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涓涓細流穿過,谷底雲霧飄渺。牽馬的老農夫在一團亂藤之中發現了玉露和士童,然後用馬車拉回家。
農夫姓陳,家就在谷底,兩間草房。老妻已去逝,獨子征戰二十年未歸,兒媳改嫁。他一人獨居谷底,墾地兩畝,與老馬爲伴安度殘年。農夫稱谷底遠離塵世,乃世外之所。
士童稱農夫爲陳伯,與玉露暫避草屋。谷中果然寧靜,與世隔離。數日,不見景天一兵一卒。說來萬幸,玉露腹中胎兒安然無事。
陳伯在谷中居住十幾年,向來只有一人。現在有他們兩人相伴,格外高興。況且又要添丁,更是興奮,對他二人照顧有佳。更有趣的是,棚裡的老母馬也有了身孕。陳伯忙中偷樂,說是士童爲他帶來了福氣。
景天的士兵找到了天下劍,依然拿不動。看着這把劍,景天的王又氣又恨。聽人稟報,是一個叫玉露的婦人拋出了天下劍。那麼——並不是只有劍奴能拿得起天下劍。
於是,景天帝心又開始動搖。明明知道是權欲在作祟,可是權傾天下的高過一切。又令全國輯拿玉露。
谷中數月,玉露肚子日益變大,臨盆漸近。士童也開始焦急起來,眼看王就要出世,可他卻丟失了王劍。
第二日大早,士童離開陳伯的草屋,決定找回王劍。臨走時,玉露要他打聽打聽十二卷。提到十二卷,士童心裡一痛,默默點點頭。
因爲感應,士童很快就看到了王劍。沒想到,景天人也利用了水流,把劍運到了巨夷。
巨夷城外的護城河內,王劍就靜靜浮於清清的水面,彷彿出水蓮花,潔白無暇。池邊皇家衛隊守護,稱誰能拿得起此劍,賞金萬兩。
巨夷百姓人潮涌動,都想目睹傳說的王劍。也有巨夷學士聯名上書景天帝,稱此劍爲邪劍,不可取,當毀滅。要求宗帝及時安撫臥劍郡災民,搶救南方旱災水患。哪知景天帝身體欠佳,後花園養病,暫不理朝事。於是學士們請莊妃轉交給皇上,哪料皇上大怒。將莊妃及其隨身丫頭打入冷宮,其子十四由皇后撫養。
士童在擁擠的人羣中看到了王劍,也到了十二卷。
十二卷被斷了雙臂,囚於城門外王劍之旁的水牢之中。罪名通敵叛國,示衆至死。莫不是水牢上的公文,士童也無法認出牢中就是十二卷。他的事蹟早就在江湖傳開,人稱”三兩銀子”。可有誰知道,他們口中的三兩銀子就在眼前水牢之中。
一邊是三兩銀子,一邊是王劍,士童突然覺得這兩件東西在心中的份量似乎一樣多。眼下,卻只能拿起一樣。可是重兵之下,想拿起任何一樣東西,都不得不得深思熟慮。
士童壓低了帽子,捋捋下巴上粘好的鬍鬚,慢慢消失在人羣。城門口擁擠着臥劍郡的難民,他們倚城牆而坐,臉色蒼白,身上擺着行乞的破碗。也許是餓得無力,也許是行乞的人太多,他們知道根本沒有這麼多善良的人施捨而懶得央求,更或者是他們要把機會讓給比自己更需要的人而不願央求。