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青雲快快講來。”
竇剛的神情很是訝異,因爲上次談論時,兩人的推斷是,稅茶法如順利實施,可爲朝廷每年帶來至少十幾萬貫的額外財政收入,可是按丁晉剛纔所說,他又有了新的設想,而且據此實行,竟然可帶來十倍效益,這就有些太誇張了。
但觀丁晉平日行事,並不是浮誇之輩,所以,竇剛很是驚訝,心中隱隱然還有一點興奮的期待。
丁晉的心中,同樣很激動,爲緩和情緒波動,他索性站起身來說話,先將這事的始末詳情講給在座的揚鉅和程知行。
揚鉅撫掌大讚,程知行雖不太懂這些,但也知竇剛頗喜,於是大加讚歎,馬屁拍得震天響,不過主要是傾向於“文正侯”竇剛。
丁晉神情絲毫不顯得意驕傲之態,將“稅茶”的具體方案講完後,又繼續說自己的新想法,他道:“前,朝廷實行鹽稅改革,雖多有非議,其中方法卻頗有可取之處;而茶不同於鹽,也有相同之處,榷鹽之法同樣可適用於榷茶,不過其中關節需要重新制定,務求取其精髓,屏其不適之點。”
揚鉅聞言,雖心中佩服其機變,但也有不贊同之處,出言道:“吾有疑慮請青雲詳解。此前,榷鹽法粗率不當,已引大臣不滿,常有廢議之談,李相勉力行之,不過苟延時間。此法,某竊以爲存有兩大害:一爲朝廷專營,缺乏主動和積極之心,官吏上下勾結,更是侵吞錢銀無數;二是與民爭利,百姓再無謀利之心,自然百事懈怠,致使鹽務更是困頓不堪,此爲大害,爲何青雲還要提此昏庸之法?”
丁晉笑了笑。不急不慢地答道:“揚兄之言,大善!不過,天下之法,有利有害,雖利法也有弊端,雖大害也有可取之處。榷鹽之法,正是如此。如不然,當日初行之時,爲何可振作朝廷財力之一時疲態?正是其有可贊之處。”
說到這裡,丁晉看向竇剛,見他點點頭,臉上顯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才繼續道:“榷茶可行,但不能照搬榷鹽之法。正是要摒棄其缺點和不當之處,下官所言榷茶之法,可包含三點。如此三點皆可完善實施,茶稅之利,指日可期,甚至超越十倍之利。”
“當真?青雲且述高論!”揚鉅有些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讓利於民、互相取利!”丁晉微微笑道:“這是某榷茶法的首要觀點。讓利於民,朝廷才能最終取利,只有達到這個目標,稅茶之道,也才能長久實行。因此,榷茶不設專產、專運、專賣之法。此中之利悉數讓與百姓,朝廷只派官員監督其間過程,如有困難可助排解,而不加干預,不取暴利,定量抽稅,此稅可暫定三十比
“下官地第二點。同樣是爲民利着眼。從民心出發。從而最終讓朝廷受益。此點爲設立茶葉交易之道。謂之茶市。旨在於種茶密集之地。設立新茶交易之所。以加大茶葉地流通和鼓勵百姓種植生產此類物事。”
丁晉將此點說完。隨後舉了幾個可以設立茶市地地方。如離他地家鄉洪州不遠地饒州。地方上廣種茶樹。茶葉生產是當地民衆最重要地生存手段和經濟來源。但是因爲信息不暢和交通原因。每年地茶葉大部分運輸不出去。自然也就銷售不了。
而如果能在這些地方設立幾個大型茶葉市場。不僅可以加大百姓茶葉種植地積極心。促進茶葉地商品化。而且可吸引各地“行商”彙集到茶市來統一、大批量採購。改善茶葉地流通和銷售。
舉這些例子地時候。丁晉當時地想法只是想加大自己觀點地說服力。卻是沒有想到在竇剛心中卻加深了對這幾個地方地印象。
結果。後來朝廷在全國各地設置“茶市”地時候。因爲竇剛地推動。饒州地方地茶市規模最爲龐大和完善。尤其在饒州浮樑。建成了全國最大地茶葉市場--“南樑市”。這個市場三年後。每歲可出茶七百萬馱。稅二十餘萬貫。而周帝國當時全年地礦冶稅不過7萬貫。抵不上饒州市集三個月地茶稅。
浮樑茶市能成氣候。自然和竇剛個人地影響力大有關係。不過它自身也有很大地優勢。在另一個時空。大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下了“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樑買茶去”地著名詩句。這個浮樑正是饒州浮樑。反映出了當時地浮樑。已經是很有名氣地一個茶葉種植和集散地了。
