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

bookmark

王黎、趙雲二人在房頂上聽得莫名驚詫,臉上盡是驚駭之色,卻又覺得似乎也只有這樣才能說得通封諝二人爲何要放下身段,甘冒奇險也要和太平道相互勾結。

宋真宗趙恆曾在《勸學詩》中說過: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馬多如簇,書中有女顏如玉。

對於一般人而言,這些確實如致命毒藥般讓人上癮。可是封諝二人乃一代權閹,漢靈帝寵臣,千鍾粟、黃金屋以及馬如簇還不是唾手可得。

也只有這得不到的顏如玉,纔會讓封諝二人如此牽腸掛肚,纔會讓其二人甘冒殺頭大罪也要和太平道一道反叛朝廷。不是有句話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嗎。只是那唐客可真有如此神技嗎?

王黎搖了搖頭嘆了口氣,以後世那麼先進的醫學技術尚且不能實現更何況現在呢?而唐客如此信誓旦旦,其中定然是有什麼蹊蹺,才引得封諝二人深信不疑。

雖然王黎想不明白,但卻並不影響封諝二人的好心情。得到唐客的親口承諾,封諝二人喜形於色,快步走到堂中,向唐客鞠了半個躬,拱手致謝道:“諝(奉)多謝唐門主成全,日後唐門主但有驅使,諝(奉)定當全力以赴!”

奉?徐奉?原來那徐姓男子單名一個奉字。

王黎喃喃了一句,腦海中似乎抓到一些什麼,靜下心來卻又發現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現。

卻聽那神上使繼續說道:“封大人,徐大人,既然唐門主已經答應了二位,卻不知二位大人還有什麼條件,敬請逐一說明。”

封諝和徐奉二人呵呵笑了一聲,臉色一正,接着說道:“我二人既受貴教大恩,豈能再腆着臉皮要錢要財?咱家只有最後一點要求,還請上使務必答應。

咱家身處宮中,陛下眼皮底下,百官矚目。因此咱家需要上使務必保證往來隱秘,在張教主成就大業之前,任何場所均不得透露咱家兄弟姓名,可行?”

神上使仰頭一笑,右手高高舉過頭頂,說道,“二位但請放心,此事除了在座之人外,也只有本教教主寥寥數人才知我等關係。本使今日向天起誓,如有泄露、告密、出賣二位大人者,本教縱使上窮碧落下黃泉也定當斬殺此人,如違此誓,天打五雷轟!”

封諝和徐奉二人看了一眼,齊齊頷首站立堂中,伸出右手攤開放置胸前半空,說道:“神上使、唐門主、高旗使,我等既然已經達成協議,從今之後自當遵從教主吩咐!”

“哈哈,說得好!”

神上使與唐客及高旗使快步走到堂中,各自將手疊在其上,齊聲低喝道:

“三月初五,齊聚京都。廢除劉漢,改天換地!”

三月初五?

甲子年三月五日!王黎心中一震,這就是太平道的起義之日了!不對,自己記得師傅當初說過,太平道起義因叛徒唐周的出賣,導致起義提前,可是眼下這唐週一直都沒出現,唐客倒是發現一枚。

究竟是自己記差了,還是歷史記載不準確,再次操蛋?

明日就是甲子年第一天了,距離三月初五不過兩個多月時間。這兩個月之間具體又發生了什麼?

王黎一時神情激盪,不小心腳下一用力,只聽一聲瓦片碎裂的聲音,在空曠的夜空裡顯得格外的清脆。

“誰?”

只聽一聲呵斥,神上使已仰頭看見房頂一道窟窿,一把抓過一旁的長槍,疾刺而出。

趙雲一拉王黎,在房頂輕點幾下,待那封諝、神上使和唐客等人帶着士兵出來,屋頂早無人影,只有兩道飄鴻在遠處交錯的坊市房頂和高牆上高低縱躍,轉瞬即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封兄,”徐奉跟着跑了出來,向封諝詢問道,“此賊或許已聽到我等談話,若是泄漏,恐遭大禍,是否需要奉去調取些士兵過來,搜尋一下?”

“搜,當然要搜!”封諝不假思索喚過家中一個管事,說道,“你待會持我名帖前去請雒陽令,就說本官家中被盜,陛下所賜的梨花玉如意也被盜賊所取。”

天子親賜玉如意被盜,那可是通天大案啊!

