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鬨堂大笑

坐南朝北,是臣子和失敗者的位置。

這兩樣身份,準噶爾衆人都不認同,所以他們對位次產生了質疑,並向在場官員表明了態度。

在場官員隸屬禮部,在排位置之前他們就料到會有此結果,所以提前請示了上司如何處置。

面對準噶爾人要求,在場禮部官員非常和煦的表示,會場大門敞開諸位來去自如。

最終,準噶爾人還是留下了,只是一個個臉上很不好看。

再說大明這一邊,參與談判的共有五人,除了朱景洪這位壓軸人物,還有兵部侍郎王修和禮部侍郎劉志賢。

餘下兩位,則是前軍都督府左都督侯孝康,右軍都督府左都督柳芳,後者還兼着西北平叛行署副總督。

朱景洪是最後到的,先到的四人都到了軍營大門迎接,羽林左衛副千戶以上也都到場迎候。

朱景洪下了轎子,便見到一大羣人向他行禮,而他則是神色謙和示意衆人免禮。

“侯都督,準噶爾人都到了?”

侯孝康雖已年近六十,但仍中氣十足答道:“殿下,他們半個時辰前就到了,給他們安排在南面落座,這些人還很不服氣,看來今日談判不會順暢!”

侯孝康說話之間,柳芳此時也湊了過來,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說起來也曾是朱景洪的部下。

“殿下,今日能否談判能否得利,可得看您再顯神威了!”柳芳恭維道。

朱景洪笑了笑,指着王修和劉志賢二人,說道:“你們也都知道,我舞刀弄槍還行,跟人耍嘴皮子可差得遠,一會兒談判還得仰仗王劉二位大人!”

朱景洪的這句話,其實有罵人的意味,畢竟王劉二人飽讀詩書,又怎能說人家是耍嘴皮子厲害。

被點到的兩人知道朱景洪性格,此時沒有跟他一般見識的心思,所以直接無視了他的這番話。

接着兵部侍郎王修說道:“殿下,聖上命你主持合議,等會兒還是得您……”

“命我主持,沒說讓我親自來談,你二位可別搞混了!”

“都說先禮後兵,我爹命你二位前來,應該就有這層意思,所以一會兒劉大人先說!”

朱景洪這番話似乎是歪理,但細細一想又有一些道理,所以王劉二人無法反駁。

可談判這種事干係太大,談不好可能會受罰,至少會讓皇帝覺得無能,所以王柳二人不想被朱景洪當槍使。

見他二人不說話,朱景洪便笑着說道:“聖上命我主持合議,若咱們不能通力協作,反倒在議事之前起了內訌,依我之見不如不談!”

顯然這是在逼迫王劉二人,而且這個辦法非常有效。

朱景洪可以破罐子破摔,而且他真能幹得出這種事,畢竟皇帝對他太偏愛了。

沒錯,前兩日朱景洪大鬧都察院,雖然已經被訓斥並罰俸,但在官員們看來其仍被皇帝偏愛。

見局面有些僵,就聽柳芳說道:“我說二位,你們科甲正途出身,胸中自有韜略,如今正是施展之時!”

柳芳已是都督一級,做到了武官實職最高一檔,官品比王劉二人還高一級,當個和事佬當然綽綽有餘。

有他給臺階,王劉二人也終於鬆了口,表示願意聽從朱景洪的安排。

於是營門處的小插曲結束,他們一行才繼續往裡走去。

羽林左衛屬北四衛,此前也在西北參與作戰,乃是由朱景洪親自統領,在去年處從西北輪換回京。

朱景洪很清楚,自己在這裡威望有多高,很可能引起一些激烈場景,皇帝得知會對他的更加猜忌。

所以在見到衛所諸軍將時,朱景洪便讓他們立刻各歸其位,並嚴管下屬不許擅離職守。

好在朱景洪安排得當,他得以安然到了合議會場。

準噶爾使團一共有九人,但其中準噶爾人僅有五人,餘下則是哈薩克人、羅剎人和一些北方部落之人。

大明這邊擺了五張椅子,最中間的位置當然是朱景洪,其左右分別是柳芳和侯孝康,再左右纔是王修和劉志賢。

隨着朱景洪的到場,可以看見準噶爾幾人神色微變,顯然他們對朱景洪仍心有餘悸。

衆人落座之後,朱景洪本想取下戴着的翼善冠,考慮到這一行爲太敏感他又停住了。

“開始吧!”