丁晉還舉了幾個例子,都是這些日子他參考地方報上來地情報做下的功課,不僅論理嚴實,而且還有詳細數據,竇剛和揚鉅等人聽了,不由地爲之打動。
接着,丁晉又提出了自己關於改良稅茶法的第三個觀點,他道:“與民爲利,不設專營,以榷茶之官督促,此爲第一點;擇良善之地設立茶市,促進流通和規模,此爲二點;第三,下官稱之爲平衡之術,茶物興盛,自然爲之牽動的因素也會增多,所以,必須設立常平倉以居中調節,纔是持久可行之道。”
隨之,他又詳細解釋了“常平倉”的具體用途和操作策略,總得來說,這種儲存倉庫的作用,主要是爲了調節物價、平整物價,維護經濟秩序,其手段,就是用“豐收歉放”的方法,以保持物價的均衡。
最後,丁晉還闡述了自己對於稅茶法的具體標準,說其稅不可多收,三十其一,當爲最佳,多則民不堪苦,少則於國家無大助。並建議在徵收茶稅之地,可取消被徵稅人地一部分徭役,這樣一方面是鼓勵百姓種植、經營茶葉,一方面也是減輕茶農、茶商的負擔,以使他們有更大的積極心和精力投入到茶葉事業中,爲朝廷增加更多的賦稅,形成良性循環。
丁晉說完,竇剛等人久久不語,程知行本想拍手稱讚幾句,看竇剛面色沉重,以爲他又不喜,於是不敢造次,保持沉默。
半響,揚鉅纔開口道:“青雲的想法,實在讓某震撼,此法如可行,當是朝廷大幸事。”
說實話,直到此刻,丁晉的一些觀點他還沒有消化完,不過只從理解的那一點點東西,就能看出如果這個稅茶法如能實行,不僅會給朝廷帶來實質性的財政補助,更大的意義是,很可能將開創一個經濟改革方面地新局面,爲後來者仿效和借鑑。
不過,也不怪揚鉅無法全部理解,丁晉的觀點中,頗有意無意間運用了很多後世經濟學的概念。
如茶葉大規模集中種植和交換,就是商品集中效應的體現,只有集中,才能產生巨大的效應,只有集中,才能合理搭配資源,也只有集中,才能形成更大的流通渠道。
而他第一個觀點:設立榷茶之官,監督茶葉各個方面的運轉,及第三個觀點:設立“常平倉”調節茶葉價格,其實就是一種計劃經濟加宏觀調控的綜合手段,雖然沒有那麼複雜和精細,但是已經是有意無意地運用人的主觀能動性,去調節經濟貿易中地一些弊端,在這個商業不發達地時代,這種手段無疑要比完全的自由經濟有效率得多。
在這方面,有幾十年豐富治政經驗地竇剛,要比揚鉅理解得更深刻些,雖然他同樣是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所有精妙,但一點都不妨礙他看出這番被丁晉再完善過的稅茶法,將會對整個帝國造成多麼重大的影響。
鑑於此,竇剛沒有急着發表自己的意見,因爲他知道,即便是一份對國家有很大好處的方案,實行後也未必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即便是有好的效果,也可能還存着巨大的隱患,這其中,方案的複雜度,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妥善解決,最終的結局就可能是好心辦壞事,造成惡劣的後果。
也許,正是這樣的考慮,竇剛只是輕描淡寫地稱讚了幾句,然後讓丁晉將文書留下,表示自己要詳細過目後再談。
丁晉心中有些忐忑,雖然他對自己這套方案有強烈的信心,但是,竇剛能不能認同、能不能產生共鳴、能不能贊同自己的觀點,這裡面的變數很多,畢竟,雖然兩人的關係表面看起來很親近,但是丁晉對這位首宰,還不是很瞭解,而在政治觀點上,即便是一點點不同,也可能造成兩人的背道而馳。
離開的時候,揚鉅拉了丁晉一起走,說是要和他詳細談論下稅茶法的想法,看其興奮難耐的樣子,起碼,這個竇剛的女婿,是頗爲認同丁晉的觀點。
不過,在竇府門外,卻鬧了個小小的不愉快。
事情的經過是,揚鉅這幾日生腿瘡,所以上下馬時,要踩着侍從的肩膀上下,結果那個侍從身子閃了下,讓快要上馬的揚鉅險些從上面摔下來。
揚鉅大怒,當頭就是一頓鞭子狠抽,侍從被打得抱頭慘叫,臉上出現道道淒厲的血痕。
丁晉雖知揚鉅性格火爆,但是也沒想到他竟然因爲這個,就對身邊人如此施虐,看了一會,實在過意不去,於是勸阻於他。
揚鉅又抽了兩鞭子才罷休,氣憤道:“該死刁奴,某近日正心中鬱郁,汝卻如此憊懶,如不是丁大人求情,今日非打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