徐奉一驚,問道:“封兄,這是不是動靜太大了?若是那二賊孤注一擲,反咬我們一口可如何是好?”

封諝像一隻老狐狸般,眼睛眯成一條縫,陰笑着說道:“嘿嘿!不管是大張旗鼓也好,明察暗訪也罷,總逃不離雒陽令手中。他還敢繞開咱家直接上奏陛下嗎?

等那雒陽令來到之時,唐門主和上使已不在咱家府中,查無對證,就是借兩個膽子給他,也不敢因風聞奏事得罪咱家。而且如此一來也可以通過雒陽令傳諸於陛下之耳,咱家可是家中失盜。”

封諝眼神中閃過一絲狠絕,在脖子下用手比了比接着說道:“更何況此賊子身手敏捷,武藝卓絕,必然非一般的江湖人物,此類人物多半孤傲不羣,又怎會受人驅使?

既然如此,這些賊人雖武藝高絕,於咱家而言也不過草芥而已,又有何懼哉?我等只要找到他們,到時候如此如此,豈不更加省心?”

……

半晌後,侍御史府,書房。

“此二賊身受陛下洪恩,怎敢勾結太平道,背叛朝廷?他二人的心肝被狗吃了嗎?”王允聽了王黎和趙雲的講述,氣得怒髮衝冠,一拳頭砸在案桌上,喝道,“老夫要立即入宮,請陛下立即捉拿叛賊!”

說罷,王允起身欲離去,卻見王黎站了起來,擋在身前。王允輕斥道:“德玉,你這是要幹什麼?”

王黎直視着王允的雙眼,說道:“二伯,稍安勿躁!今日乃一年的除夕,陛下或許此時正在北宮和皇后及各宮娘娘遊園慶祝呢。

且不說二伯此去打攪了陛下雅興,惹得陛下不快,更爲關鍵的是二伯你可有證據證明封諝、徐奉二人與太平道有染?說不定封諝、徐奉二人此刻已經入宮正在陪着陛下玩的興高采烈,您說陛下是信您還是信那二人?”

“我幷州王家世代爲國,忠君爲民,陛下豈有不知之理?”王允眼中顯出決絕的神情,說道,“只要老夫說動陛下搜查封府,定能找出那二賊勾結太平道的證據!”

王黎搖了搖頭,根本就不看好當今漢靈帝的明辨是非和治理朝局的能力,漢靈帝這廝根本就是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

在歷史中,漢靈帝也是直到黃巾軍在東漢八州二十八郡殺官奪府,危及自身的位置和性命的時候,才慌了手腳如夢初醒,急忙命令何進爲大將軍,率皇甫嵩、盧植、朱儁、董卓等人鎮壓起義。

指望這樣的一個人明斷是非,還不如相信母豬會上樹。

王黎忍不住提高了聲音,說道:“二伯!太平道一直以來打着黃老之術的旗號,與朝中官員多有往來,甚至宮中娘娘也多有信老黃之術之人,陛下又豈能不知?

二伯,難道僅僅只憑藉您的隻言片語,就能讓陛下相信太平道謀反一事?就能讓陛下相信朝中官員、閹豎嬪妃與太平道狼狽爲奸?

《易》曰: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以封諝和徐奉二人的精明,他們與那神上使、唐客等人勾結,以我之口傳汝之耳,又怎會將往來密信、要件宣諸於世?”

王允黯然的坐在小枰上,思索了片刻,才擡頭問道:“德玉,那依你之見,該當何如?”

王黎自然明白王允不過是氣急昏頭罷了,王允日後可是一手剪除手掌十萬西涼鐵騎,威懾朝局內外的董卓之人,又豈會僅僅是一耿介之士?

王黎倒了一杯茶遞給王允,輕輕幫其拍了拍肩,說道:“二伯,還記得您曾和黎說過的話嗎?‘壯大有可能,樓塌卻未必’!既然二伯你也清楚這些人不過秋後的螞蚱,又何須爲此動氣?只需要遣一忠臣良將控制住京都、皇城守衛,力保雒陽不失即可。

雒陽不失則天下安,至於其他的,又何須擔心?無非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屆時一旦天下大亂,借陛下之勢,兵卒之威,重開‘黨錮’,重兵圍剿,且看他如何蹦躂?”

