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事與願違(2)

徐少傑感受到了孤獨和憤懣,這是一種很不好的感覺。平心而論,徐少傑到隴南省工作,是想着好好做事情的,不管自身的認識存在什麼不足,或者說工作思路和如今的大形勢有些怎麼樣的不協調,但徐少傑堅持認爲,自己只要是想着爲老百姓做事情,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正確的。

徐少傑不想和歐陽雲濤之間,有任何的不合適或者是衝突,歐陽雲濤是省委書記,而且在隴南省工作了這麼多年,從任何的方面來說,在隴南省都有着不一般的威信,再說了,省委副書記本來就是需要支持和協助省委書記的工作,如果說兩人之間產生了矛盾,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工作,還有個人的前途。

徐少傑實在是不明白,歐陽雲濤爲什麼會做出來這樣的決定,突然要調整宏源市市委書記張勳,而且是選擇這樣一個時機,當然,調整在春節之前不會進行,在春節之後的例行調整中,夏仲烈會提出來這樣的建議和意見。徐少傑不會期盼夏仲烈在調整張勳的事情上面,支持自己,如果說徐少傑提出來反對意見,會顯得有些微弱,也是和歐陽雲濤唱對臺戲。

事情已經到了面前了,徐少傑無法迴避,他實在是沒有想到,剛剛到隴南省工作,就遇見了這樣的大麻煩,而且是自己不能夠退步的大麻煩。如今,徐少傑可以勉強信任的,就是杜順平和張曉軍。

徐少傑已經發現,杜順平掌握了不少情況,包括省委領導和下面幹部的親疏關係,但杜順平一直都沒有和自己說到這樣的事情,這次下去視察工作,杜順平表現出來了能力,看樣子,杜順平和市州的負責人還是比較熟悉的。徐少傑也是理解杜順平的,沒有誰願意在領導的面前,說到錯綜複雜的人事關係,以免被領導認爲是愛講小話,愛搬弄是非,不過,到了現在,徐少傑認爲,自己有必要找到杜順平,瞭解一下有些情況了。

該如何詢問杜順平,這也是一種藝術,泛泛而談沒有什麼作用,徐少傑也希望通過自身的工作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如果偏聽偏信,認爲某些幹部說到的情況就是真的,很有可能在工作中,被牽着鼻子走,做出來誤判。

徐少傑現在需要了解的,是省委領導對張勳的看法,包括對張勳出任宏源市市委書記的意見,張勳的背景,徐少傑已經通過杜順平了解了,既然杜順平知道張勳的背景,就一定能夠知道省委領導對張勳的看法。徐少傑如果想着提出來反對的意見,只能是尋找同盟,以柔和的手段,阻止歐陽雲濤調整張勳的職位。

看着杜順平進入了辦公室,徐少傑開門見山了。

“老杜,說說你對張勳的認識,包括省委對張勳的看法。”

杜順平有些猝不及防,想不到徐少傑會問這樣的問題,杜順平沒有猶豫,開口說到了有關張勳的事情,當然,杜順平不會說自己對張勳的看法,徐少傑需要了解的,也不是自己的意見,而是省委領導的意見。

“徐書記,我個人認爲,張書記在宏源市還是乾的很不錯的,這幾年,宏源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與張書記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徐書記出任市委書記以後,重要的精力還是在發展經濟方面,可能就遭到了一些非議了,隴南省有着一種觀念,就是市委書記需要抓全面的工作,不能夠僅僅是特別注重某一項工作。”

徐少傑的臉上已經露出了微笑,他漸漸開始瞭解歐陽雲濤的執政理念了。

“省委對張書記的看法,總體說還是不錯的,歐陽書記認爲,張書記在宏源市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出任市委書記以後,應該多考慮全面的工作,龍省長認爲張書記有很強的工作能力,能夠抓住工作重點,要求宏源市要在全省帶頭,特別是在經濟建設方面,成爲隴南省的樣板。”

杜順平也算是會說話了,意思都表達出來了,但沒有直接說出來歐陽雲濤和龍劍烽兩人之間的分歧,不過徐少傑已經明白,在對待張勳的問題上,歐陽雲濤和龍劍烽的意見是完全不相同的。

徐少傑找到了方向,但是,這樣的做法是有着很高的冒險性的,歐陽雲濤要求調整張勳,龍劍烽支持張勳,從這個層面來考慮,歐陽雲濤爲什麼這樣做,理由呼之欲出了。徐少傑想到,自己已經成爲了其中的棋子了。

徐少傑有理性的認識,處理很多的事情都是顧全大局的,但徐少傑也是有血性的,歐陽雲濤處理問題的方式,令徐少傑感覺到了憤怒,徐少傑想到了剛剛參加工作,在鄉鎮時候的遭遇,想到了這麼多年來在官場上的博弈,徐少傑很少出手去主動的對付誰,但在面對挑釁的時候,徐少傑每次出手都不會有絲毫的客氣。

