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

雒陽,天下之都,不但是大漢朝廷的經濟政治中心,也是天下宗教信仰之中心,自然也星羅密佈的坐落着許多的寺廟和道觀。

比如醮(jiào)天觀,比如白馬寺。

然而,不管是雒陽城中漢高祖當年爲祭祀赤帝所建的醮天觀,還是雍門外御道北漢明帝爲迎接《四十二章經》而築的中國第一伽藍白馬寺,也不管醮天觀中香火繚繞,還是白馬寺前人頭攢動,在老雒陽人看來,他們心中的聖地只有金斗觀。

金斗山上金斗觀!

金斗觀,位於雒陽城西數十里金斗山巔,乃西漢時爲紀念薄姬所立,沿峰脈而起,循山勢而建。北瞰黃河貫虹,南峙中嶽屏障,西擁澗水銀帶,東望函谷雄關,堆嵐映月,紫氣繚繞。

薄姬者,高祖之嬪妃,文帝之母,景帝之祖母也。平生克己謹慎溫和善良,在她的影響下,文帝和景帝期間輕徭薄賦無爲而治,終於開創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

這日,剛過午時,金斗觀前已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一面白無須的年輕人身披一件白袍,頭戴一頂白色氈帽混在進香的人羣中,帽檐壓的很低,將一張臉遮的嚴嚴實實。

年輕人隨着人羣邁入觀中,隨即悄悄脫離出來,一個人順着觀中的林蔭小道東拐西彎,走到觀後一處門前停下腳步四下打量了一番。

見那門上赫然刻着四個大字“玄武北宮”,這才走上前去,輕輕敲了五次門,三長兩短,等了約半刻中,聽得那門吱的一聲,悄悄閃了進去。

那屋中並無甚物事,除了一席簾幕,一方供桌,一個蒲團,就只剩供桌上方掛着三幅畫像,一幅三清道尊,一幅北方玄武,還有一副帝王的畫像。

屋內異常的安靜,只有一名道袍、拂塵和鬚髮俱白的老道士靜靜的跪坐在蒲團之上

“師尊!”那年輕人進的屋中,急忙將白袍和氈帽取下露出一身灰色的道袍和道髻,端端正正的跪於老道身前。

師尊頷了頷首,轉頭過來,言語甚是平和:“春兒,京中和那醮天觀情形若何?”

“回稟師尊!”春兒朝老道磕了一個頭,說道,“如今京中童謠四起,矛頭直指大將軍何進和靈思皇太后。”

“恩,爲師知道了!”

師尊點了點頭,擡起頭來,雙眼緊緊的注視着眼前的帝王畫像,淡淡的說道:“你看,這麼多年的爭鬥,終究還是要貧道親手來畫一個圓圈。當年你夜夢金人,迎佛陀入關,致使我教幾百年的傳承差點中斷,你可曾想到又今日?

既有因,必有果。貧道的大弟子雖然已經事敗身亡,但是貧道可不止一個徒弟,也不止只有徒弟,貧道還有師弟,還有同盟。貧道既然立志重整我教,那麼當年你種下的因自然得由你的後人來承載今日之果了,你可莫怪貧道心狠!”

夜夢金人,佛陀入關?

原來,那牆上掛的帝王畫像竟是大漢光武帝之子,百年來道教一直心懷餘恨視若寇仇的一代君王漢明帝!

春兒直身起來,點了一炷香,朝三清和玄武各拜了三拜,將香燭插在供桌上的皿器中,繼續說道:“師尊敬請放心,河間那人已於昨日回到醮天觀,醮天觀主已按師尊之意前往張讓府中,相信明日何進就會上鉤了!不過…”

“不過什麼?”

“弟子收到師叔的千里傳書,冀州王文祖已死,冀州的那局棋已經作廢,師叔已於旬月前渡船前往江南傳道去了。”

師尊點了點頭,轉過頭來招了招春兒上前一步,撫摸着春兒的頭髮,接着說道:“唔,無妨,你師叔做的極是。成大事者就要有天下那般大的格局,不但要有一顆堅忍不拔的恆心,還要有落子天下,敢爲天下先的魄力。

春兒,你切記莫要忘記,不管是冀州王文祖也罷,還是京都的張讓、何進也罷,說到底他們也不過是我等手中的一顆棋子。要想成大事實現我教大業,我們就得做一個善於下棋之人。

他們的權勢、財富、性格以及他們的優缺點,甚至他們的生死都是我們可以落子之處。

如今京都大戲剛剛開始,我們還不能置身事外,你一會在觀中用完午飯便回醮天觀去吧,順便告訴觀主河間那人決不可留!”

