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白衣銀槍

長槍一橫花飄零,松風追月伴我行。一白衣少年手中一杆亮銀槍掠起獵獵寒風。

沒有落花飄零,也沒有松風追月,那杆槍更像暫收雷電下九峰的游龍,騰雲行水迎風割面。

王黎大吃一驚,來不及拔劍,往前讓了一步正好抵在石門上,順勢身形一側,一腳瞪在那石門之上,借力一倒一個鐵板橋往後閃去,堪堪避過凌空一槍,那槍從鼻尖上一寸處破空而過。

王黎被逼退了三五才站起身來向陳、餘二人擺了擺手,卻見那少年手中銀槍再度襲來,槍身抖動劃過一道道弧影,王黎一聲長喝欺身而上,長劍反手出鞘,鬥在一起。

但見:

槍影、劍影忽東忽西,白衣、黑髮時隱時現;亮銀槍長蛇飛舞,舞起時宛如數條銀蛇,銀蛇吐信牙獠四周;無名劍梨花飄飛,飛行出恰似萬多梨花,落葉繽紛漫卷八方。

只看得陳破虜二人眼花繚亂。

約鬥了十來個回合,只聽得“當”的一聲,槍尖正中劍鋒,白蛇斷,梨花落,寒星四濺。

好大的力氣!王黎手臂一陣痠麻,手中長劍幾乎落地。王黎退了一步甩了甩手臂,厲聲喝道:“閣下何人?如此武藝,一表人才,爲何助紂爲孽?”

那白衣少年約十六七歲,身長八尺,目如朗星,闊面重頤,一襲白衣,端的是一表人才。那少年眼含譏笑,劍眉一揚,喝道:“助紂爲孽?還不知誰爲孽呢?廢話少說!今日不將爾等項上人頭取下,如何對得起那些無辜死去的冤魂?”

“無辜?太平道顛倒乾坤,心狠手辣,屢屢侵犯毒害我魏郡黎庶良民,這也叫無辜?”王黎手中長劍一揮,怒斥道,“卿本佳人,奈何從賊!既然如此,今日就讓你瞧瞧本曹手中長劍利乎?”

“好賊子!還敢狡辯?你手中那二人莫非不是本地良善?果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今日趙某就讓你去見棺材!”

白衣少年氣聚丹田一聲長嘯,手腕急抖氣勢更盛,亮銀槍恍如一條銀蛇飄忽不定,又似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銀槍起處點點寒星,白衣落時周遭銀光。

這人誰啊?居然敢說這二人是本地良善?他們若算是本地良善了,自己豈不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王黎看着那兩貨,雖說人不可貌相,但有這長成這樣的良善嗎,關鍵是還穿着黑衣跨着刀!

王黎長劍一揮一隔,退了幾步。

不對,此人既然不認識二人,定然不是太平道門徒,莫非又是一個餘快?

“王兄讓開!”

還在沉吟間,便聽得陳破虜一聲大喝,王黎一愣身子一閃,陳破虜手中的兩人亦如兩枚黑乎乎的巨石從眼前閃過飛向場中,“哐當”一聲砸在地上,塵土飛揚。

“你自己看看那二人可是本地良善?”

那白衣少年長槍一撥,挑開兩人,卻見兩人盡着黑衣,身形彪悍滿臉橫肉,凶煞之氣溢於言表,顯然並非自己眼中所謂的良善之家。正待說話,又瞥見兩物筆直飛了過來,果然奸詐!

少年暗哼一聲,槍尖順勢一點一卸,“錚錚”兩聲,兩物盡皆着地,赫然卻是兩支令牌。

一支上寫着:‘漢冀州-魏郡賊曹’,另一支則寫着‘直指繡衣’!

白衣少年臉上一紅,一雙銀目審視着衆人,看到王黎等人滿腔浩然正氣,沉凝了半晌,拱手道:“魏郡賊曹?可是魏郡賊曹掾王參軍當面?”

我有那麼出名嗎,怎麼我自己都不知道?

先是黃陵、陳破虜,接着又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個白衣少年也聽過我。

王黎哭笑不得,拱手道:“在下正是王黎,卻不知兄弟仙鄉何處高姓大名?”

“兄長果然是王參軍!”聽完王黎的介紹,那白衣少年面帶愧色道:“早曾聽聞兄長義救弱女,威懾羣宵,不想今日趙某有眼不識泰山,差點錯識好人,當面與兄長失之交臂。某乃本州常山真定趙雲趙子龍!”

常山趙子龍?

那個長阪坡單騎救主、七進七出視曹操百萬雄兵如草芥的趙子龍!那個老而彌堅漢水匹馬救黃忠的趙子龍!那個兩扶幼主,身居蜀漢五虎上將,被劉備視之爲‘一身是膽’的趙子龍!

看着眼前尚有些稚嫩的面孔,王黎差點跳了起來:這就是歷史中赫赫有名的忠貞名將?自己剛纔還和這位名將交手十多個回合?