徐少傑對官場上的博弈感覺到厭倦,說來說去都是因爲權力,如果大家都按照規矩來做事情,時時刻刻想着老百姓,會少了很多的內耗。在縣裡工作的時候,徐少傑認爲市裡一定是很純潔的,領導幹部都是高素質的,在市裡工作的時候,徐少傑認爲省裡的領導一定是光明正大的,現在徐少傑在省裡工作了,卻感覺到無邊的迷茫。

官場上有權力的鬥爭,這一點都不奇怪,權力就代表着利益,徐少傑當初的出發點就有些幼稚了,但徐少傑堅持下來了,工作這麼多年,徐少傑想到最多的事情,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不管財政收入怎麼樣增加,如果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不能提高,一切都是白說。這樣的觀點,徐少傑沒有透露出來,因爲現實的社會,不是這樣的看法。徐少傑需要權力來實現自身的抱負,但是官場上的事情,並不是能夠隨時如他所願的。

徐少傑唯一的辦法,就是能夠和龍劍烽統一意見,這樣,歐陽雲濤就無法調整張勳了,可徐少傑需要思考,這樣做究竟值不值得。徐少傑和張勳之間,沒有什麼交情,對張勳的能力以及爲人等方面,也不是特別的熟悉,明哲保身的辦法,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公開調整張勳的真實意思,讓大家知道,調整張勳,是歐陽雲濤的意思。

但徐少傑不會選擇這樣做。

徐少傑必須要樹立自身的形象,到隴南省工作,徐少傑很想做好工作,展現出來能力,歐陽雲濤是省委書記,徐少傑可以服從歐陽雲濤的決定,但是不能無原則的服從。

高層的事情是很微妙的,就在徐少傑考慮宏源市張勳的事情的時候,龍劍烽也注意到了正在發生的情況。

這些年以來,龍劍烽和歐陽雲濤的配合,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但是,最近的幾年,龍劍烽已經開始有些不滿意了,主要還是歐陽雲濤的認識,總是停留在前幾年的認識層面上面,隴南省的經濟發展速度緩慢,曾經有中央領導戲說隴南省經濟發展的速度是烏龜爬,按照理解,隴南省接下來的工作,重點還是在於發展經濟上面的,但歐陽雲濤遲遲不能夠有這樣的認識,這是龍劍烽很惱火的事情。

歐陽雲濤也不是不抓經濟,但龍劍烽感覺到,歐陽雲濤還是認爲,發展經濟是政府的工作,沒有必要集合所有的力量,搞好經濟發展,所以,省委對經濟工作,沒有太大的側重,而且歐陽雲濤在使用幹部的層面上,也不一定會重用經濟能手。

龍劍烽最大的感慨,就是在張勳的使用上面,當初,張勳出任宏源市代市長的時候,龍劍烽並不是很看好,宏源市的地位很重要,但張勳的表現,龍劍烽刮目相看,大力抓好宏源市的經濟發展工作,爲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所以,在前任市委書記因爲年齡退下來以後,龍劍烽很支持張勳出任市委書記。

但現在情況的,很不樂觀,歐陽雲濤對張勳有着不小的看法,這是龍劍烽明確感受到的,張勳出任市委書記以後,依舊是重點抓經濟工作,這和歐陽雲濤的認識就有些不一致了,龍劍烽覺得沒有錯,可歐陽雲濤畢竟是省委書記,對於人士調整,有着決定性的發言權,龍劍烽感覺到有些擔心。

徐少傑到了隴南省,讓龍劍烽很是吃驚,因爲徐少傑過於年輕了,龍劍烽仔細觀察了徐少傑,發現徐少傑在第一次省委常委會上面的表現,不是預料之中的那種情況,徐少傑不會盲目的順從,有着比較獨立的思想。後來,徐少傑到下面去視察工作,沒有要求省委辦公廳通知,龍劍烽就感覺到有些詫異了,徐少傑的身份不同了,不是縣委書記,不是市委書記,下去微服私訪的事情,還是少做一些爲妙。

徐少傑在啓明縣發現問題,龍劍烽看到材料之後,第一感覺是不好了,張勳的位置有問題了,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歐陽雲濤是不會輕易放過的,依照龍劍烽對歐陽雲濤的瞭解,一定會重提調整宏源市班子的事情。龍劍烽感覺到有些無奈,徐少傑剛剛到隴南省,不是很熟悉情況,自己就是反對這樣的提議,也是孤掌難鳴。

龍劍烽甚至想到了和徐少傑交換意見,龍劍烽對張勳個人,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主要還是看着張勳的工作成績,但龍劍烽覺得不好開口,如果說因爲張勳的調整,出現了省長和省委副書記不同意省委書記提議的局面,還是有些尷尬的,特別是歐陽雲濤知道了龍劍烽事先還和徐少傑交換過意見。

龍劍烽忍住了,不去主動找徐少傑,龍劍烽也想看看,在這次即將進行的調整中間,徐少傑是什麼意見,什麼做法,歐陽雲濤和徐少傑交換意見的事情,徐少傑會說一些什麼,龍劍烽認爲,調整市州的主要領導,歐陽雲濤是一定會徵詢徐少傑的意見的。

