皇帝病情日益惡化,每天清醒的時候少,昏睡的時候多,漸漸連元春整理出來的簡報都無力批閱。

也因此,皇帝愈惡王哲,遂直接批准了他辭官致仕的申請,省去了三讓三辭的慣例——這對於內閣輔臣這個級別的官員來說,已經是莫大的羞辱了。

但王哲卻早已經不在乎這些了。

他雖然主動放棄了手中的權利,名聲卻在一夜之間重回巔峰,甚至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37章 一去音書歇第238章 中秋月圓,不見不散第504章 重陽日【三】第691章 敲邊鼓、針啄第702章 是全勤,我加了全勤!第384章 精疲力竭、暗潮涌動第559章 廟 堂第680章 得償所願【終】第227章 仗義疏財與雪中送炭第589章 逼宮【中】第806章 三月十八【上】第714章 打草驚蛇第424章 壽辰前奏【上】第345章 二尤【上】第599章 大昏【中】第557章 心病、拿賊【上】第233章 23333第692章 難第62章 寶玉夜逐水月寺、來順得趣饅頭庵第559章 廟 堂第393章 弄瓦第666章 來去匆匆徒留青綠第403章 託腹心,妙手著文章【下】第454章 久違的休沐日【一】第498章 宮中【二】第52章 話家常牽出來家事、錯認情誤點鴛鴦譜第160章 雜第259章 連環計【續】第334章 夜常第801章 戡亂【上】第420章 七月二十【中】第169章 反客爲主第743章 癡兒覽書混淆虛實第768章 舊事重提第214章 雜第575章 如狼似虎第665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本月全勤不能丟第565章 還沒好透第772章 補更達成第451章 梅、妙第424章 壽辰前奏【上】第6章 暴躁的10號顏狗第63章 來順的日常第253章 拒婚事起意渡重洋、解心結醋海又生波第597章 燈塔第389章 節外生枝【中】第40章 冤家路窄明槍暗箭【下】第602章 大昏【下二】第405章 賀喬遷焦順訓烈女、夜難眠姐妹聚瀟湘第182章 搭救‘兒媳’第649章 誥命 請帖 命硬第442章 義孝兩全第53章 魚與熊掌第656章 恐怖如斯第475章 誰無算計?第102章 爲固寵盡心竭力,兩頭忙徒勞一場第831章 何其壯觀第445章 中秋【中二】第331章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焦暢卿無心插細柳【上】第89章 風雨驟起第762章 誰主第811章 三月十八【下二】第98章 加官進爵財色兼收【下】第303章 聽曲文十動然拒第785章 暗戰第349章 昇華?墮落?第492章 潮起【二】第759章 接駕【下】第51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95章 餘韻第56章 論世宗三讓叫父、爲脫籍難逃真香第158章 紛亂的夜【上】第7章 我大夏天下無敵啊第147章 衙內瑣事第12章 暗流涌動【下】第590章 逼宮、善後第610章 暗戰第597章 燈塔第481章 悔不當初第649章 誥命 請帖 命硬第350章 宮裡宮外【續】第730章 再婚【續】第637章 黛玉出府【上】第530章 太妃臨門【中】第316章 家長裡短、得志猖狂第326章 典禮第523章 得志便猖狂第670章 喜第743章 癡兒覽書混淆虛實第823章 怎麼能 怎麼配?第498章 宮中【二】第188章 議事,窩裡反第167章 姐妹團聚、富貴閒人第424章 壽辰前奏【上】第782章 花襲人【上】第188章 議事,窩裡反第284章 湘雲綠玉第665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本月全勤不能丟第61章 熙鳳弄權鐵檻寺、來順夜訪饅頭庵第765章 故事裡的事
第37章 一去音書歇第238章 中秋月圓,不見不散第504章 重陽日【三】第691章 敲邊鼓、針啄第702章 是全勤,我加了全勤!第384章 精疲力竭、暗潮涌動第559章 廟 堂第680章 得償所願【終】第227章 仗義疏財與雪中送炭第589章 逼宮【中】第806章 三月十八【上】第714章 打草驚蛇第424章 壽辰前奏【上】第345章 二尤【上】第599章 大昏【中】第557章 心病、拿賊【上】第233章 23333第692章 難第62章 寶玉夜逐水月寺、來順得趣饅頭庵第559章 廟 堂第393章 弄瓦第666章 來去匆匆徒留青綠第403章 託腹心,妙手著文章【下】第454章 久違的休沐日【一】第498章 宮中【二】第52章 話家常牽出來家事、錯認情誤點鴛鴦譜第160章 雜第259章 連環計【續】第334章 夜常第801章 戡亂【上】第420章 七月二十【中】第169章 反客爲主第743章 癡兒覽書混淆虛實第768章 舊事重提第214章 雜第575章 如狼似虎第665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本月全勤不能丟第565章 還沒好透第772章 補更達成第451章 梅、妙第424章 壽辰前奏【上】第6章 暴躁的10號顏狗第63章 來順的日常第253章 拒婚事起意渡重洋、解心結醋海又生波第597章 燈塔第389章 節外生枝【中】第40章 冤家路窄明槍暗箭【下】第602章 大昏【下二】第405章 賀喬遷焦順訓烈女、夜難眠姐妹聚瀟湘第182章 搭救‘兒媳’第649章 誥命 請帖 命硬第442章 義孝兩全第53章 魚與熊掌第656章 恐怖如斯第475章 誰無算計?第102章 爲固寵盡心竭力,兩頭忙徒勞一場第831章 何其壯觀第445章 中秋【中二】第331章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焦暢卿無心插細柳【上】第89章 風雨驟起第762章 誰主第811章 三月十八【下二】第98章 加官進爵財色兼收【下】第303章 聽曲文十動然拒第785章 暗戰第349章 昇華?墮落?第492章 潮起【二】第759章 接駕【下】第51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95章 餘韻第56章 論世宗三讓叫父、爲脫籍難逃真香第158章 紛亂的夜【上】第7章 我大夏天下無敵啊第147章 衙內瑣事第12章 暗流涌動【下】第590章 逼宮、善後第610章 暗戰第597章 燈塔第481章 悔不當初第649章 誥命 請帖 命硬第350章 宮裡宮外【續】第730章 再婚【續】第637章 黛玉出府【上】第530章 太妃臨門【中】第316章 家長裡短、得志猖狂第326章 典禮第523章 得志便猖狂第670章 喜第743章 癡兒覽書混淆虛實第823章 怎麼能 怎麼配?第498章 宮中【二】第188章 議事,窩裡反第167章 姐妹團聚、富貴閒人第424章 壽辰前奏【上】第782章 花襲人【上】第188章 議事,窩裡反第284章 湘雲綠玉第665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本月全勤不能丟第61章 熙鳳弄權鐵檻寺、來順夜訪饅頭庵第765章 故事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