春兒點了點頭,悄然離開。

室內又恢復了寧靜,師尊靜靜的看着眼前煙霧中的那副漢明帝畫像,彷彿畫中那神態雍容富貴的男子就快變成一絕美的仕女,將從畫中走出來一般,怎麼也看不夠雙眼怎麼也挪不開。

約莫盞茶的功夫,師尊的眼神終於從漢明帝的畫像上挪開,看着簾幕嘴脣輕啓:“張讓、趙忠等人當年也曾與你共事,你確定他們認不出來你嗎?”

香燭燃起的青煙在室內繚繞氤氳,聲音在屋子裡迴盪,可這屋內就師尊一人,他又在和誰說話,難道是漢明帝的鬼魂?

當然不是,就算是鬼魂,至少也不會是漢明帝的鬼魂,漢明帝怎麼可能和張讓、趙忠等人共事呢?否則豈不是張飛打岳飛,關公戰秦瓊,那才真的是見了鬼了!

簾幕微動,閃開一條細縫。

透過細縫可以看到簾幕後竟然還鋪着一張草蓆,一隻鬼,哦不,一個人跪坐上方,手中擎着一盞瓷碗,瓷碗中尚有半碗清水,明晃晃的映照着那人的面容,那人約莫三十八九歲,日角珠庭,蒼髯如戟,臉上一道疤痕從眼角直到嘴邊。

輕輕的撫摸着臉上的疤痕,那人看了師尊一眼說道,聲音平靜中透着幾分滄桑:“共事?牛鼻子你這算是拿我開涮嗎?當年我在宮中活的何其微小,難道你不知嗎?

正人君子自詡清高以我爲‘肉食者鄙’,閹宦黃門蠅營狗苟自成一黨,哪有一個人會正看我一眼?

從當年離宮到如今已去了十一二年之久,而我爲了這一刻也無時無刻不在籌策,甚至我還親闖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千機堂’,殺了‘千機堂’上上下下,纔拿到他們手中的百變易容術,你覺得張讓他們還能認得出我來?”

那人嗤笑一聲,從懷中掏出一顆藥丸,用水浸溼後搓了搓再塗在臉上,再回頭之時已是容顏大改。

一張面孔蠟黃無光,雙眼微咪,臉上的疤痕已消失的無影無蹤,除了那依舊如戟的青須,竟再也找不出之前的半分痕跡,這便是‘千機堂’的百變易容術。

百變易容,易容百變。

據說當年‘千機堂’的創始人竺扶風憑藉這一手易容術,在自己的仇家當時聞名江湖的“一劍凌雲”家中臥底了七七四十九天,或變作風姿卓越的如夫人,或變作青澀美麗的小丫鬟,硬是沒讓“一劍凌雲”有所知曉。

直到最後一刻,她又給自己換了一張大夫人的臉,直接取了“一劍凌雲”的首級飄然而去,這才爲人所知。

師尊雙眼緊緊的注視着簾幕後面,看着那條健碩的身軀,看着那張滄海一樣變幻的面容,嘆了口氣沒有說話。

你爲了重返宮廷策劃了十餘年,也爲了拿到百變易容術殺了‘千機堂’上上下下,可是我們又籌策了多少年呢?

自漢明帝“佛道之爭”之後,衆多的道教子弟轉投佛門,道教越發的頹勢,你可曾見過明帝之後還有更爲出色的道教中人嗎?爲了重振我教,我們又付出了多少?

我們已經整整準備了幾代人,甚至爲此準備了整整一百年!

遠的不說,當年自己的身邊也曾有過數個傳人,還有一干師弟也還在身邊。可是如今呢?如今貧道身邊也只剩下一個小字輩的春兒可以繼承衣鉢了。

想到這,師尊心中驀地一痛,目光漸漸冷淡下來:“當年貧道救你之時,你曾與貧道起誓過:救命之恩,當以結草銜環以報!如今貧道那大徒兒已身死道消,師弟又逃往天涯。你也該兌現自己的諾言了。

適才春兒所講,你也全都聽到了,貧道便不再多言,醮天觀力量畢竟過於薄弱,希望你能助一臂之力!”

那人點了點頭,輕輕的放下簾幕,朝師尊處看了一眼,眼角竟揚起一絲淡淡的嘲諷,屋子中再度陷入一片死寂。

一陣清風從屋後的天井中吹來,簾幕輕卷,幕後哪裡還有半個人影?