“不錯,確實是老夫心急了。”

王允休息片刻,神色漸漸正常又恢復到往日的精明,點了點頭說道:“德玉,子龍,你二人可願軍中效力,執掌一部軍馬?”

不待趙雲發聲,王黎已搶先道:“二伯,若我等軍前效力,魏郡又當如何?”

王允將茶杯輕輕放下,看着二人語重心長的說道,“淺潭怎能臥深龍,你二人乃天縱奇才少年英傑,文韜武略皆是不凡。一郡之格局對於你們而言終究太小,如今機會已現,你等可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關鍵時刻還要有壯士斷腕之決心啊!”

壯士斷腕?

王黎當然知道歷史中的王允確實不乏此類的決心,豫州刺史期間與張讓鬥爭失敗立即去官隱居,出任司徒時又以貂蟬一弱女子的性命離間董卓、呂布,使得顯赫一時的董卓灰飛煙滅。

自己都還未開口,就被二伯以大義的名義壓了下來,這還能說什麼呢?說自己仍舊希望待在鄴城,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扯淡,那不是正直,那是虛僞!

王黎不由一陣苦笑,和趙雲對視了一眼,齊齊直起身來,拱手道:“既然如此,黎(雲)願往!”

第175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三)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114章 絕殺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329章 毒士賈詡第512章引君入甕第464章偷樑換柱第497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封信第19章 初見第388章鉅鹿決戰(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26章天梯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281章 龍王的身份第119章 當年九原飛將軍(二)第471章苦菊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100章 隱霧山第209章角聲悲壯冬風裡,背影疏淡晨霧中第194章 定計長安第265章 試看風雲長劍,英雄兩鬢青第509章千鈞一髮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156章 永安第378章戰書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295章 雪崩第319章 赴約第493章賺孫乾第219章 反間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382章流星飛來熟油香第18章 蓮花一朵別樣開第180章 殘照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8章 李代桃僵第89章 皇甫大舅哥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70章 扣關第264章 定兗州第436章王越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415章釘子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105章 邊城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379章誘敵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56章 沙場秋點兵第70章 扣關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88章 閻忠論勢第121章 忠誠共白日,勢利一飛塵第100章 隱霧山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140章 再戰孟津渡第87章 涼州名士第18章 蓮花一朵別樣開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127章 風雨虎牢關(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226章 賭局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501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六)第117章 鴻門宴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21章 暗窟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66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473章瘟神第473章瘟神第510章塵埃落定,弋陽今夜無恙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146章 遷都第454章歸降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124章 梵音第425章伏擊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374章再敗於禁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296章 棄城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499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四)第418章尊嚴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81章初戰
第175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三)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114章 絕殺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329章 毒士賈詡第512章引君入甕第464章偷樑換柱第497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封信第19章 初見第388章鉅鹿決戰(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26章天梯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281章 龍王的身份第119章 當年九原飛將軍(二)第471章苦菊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100章 隱霧山第209章角聲悲壯冬風裡,背影疏淡晨霧中第194章 定計長安第265章 試看風雲長劍,英雄兩鬢青第509章千鈞一髮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156章 永安第378章戰書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295章 雪崩第319章 赴約第493章賺孫乾第219章 反間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382章流星飛來熟油香第18章 蓮花一朵別樣開第180章 殘照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8章 李代桃僵第89章 皇甫大舅哥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70章 扣關第264章 定兗州第436章王越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415章釘子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105章 邊城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379章誘敵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56章 沙場秋點兵第70章 扣關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88章 閻忠論勢第121章 忠誠共白日,勢利一飛塵第100章 隱霧山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140章 再戰孟津渡第87章 涼州名士第18章 蓮花一朵別樣開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127章 風雨虎牢關(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226章 賭局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501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六)第117章 鴻門宴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21章 暗窟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66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473章瘟神第473章瘟神第510章塵埃落定,弋陽今夜無恙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146章 遷都第454章歸降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124章 梵音第425章伏擊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374章再敗於禁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296章 棄城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499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四)第418章尊嚴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81章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