龍劍烽想的沒有錯,此刻,徐少傑已經走進了歐陽雲濤的辦公室。

“徐少傑同志,辛苦了,在下面瞭解了情況,剛剛回來兩天時間吧。”

“歐陽書記,還是時間太緊了一些,不然我可能將隴南省所有的市州都跑一邊的,走馬觀花也是能夠掌握一些情況的。”

“不要着急,有的是機會,對了,年底的慰問,辦公廳已經拿出來了計劃,送給你了吧,你剛剛到隴南省來,我考慮,你到醫院還有部分的老領導、優秀黨員以及勞模和知識分子家裡去慰問,就不到市州去了,你有什麼意見啊。”

“我沒有意見。”

“好,走訪慰問是臘月二十五開始,集中幾天的時間,大年三十的時候,你還是要回家去的,家人都沒有在身邊,你到隴南省來上班了,家裡的事情也要關心一下,我知道,你的女兒還在上初中,可不能長期見不到你啊,我建議啊,將家人都接到華林市來,這裡的條件雖然比不上西林市,但教學質量還是不錯的,我們都無所謂了,可不能耽誤了孩子啊。”

“歐陽書記,我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還是要家人都過來,這樣杜順平同志和張曉軍同志也可以輕鬆一些了。”

“呵呵,是啊,應該要家人都過來,好照顧你的生活起居啊,工作本來就辛苦,身體更加的重要的,可不能累壞了,就說現在吃飯,頓頓在餐館吃飯,一點都不養人的,我就喜歡吃老婆子熬的粥啊,在餐館裡面,吃不到這樣的美味的。”

“歐陽書記,您這樣說了,我還真的懷念在吃飯的日子啊,每天都是在餐館或者是賓館吃飯,有的時候,看見飯菜,就沒有什麼胃口了。”

“就是就是,應該要將家人調過來,隴南省的條件雖然不好,但山清水秀,放假的時候,可以到下面去看看,別的不行,環境還是不錯的,我們這裡的空氣質量,雖然沒有監測,但我想,一定都是優質的。”

徐少傑很是佩服歐陽雲濤,不愧是省委書記,從家庭生活的角度出發,接下來說到工作,這是領導對下屬的關懷,也會;令下屬在討論和商議工作的時候,心情愉快,就是出現了分歧,也能夠理性的對待的。

第97章 結婚請柬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628章 德陽市的班子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601章 崩潰(1)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290章 顧雪潔的心思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333章 驚人的秘密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21章 登門拜訪第692章 武聖軍的意見第442章 飛來禍事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305章 金點子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173章 交心第868章 專心致志第697章 僞造的報紙(2)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762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1第551章 哭訴第661章 陳年往事第516章 盧雲峰的召見(2)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572章 香港考察(2)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726章 家人(4)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256章 熱血(1)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655章 風波起第506章 夢非夢(2)第187章 清洗的前奏第13章 立碑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883章 各有各的想法(2)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第12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701章 生死較量(2)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594章 馬愛華的悲劇(2)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173章 交心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407章 危險的氣息第399章 審計風暴(1)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182章 推遲的幹部大會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659章 安排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391章 人各有志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721章 尷尬的聽證會(2)第842章 風波驟起(1)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279章 老幹部座談會(1)第479章 心態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17章 入黨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361章 暗中博弈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290章 顧雪潔的心思第13章 立碑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123章 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677章 知己知彼第867章 撥雲見日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一點感悟必看第194章 婚禮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153章 徐竹心的態度第710章 塵埃落定(3)第667章 宣傳的誤區(1)第254章 意想不到的機會
第97章 結婚請柬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628章 德陽市的班子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601章 崩潰(1)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290章 顧雪潔的心思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333章 驚人的秘密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21章 登門拜訪第692章 武聖軍的意見第442章 飛來禍事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305章 金點子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173章 交心第868章 專心致志第697章 僞造的報紙(2)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762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1第551章 哭訴第661章 陳年往事第516章 盧雲峰的召見(2)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572章 香港考察(2)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726章 家人(4)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256章 熱血(1)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655章 風波起第506章 夢非夢(2)第187章 清洗的前奏第13章 立碑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883章 各有各的想法(2)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第12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701章 生死較量(2)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594章 馬愛華的悲劇(2)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173章 交心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407章 危險的氣息第399章 審計風暴(1)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182章 推遲的幹部大會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659章 安排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391章 人各有志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721章 尷尬的聽證會(2)第842章 風波驟起(1)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279章 老幹部座談會(1)第479章 心態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17章 入黨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361章 暗中博弈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290章 顧雪潔的心思第13章 立碑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123章 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677章 知己知彼第867章 撥雲見日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一點感悟必看第194章 婚禮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153章 徐竹心的態度第710章 塵埃落定(3)第667章 宣傳的誤區(1)第254章 意想不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