……

雒陽,大將軍府。

何進一臉憤懣的坐在府中,今日是董太后下葬的日子,他實在是不想出去看見董家的人,哪怕是死的也不願意。

董太后對於他何氏一門來說也算得上是貴人中的貴人了,沒有董氏哪裡來的漢靈帝?沒有漢靈帝,又哪裡來的靈思皇太后及何氏一門殊榮?

但是靈帝已死,這個賤人怎麼就看不清大勢呢?放着好好的太皇太后不做,非要聽信幾個閹人的讒言。好吧,就算是爲了堵朝中袞袞諸公之口,本將軍也沒有駁回你董氏一族董重、董寵的任命以及陳留王的晉封,爲何還不知足,還想拿本將軍的人頭?

本將軍的人頭可是那麼好拿的?

哼!這下落了個逐出皇宮,病死河間的下場,你特麼就爽了吧!

想起董太后病死河間,何進又是氣不打一處來,這個賤人生時不讓人安寧,死後也攪人清淨,聽聽朝野上下京中各處的謠言,何某鴆殺董後?

何某手執京中禁軍,天下雄兵,要殺一個賤人需要那麼麻煩嗎?

何進將手中的酒樽使勁的砸在地上,聽着地上“砰”的一聲,酒香四溢,心緒才漸漸的平定下來。

“大將軍!”一名將領疾步從門外走了進來,也不顧地上四散的酒水,直接繞過走到何進身邊,“大將軍,末將已探查得知,鴆殺董後的流言盡出自張讓和趙忠之手!”

“又是這些奸佞,本將軍誓殺爾等!”何進眉目一跳,豁然站起身來,拉着那將領的手說道,“本初,當日因太后之故對你有所苛責並非本將軍本意,如今你可願再助我一臂之力?”

袁紹肅然抱拳道:“昔竇武、陳蕃欲謀閹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今將軍麾下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紹願爲將軍驅使,還請將軍火速決斷!”

何進點了點頭,拉着袁紹走入密室。隨着何進和袁紹消失在密室門口,一名採辦人員同時走出了大將軍府。

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89章 皇甫大舅哥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252章 連環計(一)第242章 對局第184章 救美第128章 風雨虎牢關(二)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64章 陽翟(一)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454章歸降第331章 中計第320章 龍戰於野第539章梟雄第7章 九章算術第152章 布子第152章 布子第7章 九章算術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215章 脫樊籠第362章 說客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52章老將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342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七)第552章老將第383章決戰先機,圍三厥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46章江左周郎第91章 多情只有庭院雪,猶爲離人舞梨花第143章 英雄的宿命(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9章鏡圓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409章陸門忠烈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8章 李代桃僵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184章 救美第406章夜襲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第191章 十面埋伏(一)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469章鏡圓第260章 追殺?反追殺第11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295章 雪崩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328章 戰與退第399九章 金甌從此缺第240章 聲東擊西第322章 其色玄黃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469章鏡圓第268章 忠義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543章吾道不孤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164章 刺董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309章 血戰城頭第427章靈兒到來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119章 當年九原飛將軍(二)第552章老將第98章 雙雄會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4章 棄城第49章 驚雷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75章 雒陽往事第495章 秘密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95章 秘密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93章 十面埋伏(三)第280章 遁逃第401章荀彧論戰第96章 流星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136章 趙子龍單挑呂奉先第122章 王斷第3章 滅口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24章 破賊第346章 承諾第384四章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
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89章 皇甫大舅哥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252章 連環計(一)第242章 對局第184章 救美第128章 風雨虎牢關(二)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64章 陽翟(一)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454章歸降第331章 中計第320章 龍戰於野第539章梟雄第7章 九章算術第152章 布子第152章 布子第7章 九章算術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215章 脫樊籠第362章 說客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52章老將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342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七)第552章老將第383章決戰先機,圍三厥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46章江左周郎第91章 多情只有庭院雪,猶爲離人舞梨花第143章 英雄的宿命(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9章鏡圓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409章陸門忠烈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8章 李代桃僵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184章 救美第406章夜襲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第191章 十面埋伏(一)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469章鏡圓第260章 追殺?反追殺第11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295章 雪崩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328章 戰與退第399九章 金甌從此缺第240章 聲東擊西第322章 其色玄黃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469章鏡圓第268章 忠義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543章吾道不孤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164章 刺董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309章 血戰城頭第427章靈兒到來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119章 當年九原飛將軍(二)第552章老將第98章 雙雄會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4章 棄城第49章 驚雷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75章 雒陽往事第495章 秘密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95章 秘密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93章 十面埋伏(三)第280章 遁逃第401章荀彧論戰第96章 流星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136章 趙子龍單挑呂奉先第122章 王斷第3章 滅口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24章 破賊第346章 承諾第384四章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