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優勢

水泥廠生產出來的第一批6000噸水泥,銷售一空,而且全部是現款。

趙德立滿臉笑容,宋濤高興的有些手舞足蹈,兩人迫不及待前往區公所,水泥廠取得這樣的開門紅,他們可真是沒有預料到,按說新生產出來的水泥,需要接受市場的審視的,不過,採購水泥的人根本沒有多說什麼。

“徐書記,張區長,開門紅啊,大好事情,水泥廠生產的6000噸水泥,全部銷售一空,我們的銷售人員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出去宣傳,按照這樣的形勢發展,水泥廠可以加足馬力生產了。”

張世奎當然高興,水泥的銷售好,意味着區財政的狀況大爲改善。

“好啊,這是兆頭好啊,徐書記,看來,黃科長前些天說的話,還真是起作用啊,水泥廠一定能夠迅速崛起的。”

張世奎對徐少傑佩服之至,準確的決策比什麼都重要,擔任主要領導人的,不需要事必躬親,大可以揹着手指揮,只要指明瞭準確的方向。

徐少傑清楚這是怎麼回事,水泥是張紹才全部買下了,張紹才的工程需要水泥,在水泥廠尚未開工之前,張紹才就給徐少傑說好了,今後,張氏建築集團公司的工程,大部分都會使用玉都水泥廠生產的水泥,徐少傑當然不會反對,開門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鼓舞士氣,可以讓所有人安心,不過,僅僅依靠張紹纔是不現實的,玉都水泥廠必須要擴大銷路,要從多方入手,在激烈的競爭中穩穩立足。

“開門紅是很好的,也是非常關鍵的,不過,銷售渠道還是要不斷拓展,我的意見是,在南邊的5個區鎮設立臨時銷售點,水泥廠可以物色願意銷售玉都水泥的商販,我們採取送貨上門的方式,相關的運費,計入水泥的成本中間,這樣做,用戶是非常滿意的,同時,我們玉都水泥廠是新開辦的企業,在宣傳方面,一定要多考慮,市場是無情的,一次的成功固然可惜,但我們千萬不要自滿。”

張世奎、趙德立和宋濤仔細回味着徐少傑的話。

“徐書記,這樣做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是清楚的,區鎮的居民和農戶建房的時候,聯繫車輛,到市水泥廠拖水泥,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我們水泥廠這種送貨上門的方式,一定會得到居民和農戶的支持的,成本攤到水泥裡面,水泥廠不過是增加了不多的工作量,這樣看來,水泥廠的銷售隊伍還需要加強啊。”

“嗯,銷售隊伍,不一定要增加人員,水泥廠是企業,銷售可以和收入掛鉤,這樣一來,銷售人員會鑽天打洞想辦法,銷售水泥,不要怕他們的錢拿多了,他們的錢拿的越多,我們的水泥廠就會越興旺的。”

水泥銷售的提成比例,是馬工確定的,按照市水泥廠的比例制定的,但市水泥廠和玉都水泥廠的性質完全不同,市水泥廠的職工,都是國家正式的工人,所以,徐少傑和張世奎的意思,都是提高銷售提成的比例。如今玉都水泥廠工人的工資,普遍低於市水泥廠,所以,增加銷售提成,也是爲全部工人提高工資待遇做準備和打基礎的。

趙德立、宋濤迅速和馬工商議,馬工完全同意,企業最爲主要的就是兩個方面,產品質量和銷售,於是,新的提成比例,當天就確定下來,在銷售科公佈了。

趙德立沒有想到,正是這重新確定的銷售提成比例,最大限度的調動了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從這個時候開始,銷售科沒有了節假日,所有的銷售人員,抱定的都是一個宗旨,將水泥廠生產的水泥全部銷售出去,儘自身最大的努力,每銷售一袋水泥,自身的收入就會增加,誰都不會懈怠,以至於在後來,水泥廠的水泥出現了供求緊張的時候,銷售科的銷售人員扯皮,都要求先發貨的情況。

黃光明將自己關在辦公室,用了足足三天的時間,寫出來了關於玉都區水泥廠和蔬菜大棚的調查情況報告,有了詳實的數據,黃光明寫起來沒有什麼困難的,在這個過程中,黃光明將自身的感受和激情全部傾注到材料中間,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大棚的作用和效果等相關材料,將這些知識寫進了調查報告裡面,經過了反覆的修改,接近5000字的調查報告,終於出來了。

趙德嶺首先開始高度關注玉都區的情況,看了黃光明寫出來的調查報告之後,趙德立一個上午沒有見任何人,獨自在辦公室思考,同時吩咐秘書,直接給玉都區打電話,詢問了相關的情況,沒有人知道趙德嶺想了一些什麼。下午,許雲飛到了市委,在趙德嶺的辦公室看了調查報告,當即要求市政府辦公室將報告複印一份。

“趙書記,我真沒有想到,玉都水泥廠和蔬菜大棚能夠這樣紅紅火火啊。”

