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君子心機

君子心機

李紈和賈珠用完餐就請辭回去了。

李衍分明感覺到母親安心了許多,想來李紈的日子不算差。

第二日,李衍繼續上學。

莫夫子明顯感覺李衍心不在焉,走到李衍身邊,手上的戒尺就落了下去。

李衍吃痛,連忙擡起頭:“師父。”

莫夫子淡淡問道:“剛纔我教了什麼?”

李衍連忙道:“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則爲君子矣;縱性情而不足問學,則爲小人矣。爲君子則常安榮矣,爲小人則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榮而惡危辱,故唯君子爲能得其所好,小人則日徼其所惡。”

莫夫子轉過身,道:“對此何解?”

李衍舒了一口氣,說道理,這一點攔不了李衍以前所受的教育。

他慢慢說道:“君子小人分屬不同,成爲君子就常常得到安樂和榮耀,成爲小人就常常得到危險和侮辱。世人愛安樂與尊榮,所以世之現態都近君子厭小人。”

莫夫子點點頭,道:“結合前面所說,你有何感慨?”

李衍想了想,道:“惟克己律人,順應天時。”

莫夫子笑道:“克己律人便爲君子,順應天時有時就不是君子所爲,豈不違反先賢之言?”

李衍哪能沒有聽出莫夫子的反諷之意,順應天時也是說的好聽而已,難聽一點,此句和牆頭草又有什麼兩樣。

李衍站起來,拱手行禮,低聲道:“還請師父教誨。”

莫夫子神情變得嚴肅,道:“小小年紀,就異常刁鑽,此番心思若是在十年前,我定要好好教訓於你,甚至將你逐出門牆也是可能。”

李衍不禁冒出冷汗,官場上講究的是圓滑,他從來就沒認爲自己不對。

莫夫子隨即感嘆:“我雖遭大難,仍覺此途無益。官場複雜,不是圓滑可以如魚得水的。朝堂上黨派林立,最忌諱兩面討好之人,一經發現,必遭大禍。”

李衍沉默下來,如此道理,他自然也明白。

“爲官者,進入黨派雖易掌權,但是也有危機之時,昔日德林黨……”莫夫子說道這裡,黯然的搖了搖頭。

“德林黨幾乎是籠罩全朝,可是最後一夜之間……”莫夫子沒有說下去。

李衍知道莫夫子曾是裡面的一員,還只是剛剛加進去的一員,卻遭此大禍。

“師父……”

莫夫子輕聲道:“你還小,小心思暫且放下,好生學習那君子之道。”

李衍不敢多說,只得應是。

莫夫子已然察覺李衍並未完全聽進去,又道:“先賢君子之道傳於後世,自有其道理,而且……”莫夫子微微一笑:“君子就是丟了官,也能保全自己,一身清名也可保全。”

李衍恍然大悟,莫夫子就是此例,否則賈珠和賈政也不會推崇於他。

李衍想到一個事,便道:“昨兒個珠大哥哥說這次北直隸的秋闈主考官會是父親,珠大哥哥要參加,父親如何做纔是最好?”

莫夫子笑問:“你認爲呢?”

李衍道:“舉賢不避親和舉親爲賢只相差一個字,卻是相反的意思。北直隸的秋闈向來是十八省最難的,師父你也說珠大哥哥的文采在十八省也是不下不上的尷尬位置,這在北直隸很玄。父親或許不會徇私……”

莫夫子搖頭,道:“守中(李廉的字)不會做此事。”

李衍詢看着莫夫子。

莫夫子沉吟了一會兒,問道:“賈珠說此事之事,守中可還說了什麼?”

李衍道:“讓珠大哥哥回去學習,還說讓珠大哥哥多做些文章給父親看看。”

莫夫子點點頭:“這就對了。”

李衍疑惑,恭敬地道:“還請師父指教。”

莫夫子道:“賈珠送文章過來定然不止一篇?”

李衍點點頭。

莫夫子笑了起來:“賈家向來張揚,守中只需暗贊幾句,加上多篇不時送來,定然能傳到他人耳裡。關注得多了,上頭的人自有考慮,我有九成把握,皇上是不會指守中爲北直隸秋闈的主考官。”

李衍張大了嘴,他的父親看起來古板迂腐,怎麼還有這番心思。

莫夫子拍了拍李衍的肩膀,道:“這就是君子之道。”

堂堂正正的陽謀,不壞名聲,不壞心意,更不壞交情。

李衍覺得自己真的還嫩着,想到這裡,李衍大笑:“謝師父教導。”

莫夫子笑罵道:“知道了給我認真點,繼續上課。”

