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反間

“深海到了嗎?”

“應該到了吧!”

“周倉出發了嗎?”

“元福昨夜就已經脫離了隊伍,和野子他們一起北上了!”

三星聚,天下易?許邵這是想多了吧?王黎坐在船上,看着船下的江水,悠悠嘆了一口氣。

既然你許子將一口斷定曹操、袁紹和呂布三人便是殺破狼,那就別怪我不給他們三星齊聚的機會了!

孟德,就讓你嘗一嘗王某給你準備的反間計吧!

……

濟陰郡定陶縣衙,維新帝臨時行在。

董承、伏完一干國戚,李儒以及陳宮等原兗州十數名官員正陪在維新帝身側。

維新帝剛剛用完早餐,神情略有不爽,他一介龍子龍孫堂堂的天下之主,竟然被王黎趕出長安,淪落到和大頭兵用一樣的餐食,想一想心裡氣就不打一處來。

狠狠的將飯食在嘴裡使勁嚼了幾下,一口吞下,這才轉過頭來看着衆人道:“月初之時,我們大漢朝的評論專家許子將在揚州重啓月旦評之事,你等可曾知曉?”

“臣等知曉!”衆人齊齊行了一禮,分列兩旁坐下。

維新帝擦了擦嘴,又淨了淨手,淡淡的掃了衆人一眼:“既然你等皆知,那你等以爲許子將之言如何?”

“陛下!”董承見陳宮、李儒二人所代表的兗州和呂布兩方派系並無反應,與伏完會了會眼,當先奏道,“陛下自承繼大統以來,焚膏繼晷夙夜爲公,然王黎狗賊卻奉已廢弘農王爲帝,驅逐陛下於西京,此仇不報異日如何掌控天下?

王黎此賊麾下雄兵數十萬,戰將上百,謀士如雨。單靠呂將軍等人恐無法力挽狂瀾,許子將之言上合昭昭天道,下合漢之國策。曹操與袁紹二人俱與王黎有仇恨,其麾下同樣兵廣將勇,糧食豐足。若是能以陛下之名說得二人來投,中原可穩,王黎可滅,江山亦可重振矣!”

李儒和陳宮二人皆是聰慧之人,如何能夠聽不出來董承和伏完的心思,無法是想以曹操、袁紹二人的兵力牽制呂布罷了。至於說增強陛下的兵力,異日橫掃天下,哼,寧願相信母豬會上樹,也不會相信董承靠得住。

這廝當初可是董卓麾下赫赫有名的打手之一,如果不是因其是陛下的便宜老丈人,你覺得他就不會是另一個郭汜、李傕?

“董將軍所言極是,但陛下切莫忘記,我等剛剛與曹操一戰並將兗州陳留、濟陰攬於懷中。雖無殺父之仇卻有奪地之恨,陛下以爲曹操會那麼健忘乎?”李儒出言諫道。

伏完聞言搖了搖頭:“曹公乃曹太尉之後,一腔忠義。雖然與我等卻有摩擦,但陛下乃天下之主,若是遣一人說之以大義,我等相信曹公必然能夠理解我等苦心,重投陛下麾下!”

“簡直就是荒唐至極!”李儒輕蔑的看了二人一眼冷笑一聲,接着說道,“我等當初在長安之時,曾和曹操會盟獵王黎於蒲阪津,曹操或許念及舊情,可重歸於好。

但陛下今日能安然居於兗州,公臺(陳宮字)、孟卓(張邈字)等人的從龍之功不可磨滅。公臺、孟卓和曹操勢若水火,陛下與曹操聯盟,這又將置公臺和孟卓於何地呢?陛下,千萬不能因爲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寒了功臣的心哪!”

尼瑪!

這廝是想將我等拉下水!

陳宮瞥了李儒一眼,不過與曹操重新聯盟,確實不符合自己與孟卓等人的政治理念。

想當初孟卓與曹操好的如同穿一條褲子還嫌肥大,自己也是曹操的麾下第一謀士。可如今呢?曹操被仇恨矇蔽了雙眼,殺邊讓,興兵陶謙,眉頭都不眨一下。

那些可都是大漢赫赫名士哪,自己和孟卓怎麼可能再與這樣的人共處一室甚至處在同一戰線呢?

哼,雞屁股拴長線--扯淡!

陳宮神色一正,朝維新帝拱了拱手:“陛下,許子將月旦評天下盡知,我等也素有耳聞。聯合諸鎮共拒來犯之敵,臣也贊同。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微臣想請問陛下一事,

陛下可還記得當日曹操與王賊兵犯弘農、潼關所爲何事?且,許子將此人陛下又瞭解多少?邵之同鄉人李逵正直高尚,邵卻與其不和。邵在汝南郡任功曹之時,因邵之從兄許靖許文休與其有矛盾,邵排斥其人,致使許靖趕馬磨糧。

以邵之爲人,陛下卻因其一言便欲納與擒自己而後快的反賊於麾下,可乎?更何況,陛下難道忘記了昔日在京都之時,邵予曹操的評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乎?難道陛下以爲此時還是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嗎!”