“老許,我也沒有想到啊,我最爲關注的,還是蔬菜大棚,這個大棚如果能夠在全市推廣,一定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直接改善農戶家裡的條件啊,黃科長寫的這份調查報告,還是用心的,上午我一直在思考,大棚自50年代就開始產生了,東北地區因爲氣候寒冷,需要保溫,所以開始建大棚,我們這裡的氣候,四季是很分明的,蔬菜上市的季節,大都在夏秋季節,一年中間,有很多的時間,是沒有新鮮蔬菜供給的,大棚能夠填補這項空缺,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幹部職工和居民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只要能夠用心,蔬菜的銷售,不會出現很大的困難的,調查報告中間計算了成本,上午我也計算了一下,農戶建一個大棚,刨開一些自己有的原材料和部分的勞動力,一個大棚的投入,不超過300元錢,這樣一筆錢,通過蔬菜銷售,不到半年時間,就可以完全拿回成本,這樣短平快的項目,農民是非常歡迎的。老許,我考慮,明年在全市進行推廣,市委市政府想辦法,爲農戶找好蔬菜的銷售渠道,你看怎麼樣?”

“趙書記,我同意你的看法,依照我的估計,徐少傑不會等着看的,年內,玉都區也許會大面積發展大棚的,讓玉都區先行一步,在前面淌出路子來,其他區鎮就能夠少走彎路了。”

“呵呵,老許,這個徐少傑是個人才啊,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做出了這樣的成績,不簡單,聽說玉都水泥廠的銷售不錯,他們採取了在區鎮設立銷售點,送貨上門的辦法,短時間內就打開了銷路,這些,都是徐少傑提出來的主意,我看,市水泥廠也要跟着學習學習了,人家剛剛建起的水泥廠,都想到了這樣的辦法,老水泥廠可不能落後啊。”

“趙書記,這份調查報告,我建議直接送給市委的丁書記,後面附上市委市政府對蔬菜大棚和水泥廠的意見。”

“好,我也有這樣的意見,還是黃科長來寫,我們將意見統一一下,爭取明天就上報給丁原書記。”

兩人開始在辦公室綜合意見,提出看法,這天夜裡,綜合科黃光明的辦公室,燈幾乎亮了一夜,第二天的下午,報告送到了丁原書記的秘書手裡。

丁原看得非常仔細,臉上不時露出微笑,他沒有想到,徐少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做出了這麼多的事情,丁原的工作太忙了,徐少傑上任的時間不長,丁原認爲,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熟悉環境,收攏人心,想不到,徐少傑居然採用工作的辦法來凝聚人心,這無疑是最好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廖鴻運進入辦公室的時候,丁原還在沉思,看見廖鴻運,丁原指了指報告,沒有說話,廖鴻運馬上拿着報告,仔細看起來。

“丁書記,您真是慧眼識才啊,徐少傑不簡單,我沒有想到,他擔任區委書記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做出來了成績。”

“老廖,現在還不能這麼說,玉都水泥廠的思路是對的,採取的銷售辦法,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關鍵是蔬菜大棚,這個項目的成敗很關鍵,淮安市的報告是非常詳盡的,科學闡述了大棚的作用,對投入和產出也做了分析,我們每天都要吃菜,所以說,蔬菜的市場是有的,關鍵是如何打開這個市場,如果我們淮揚市大規模發展蔬菜大棚,就要考慮蔬菜的銷售問題,省城、其他的市州,都是我們銷售的對象,淮安市的意思很明確了,想在全市推廣蔬菜大棚,我建議,將這份調查報告,連同淮安市的意見建議,送給所有的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看看,讓大家好好思考一下,下次的常委會,專題來研究這個事情,如今,爲農民找到致富的門路不容易,我們的決策,千萬不能頭腦發熱,不能出現偏差。”

“丁書記,我覺得,玉都區走在了前面,他們的路子值得參考和借鑑啊。”

“老廖,玉都區地方不大,就算是大規模發展蔬菜大棚,我考慮了,按照淮安市的分析,剔除交通條件的限制,能夠發展到2000個蔬菜大棚,就算是了不起了,2000個蔬菜大棚,聽起來數量不少,可實際的產量還是有些的,不必要過分擔心銷售的問題,可如果淮揚市大規模發展蔬菜大棚,就要考慮銷售的問題了,剛纔我思考了一下,淮揚市如果要發展,總體數量在10萬個蔬菜大棚的數量,這麼多的大棚,生產出來的蔬菜,不能銷售到外地甚至是外省,我們就會遇到麻煩,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夠銷售出去,固定了銷售渠道,那麼,這就是農民增收最快的渠道之一,所以說,我們的討論,重點還是在銷售的問題,接下來的時間,你安排政研室和計委,多多關注蔬菜銷售的行情,淮揚市的,省城的,全省的,還有附近幾個省的情況,儘快提交這方面的報告。”