朱景洪隨口道了一句,打亂了禮部準備好的儀程,可這裡他最大自然他說了算。

議事開始,按照慣例是由東道先說話,便由禮部侍郎劉志賢講解大明的態度。

王道教化,天子恩澤,人心向背……

劉志賢說了一大堆,其實意思只有一個,勸準噶爾趕緊跪下當狗。

隨後準噶爾人發言,他們先說了這些年受的委屈,然後又點出開展對兩國的損害,最後說願意把一切恢復到從前。

到這裡,雙方初步沒尿到一個壺裡。

隨後兵部侍郎王修開始講明厲利害,着重闡述了大明的優勢和準噶爾人的劣勢,並勸告他們趁早回頭是岸。

全程朱景洪一言未發,一邊靜聽一邊喝茶。

他不得不承認,王劉二人確實有水平,不但對西北局勢瞭解清晰,而且說話有理有據步步爲營,讓人很難從邏輯上去反駁。

只可惜,很多時候事情不講邏輯,比如準噶爾人並未被說服,他們的底線就是回到最開始的情形。

所以,面對大明毫不相讓的架勢,準格爾使團的領班大臣,現任副相什利停怒道:“我們已願退兵,哈密也願割讓,爾等仍咄咄逼人,莫非真以爲我們怕了你們?”

到這裡,雙方雅量似乎耗盡了。

“爾等實爲叛臣,如今聖上寬宏大量,只要你們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王修話還沒說完,就聽什利停大怒道:“我準噶爾帶甲數十萬,如今軍心鼓舞士氣高漲,更有羅剎強軍爲援,有橫掃天下之威……”

“我國主感於上蒼有好生之德,且念及你我兩國曾爲兄弟,不願開戰使得生靈塗炭,方纔遣我等來京議和……”

“可爾等絲毫不懂禮數,視我準噶爾爲無物,實在欺人太甚,就不怕引來我國大軍壓境?”

什利停還在繼續說着,而朱景洪則轉向一旁的侯孝康,小聲詢問道:“他這是在威脅我們?”

“殿下,他們太自大了!”侯孝康答道。

隨後朱景洪轉向另一側,問向柳芳道:“他們真這麼強了?”

柳芳一直在西北指揮作戰,對前線形勢瞭解最深,他當然清楚是怎麼回事。

柳芳答道:“據臣所知,未見其有強兵,否則我們就該被推出吐魯番!”“我數十萬強兵,早已枕戈待旦,今日和談若是不成,我軍必當雷霆出擊……”

雷霆出擊?他們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朱景洪心中大爲吐槽。

而柳芳和侯孝康二人,只覺得這位副相很可愛,似乎這位並不知曉前線實情。

“屆時敗汝軍而破玉門,佔陝甘而威京畿,爾等後悔可就來不及……”

聽到這裡,不光是朱景洪忍不住,柳芳和侯孝康也破防了,直接哈哈大笑起來。

朱景洪稍微好些,他只是露出了笑容,甚至還想聽什利停接着說。

這兩天遇着的煩心事太多,能把他逗樂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從這一角度來說什利停是個人才。

“伱們笑什麼?”什利停忍不住拍了桌子。

而他這一本正經發怒的樣子,更是引得朱景洪笑出了聲,且讓左右的王修和劉志賢也笑了。

強壓住笑意,朱景洪說道:“你們……你們……勇氣可嘉!”

“這樣吧……既然談不攏,今天就到這裡吧!”

“或者你們接着談,我就先告辭了!”

笑容滿面,朱景洪直接起身離場,隨後柳芳二人也跟着起身,離去之時笑聲依舊不絕。

王修雖也覺得談崩了,可他還是問道:“諸位,你們當真要一意孤行?”