李衍“嘿嘿”的笑了幾聲,神情專注。

李家少了一個人,開始的時候,無論是李衍還是李廉夫婦都覺得有些不適應。

楊氏打絡子做繡活的時候,總會自然的叫宮裁過來看花樣,當叫出來後,她才發覺女兒出嫁了。

李衍也習慣在自己的小書房吃乾果,以前是李紈縱容,這李紈一出嫁,就沒了。李衍多次邊看書邊向以前放碗碟地方伸手,總是撲空。

賈家還在孝期,不怎麼待客,李紈一直在內宅,別說李衍,就是楊氏也很少見到李紈。

一個月後,一家子終於習慣。

楊氏重新接過內務,李廉正常工作,而李衍繼續隨着莫夫子讀書,學學那君子之道。

果然不出莫夫子所料,李衍的父親被拍去了甘省秋闈做主考官。

李衍對自家父親和師父頓起敬意,同時,李衍深深的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混官場的,沒有幾個能小看的。無緣無故瞧不起人,自認爲聰明高人一等的新文是蠢笨行爲。

這個道理一直刻在李衍心裡,也讓李衍在未來的路更加順利。

北直隸的秋闈主考官是一從五品侍講學士,是洪元十六年的一甲進士,姓張,名初暉,資歷比他高者甚多,可是皇上點了他爲主考,可見他的聖眷正濃。

張初暉文采飛揚,偏愛辭藻華麗之文,這是李衍聽李廉對賈珠所說的,李衍搖了搖頭,賈珠的運氣真的不好。

賈珠的文章和他人一樣,格式化太重,內容顯得古板僵硬。

李廉教了他兩天邊不再讓他過來了,雖然甘省離京城最近,可是也得提前去準備不是。

作者有話要說:日更第二天,看能不能一直加下去……

插入書籤

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82 兩皇之死10 李紈出嫁60 高中探花郎78 登基受封已經替換了17 一僧一道說英蓮28 真假蕭顯66 江南行二64 癡纏始爲官85 御書房內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13 錢塘下79 登基後見面31章58 相見上61 見薛蟠上72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四404 月2日23點藍顏禍水37 新帝登基26 改道計策78 登基受封已經替換了36 反擊算計84 李衍的隱藏屬性30 老小暗探上10 李紈出嫁82 兩皇之死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9 李衍的囧事78 登基受封已經替換了9 李衍的囧事26 改道計策3 懂事知禮83 兩方表白61 見薛蟠上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63 天橋英蓮太子醋意17 一僧一道說英蓮81 蕭宜秀有孕31章53 鄉試解元修2 事與願違28 真假蕭顯444 月6日23點小三元57 賈母好意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17 一僧一道說英蓮71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三33章59 相見下53 鄉試解元修53 鄉試解元修58 相見上57 賈母好意21 林黛玉喝藥32章52 純情小番外薛蟠寫情書36 反擊算計53 鄉試解元修83 兩方表白10 李紈出嫁17 一僧一道說英蓮22 林如海之計48 風波起三9 李衍的囧事8 神童賈寶玉404 月2日23點藍顏禍水414 月3日22點鬧出難事11 君子心機14 應對上424 月4日23點貴人再見一36 反擊算計85 御書房內444 月6日23點小三元5 做人爲官17 一僧一道說英蓮7 初見賈家人76 李衍大婚79 登基後見面2 事與願違57 賈母好意67 江南行三84 李衍的隱藏屬性66 江南行二18 莫化舟之'死'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61 見薛蟠上4 做弄賈珠18 莫化舟之'死'28 真假蕭顯71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三23 金陵遇襲20 姑蘇親戚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10 李紈出嫁72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四30 老小暗探上2 事與願違76 李衍大婚
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82 兩皇之死10 李紈出嫁60 高中探花郎78 登基受封已經替換了17 一僧一道說英蓮28 真假蕭顯66 江南行二64 癡纏始爲官85 御書房內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13 錢塘下79 登基後見面31章58 相見上61 見薛蟠上72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四404 月2日23點藍顏禍水37 新帝登基26 改道計策78 登基受封已經替換了36 反擊算計84 李衍的隱藏屬性30 老小暗探上10 李紈出嫁82 兩皇之死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9 李衍的囧事78 登基受封已經替換了9 李衍的囧事26 改道計策3 懂事知禮83 兩方表白61 見薛蟠上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63 天橋英蓮太子醋意17 一僧一道說英蓮81 蕭宜秀有孕31章53 鄉試解元修2 事與願違28 真假蕭顯444 月6日23點小三元57 賈母好意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17 一僧一道說英蓮71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三33章59 相見下53 鄉試解元修53 鄉試解元修58 相見上57 賈母好意21 林黛玉喝藥32章52 純情小番外薛蟠寫情書36 反擊算計53 鄉試解元修83 兩方表白10 李紈出嫁17 一僧一道說英蓮22 林如海之計48 風波起三9 李衍的囧事8 神童賈寶玉404 月2日23點藍顏禍水414 月3日22點鬧出難事11 君子心機14 應對上424 月4日23點貴人再見一36 反擊算計85 御書房內444 月6日23點小三元5 做人爲官17 一僧一道說英蓮7 初見賈家人76 李衍大婚79 登基後見面2 事與願違57 賈母好意67 江南行三84 李衍的隱藏屬性66 江南行二18 莫化舟之'死'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61 見薛蟠上4 做弄賈珠18 莫化舟之'死'28 真假蕭顯71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三23 金陵遇襲20 姑蘇親戚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10 李紈出嫁72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四30 老小暗探上2 事與願違76 李衍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