王黎一陣恍惚才收過心神,上前一步扶起趙雲說道:“不知者不怪,子龍兄弟何須客氣,卻不知子龍從何而來?又怎會停留此地?”

趙雲收起長槍,說道:“雲十歲隨師上山學藝,今日才得家師恩准下山歸鄉。因路經茶肆中多聽得兄長大名,心實嚮往,本待路過鄴城之時前往拜訪,誰想昨夜錯過日頭借宿附近民家。

竟讓雲遇見這夥賊子裝神弄鬼,雲一時不忿暗中跟蹤自此,結果在這暗窟中險些迷失道路,還差點傷了兄長。”

王黎素知自己並無那勞什子王八之氣,也沒有那所謂穿越神器金手指。

自己不可能像曹操那樣義旗一舉四方影從,也不會和劉備一般假仁假義哭出一片江山;而武呢,抵不過關羽、馬超、張飛,謀同樣也幹不贏諸葛亮、賈詡、郭嘉。自己只是想在這大漢朝好好當一個公務員,伺奉阿母頤養天年安然度過亂世,順便爲苦難的黎民百姓多做點實事,儘可能的多保留一些中華民族的元氣。

原本還想着什麼時候走一趟常山,結識一下這位義膽忠肝的名將,順便抱一抱大腿,唯獨未曾想到自己的名聲卻早已傳入趙雲耳中,竟還出奇的好。

王黎一時間啼笑皆非,腳下卻迎了上前,拉着趙雲雙手,正色道:“白虹千里氣,血頸一劍義。燕趙大地自古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子龍初次下山,便單槍匹馬深入虎穴,果然無愧我燕趙豪俠男兒,一身是膽!”

接着二人一陣寒暄,王黎又將陳、餘二人以及此番來歷簡單解釋了一遍,衆人這才推開那座死人坑的大石門。

大門一開,一股濃烈的腐爛味撲鼻而來,衆人稍稍透了透氣,這才放眼一看,映入衆人眼簾的是一方巨大的石窟。

面積約二十來個平方,石窟底下橫七豎八的堆放着約莫三五十具屍體。有的瘦骨嶙峋,有的缺胳膊斷腿,有的已經開始腐爛,有的早已破爛不堪。整個石窟中散發着陣陣惡臭,無數白色的蠅蛆在屍身上爬進爬出,數萬只蚊蠅揮動着翅膀盤旋其間,陰森瀰漫,慘不忍睹。

“惡賊,竟敢如此欺凌我大漢百姓!”

趙雲氣衝斗牛,一雙眼睛彷彿已經噴出火一般。一條銀龍飛過,亮銀槍猛然出手,“砰”的一聲砸在石門上,石屑橫飛,入石三分。

衆人或亦經歷過浴血廝殺,或本身就天生豪氣,可何曾見過如此慘象?頓時怒火中燒,七竅生煙,恨不得立即扒了那些賊子的皮,挖出他們的心看看是否還有紅色。

可是,除惡雖不易,衆人倒也無所畏懼,縱使對方人多勢衆,拼命終究還是會的,無非一腔熱血而已。

難得是還有那些被綁架的青壯又該怎麼辦,如何解救和保護他們?誰又敢保證那些太平道的門徒狗急跳牆之下不做出殺人滅口、喪心病狂的事情來?

“子龍,莫急!”走出死人坑石窟,王黎陰沉的臉色稍微舒緩下來,冷靜的說道,“現在的情形於我們極爲不利,我們既要斷其羽翼擒拿魁首,還要及時營救出這些受苦的手足黎民,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萬全之策,否則打草驚蛇只會害了我們的兄弟!”

“是子龍焦躁了,依兄長之見該當如何?”趙雲點了點頭怒氣減退,冷厲之色卻漸漸浮上眼簾,手中的亮銀槍也越發的森寒。

王黎拍了拍趙雲,分析道:“據餘快兄弟所講,裡面至少有十多個侍衛。但我和陳兄弟所偵測的情況,與餘快兄弟瞭解的卻又不大一樣。那夜在紅楓渡,他們一共出動了五輛馬車,每車之上至少有三到五人。也就是說,我們所知道的這石窟中至少有三四十人,而且這還不包括孫才和譚破等人!”

“孫才、譚破?”趙雲問道。

王黎點了點頭,又將孫才和譚破的事情簡單的與趙雲說了一遍,接着解釋道:“孫才爲山門火旗使,譚破則是其麾下副使兼隊正,按大漢編制一個隊正下屬應有五十餘人,因此孫才手中應該有兩個隊正近百餘人。

當然,他們目前的編制或許還不足這個數,但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暗窟主事的也並非只有孫才一個旗使,還有他們的門主和土旗使。所以我想此處教衆一定不會低於百十人,甚至更多!