維新帝一滯,朝董承二人看了一眼,二人心領神會,正欲離席再諫卻聽等門外一聲悲喜的呼叫,一人從門外直接闖了進來。

維新帝急視之,原來是太史令陳興。

這位可是當年夜觀天下,連上兩道奏摺的猛人。

一封書信送至美陽城下,曰:“天狼犯界,白石無蹤”,張溫因此用計,邊章、韓遂、北宮伯玉叛軍倉皇逃竄,成爲了已達數年的涼州平亂的分水嶺,三輔重新得以休養生息。

一封《中平五年河間天文疏》直呈先帝御前,曰:“北方有赤氣,東西竟天,當有陰謀不宜北行”,致冀州刺史王文祖陰謀敗露‘自殺’身亡,及時的救了先帝一命。

在隨董卓遷徙長安後,又陪同維新帝一路艱辛的走到兗州,只是在經過汝南郡汝陽縣時水土不服,生了一場“大病”掉了隊。

“陳卿,你身體已經無恙了?”維新帝見到故人,而且還是可以根據天象斷吉凶的太史令,頓時喜出望外,“爲何不再汝陽多休息幾日?”

陳興一路小跑至殿下,朝維新帝長稽一禮:“多謝陛下掛念,微臣如今已然無恙。只是,微臣在汝陽之時曾聽人說起月旦評,不敢因私忘公,故來的較爲匆忙,衣冠不整,還請陛下恕罪!”

“無妨!”維新帝此刻哪裡還顧及陳興的衣着,大手一揮急忙向陳興問道,“適才陳卿說起月旦評,連夜從汝陽趕至此地,可是這其中有何不妥?”

“回稟陛下,並非不妥,而是大有不妥!”陳興從懷中掏出一道奏摺遞給殿下的小黃門,說道,“陛下,微臣數日前夜觀天象,發現北方有兩顆將星正向紫微星移動,而紫微星就近偏東南一處的將星卻越發的光明,光芒大如鬥,有欺凌紫微星之嫌!”

陳宮感激的看了陳興一眼,接過話題道:“陛下,東南方向只有一人足可以威脅陛下啊!”

就近偏東南?且只有一人!

維新帝爲之一震,就近偏南不就是山陽、魯郡、泰山及沛國等地嗎?

曹操自兵發關中,逐兗州太守金尚並控制了兗州及豫州樑國、沛國兩郡。而自己龍潛兗州之後,卻又佔據了陳留、濟陰和樑國,曹操的地盤已僅剩北邊的東郡,南邊的山陽,沛國,任城以及東邊濟北和泰山諸郡。

“陳興,僅僅憑你太史令張嘴一句話,就想否定曹操乃是七殺將星的論斷,開什麼玩笑?”董承見陳宮、李儒等人又多了一個幫手,心中不由大急,急忙否定道,“陳興,那許邵的月旦評歷來影響深遠聞名於世,評後驗證衆皆信服,難道你不知嗎?”

陳興嗤笑一聲,向維新帝正色說道:“月旦評,私法也。邵與李奎、許靖不合,很明顯得克己而不能盡如禮,責人卻以正義之名,互相謗訕,褒貶不平。

否則,又如何來的曹操先後兩進月旦評,而評語不一之事?是因爲曹操變了個人,還是曹操的勢力今非昔比?更何況,縱使許邵所言爲真,曹操乃是天降七殺星,臣以爲陛下也不足以與此人爲伍!”

“爲何?”維新帝心中一凝,疑惑的看向陳興。

陳興不答反問:“陛下可知歷來朝代之中七殺星都有何人嗎?”

“何人?”

“先秦之白起,高祖之英布!”

白起?英布?

屠一人乃殺人罪,屠萬人而爲驍雄,屠得趙卒四十萬方爲雄中雄的武安君白起?

身披刑法自身卻更爲暴虐,項羽坑殺秦人百十萬首當其衝的叛將,淮南王英布?

“哈哈,哪又何妨?武安君白起爲秦昭襄王賜死於杜郵,淮南王英布叛亂被誅於番陽,不過都是秦昭襄王和高祖砧板上的鹹魚罷了。異日就算是曹操生了異心,豈不同樣是陛下手中的菜?”董承冷笑一聲。

陳興搖了搖頭,卻依舊侃侃而談:“董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白起、英布以及曹操均爲雄中雄,各人大道卻又不同。武安君白起雖暴虐但爲人直爽顧及聲名,淮南王英布殘忍妒忌卻心懷驚懼,皆可壓制。

而曹操此人多疑狡詐,胸羅宇宙,做大事而不惜身。殺邊讓,不懼千年仁義虛名,揮雄師,只爲舒張今生意氣。陛下還以爲其人可控制乎?難道就不擔心董卓重現於世?”