什利停沒有回話,他發現自己剛纔衝動了些,沒有講己方的強大給講透。

沒錯,什利停是真的認爲,有了羅剎國增援的兵力,己方對上大明不落下風。

什利停沒有表態,今天對他來說沒發揮好,所以他覺得可以暫停一下,回去合計好思緒再繼續談。

這次和談,對他們來說並非毫無益處,比如他們也試到了大明部分底線,讓他們可以重新調整策略。

和談並未立即借結束,雙方又接着扯皮了一會兒,最終才程序性的不歡而散。

事實上,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和談兩次三次乃至更多次,都不算太稀奇的事。

且說朱景洪這邊,他在離場後並未進宮,而是跟兩位都督在散步,同時商議對本次和談和見解。

剛纔他們三個人沒說話,都在細緻觀察用心揣摩,這是事前就定好的分工。

即使已經離場,柳芳和侯孝康仍帶着笑意,顯然還未從剛纔的事情中脫離。

事實上,這兩位最高級別的將領,平日裡都是不苟言笑的形象,今日這般實屬罕見。

言歸正傳,此時三人交換意見後,都比較認可朱景洪的判斷,認爲準噶爾人不是想議和,而是想暫時求得喘息之機。

所謂的回到從前,只不過是障眼法而已,接下來幾輪和談之後,這些人未必不能改口,將哈密和吐魯番東部割讓,最終換得雙方罷兵言和。

主張這一論斷,其實朱景洪有私心。

畢竟只有準噶爾人不安分,只有西北始終存在不穩跡象,他本人才有更大的利用價值。

“我要入宮覲見,二位……”

侯孝康連忙答道:“殿下,聖上命你主持合議,覲見您去就行!”

昨日皇帝召見侍衛親軍和京營中高級將領,把他們這些高級將領排除在外,柳芳二人雖不知具體內情,結合近日之時也能猜到一二。

他們很清楚,皇帝和朱景洪相見的場景,對他們外人來說非常危險,自然是能躲就躲。

這個道理王修二人也明白,所以當他倆出現時,也表達了跟柳芳二人一樣的意思。

於是乎,朱景洪自能獨自去見皇帝。

轎子內朱景洪神色凝重,他不知自己算不算把差事辦好,所以接下來的覲見讓他不安!

以前他有過同樣的經歷,好幾次還惹過更大的禍,可他從來沒有如此不安過。

究其原因,還是心態變了……扮豬吃虎玩不下去了。

必須要重立人設,降低自己的威脅,讓老頭子安心才行……這是朱景洪昨夜開始深思的問題。

皇帝畢竟是玩“玄武門繼承”上位,當年也曾帶領軍隊四處征討,威望之高可謂一騎絕塵。

朱景洪所謂的勢大,也只是跟太子和老六比,跟皇帝比起來則差得遠。

所以,他必須和皇帝處好關係,搞玄武門這等手段,是陷入絕境才能考慮的事。

何況我之所想應該沒錯,我就是老頭子最好的選擇,他忌憚我也應看重我纔對……

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一直在朱景洪心頭亂竄,既然讓他心憂有使他寬心,整個人便處於反覆磋磨中。

再說幹清宮內,朱鹹銘看完了上午的章奏,此時正坐在西側暖閣書案後。

在他面前,兩名小宦官展開了一軸畫,上面畫的正是初春行獵的景象。

畫卷之上,朱鹹銘坐在老虎頭上,手裡拿着朱景洪剝的橘子,與後者一同看向遠處侍衛擡來的獅子。

朱鹹銘雖是在看畫,心裡想的是當日情形,直到如今還讓他心感愉悅。

可一想到近兩日發生的事,便讓他的好心情變得擰巴。

朱景洪這兩天不好過,朱鹹銘一樣心裡不痛快。

還是那句話,他承認朱景洪非常優秀,但也因此而對其極端忌憚。

如何繼續相處,如何重新建立此前的默契,也成了讓朱鹹銘頭疼的事。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父子二人昨日的見面,稱得上是雙輸的結局。

所以這一刻,看着畫卷上的場景,朱鹹銘只覺得讓他懷念。

只可惜,懷念也難以回到從前,似乎正常來說是這樣。

在他思索之時,外面傳來小宦官的稟告道:“啓稟陛下,襄王殿下求見!”