“好的,起哦馬上安排。”

“老廖,徐少傑下去有一年多時間了吧。”

“剛好一年時間。”

“嗯,我想,徐少傑作爲市委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到區鎮去鍛鍊,帶了一個很好的頭啊,做出了這樣的成績,值得大家學習,你看,徐少傑在下面鍛鍊的時間,以多長爲準啊。”

廖鴻運當然是明白丁原的想法的。

“丁書記,一般的下派幹部,都是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年或者兩年時間,回到單位,一種是長時間在下面工作,徐少傑的情況,我認爲可以特殊考慮,明年春節以後,就可以考慮調整的問題了,主要是給徐少傑一定的時間,水泥廠和蔬菜大棚,經過這個春節,就能夠體現出來應有的效果了,到時候,我們可以總結玉都區的成績。”

“嗯,你的考慮是不錯的,徐少傑的確是有能力的,你多多注意一下他的工作表現,到時候,我們專門來商討一下這件事情。”

廖鴻運離開丁原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明白,丁原有了提拔徐少傑的意思了,最多半年時間,也就是春節之後,徐少傑恐怕就要離開玉都區了,回到市委辦公室,最好的安排,就是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廖鴻運斷定,丁原一定會直接帶着徐少傑,說不定徐少傑就是丁原書記的秘書,市委已經調整了主要領導秘書配備的辦法,比如說丁原書記,自己跟着協調相關事宜,剩下就是秘書了,而丁原書記的秘書,就是市委辦公室副主任。

廖鴻運的預測是正確的,丁原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徐少傑已經體現出來了能力,下一步,就是讓徐少傑提升認知能力,開闊眼界,在區鎮還是有一些束縛的,畢竟地方有限,到了市委辦公室工作,跟在自己的身邊,不僅僅能夠全面掌握情況,還可以體會到官場上諸多的規則,這對於徐少傑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丁原想到了淮安市委的這份報告,其中的含義意味深長,爲什麼單獨送給自己,沒有直接送市委辦公室,說明趙德嶺和許雲飛是知道蹊蹺的,採取了很好的手段,既宣傳了淮安市,又令自己滿意,心思不簡單啊。

一份報告,引發了這樣多的事情,徐少傑不會想到,不過,從這一刻開始,他的命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648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1)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548章 兩路引發的騷動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810章 山雨欲來(2)第617章 這是市委的權力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77章 波瀾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97章 結婚請柬第66章 一連串的事情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508章 項目的奧妙(2)第790章 吃癟(2)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815章 老調重彈(2)第860章 全新的局面(2)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658章 領悟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487章 人心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542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1)第413章 黃志華的麻煩(2)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477章 考覈(1)第687章 應對第460章 以牙還牙第185章 暗鬥(3)第604章 崩潰(4)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453章 潛規則第85章 邪惡的種子第164章 孫勇的情況第29章 歌詠大賽第596章 不簡單的電話第13章 立碑第508章 項目的奧妙(2)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295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1)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183章 暗鬥(1)第94章 優勢第861章 感情的愧疚第684章 人心(2)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306章 忙亂(1)第167章 微服私訪第475章 江湖中的事情(1)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84章 你情我願第29章 歌詠大賽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187章 清洗的前奏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551章 哭訴第157章 公開的衝突第563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5)第631章 發飆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32章 徐蘭的志願第736章 調整的風波(1)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844章 風波驟起(3)第765章 用人思路第183章 暗鬥(1)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612章 市長的人選第123章 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第878章 談話第499章 視察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715章 決不姑息(2)第77章 波瀾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898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1)
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648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1)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548章 兩路引發的騷動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810章 山雨欲來(2)第617章 這是市委的權力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77章 波瀾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616章 一票否決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97章 結婚請柬第66章 一連串的事情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508章 項目的奧妙(2)第790章 吃癟(2)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815章 老調重彈(2)第860章 全新的局面(2)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658章 領悟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487章 人心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542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1)第413章 黃志華的麻煩(2)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477章 考覈(1)第687章 應對第460章 以牙還牙第185章 暗鬥(3)第604章 崩潰(4)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453章 潛規則第85章 邪惡的種子第164章 孫勇的情況第29章 歌詠大賽第596章 不簡單的電話第13章 立碑第508章 項目的奧妙(2)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295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1)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183章 暗鬥(1)第94章 優勢第861章 感情的愧疚第684章 人心(2)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306章 忙亂(1)第167章 微服私訪第475章 江湖中的事情(1)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84章 你情我願第29章 歌詠大賽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187章 清洗的前奏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551章 哭訴第157章 公開的衝突第563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5)第631章 發飆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32章 徐蘭的志願第736章 調整的風波(1)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844章 風波驟起(3)第765章 用人思路第183章 暗鬥(1)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612章 市長的人選第123章 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第878章 談話第499章 視察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715章 決不姑息(2)第77章 波瀾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898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