維新帝直接跳過了董承和伏完二人的眼神,一人想了半晌,苦澀的點了點頭:“那以你之見呢?”

“陛下,微臣不懂國家大事,僅會觀星象察人心而已。陛下所問可問文優、公臺諸位先生!”陳興搖了搖頭退至一旁。

李儒、陳宮二人亦上前奏道:“陛下,太史令隨爲言明何人可爲陛下之將,但臣等已知矣。”

“恩?何人?”

“渤海太守袁紹和幽州刺史劉虞也!”

“但朕即位之初,袁紹、韓馥等人曾密信舉劉虞爲帝,爲何如今諸卿竟要舉薦此二人?”

“陛下當時爲董卓幽居宮中,政令不能得出。”陳宮向維新帝拱了拱手解說道:“初時,袁本初欲奉劉伯安爲帝,乃是爲我大漢之煌煌基業。而劉伯安拒絕稱帝,則是爲人臣本分也。

陛下請想,袁本初爲破軍,又爲四世三公之門,如今麾下勇將百員,精兵數十萬,據冀州而瞰天下。劉伯安連州跨郡,恩厚得人心卻不失漢臣忠節。

若需打通兗州至冀州之路線全取東郡,只需呂將軍及一旅精兵便能辦到。若是要敗曹操於兗州,則令孟卓等人伏兵於濮陽,待曹操回援之時,與呂將軍一起掩殺即可!”

“此言大善,就以諸位之計,兵發東郡!”維新帝點了點頭,猛地擡起頭來,眼中一片熱切。

第300章 飛燕第459章兄弟鬩於牆(四)第343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八)第123章 暗度陳倉第348章 脫樊籠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245章 高人?高人!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7章 九章算術第363章 破寨第332章 一頁信紙引發的血案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255章 定南陽第99章 夜會田豐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9章鏡圓第352章 戲耍李文優第11章 飲不盡的奸人血,殺不盡的仇人頭第446章談判(一)第454章歸降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第58章 突圍第203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第301章 疑慮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469章鏡圓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封信第511章轉戰三千里第348章 脫樊籠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34章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238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二)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344章 棄城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532章不瘋魔不成活第19章 初見第93章 烽火第87章 涼州名士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165章 再見第98章 雙雄會第508章挑燈夜戰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267章 千層浪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542章孤城,孤臣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280章 遁逃第61章 奇襲第480章失手第304章 曹操論人心,袁術布奇陣第468章定風波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476章備戰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9章 獵狐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537章那年花開月正圓第491章計成第231章 真假將軍令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233章 男兒重橫行第116章 授首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314章 局中局(一)第437章回憶那麼傷(一)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382章流星飛來熟油香第94章 扣劍長安空嗟餘第193章 十面埋伏(三)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469章鏡圓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84章 反客爲主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504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九)第163章 殘陽紅似血,衰草帶斜陽第473章瘟神第261章 樹上開花,以假亂真第520章南下第153章 血仇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07章 暗戰(一)第469章鏡圓第348章 脫樊籠
第300章 飛燕第459章兄弟鬩於牆(四)第343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八)第123章 暗度陳倉第348章 脫樊籠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245章 高人?高人!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7章 九章算術第363章 破寨第332章 一頁信紙引發的血案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139章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255章 定南陽第99章 夜會田豐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9章鏡圓第352章 戲耍李文優第11章 飲不盡的奸人血,殺不盡的仇人頭第446章談判(一)第454章歸降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第58章 突圍第203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第301章 疑慮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469章鏡圓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封信第511章轉戰三千里第348章 脫樊籠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34章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238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二)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344章 棄城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532章不瘋魔不成活第19章 初見第93章 烽火第87章 涼州名士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165章 再見第98章 雙雄會第508章挑燈夜戰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267章 千層浪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542章孤城,孤臣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280章 遁逃第61章 奇襲第480章失手第304章 曹操論人心,袁術布奇陣第468章定風波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476章備戰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9章 獵狐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537章那年花開月正圓第491章計成第231章 真假將軍令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233章 男兒重橫行第116章 授首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314章 局中局(一)第437章回憶那麼傷(一)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382章流星飛來熟油香第94章 扣劍長安空嗟餘第193章 十面埋伏(三)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469章鏡圓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84章 反客爲主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504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九)第163章 殘陽紅似血,衰草帶斜陽第473章瘟神第261章 樹上開花,以假亂真第520章南下第153章 血仇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07章 暗戰(一)第469章鏡圓第348章 脫樊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