聽道這話,朱鹹銘心裡想的卻是,以往老十三從不會這般講規矩,此時就該直接出現在他面前。

心裡嘆了口氣,朱鹹銘說道:“叫他進來!”

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265.第265章 功成第65章 給天下一個交代第486章 朕之乳虎458.第458章 風波已起242.第242章 錦衣衛的消息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322.第322章 寶釵出馬第526章 歸來仍是父子205.第205章 釵語安人心第519章 陰差陽錯第510章 內府之事第169章 闖宮第164章 鳴冤35.第35章 錦衣衛報第121章 夜問英蓮367.第367章 帶甲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323.第323章 臘月涼水澡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第628章 大王來抓我啊!277.第277章 什麼叫規矩第86章 密林中第502章 城破第123章 給你找個老師第36章 各家反應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25章 寶釵之言341.第341章 秦家事1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第97章 定王號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錯第493章 流言起371.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個女人227.第227章 邂逅可卿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6章 談銀子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385.第385章 喬遷第556章 雙修398.第398章 親迎454.第454章 你也不想被寶釵知道吧!367.第367章 帶甲383.第383章 初選已過第564章 燕山事已畢444.第444章 妙玉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60章 行文各地第169章 闖宮第513章 家宴之上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第94章 提攜第53章 宮門處第624章 我也曾經有塊玉第143章 釵黛夜談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第182章 你不會是喜歡她吧?第581章 大明父親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437.第437章 上下整肅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第39章 審案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這是?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8章 苦口婆心高書言第632章 襄王府的馮管事47.第47章 前倨而後恭461.第461章 談成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377.第377章 朱景洪的心意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第124章 驛站歇腳266.第266章 聖君在位第536章 兄弟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327.第327章 夾板氣272.第272章 柳湘蓮的智慧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第539章 連襟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436.第436章 女真願爲陛下忠犬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第99章 攤派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299.第299章 御前高級軍事會議第20章 入夜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
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265.第265章 功成第65章 給天下一個交代第486章 朕之乳虎458.第458章 風波已起242.第242章 錦衣衛的消息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322.第322章 寶釵出馬第526章 歸來仍是父子205.第205章 釵語安人心第519章 陰差陽錯第510章 內府之事第169章 闖宮第164章 鳴冤35.第35章 錦衣衛報第121章 夜問英蓮367.第367章 帶甲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323.第323章 臘月涼水澡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第628章 大王來抓我啊!277.第277章 什麼叫規矩第86章 密林中第502章 城破第123章 給你找個老師第36章 各家反應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25章 寶釵之言341.第341章 秦家事1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第97章 定王號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錯第493章 流言起371.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個女人227.第227章 邂逅可卿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6章 談銀子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385.第385章 喬遷第556章 雙修398.第398章 親迎454.第454章 你也不想被寶釵知道吧!367.第367章 帶甲383.第383章 初選已過第564章 燕山事已畢444.第444章 妙玉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60章 行文各地第169章 闖宮第513章 家宴之上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第94章 提攜第53章 宮門處第624章 我也曾經有塊玉第143章 釵黛夜談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第182章 你不會是喜歡她吧?第581章 大明父親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437.第437章 上下整肅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第39章 審案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這是?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8章 苦口婆心高書言第632章 襄王府的馮管事47.第47章 前倨而後恭461.第461章 談成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377.第377章 朱景洪的心意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第124章 驛站歇腳266.第266章 聖君在位第536章 兄弟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327.第327章 夾板氣272.第272章 柳湘蓮的智慧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第539章 連襟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436.第436章 女真願爲陛下忠犬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第99章 攤派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299.第299章 御前高級軍事會議第20章 入夜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