所以,如果要營救已經深陷絕境的老百姓,單靠我們四人遠遠不夠。我們必須兵分兩路,一路留在此處負責保護百姓摸清對方兵力部署。另一路則火速回城請援,這黎陽的捕吏、兵卒只怕也不能用了。”

王黎掃視了一下衆人,四雙大手緊緊的握在一起,一陣低沉的聲音迴盪在窟中:

“幹!”

……

“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

雖然自己並非什麼上將,也擁不了大旄,吹不來行軍之笛,但王黎夤夜趕回鄴城火速向郡守稟明情況後,還是很快就聚集了一個曲兩百餘名魏郡郡國騎兵。

這兩百騎兵盡皆:身着紅袍黑甲高頭大馬,如惡魔降世;手執鋼刀鐵戟長鞭短刃,似天兵臨凡。一隊隊孔武有力,面帶崢嶸;一排排人強馬壯,嘴含冷笑。哪來州郡鐵騎士,分明三山五嶽人。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大軍已經行了一個時辰,離紅楓渡尚有十數裡,天邊的夕陽還在掙扎着散發出最後的溫度和餘光,士兵和戰馬行走在大道上,沐浴在餘暉中。棗紅色的餘光照在兵器上,反射出道道紅光籠罩着大旗,巍峨、莊嚴、肅穆。

可惜,蕭蕭的不止風,還有王黎的心情。

從昨夜分開至今,王黎便馬不停蹄地從暗窟趕至鄴城,又順利的集結了兩百餘騎兵,召喚了麾下趙五、劉七、周康等一干捕吏迅速飛赴暗窟。

董軍候朝王黎咧嘴笑了笑點了點頭,手中長鞭一揮,朝衆人罵道:“小兔崽子們,都給老子抓緊時間,別他奶的磨磨蹭蹭的,像個娘們似得,天黑前都給老子趕到石窟,否則老子閹了他!”

“諾!”

兩百鐵騎齊聲呼應,縱馬狂奔,像一股鐵流席捲大地。

第132章 風雨虎牢關(六)第403章死志第469章鏡圓第125章 小師妹第12章 劫法場第509章千鈞一髮第257章 出逃第402章兩封雞毛信第409章陸門忠烈第84章 反客爲主第171章 英雄一怒第375章宿命第121章 忠誠共白日,勢利一飛塵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9章 初見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381章初戰第386章野哭聞戰伐,夷歌起漁樵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492章雙簧第489章出使第36章 求親第100章 隱霧山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399九章 金甌從此缺第289章 狠毒第273章 閻象守懷遠,曹操掠陳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261章 樹上開花,以假亂真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373章一敗於禁第38章 議策第533章瘋狂第70章 扣關第368章年將盡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536章再戰飛鷹谷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453章決議第442章依仗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64章 陽翟(一)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47章談判(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83章決戰先機,圍三厥一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363章 破寨第418章尊嚴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138章 鹿走入長安第217章 殺破狼第158章 數問韓文節第203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第98章 雙雄會第26章 太平五門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444章三才第547章借屍還魂第438章回憶那麼傷(二)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549章劍神一笑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2章定南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509章千鈞一髮第156章 永安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284章 戰蘄春第106章 帝崩第163章 殘陽紅似血,衰草帶斜陽第442章依仗第70章 扣關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57章 出逃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之志第15章 師門秘辛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433章波折第289章 狠毒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335章 雄鷹第492章雙簧第489章出使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495章 秘密
第132章 風雨虎牢關(六)第403章死志第469章鏡圓第125章 小師妹第12章 劫法場第509章千鈞一髮第257章 出逃第402章兩封雞毛信第409章陸門忠烈第84章 反客爲主第171章 英雄一怒第375章宿命第121章 忠誠共白日,勢利一飛塵第522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9章 初見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381章初戰第386章野哭聞戰伐,夷歌起漁樵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492章雙簧第489章出使第36章 求親第100章 隱霧山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399九章 金甌從此缺第289章 狠毒第273章 閻象守懷遠,曹操掠陳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261章 樹上開花,以假亂真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373章一敗於禁第38章 議策第533章瘋狂第70章 扣關第368章年將盡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536章再戰飛鷹谷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453章決議第442章依仗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64章 陽翟(一)第253章 連環計(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47章談判(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83章決戰先機,圍三厥一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363章 破寨第418章尊嚴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138章 鹿走入長安第217章 殺破狼第158章 數問韓文節第203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第98章 雙雄會第26章 太平五門第236章 賈文和定計第444章三才第547章借屍還魂第438章回憶那麼傷(二)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549章劍神一笑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2章定南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509章千鈞一髮第156章 永安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284章 戰蘄春第106章 帝崩第163章 殘陽紅似血,衰草帶斜陽第442章依仗第70章 扣關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57章 出逃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之志第15章 師門秘辛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433章波折第289章 狠毒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335章 雄鷹第492章雙簧第489章出使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495章 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